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694章 货源

重返1977 第694章 货源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买衬衣只算是起了个头儿。

接茬随逛随买,又去买裤子,买皮鞋。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换上新行头之后,人立刻大不一样。

一身港客打扮,不仅让一帮京城糙老爷们身上的土气立刻消失,个个都成了业余华侨。

那黑底红白碎花儿的修身衬衣,紧绷屁股的瘦腿儿牛仔喇叭裤,更把“刺儿梅”的女性柔美和高挑身量,凸显了出来。

几乎一瞬之间,她这个地道的京城大妞儿,就摇身一变,成了醒目时髦的摩登女郎。

别说看得京城这帮哥儿们直吹口哨,一个个评头论足,说她像电影明星,差点就认不出来了。

街头上更是不断引来陌生男人的瞩目,那回头率少说也得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最夸张的是个五十来岁、西装革履的大肚儿的香港老头儿。

哪怕他身边还有了妙龄女郎挽着呢,那都扛不住了。

这老东西对“刺儿梅”大感兴趣,不由自主在旁边停下脚步,久久凝视,几近神不守舍。

这一来,他那女伴当然就不高兴了,为此甚感烦恼。

可怎么催他走他也不听。

最后还是“大宝”帮了她一把。遥遥指着老头儿的鼻子来了句京骂。

“傻X,看你奶奶呢!再瞎看,给你丫眼睛挖出来!”

这一下,吓得大肚儿老头面色一变,像见了鬼一样迅速溜了。

自然,也逗得这帮臭小子们又“嘎嘎”坏乐了一气儿。

流氓嘛,没办法,素质这玩意还有待提高呢。

总之,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

元素巷、元石巷、元波里、素波巷、高第新、许地口、红灯巷……

但凡能站人的地方就是一个档口,等到大致上一一逛遍,时间也就午后一点了。

或许是精神太亢奋,也或许是早餐吃得太饱,谁也没感觉到饿。

于是尽管是饭口,大家不过是去路边摊子上,喝了碗番薯糖水,花生甜汤解渴了事。

之后又再接再厉,接茬杀奔了不远处的“十三行”。

直到下午四点钟,把这两处闹市都逛完,今儿这趟考察市场的任务彻底完成。

走得两脚酸痛,挤了一身臭汗的他们,这才去了“长堤”最出名的“大三元”吃饭。

不过还真得说,这帮小子的既然是洪衍武选出来的,那脑子绝对是够好使的。

到花城不过一天半,仅仅逛了一天市场,可这会儿,对粤语里数字就已经烂熟于心了。

不光听得懂,他们每人一张口,也能“丫、以、叁、塞……”似模似样的说出来呢。

更了不得的是这一路上逛过的摊子,他们都默默把老板和顾客成交的商品种类、数目和价钱都记在脑子里了。

吃饭的时候,洪衍武一边吃,一边拿出小本子来统计行市价格,他们每个人都来挨个报,居然基本上没有遗漏,一般人可做不到。

另外除了这个,今天最重要的成果,还在于大家真正搞清了“高第街”和“十三行”的货源。

在来之前,原本洪衍武还以为广州批发市场的服装,除了走私来的“水货”,和一少部分专人从华侨大厦、海员俱乐部门口收购来的港货,就得指着城市周边本土乡镇企业模仿香港服装款式生产的服装了。

照他所想,“高第街”、“十三行”这些市场顶多算“二批”、“三批”,作为中间环节,这个利就打着埋伏。

而他既然手里有充足资本,乡镇企业又比国营企业自主权强得多,那何必让人横刀砍一下?还不如直接找厂家进货呢。

但万万没想到,现实情况却跟他设想的完全不同,具有相当大的出入。

实际上今天他们这一逛吧,就发现市场上百分之九十的港货来源,其实并非走私舶来品,而是通过深圳中英街,明目张胆大举流入内地的正常交易品。

反过来讲,既然走私都是渔船冒着极大风险在公海上完成的,那么有限的仓位当然只会装占地最小、利润最高的东西。

所以大陆这边真正的通过走私渠道进来的,根本就不会有成衣,几乎全都是大宗尼龙布、香烟和手表、电子表、计算器、家用电器什么的。

那么再往下继续想一想,乡镇企业自主权再大,毕竟是集体制,还有制度管着。

再怎么着,也不敢用走私布料当原材料啊。

可偏偏在当下我国的经济环境里,服装成本的大头就是原料而非人工。

这样一来,乡镇企业所生产的服装在市场上,售价一点不占优势。

而真正敢用这些便宜原料的,恰恰就只有个体经营的私人买卖。

于是家庭作坊生产的服装价格,理所当然就要比国营和集体的产品便宜得多了。

事实上,只要来过“高第街”还是“十三行”的人都会发现,沿街的铺面房,几乎都是前店后厂模式。

前面吵吵嚷嚷做生意,后面直接敲打、缝补。

布料、绒线、成衣,要多少给你做多少。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使得花城的服装批发市场上,永远有源源不断、花样繁多的廉价服装。

不管哪儿的个体户们来进货,也根本无需舍近求远。

当然,这些服装的薄弱环节肯定是在产品质量上,这一点也是不用怀疑的。

不过性价比是一回事,而且世事也无绝对。

如果真要较真的话,花城市场上还真存在着一个看似违反经济规律的怪异现象。

那就是许多国营大厂的优质产品一旦经由个人批发,的的确确要比官方价格低上许多。

以目前正流行的自动折叠伞为例,国营厂家正产的商品批发价八块九毛钱,国营商店里零售价十块五毛钱。

在个人摊贩手里呢,香港折叠伞批发价六块九毛钱,国营折叠伞却居然只有五块八毛钱。

而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还别看国产伞卖的这么便宜,却绝非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

无论质量规格、颜色花样和厂家的货色统统一模一样。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实话,这件事要让本地人琢磨,都是很难弄明白的,也就是洪衍武这小子才能真正的想明白。

说来也巧,他们今天在“十三行”逛伞店的时候,有个福州个体户批了一批伞,而且为办托运手续,这小子还找摊主要了一张发票。

这一下,刚好让洪衍武亲眼目睹,结果他就从发票上看出了端倪。

敢情那张发票是外贸发票,价格是以外汇计算的。

洪衍武什么人啊?他在京城可是一直玩汇的。

当时这脑子一闪,就知道这里面的事儿猫腻大了。

随后再想方设法一打听,果然和他所想不错,背后的原因就归结在外汇上了。

要知道,为了争夺市场,不管哪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卖出的本国产品,都十分低廉。

我国也是一样,对于专供出口的创汇产品,国家往往会给予免征关税或退税的待遇。

像沪海牌手表在国外只卖六十元,国内就要买到一百二,便是这个道理。

自动伞也一样,用外汇或外汇券买,当然就便宜多了。

时间一长,有人看到了外汇套购的空子,那么为了赚取巨大的差价,往往会通过船舶业务代理行文件折腾一番,把原本应该出口国外的产品,又运回到本地市场销售。

于是,人民币——外汇或兑换券——出口商品——人民币,这么周转开来,也就有了这种让大多数人看了觉得万分蹊跷、实在不可思议的情况。

说白了吧,这种事儿的本质,其实和洪衍武在京城友谊商店用外汇券倒买倒卖差不多。

只不过区别在于他干的是小宗奢侈品,这里的人玩儿的是大宗的日用品而已。

还有一样,他几乎是垄断,卖的是高价格。

而这里是许多人都在这么干,价格上彼此竞争激烈,利润只能从量里来。

不用说,一旦了解了内情,洪衍武原先自作聪明,想从厂家直接进货的计划,就得做一番调整了。

他一琢磨,觉得眼下的当务之急,还不是进货,而是先想办法找个合适的房子。

一来今后从各个市场上扫货,可以很方便存放房子里,起到仓库作用。

二来也可以把手下这六个小子分成两拨人,轮流常驻这里。

从此不但省了住宾馆的费用,而且以后,在市场上批量定做服装,抄底市场的尾货什么的,也就全都方便了。

于是乎,他给大家明天派的任务就是去租房子,最好位置在“高第街”和“十三行”之间。

标准就是越宽绰越好,越快越好,房间不返潮,钱不是问题。

也只有房子解决了,后面的事儿才好办,否则买了货都没地儿放,宾馆可是不会客房变成货仓的。

至于在进货的品种上,洪衍的意思是,“刺儿梅”的资本有限,索性她的钱全用来进发卡、头饰、首饰、折叠伞之类的小件儿。

今后也不妨专门搞这个,带货方便不说,风险小,毛利率还高。

而他自己则打算大批量吃服装、皮鞋,然后包个车皮统一运走。

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将进货成本降至最低,他们彼此也都能保持垄断利润,谁也不冲了谁。

即使“刺儿梅”想卖服装了,回到京城,他还能转批给她,那也比她自己单独进货、带货合适。

对洪衍武的建议,“刺儿梅”还真挺乐意。

说实话,花城市场上的服装款式太多,又太多奇形怪状,看不准是要吃大亏的。

真要进货,她都发怵。

可小件儿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大部分人看着这儿的东西都会喜欢。

何况东方不亮西方亮,进十款,怎么也能卖好几款。

所以说洪衍武不但替她想的周全,这也确实是两个人都合适的事儿。

这么一想,“刺儿梅”就赶紧举起了酒杯,爽快地应下了。

“什么也不说了,全听你的,咱们明天就开干。我这儿借花献佛,先提前预祝大家明天马到功成,一起发财啦。”

其他人当然举杯响应,洪衍武那一帮手下,几乎全是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

“大宝”说,“有洪爷掌总,咱们大伙儿同心协力没干不成的事。姐姐,您回京就等着数票子吧。肯定没错。”

“力本儿”也附和,“对,我也看准了,这儿的货真的行。这的服装多便宜呀,样子贼漂亮,京城人见都没见过。我敢保证只要弄回去,咱们夜市又得更上一层楼。”

“就是就是,人没有不爱捯饬的,甭管女的男的,都一样,压抑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有个小机会,再紧巴日子,也得臭美一下……”

大家伙儿叽叽喳喳说到兴奋处,都站起来一起碰杯。

只可惜有点乐极生悲了。

因为太过亢奋,九个玻璃杯这么一撞,居然碰碎了俩杯子。

只听“咔嚓”一下,两杯“白云啤酒”连同碎玻璃茬子,就泼洒在了席间的那一整只“太爷鸡”上了。

碎了杯子的俩小子赶紧扔了手里的家伙,大伙儿则看着直犯愣。

不过好在并没有人受伤。

洪衍武最淡定,只看了一看,便满不在乎地说了一声,“好兆头,鸿运当头啊”。

跟着就招呼服务员换一只鸡来,再换俩杯子。

而此时此刻,大家伙也都反应过来,都觉得好笑,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开二群了,群号: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