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582章 代价

重返1977 第582章 代价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其实百姓们真的挺麻木无知的。他们根本没有发觉到,京城饭馆的菜肴价格早就跟着副食提价水涨船高,悄无声息翻上好几倍了。

过去仅几毛钱的“木樨肉”、“回锅肉”,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块钱、一块二。过去定价才一块钱的烧鸡,变成了三、四块。

这才不过多半年啊,就这么高的涨价幅度。如果不是因为去饭馆吃饭和百姓生活距离太远,恐怕早惹得民怨四起了。

反过来说,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涨价也一直普遍存在着,只是做的更隐秘。

比如说,当年的菜价是分等的,什么等卖什么价钱。这样就经常出现问题,商店常常自己提等提价,把本来是三等应该卖七分钱一斤的蔬菜提高到一等,每斤卖上一毛钱。

虽然当年报纸都公布政府颁发的调整价格通知,有人买菜时会特意带着报纸去买,就为了看看商店是不是涨价了。可即使这些人发现问题,也束手无策。

副食店应付起来就一句话。“同志啊,快马赶不上青菜行啊,这报纸上的价格是死的,可实际上价格随时都在变化,这又涨了,我们也没办法。难道你为了自己的几分钱实惠,要让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这反倒显得挑剔的人小气,无理取闹了。

这就是社会当下的普遍生态。不经意间,“为人民服务”开始向“为钱服务”转变了。

就连洪衍武上班的“天兴居”,最近也把炒肝的价格每碗调高了四分钱呢。因为若不如此,上涨的成本怎么办?何况利润少了,沙经理也没依据给大家发奖金啊?那就只好让顾客吃点儿亏了。

但即使如此,这些也只是表面化的毛毛雨,如果人们换位思考,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完全让人难以接受的,却是由价格活跃进一步引发的,商业系统**加速和黑幕交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啤酒搭凉菜此举,在百姓心中,大概认为是最早出现的“搭售”行为。其实这错到家了。大批量的搭售行为早已活跃在商业系统内部循环之中了。

比如拿香烟来说,“牡丹”、“友谊”、“礼花”这类甲级烟正常渠道根本见不着。“大前门”、“凤凰”、“大重九”、“京城”、“香山”这些乙级烟也不好买。可“北海”以下的丙级、丁级香烟就有点滞销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烟草公司往下配烟,自然要“搭售”,好烟和坏烟一起批发。你想要好的就不能不要坏的,谁都明白这个不算明文规定的“规矩”。

而商店拿到这些烟呢,好烟自然就变成了“内部福利”,坏烟就无所谓了,能卖就卖,卖不出就砸手里,任其变成真正的“坏烟”,反正损失不是自家,没人心疼。

另外,除了真正的、实在的“搭售”。还存在着一些弄虚作假和名义上的“搭售”呢,那就更过分了。

比如说洪衍武卖给山东人的那些皮鞋。这些被加过价的高价鞋山东人是怎么消化的呢?

山东人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为了销出去,跟别的单位签虚假合同。

他们把从洪衍武手里买来的三十多元一双皮鞋,在合同中只标价二十元,同时“搭售”一批只在纸面上存在的“货物”,借此获利。而另一家单位最后或以报损处理,或者再把从来不存在的“货物”卖到其他地方去。

第二种是山东人自己的单位留下这批鞋内部分配,那么就要在进货环节进行处理。他们只需把这批鞋作为进货时的“搭售”商品记账,便可以通过账目的审查。

当然了,这些“戏法”在商品价格越来越松动的形势下,必然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手法和形式来。

而且由于背后蕴含的利益变得更多了,就像被打了一针催化剂一样,或是“芝麻开门”的神奇咒语一样,让一扇扇原本半遮半掩的方便之门都为之迅速洞开了。这种趋势根本无人能阻止,也无法阻止。

洪衍武作为身在其中的人,又是每天琢磨这些事儿的人,恐怕是最早搞清这里面的奥秘的人了。而一旦他融会贯通了,也就更敢开牙了。

他现在觉得最好做的生意其实不是电视,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烟酒。道理也很简单,在公款消费占主导地位的年代,这些才是主要需求。

像六月份第一笔生意,他就走了两箱中华香烟。

外汇券买入价是五块一条,可他知道这东西的稀缺性,乍着胆子给人家报了二十块一条。没想到两千块顺利到手。居然实现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了。

第二笔生意又是六箱茅台。酒当然是越陈越好,他就没动自己的存货,而是用六块六外汇券一瓶的价钱从商店现买。后来以三十块一瓶倒给了对家。利润同样三倍以上。

还别看这两笔买卖甜吧,可很快洪衍武又被真正的行情吓了一跳。

因为且不说他随后得知,买“中华”的人就地倒手,以三十元一条的价格,原地就把两箱烟倒给了别人。正在四处找他想再买烟呢。

那促成茅台生意的手下也来找他通风报信,说那买茅台的人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喝多了漏了底儿。敢情在他们老家,茅台都七八十块呢。

这还不算。事实也证明,京城脑子活泛的人并不止他洪衍武一个。很快他就发现有人从特殊渠道弄来的茅台,拿到大街上对外兜售,报价高达四五十元,居然一样有人肯买。

这种种情况让他真正明白了价格体系松动意味着什么。这是各显神通,层层扒皮啊,价儿就是这么炒起来的。东西真到老百姓手里,能便宜得了才怪呢!

是的,这对洪衍武是好事,他发了。

五月份,他因为把头半月的钱和精力都耗在收印石字画上了,当月赚得虽不少,账面财富却不显增长。

一个月下来,他手里现金仅有二万外汇券和十万人民币,库存电器也几乎耗尽了。显得倒像是赔了六七万似的。

但六月份里,他的现金就骤然膨胀起来。

因为更敢于要价了,比上个月干得要轻松得多,却挣了十一万。到月底为止,他手里已经控制了整整十万的外汇券和十三万人民币了。

而既然拥有了充足的资金,当然就可以领红包了。于是在洪衍武给滨城的“大将”打了一个电话之后,在他把一些手下动员起来后,京城、廊坊、津门、石家庄、滨城五个城市里,统一的行动开始了。

目标,是把所有在邮局里能买到的整版猴票一网打尽!

同样的,也是从这时开始,社会变乱了。有一个词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词,那就是“价格”。

在以后相当长时间里,在各种调查中,价格的关注度,几乎总是排在第一或者第二位,而且经常与**问题不相上下。

之后的物价大检查也经常进行,物价局很快就变成了非常出名的局,各地的物价检查所、监督站,也是很厉害的。

在今天回想起来,这个历史阶段,既是整个社会都在闯价格关的开始,也是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惊险跳跃开始,目的当然是最终让价格成为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

但也不能不承认,我们曾经花那么大力量消灭市场、消灭价格确实是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现如今再恢复市场、承认价格,要付出的代价也必然是相当沉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