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346章 氤氲

重返1977 第346章 氤氲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洪衍武的父母的初次相见是在1936年深秋,那时什刹海的荷花早已凋零,东岳庙的金桂却香气正浓。

当日,寿敬方约洪禄承听下午戏出来后,由于时间尚早,他就提议趁着“花红鸟季儿”(俗称,意为秋季是鸟市旺季)去隆福寺逛鸟市。

当时京城鸟市时间地点都不是固定的,多附属于庙会,每月从旧历初三起,轮流分期。

初三为土地庙,初四为花市,初五初六为白塔寺,初七初八为护国寺(俗称西庙),初九初十为隆福寺(俗称东庙),以下类推于十三、二十三、十四、二十四等日。其中尤以隆福寺鸟市最盛,后又于初一、初二增期两天,一月之中便再无虚日矣。

洪禄承当然知道寿敬方在玩物上的独特爱好好,怕要不陪他去一趟,得遭他好几天的埋怨,于是欣然允诺。

可不成想,俩人就在雇了两辆人力车,刚走到(女乃)子府西口之时,忽有黑云飘来,正临头顶。电光雷鸣中,顷刻就洒下了瓢泼大雨。

雨夹着风,风刮着雨,整条街道顷刻成了一片白茫茫,人力车自带的毡布防雨蓬居然都遮挡不住了。

老天既然这么不给脸,别说鸟市肯定没得逛了。洪禄承和寿敬方弄不好也得淋成水鸡子。

好在洪禄承急中生智,想起自家的“金兰斋”就在附近,就赶紧吩咐两个车向西改奔东华门。

也加上两个车夫实在,毫不惜力地在白雨中奔跑成了一线。这才让他们没被全淋透。

多给了俩车夫一倍的车钱,一进铺子寿敬方就直夸洪禄承聪明。

因为真去别的地方避雨,来得及来不及先不说,就是到了也就是避雨,可“金兰斋”却不一样了,这可是有吃有喝的好去处。

而对“金兰斋”掌柜的来说,少东家和寿家的大少爷的到来,无异于是两位巨星级的人物大驾光临,自然要热情招待,上赶着巴结一番。

掌柜的不但招呼伙计赶紧奉上茶水,烧起堂前炉火给俩人烘衣服。另外,还嘱咐后面的烘炉掌案赶紧操办两份特殊的孝敬。

那就是只有洪家名下的饽饽铺,只有老主顾凑巧才能享受到的一种糕点——“八宝缸炉”。

这“八宝缸炉”名目听着挺唬人,可说白了或许会让许多人失望。因为那其实就是点心渣子重新组合烤制的无馅圆饼。

不过,它也确有独到之处,才能被叫做“八宝”。

说到这儿就得又说一说京城传统的饽饽铺了,洪家经营的全是满式糕点,跟南式、洋式点心很不一样。

满族人管点心叫“饽饽”,饽饽铺又叫“达子饽饽铺”,萨其马、百果花糕、芙蓉奶糕、细品小饽饽、酥皮点心、奶油乌他,这样的“达子饽饽”,用料中多有蜂蜜、酥油、奶油和各类果仁。

所以正是由这些多种多样,品质甚高的下脚料融会在一起,烧制出的火烧才会滋味绵长,松软可口,甘美异常。

特别是刚出炉的热缸炉,那香味一里地以外都能闻到,使得“闻香下马”者,被香味引进门来的主儿,也大有人在。

但是这种东西,洪家的饽饽铺偏偏是不卖的。对一些特意登门的人和赶上的老主顾都是免费赠送。碰巧了您能白白地吃上,碰不上想买也买不着。

洪家的用意很明白,不为别的,只为舍小利招揽人气。于是天长日久地贯彻下来,这些原本不值什么的点心渣滓,不但为洪家的买卖宣传了口碑,也赢得了许多新老主顾的持久性青睐。

当然了,以洪禄承和寿敬方的身份,在这种口福上就有特殊的便利条件了。随时到,随时有。并不在受限之内。要不怎么说是自家买卖呢?

可谁都没想到,就在洪禄承和寿敬方喝了口热茶,正围着火炉子烤衣服的时候。偏巧门外又进来了两个被雨淋得颇有些狼狈的女人。

一个是年方二八,穿着洋学生衣服,容貌秀丽的大姑娘,一个是年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看样子,就知道是一个大家闺秀的小姐和她的仆妇。

果然,那仆妇就跟掌柜打上招呼了。说她们是从中山公园出来,中途归家赶上的雨,谁曾想车又坏在了半道儿上,不得已才进来避雨的。想请掌柜的行个方便,给她们小姐沏杯热茶。

这话说完,不等掌柜的答话,洪禄承就先起身应承下来。这是洪家做生意的一贯原则,和气生财,人望为首。

并且不等茶水端上来,洪禄承就把自己的椅子相让,邀请小姐坐到炉火近前来暖身。

那小姐本有些害臊,可架不住忠心的仆妇一再相劝,怕她生病回去没法交代。洪禄承又是盛情拳拳,于是推辞了几番,最后也就脸红着过来了。

可真等到她坐到近前来,将盘在头顶的湿辫子松下来,洪禄承心中却不受控制地剧烈地一跳。

因为小姐那根长长的粗辫子一直垂到了她脚后跟。那一头浓密的黑发,衬着小姐害羞的脸,让她看起来简直像一朵沾了露水的桃花儿。

被水汽朦胧的玻璃,刚出炉的“八宝缸炉”的香气,与小姐那纤柔的身影,一条长长的辫子,氤氲出“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的意境。也让他的意念中泛起了一副带有古旧温馨色彩的图画。

虽然他迫于礼貌,迫于男女有别,不好直视,但还是感到了一种不受控制的吸引力。

他心里突然领悟了一句话,一个女性,如果其侧影很好看,那她才算一个真正的美人。

这个小姐的侧影,很美。

这一天,洪禄承随后的表现很有些失常。

本来能言回道,很擅长与顾客拉关系的他,不住口地,只会让那“八宝缸炉”。还居然言语磕巴,举止笨拙得像换了一个人。与他面白,身修,美丰仪的外表及不相称。

而且不得不说女孩子很敏感,那小姐似乎觉出什么,看了一眼他的脸,瞬间也是脸色绯红。

然后她就格外勉强品尝了一块,又矜持礼貌地感谢了一句,便很不好意思地把身子扭了过去。透过玻璃,只是专心地看那街面的雨水在街上击出一片片水泡,檐下的水哗哗地流成一条线。

至于屋里其他人,掌柜的在专心对账。寿敬方和那仆妇则全在心无旁骛,懵懵懂懂地放口大嚼。

那两碟子“八宝缸炉”,没多久,就都进了他们的肚子。

当雨过天晴之后,小姐特意从铺子里买了两匣子芙蓉糕和萨其马带走,用以酬谢这番招待。

但她除了两个大洋钱,却还给洪禄承留下了“断送一生人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相思滋味。

小姐姣好的面容让洪禄承从此难忘,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写字,几乎全是类似于“清素若九秋之菊”之词。

更是不知画过了多少有水汽玻璃背景的画作,玻璃的前头有美人的背影,当然也有三两个沙果或是一只睡猫,甚至还有一支扭曲的病梅。

从此,一向只顾埋头家族生意的他变得心神难定,开始频繁地去中山公园,频繁地去“金兰斋”。

而到了铺子里寥寥问过几句买卖,他便只坐在玻璃窗前遥望街景,往往会把一盏茶彻底喝成了白水。望着碟子里的“八宝缸炉”发起呆来。

他也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又该怎么办,只是觉得除了这样,更难解心中的烦燥……

其实他自己很清楚,在这个个人婚姻多数只由父母钦定的年代,姻缘由自己做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可就是这一次偶然邂逅,一次意外的巧遇,成就了他对异性的第一次渴望。

从未体验过的朝思暮想,让他开始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才会促使他带着一种固执的执着开始寻觅那位小姐的踪迹。

仅凭着撞大运的希望,在不知道那位小姐一点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他就巴望着月老能把红线系在他和那位小姐的身上。

不过,或许缘分这种东西真的天注定,谁跟谁是一家子,早已是命中安排好了的。洪禄承这个根本不成熟的希望,竟因为他的执意,有了改变。

时间一长,“金兰斋”的掌柜看不下去了。

眼见少东家人越来越消瘦,愁眉不展,他其实很明白为什么。于是,私下里就说了实话。告诉了洪禄承那位小姐的身份,半亩园完颜家东府的大小姐,完颜蕴琳。

还说她的父亲已逝,如今只有寡母和一个哥哥。和西府完颜立贤家虽是近亲,却也不如何走动。

只因当家老太太瓜尔佳氏,出身显贵,做事向来果断清晰,自尊自信中透着暴戾与威棱,并不好交际,家风堪称严到了极致。

掌柜的本意,其实是说两家门第差距太大,天潢贵胄之家本就鄙视商家,如今又对洪家攀附新贵存有隔阂,两家是无论如何也难成亲家的。他想着能让少东家就此回心转意,死了这条心的好。

可洪禄承听了,尽管心里有些顾虑,却架不住情思难奈。反倒是因知道了伊人的下落庆幸无比,随后竟是痛下决心,想尽办法要主动出击,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了。

就这样,在当今看了未免有些流于俗套的,却又相当真实的一见钟情,真的成了洪禄承与王蕴琳牵手一生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