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17章 抄市

重返1977 第717章 抄市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1982年春节,无论电视荧屏还是电影银幕,教育意义都远超娱乐作用。

首先说电视,从这一年的年初开始,每星期二、四、六下午六点二十分,以及星期日上午八点半,打开电视机的观众们,都会听到《Follow Me》的片头曲。

这个英语初级教学节目,它以情景短剧的方式,教给观众一些英语日常用语。

因为贴近生活,代入感强,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

配合节目播出而发行的教材,仅第一册就卖出百万册。

主持人花克琳,一个说话慢条斯理的红**敦姑娘,也因此成了整个八十年代里,华夏最知名的外国人。

而在这个电视还不十分普及的年代,在为数不多能跟着电视学英语的人中,陈力泉又算得上是最为幸运的一个。

因为洪衍武送给他的新年礼物,就是“友谊商店”刚刚到货,用将近六千元外汇券,才买下来的一台东芝录像机和十二盘空白录像带。

虽然为了低调,只能接在陈力泉屋里的黑白电视上使用。

可在节目连续播出的五年里,陈力泉却是全国唯一一个,能一期不落地录下来,并且认认真真学习了全部教材的人。

而且洪衍武自己,也跟着学了个半瓶子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笔等同于一户人家全部积蓄的价钱,花得倒也值了。

更何况洪衍武还算比较有经验,他买的是全制式的。

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国产的P制和美国的N制都能放,至少可以正常使用到VCD出现,不用再折腾了。

说来都有些心酸,像上辈子,他可没少为了制式问题发愁,东借机子西串带子的。

这没辙,制式不对就放不出信号来啊。

想当年,看一回“带劲”的片子容易吗?

其中的艰难困阻和要冒的风险,远不是当下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年轻人所能了解的……

其次咱们再说说电影院,从大年初一开始,京城的各大影剧院里,上映的是新拍摄的纪录片《拼搏》。

这部纪录片展现的是上一年我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艰难夺冠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之初,体育不但成为我国在世界展现国人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

体育上实现的突破也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成为激励国人的一面旗帜。

因此《拼搏》在社会上同样造成了强烈反响,女排精神为人们的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补充能量。

像许多文艺明星们就纷纷公开表示要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

苏晓明说,“女排打开世界冠军大门的关键在于她们具有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想今后在自己演出上也要向她们学习这种精神,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电影演员沈丹萍也说,“在拍摄上一部电影时,暴露了我很多弱点,娇气、软弱、缺乏信心。今后我要学习女排运动员那种刻苦练好基本功的毅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放大投射到了整个社会,我们的人民群众,才会在三天春节假日结束之后,以格外朝气蓬勃、斗志特别昂扬的精神面貌,重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建设和学习当中去。

自然,京城的个体户们同样不例外。

他们像其他人一样,也受到了这种女排精神的感染。

哪怕他们的干劲和振奋,至少有一大半还是源于对财富的渴望,为自己谋利。

可真要是个体户们心情不错,他们对顾客也就能更和气点,东西卖得也会便宜点。

而且这一代人,无论属于什么社会阶层,他们的爱国情怀都是恒定不变的。

谁要是能见着郎平,他们甚至舍得不要钱,把东西统统白送。

谁又能说这就不是觉悟?这不是为祖国做贡献?

所以说,在法定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服装夜市也毫无拖延的开张了。

不但市场里头的个体户谁都没在家偷懒,各就各位,准备来个开张大吉。

就连那些市场外的小商小贩们也掐着点儿,摩拳擦掌的卷土重来了。

值得一提的倒是,这些想借地生财的“无证户”就跟耗子下崽儿似的,数量上变得更多了。

光烤白薯的就来了俩,卖糖葫芦的至少有仨。

其余卖裤衩、背心、鞋垫、袜子、手套、帽子、玩具、柿饼、杏干、针头线脑的,更是不计其数。

看看就知道了,还不到18:30呢,这帮人就已经把马路牙子挤得满满腾腾,争先恐后地先吆喝上了。

“冰糖葫芦!”

“烤白薯,栗子味儿啊!”

“加厚鞋垫!便宜的啊……”

一时间引得摩肩接踵、人声喧腾。实在是纷乱异常,嘈杂极了。

但这毕竟还算正经做生意的,更难听、有碍观瞻的,那还有的是呢。

像有一个蓄长发的青年站在便道上抖动尼龙长统袜,嚷着,“快来呀,快来买电影中交际花穿的袜子哪!”

自然是路人人皱眉侧面。

有人大概心里会想,交际花穿的,谁愿意买啊?

嘿,可事实上,居然有很多人在抢。

只见那个长发小青年拿货收钱,都快忙不过来了。

还有一辆晚来的三轮车没地儿待了,索性戳在马路的自行车道上。

货主放肆高呼,“快买刘晓芩穿的短裤头呀!”

这一下引得更多的人侧过头去,只见一个彪形大手高举着一个大红短裤衩,分外醒目。

这主儿还无视骑车人的怒目相向,有人骑车避让间抱怨了一句,他就扬声大骂。

“你妈X,老子打牢里刚出来的,不服你下车,废什么话,弄不死你的。”

这狂妄的脏口儿让许多人简直听不下去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倒象是光荣历史一样?”

“这地方,怎么也没人管管!越来越乱!”

“就是,市场里外两重天啊,外面简直没法待了!”

嘿,还别说。或许是老天爷今儿没犯耳背,还真听见老百姓的心声和群众的呼吁了。

就在街上的人们愤愤不平,郁闷不堪之际,突然间就发生了“抄市”。

先是一辆带篷的解放大卡车毫不引人注意地停在了市场南口二十米远的地方。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从车篷子里突然就钻出来十几个治安联防队员。

这些汉子都是一样的打扮,穿着棉大衣,胳膊戴红袖标,有几个人手里还拿着棍棒。

有意思的是,他们气势凶猛地从车上跳下来后,却并不急于突袭扫荡,整顿市场。

而是排成一横排,静静候着。

直到后面又有一辆米色小嘎斯开了过来,像“运动”时期的宣传车一样,用车顶高音喇叭连呼,“通告!通告!禁止无照经营……”

这些威猛雄壮的联防队员,才缓慢而坚决地随着轿车,向马路旁的人群逼压过去。

不用问,没等抄着一个摊子,就有人发生了惊叫。

只听“轰”地一声,市场外头的马路上随即就炸开了锅。

所有“无证户”就象群受惊苍蝇,各自抄起东西,推起车儿来。

要么往就近的胡同夺路而逃。要么就一窝蜂地撒丫子拼命沿着马路向西单商场北向逃窜。

将衣服、裤子、衬衫、袜子,撒了一地也不管。

这种混乱加剧了恐慌,恐慌使局势更加混乱。让人民群众纷纷避让不及。

可他们跑也没用,因为实际上来说,这就是一张由工商会同税务、公安、联防合力编制的一张天衣无缝的大网。

西单商场北边同样停着一辆被联防队员簇拥着的大解放呢。

胡同里也跟本没空子可钻,西单派出所的片儿警早在里面恭候多时了。

本来就是怕乱起来伤及无辜,扩大事态,策划这次打击行动的人,才采用这种打草惊蛇的办法。

那结果还用问吗?近一百号违法的无证摊贩都被“包了饺子”。

随后那两辆大解放也就成了货车。一包包收来的百货杂物和各种车辆,经营用具往车上甩。

那个卖裤衩的大汉再没有了嚣张气焰,直跟警察点头哈腰求饶。说怎么罚都行,就是别把这事儿告诉他们单位。

倒是那个蓄发的小年青的不服气,要拼命,被一个联防队员一把扭住,然后被上了铐子。

他嘴里还兀自闹嚷不休,“我没工作,总不能不吃饭啊!”

这时一个工商所的人过来质问,“你有没有执照?”

蓄发小青年眼一瞪,强词夺理,“我要办,可你们说满员了,不批呀!”

工商所的人又说,“那你就不会自己问问,市场里有没有人不想干的?你要能说服人家,把地儿让给你不完了?”

小青年更是不服,“不可能,这么好挣钱的地方谁会这么傻让出来?”

可偏偏那干事却冷笑一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说,“我看是你傻吧!咱俩打个赌。要我能给你找着愿意让地儿的人,你的东西全部没收,加倍罚款。要我找不着,你的东西就全还你,罚款我替你出,怎么样,你敢不敢?”

这一下就说得小青年愣了神,不知该作何反应了。

而在场的其他小贩听在耳朵里,有心的人,却全都是心里一动……

与此同时,也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服装夜市入口处,还有两个市场协管,正一边摆放“高仓健代言广告”,一边看着热闹聊着天呢。

从他们的对话里,也能进一步找到今天发生这一切的一点端倪。

一个说,“洪爷这手儿可够狠的啊,不理是不理,可突然就让工商给来了个‘一勺烩’。嘿,今儿没来出摊儿的,可是真算命大。”

另一个说,“什么叫命大啊?没来又怎么样?反正饭碗是一样砸了。没听上头跟咱们招呼了吗?再有随便来摆摊的,直接通知联防队,上报工商所。以后要完全根治杜绝这种现象。”

“嗨,我是说与其这样,干嘛当初不让咱们管呢?早管也不会……”

“废话,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原先市场刚办,咱名声不是不显,货色也单一吗?用洪爷的话说得聚敛人气儿。现在,还用得着他们吗?”

“哎哟,那……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我说你有病啊,你还可怜他们怎么着?忘了洪爷怎么说的了,咱们得把这儿办成京城最规范的服装夜市。那再留他们不就是祸害了?这道理你不懂?再说了,洪爷就算是卸磨杀驴,那也已经够仁义的了。过了年才收拾他们,还想怎么着啊?”

开二群了,群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