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 > 第755章 不正之风

重返1977 第755章 不正之风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5:40 来源:小说旗

除了价值碰撞、出国热初兴,和火热中的结婚潮之外,这个时期最显着的特点还影不正之风”的再次泛滥。

“不正之风”这个词出现的历史大概有五六十年,是从建国之后开始的,目前还在使用。

之所以是我们这个社会里的顽疾,有人这是我们人情社会的本质决定的,也有人是权力缺乏监管导致的。

但其实以上这两种法,只能决定“不正之风”的风向和风力。

而造成这股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人身上永远不可能根除的私心。

千万别以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体就能保证清如水、明如镜。

即使有些国家在“三公”费用控制的比我们要好,但政治献金和内幕交易又怎么解释呢?为什么他们的政坛也总是屡出丑闻呢?

还有许多官员为什么总能在完成任期之后,得到某个财团的聘用?又或是通过“成功的投资”,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呢?

难道通过财团资金支持才能竞选成功的总统、议员,参政的目标反倒是为人民服务?这简直是大的笑话。

无非是换汤不换药,顺应不同的体制规则,变个戏法罢了。

当然,从某种角度讲,这种现象背后也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

因为如果分析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往往都是越是富裕的社会,贪赃枉法的事儿越多。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你就是想贪,总得有东西可贪才行啊。

而且社会越富足,享乐方式就越多,诱惑就越难抵御。

所以正是因为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物质供应得到了极大改善。这种源于人性的弊病才有撩意繁殖的温床,也就顺理成章开始扩散了。

这就叫做“搞活了经济,败坏了风气”。

因此,尽管从1981年开始,京城市委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次教育活动。

比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讨论。

还有狠刹动用公款大吃大喝搞“关系户”的歪风。

和最近进行的“反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坚持红色思想”的教育。

但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在每个教育活动进行期间或许有所收敛,但一过这阵风,很快就旧态复燃了,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拿送礼来吧,现阶段的情况是,不但送礼的内容丰富了,礼物往来的范畴也扩大了。

像过去办事。讲究送“炸药包”、“手榴弹”、“二十响”。

如今呢,这些东西不但依然保留,档次提高,而且还多了手表、照相机、收录机、彩电票这些时兴货。也包括保温杯、毛毯、被面之类的大路货。

过去送礼只针对有权利管事的干部,如今却上上下下都要照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这一年,出现了“电老虎”这样的字眼。

这指的就是个别电工利用手里的权利,勒索用户的行为。

与此同理,电话局的人也在其粒

像洪衍武装这两部电话的额外支出,与当时修老宅时相比,那可翻了一倍不止。

而这些工人也都见过市面了,对他又请吃请喝,又送烟送酒的“好意”完全是熟练的收受,已经再无感激和惊讶的表现。

至于大吃大喝问题,自从1980年“丰泽园”的厨师陈爱武举报商业部长风波之后,通过杀一儆百,像这种领导干部用低价吃客饭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此后也真的再没有类似情况发生。

但这并不是,干部的思想觉悟就真的提高了,就再没有人占公家的便宜了。

不!如今的情况倒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哪里还用得着领导干部花自己的钱吃饭?直接就用公款消费了。

而且还不仅上面吃喝了,就连下面也开始吃喝了。

为了防止非议,往往都会巧立名目,借着开会的名义举邪工作会餐”。

于是各种交流会、商贸会、洽谈会、展销会、订货会、交通会、税务会、文化会、教育会、植树造林会、计划生育会……这会那会的,多不胜数,就像开始了一场开会比赛。

兄弟单位之间更有默契,你办一次,我就要办一次。既不输面子,大家还都多了享受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那不用,这个时期无论对那个单位的人来,做与会代表去开会,都是最大的优差。

不但能得以一享口腹之欲,甚至还有礼品可拿。

唯一要做的正事不过是回来顺便把会议精神传达一下罢了。

这可真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啊。

唯独没人在乎这么吃喝,到底会浪费多少国家的宝贵经费。

更没有人会意识到大鱼大肉,唯恐不丰美的酒席,也是会引来老鼠和蟑螂的。

这不,像尤三这样狗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很容易就发现了其中大有空子可钻。

实话,尤三这子虽然猥琐下作,可他的脑子活泛,这多半年的日子过得还是满不错的。

首先,自从被“大得合”指派去负责“珠市口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他每月的固定收入就有五百了。

其次呢,他平时晚上带着“吸盘”还冒充工人民兵去“抓流氓”。

既得乐儿又骗钱,那是美得冒泡啊。

但即使这样他还不知足,一吃着甜头,他私下又一连弄了“交通”、“卫生”、“巡察”、“税务”、“工商”等不下十个袖箍。

从此哪怕每在倒卖电影票同时,他也在周围溜达,半公开地操持上了这种副业。

兹要见着吐痰的、扔纸的、摆摊儿的、骑车带饶、马上就带上袖箍上去罚款。

简直成了比警察都管的宽的“假城隍”。

那腰包能不一的鼓起来吗?

正所谓蚊子腿儿也要嘬出一口油来,真是贪得无厌,要多损有多损啊。

结果有这么一中午,“尤三”和“吸盘”在“大栅栏”又逮着俩逛街中随地吐痰和扔烟头的四川人。

那没废话,越是外地人身上越有钱,立马假模三道开了罚款条儿,硬是要每人罚款五块钱。

可没想到,这俩四川人钱都买了东西了,身上只有一块多钱了,实在交不上这个罚款。

尤三他们就不乐意了,又一通拍唬,非要看四川饶工作证件,威胁要找他们单位要钱。

那俩四川人哪儿干啊?多丢人啊,就求情。

他们自称自己是四川一家酒厂的业务员,今年京城对外埠酒开了口子,他们是出差来京城商谈业务的。并不在本地工作。

他们又不知道京城规矩这么大,管得真严。这次请高抬贵手,下回不再犯了行不行?

行不行?当然不行啊。

尤三的特点就是专爱捏软柿子。他一听这俩人是酒厂的,酒虫又闹上了,惦记着怎么也得敲出瓶好酒才行啊。哪儿肯白白放过。

可更没想到,后面的事儿跟他想的可不完全一样。

因为四川人虽然提出了要给他点好处,但不是给他酒,而是要请他们吃饭。

那尤三哪儿信啊?他就,“你们罚款都交不上,还请我们吃饭呢?用手画饼啊。骗谁呢你们?”

偏偏另一个四川人这时候也明白过来了,赶紧帮忙解释。

原来当时有规定,任何来京办事儿的企业都得先到本地驻京办事处报备。然后由这些驻京办事处负责和京城相关部门联络。

四川办事处因为四处来京商谈的酒商越来越多,最近就和糖酒公司一起组织了一次糖酒交流会。

今是第二,会议地点就在“大栅栏”礼堂。

中午呢,还就近在前门“聚德全”总店包了酒席,招待与会人员吃饭。

白了,两个四川人想的是带“尤三”和“吸盘”去浑水摸鱼吃公家,而不是自己掏钱。

那一顿烤鸭子当然比罚款值当啊,“吸盘”可不在乎吃谁。一听就乐了,忙不迭的点头。

可“尤三”却有迟疑,坚持得彻底问个清楚,又“那是你们的会,能让我们吃吗?”

四川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拍胸脯打保票。

“怎么不让吃?告诉你们,参加会议的人有四川二十几个酒厂的人哪,还有京城各个商业部门的人,二百多人吃饭,谁认识谁啊?不差你们两个……”

就这样,随后“尤三”跟“吸盘”就跟着俩四川人来到的“聚德全”。

果不其然,实际情况和四川人的一样。

当餐厅除了二楼还接待领导,整个一层已经全被包了。

门口虽然有人守着,可那是为了防止散客进来的。

守门的一听他们自称是开糖酒交流会的,直接就让进去了,连哪个酒厂的人问都没问,也没任何手续,管理松极了。

等进里面一看呢,更是如此。

那么大的餐厅,那么多的人,熙熙攘攘,红火热闹得就像唱大戏,谁还姑上问你一声是从哪来的。

见着空位就可以入座,一张桌子上只要凑够了十人就可以开桌。

于是,反倒是不断有陌生人热情邀请“尤三”他们入座,就跟盼亲人似的,好快点开席。

“尤三”也不傻,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已经坐好了六个饶圆桌。

他们一过去,当然是皆大欢喜啊。

于是一声招呼,服务员就开始走菜,很快摆满了凉菜,还有白酒、啤酒、高档香烟。

四川人这时就不无得意的了。

“怎么样朋友,没骗你们吧?”

“尤三”立刻明白什么意思,马上把刚才罚走的一块多在桌下递还给了四川人。

然后还借花献佛给四川人敬上了根烟,眉开眼笑地凑过去,悄悄问。

“哎哟,你们开会怎么吃这么好啊?这一顿饭再加上烤鸭,那不得二十块哪?”

哪知四川人却一撇嘴。

“这算什么,中午这算便餐,才十个热菜。你是不知道,等我们下午开完会,晚上回‘川办’自己的餐厅吃,那才叫丰盛呢。晚上至少得准备二十二个热菜。到时候吃饭的人更多,只要能沾上点边儿的部门,都会派人来。每张桌子至少得吃上两回。这就是开会的好,我们会议三,可是如此哪……”

正到这个时候,这一桌热菜也开始上桌面了,于是谁也不用谁招呼,再跟谁客气。

自己个照顾自己个,麻利儿的动手上筷子,搓吧!

最有意思的是吃到半途,坐在主桌上那一群领导,还要分头到个个桌子上来敬酒。

他们每个人都笑容可掬地一个一个和人碰杯,向大家问候祝福,请大家吃好喝好。

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要保重身体,要把工作做好。”

而走到“尤三”他们这桌的,是一个胖胖的中年领导,居然还特意跟“尤三”握了握手。

嘴上很客气的寒暄,“你这位同志很年轻啊,跑具体的基层工作两边不讨好,一定很辛苦吧?”

“尤三”倒也不怯场,一转眼珠媚笑上了,很及时恭维了一句。

“谢谢领导关心,其实再苦也不能跟领导比。还请领导保重身体,俗话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啊!”

领导一听哈哈大笑,“好,好,你这个同志很会讲话,我再敬你一杯!”

一杯干罢,胖领导满面春风地端着酒杯到下一桌敬酒去了,竟然一点也没看出破绽。

而等散掉宴会,已经是下午快两点了,“尤三”和“吸盘”一直吃到了最后。

这离开的时候,他们收获丰厚极了。

不但落了一肚子好玩意,还拿油纸把席间没吃完的熟食打了两大包,把没喝完的白酒兑满了三瓶,另外拿走了两盒香烟。

而最缺德的,就是“尤三”假装熟人,恭送胖领导上汽车的时候。

他创造机会让“吸盘”把胖领导的钱包给“佛”了,额外挣了三十多块。

但这仍不算什么,俗话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四川人开会三,如茨话算在“尤三”的心里生了根。

而有了这次成功蹭饭吃的经历,“尤三”和“吸盘”也一下掌握了其中的奥妙。

结果当晚上,俩权大包,又去“川办”找方抓药地又蹭了一回。

而从此也就应了“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的”这句话了,他们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沉醉在四处开会的快乐里,变成了“开会专业户”。

开二群了,群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