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684章 交易

重返1977 第684章 交易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区领导在前,宋国甫和工商分局副局长居中,记者在后,十几个人按照这种顺序进入了市场之中。

没想到亲眼目睹的交易细节更令人欣慰。许多摊位前,顾客反响都相当热烈。

眼瞅着一双双手争先恐后地把钱递给个体户们,然后拿走一件衣服和一双包装好的筷子。几乎每一张脸上都浮现出喜笑颜开的神色。

至于买主儿与卖主儿讨价还价的对话,一点没有火气,反倒更能表达出这种你情我愿的和睦来。

“同志,你这货是哪儿来的?质量有保障吗?”

“区服装公司。跟您说明白了,全是咱们区服装厂的积压货。有的缺号,有的做工有毛病,您自己上眼,挑好了,不退不换啊。”

“哟,有毛病你们还卖?”

“大姐。您这么说就不对了,哪行哪业不出残次品?难道都得扔啊?我们这是在帮国家减少损失,也是在给老百姓送实惠。就说您手里这件条绒外套吧,就这袖口砸歪了,耽误穿吗?关键不收布票,价格便宜啊。告诉您,这衣服西单商场卖十三块五,我才要十一块五。合着我请您吃锅炖肉,连带白送双筷子,您还觉着不值啊?”

“哈哈,你倒是会说,可这袖子线也太歪了,谁还不一眼就看出来了?”

“哎呦,我看您也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好手,拿回去自己再收拾一下不完了?那不就跟好的一样嘛,这点事还难得住您?”

“也是,可……可到底是十来块呢……哎,我说,还能再便宜点吗?”

“大姐,您要成心要,我最多再让五毛。就十一了。实在话,我赚不了几个。您想想看,商店里条绒布还得六块九一米呢,这要是没毛病,出厂价就得是我刚才要的数。”

“好吧,你痛快我也痛快,我要了。可别忘了给我筷子啊。”

“得嘞,收钱喽……筷子您拿好啊!”

“……”

没错,就是这样。服装公司的产品尽管有瑕疵,可布料、款式是真好。

而且洪衍武为了聚敛人气,提前专门打过招呼,只允许利润最多加到百分之十五。

于是在物价几乎恒定的年代,老百姓很容易察觉个体户的报价有多划算。一觉出实惠,自然乐意掏钱购买。

同时呢,送筷子这一手,也确实吸引了很多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人。

别说拿着传单专门找过来的人了。就是路上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行人,看见这里如此热闹,寻过来驻足。也很快会加入到其中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无论是真的来买东西,又或是来看热闹的,起码这儿的人气是彻底烘托起来了。

见此情景,各位区领导们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可眼里几乎都要笑出花来了。

再往后,也是越看越喜。因为交易秩序也相当不错。

别看国人都有乱加塞的毛病,可那是在没人管的情况下,有仨协管员在巡视中不断协调规劝,大家就都能遵守规则,收敛多了。

另外,货品的分类和摆放还特别整齐。

因为洪衍武是有意把大衣、棉衣、上装、裤子、男装、女装、童装、毛衣、内衣、围巾、纱巾分门别类划给了不同的摊儿,谁卖什么就是卖什么的。

再加上统一定做的摊架子。一摆上货,就跟整个市场是一个整体的服装店似的。

虽说这样的个体买卖显得有点不自然,从人的逐利性出发根本不可能如此。

可香港记者自以为这是“计划经济”特色。其他人又不懂做买卖,没人看得出来。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让视察队伍感到意外的亮点。

那就是一行人在铁棚南北两侧靠近商场墙壁的地方,分别发现了两个红漆大木柜子。上面写着“消防”二字,还上着锁。

经好奇询问后,从宋国甫口中得知每个木柜子里放了四个灭火器,是专为预防意外火灾配置的。

于是众领导更不禁大为赞叹。“这个好,防患于未然,考虑的周全”。

可只没想到有人搅局,那个香港记者旁听到后,却偏偏要对此举措表示异议。

他认为钥匙由协管员保管,关键时候找不到人,就会耽误事,很危险。那意思此举纯属形式主义。

幸好这点洪衍武早有考虑,他跟宋国甫解释过。灭火器绝不会是摆设,如果真出现意外的情况,一时找不到钥匙,一点不用担心。他的人又不是傻子,随便一个人就能给柜子弄开,不过是个挂锁嘛。关键还是现场得有这东西。

于是宋国甫原话照搬,香港人一下就没话说了。

不过这个记者可没就此死心,似乎还非要刹一刹风景不可。接着他又主动问起市场保洁的问题来。

在他看来,大陆的公共卫生方面一直很差劲,特别是集贸市场,等散去后遍地是垃圾、烟头。所以他很担心这个小市场会把西单商场门前变得脏乱不堪。

好,这个提问,一下让刚松了口气的区领导们又暗自紧张了起来。

可偏偏背后藏着的狗头军师不是凡人,洪衍武对这个也早想到了。

实际上,他已经给每个摊位主动追加了一块五的卫生费。然后用这笔钱长期雇佣了两个打扫卫生的工人,每天闭市后就会来这儿清理卫生。

具体要求是每天打扫完毕,铁皮大棚覆盖的面积下,不能有一张脏纸和烟头。

结果这就又成了宋国甫在领导们心里加分的机会。

当宋国甫很淡然的解释完毕,香港记者确实难以再发现什么可能的疏漏了。也只能点点头,闭口不言了。

那不用说了,此时宋国甫会在几位领导心中产生什么样的观念。

像主管商业的副区长就对工商分局副局长小声说了一句。

“你们这小宋真不错,挺有想法,看来是个能挑重担的年轻人啊。你以后的工作可就省心了。”

这也就是宋国甫没听见,否则要是当面受到这种肯定,他非跟气球似的飘起来不可。

当然,生活里也不会总是按照编排好的来,总有些事是人们所预料不到,掌控不了的。

再顺的事儿,怎么也得冒出点波折来,否则就不正常了。

这不,随着顾客越聚越多,交易气氛越来越热烈,市场里人声鼎沸。个体户们和顾客之间说话,已经不那么容易听清了。

这种情形下,别说那几个协管员挤在人群中满头大汗的维持秩序。个体户们吆喝起来也有点野性发作、无所顾忌了。

毕竟都是糙人,不是超人嘛。

像有个小子拿着裤子,就哗众取宠地学上相声段子《卖布头》了。

“大家来买啊,派力司的裤子真结实啊。它经洗又经晒,它经拉又经拽呀,它经铺又经盖,那是经蹬又经踹。哎,十年八年盖不坏呀。它刮风也不透,那下雨也不漏,你那多么快的剪子也绞不动了吧……”

而紧挨着他那小子吆喝得更过分,甚至都已经过了界,彻底大改行了。

“瞧一瞧,看一看了,新到的三通了。质量有保障的三通了。”

好嘛,就是这个突然出现的状况,让宋国甫心里不禁一哆嗦,大叫糟糕。

为什么?因为上面明令禁止,绝不许贩卖服装衣帽之外的东西啊。

这……这怎么卖上三通了?不是故意找事吗?

果不其然,这吆喝一下就成了领导们注意的目标。几位领导一愣神,乌泱一下奔这边过去了。

而工商分局的副局长,此时也顾不上其他了,面色阴沉着,快步跟上。

可结果怎么样呢?真挤进人堆儿,见着这小子卖的东西,几乎所有人又都一起笑了。

原来……他卖的是各种各样的尼龙短裤呀。

说来也好笑,这时候唯独宋国甫一人还犯糊涂呢,跟进来,张口就训上了。

“你这是三通?吓我一跳!你说你怎么胡喊啊!这是服装市场知道不知道?你卖什么吆喝什么,懂不懂?”

而他可没想到,虽然对方低了脑袋老老实实不敢还嘴。可旁观的领导还有周围的顾客,却不知为何笑得更厉害了。

最后还是分局副局长拉过他来,强忍笑意给他解释明白了。

“小宋,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还不明白呢?那不三个口吗?俩腿加一个腰,三通嘛!”

“啊?”宋国甫这才醒悟。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才好。

心说,人才啊。可真有邪的歪的啊!实在是没法夸这小子的独特创意了!

而就在这时,居然又有一个突发状况发生了。

一个协管员挤过来找宋国甫,可他急是急,却似乎有事不大好当众说,只是站一边一个劲的比划。那意思让宋国甫过去说。

区领导哪儿见得了这个?一个眼尖的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一皱眉,当场就追问到底怎么了。

那没辙,无论多大的麻烦,宋国甫也只能让协管员马上汇报了。

可没想到协管员一开口,所有人就愣住了。

“宋科长,是这样,有的摊儿卖断货了。他们几个就想问问,是现在就回去呢,还是等到闭市再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