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19章 两极

重返1977 第719章 两极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实事求是的说,其实“穷”这个字,并不能完全让人产生致富的强烈愿望。

拿我们国家来说,老百姓早已经穷惯了。

从封建时代开始,一直到建国之后的六七十年代。

生活窘迫、忍饥挨饿的家庭,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数不胜数。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能及时抓住历史机遇,甚至敢于去抓这个历史机遇的人,却如凤毛麟角。

这自然是因为人有惰性,因为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所造成的安贫乐道的局限性。

我们的老百姓太容易满足了,只要窝头变成白面馒头,大腌萝卜换成了带荤腥的炒菜,就只剩下心满意足,来感叹活着的滋润了。

然后人们往往会用“知足常乐”这样的话来宽慰自己,好为本身的不思进取,找到一个消除负罪感的理由。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非洲大陆,似乎更是在严格地遵循这个规律,所以才会一直与贫穷难舍难分。

由此可知,因为穷就拼命的致富,这显然是缺乏生活逻辑的。

如果理智的来看,穷与富其实是生活境况的南北两极,这种改变就代表着要走极端。

因此这“两极”的转化,真正的动因只能来自于自身价值取向的醒悟。

而这种醒悟,注定了那滋味必然是刻骨铭心的,一定得深深的触及灵魂才能达成。

否则,一个人又凭什么会从习惯的状态下,敢冒大风大浪和大起大落的风险,走向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未知处境呢?

家住京城西四的郭长春,他的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由于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符合留城政策。

因此1968年初中毕业之后,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上山下乡,而是幸运的成为了酱油厂的一名工人。

尽管学徒工只有十七块零八分的工资,但他留城了,而且是国营企业正式职工。

他也因此享受到了青春的快乐,在二十三岁就及时的结了婚。

仅凭这两点,他就感到一种骄傲和满足。

郭长春和他的父母一样,都是只知道看自己脚底下走路的本分人。

他从不高攀,没想过发财,只求没灾没祸、稳稳当当过日子。

所以就是真碰上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出于恐惧,他也根本不会弯腰去捡。

这不是假话,有一次,他捡到一个装着两千元的皮包,就毫不犹豫送到了派出所。

那包是银行工作人员遗失的,银行为此给他的单位送了锦旗,领导也要竖立他当典型,要全厂表彰。

可他就连面对应得的荣誉,同样还往后缩。

非说“我不是觉悟高,我要拿着那钱,烫手脏心,日后没好报,晚上肯定得做噩梦,干嘛跟自己过不去?您也甭拿我当**,甭想高抬我。”

结果冲着这“没水平”的话,一个“先进”泡汤了,领导把他的名字从上报的名单里划掉了。

然而他知道之后,却并不感到沮丧和懊恼。反倒跟告诉他的人声称。

“我本来就不是先进,即使给我抬上去,早晚也摔下来,我真谢谢领导这样做。”

结果弄得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傻。

想想看吧,以郭长春的这种根深固定的思维模式,假如在他的生活里不发生重大变故。

他一定也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安安心心挣着那份死工资,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下班回到自己大杂院的家里,与父母妻儿共守平淡如水的日子。

他是绝不会随便背离自己的信仰,跟摆摊儿这种事发生任何关系的。

但就是很偶然的一次同学聚会,让他经历了强烈的精神震荡,把他推入了商海。

那是1981年的国庆节前,郭长春带着儿子头一次下馆子,去见他的几个中学同学,几个刚刚解决了工作问题的返城知青。

大家都不富裕,本来吃饭的钱,应该大伙儿一起凑的。

可郭长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兜里摩挲了半天也只掏出了一块两毛钱,距离每个人三块的标准还差得远。

他又不是一个人来的,这不禁让他有点脸红,只能推说出门急了,忘了带钱。

后来一个大方的哥们替他出了,大家嘻嘻哈哈一笑,也没当回事,然后就开始聊彼此这些年的情况。

不用说,大伙儿对郭长春有幸留城和生了个大胖小子都深表羡慕,免不了好一通恭维。

而这点让郭长春自己也有点飘飘然。

可偏偏吃饭的时候又出了意外,却彻底毁了郭长春保持了十来年的心理优势。

敢情郭长春三岁的儿子是特别爱吃红烧带鱼,可那一盘子也就十来块鱼,哪儿禁得住七八个大人一起吃啊?

这孩子才刚吃完碗里的一块,眼看着盘子里的鱼风卷残云的消失了,就开始哭。

郭长春呢,一个大老爷们,心糙得很,哄哄孩子还继续和同学们说话。

可没想到他的儿子看见邻桌客人离开了,那桌上也有一盘剩下不多的带鱼。

趁着没人收拾,他就自己出溜下桌,跑过去捞盘子里的东西吃。

结果呢,没择刺儿,搁在嘴里扎着了。一下子就大哭起来。

等郭长春这桌人发现之后,郭长春看着贪嘴的孩子是又气又恨又可怜,火上来直接给他一巴掌,小脸立刻就肿了。

同学们都赶紧劝。有的人哄孩子,有的人拦郭长春,好一通闹腾这事儿才过去。

但这件事儿到这儿并没有完,临走告别的时候,郭长春因为啤酒喝多了,把孩子托付给同学照应一下,自己又回饭店里上了趟厕所。

万万没想到透过厕所窗户,他竟能清楚听见同学们说话的声音,而且谈话的中心内容就是他。

有人说,“我还以为留城的能怎么地呢。敢情也不比大家伙强多少啊。”

还有人说,“就是,这留城留的都丢人。就别说掏不出一顿饭钱了。看孩子这一身补丁,再看大春儿抽的烟。一毛二一盒,也好意思敬人?”

当然也有明白人,有个女同学就说,“你们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两个职工工资才有多少,上有老下有小,谁家过日子也这样。等你们结了婚就知道了。”

可偏偏最刺激人的话,居然是那个替郭长春掏了钱的哥们说的。

他一听就抬杠一样咋呼上了。

“哎哎哎,你还甭说这个。要我说,没本事的人就不该结婚,不该生孩子,把孩子弄到这个世界上来受穷干嘛呀?那叫不负责任!你们看咱哥们的,三年之内要混不上一官半职,打死我也不结婚,免得等孩子大了骂我窝囊废……”

这句话引起了一阵笑声,同时,同学们背地里的真实态度,也彻底刺穿了郭长春的自尊心。

当他从厕所出来之后,虽然大家伙还是对他那么客气,还是在言语里羡慕他多年以来的幸运。

可他不再沾沾自喜了,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尴尬和屈辱。

晚上回家时候,妻子问起孩子还没完全消肿的脸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还没开口,儿子见他阴沉的脸色一下就哭了,开始主动冲他承认错误。

“爸爸,我再也不吃带鱼了。我再也不嘴馋了。别打我……”

郭长春属于性格内向的人,平时沉默寡言,加上向来奉行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并不太容易表露自己的感情。

但那一天,他搂着儿子也落泪了。

因为他第一次体验到,穷与窘的滋味远比饿肚子更难受,是可以让人颜面无存,让一个父亲扎心的。

他可以自己不要面子,抠抠缩缩,让别人背后说闲话。

可他却不愿意连累自己的孩子也让别人瞧不起。更不想孩子长大以后真的埋怨他。

于是就因为这种状况,他才决心要干事,要挣外快。

事儿是由鱼引起来的,郭长春的第一个念头自然而然也就动在了鱼上。

他上班的厂子旁边就是什刹海,有野鱼,有田螺。于是每天下班他就下河,捞鱼捞田螺去卖。

挣的钱虽然不多,可真管用,几个月下来让家里的经济有了很大好转。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事儿让单位给知道了,领导要处理郭长春,还让他上交非法所得。

结果郭长春不服,他认为是自己捞的东西。

大冬天的破冰下河,衣服冻得跟盔甲似的,才换回来这么点外快。

完全是劳动所得,根本不违法,凭什么要处理?

然后就像上次捡钱包的事儿一样固执着不肯屈从,竟然还因此跟领导吵了起来。

这样事情就全失控了,领导早就因郭长春脾气固执不好管理,看他不顺眼。

见他又犯轴,正落下怀。索性借这个机会把他从厂里除了名。

当郭长春醒过味来,他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无业游民了。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他又能到哪儿去呢?他敢把这件事跟家里人说吗?

于是从此,他的日子正式翻了篇儿。

就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才彻底投身商海,成为在服装夜市门口卖鞋垫和解放鞋的小贩的。

可偏偏时运实在不济,瞒着家里干了一个月,刚把过年这个月的工资糊弄过去。翻过年来,他的摊子就让工商给抄了。

他身上仅有的五块钱又都交了罚款,接下来又让他怎么办,怎么活?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啊。哪怕是这种情况下,命运的大门仍然冲他打开了一道门缝。

工商所门口,突然有人说愿意免费供货,让他试着在服装夜市里买衣服,他能拒绝吗?

哪怕对方说的六百块租金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打死他也掏不出来。

可话说回来,对方也不知道他没钱啊。

反正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干嘛不干上几天试试呢?

大不了卖不出给人白干呗,可不是有言在先吗,要卖过了二十块,赚到的钱就是他的了。

这总比闲着发愁强吧?

于是,1982年1月30日,郭长春做出了对他一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他加入了由十几个人组成的服装夜市试卖队伍。

这些人里面,既有卖红裤衩的大汉,也有蓄发的男青年。

但恐怕任何人,也不会像他的所面临的处境这么艰难的。

开二群了,群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