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十五章 录节目

一脉承腔 第十五章 录节目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是老腔已经有了群众基础,完全不需要那么麻烦。

去厂子里转了一圈处理工作,张禾开车到了唐琼的单位门口。

下班时间一到,众人纷纷从单位里走了出来。

唐琼走在人群中间,和几个同事说着话。

“你男朋友来了,我们先走了。”女同事笑道。

“唐琼,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你的喜糖啊?”一旁一个看样子已经结婚的女人调侃道。

单位里面工作不是很重,大家都带着十分的热情,唐琼作为单位里面首屈一指的美女,婚配情况牵动着众人的心。

“等到时候我通知你们。”唐琼笑道,也不害羞。

有这么优秀的男朋友,有什么不满意的,在她看来,结婚也是迟早的事情,要是家里的老人不同意,还能真的不让她结婚不成,家里可就这么一个女儿。

跟众人道别之后,唐琼来到车前,坐进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辛苦了。”张禾笑道。

“单位的事情不多,平日里弄一弄文件,现在有了电脑,很多事情比以前方便了不少。”

“走,我们回家,今天我做饭。”

买菜,回家。

张禾是会做饭的,只是平常不怎么做饭,这次有时间,正好展现一下厨艺。

唐琼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张禾在厨房里忙活着,等到差不多了,餐桌上也摆上了一盘一盘香气四溢的菜肴。

米饭在电饭煲里,还煮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十分丰盛。

“今天的收获怎么样?”唐琼询问道。

“失败了。”

“没事的,这不很正常。”

唐琼微微一笑道,没有讽刺自己的男朋友。

张禾的性格如此,不撞南墙不回头,要是不让他去试一试,心里就不舒服。

“上不上电视都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考量的标准不在这里。”唐琼回应道。

唐琼所在的部门虽然和非遗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这我清楚,但是老腔需要群众基础,需要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步迟早都要迈出去。”张禾缓缓道。

这时候,唐琼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她走过去将电话接起来。

“曾卉,怎么了,是张禾今天干什么惹你生气的事了?”唐琼笑道。

“没有没有,你男朋友可是一表人才。”曾卉笑道。

餐桌上的张禾打了个喷嚏。

“你找我肯定有事,你直说吧。”

“我们节目正要做一期创业青年的节目,我想起来你给我说过,你男朋友现在在创业,我想要采访采访他。”

“啊?你要采访他啊?”唐琼乐了,扭头看了眼张禾。

张禾目光狐疑,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啊,他应该不会拒绝吧?”

电话对面的曾卉原本也没有想到这茬,后来想起来唐琼曾经提过这件事情,张禾是一个新时代的创业青年。

“好,我给他说一声,问一下。”

唐琼拿着手机转过头,询问道:“今天你见过的,曾卉,她想让你配合她做一期节目,关于创业青年的,你去吗?”

长这么大,没有上过电视,不爱在人前显摆,基本上能推的活动都推了。

不过今天刚麻烦了人家,直接拒绝自然不行。

而且,今日的经历让张禾也感觉到了一些不足,以后老腔的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电视台的朋友们也很重要,搞好关系是很关键的。

“我去。”张禾答应道。

“行,我给她说。”唐琼点了点头。

“我男朋友答应了,什么时候去?”唐琼询问道。

“那就明天,明天早上九点,我在电视台门口等他。”

对着电话说了几句,唐琼笑着将电话挂断。

回到餐桌上,唐琼道:“想不到你比老腔要最先上电视。”

“我先帮老腔迈出一步,以后带着老腔继续向前进。”张禾嘿嘿一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来以为上电视都没有希望了,没想到居然有人要采访他。

张禾头一次觉得自己厂老板这个身份还是有点用处的。

这个时候,创业的人并不多,但是社会上隐隐已经有了创业的热潮。

社会上流传着“考清华也是给别人打工的,不如创业自己当老板”这样类似的话语,多少人南下闯荡,碰的头破血流。

只是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可以创业成功了,电视台做这样的节目,也切合了实际。

张禾才不管你是什么节目,只要能上电视就行了,不为自己,为了老腔。

晚上,张禾心情激动,想着明天的事情,虽然没上过电视,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照猫画虎,不必担心。

不过是陕西电视台而已,又不是中央电视台。

第二天,将唐琼送到单位,开着车子前往陕西电视台,到了门口没有犹豫,直接走了进去,身上什么都不带,一身轻。

上这个节目,只要有这一张嘴就够了。

到了电视台门口,曾卉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在门口登记之后,两人直接走进了电视台的大楼。

“张禾,很感谢你今天能过来,昨天没能帮上你什么忙,实在抱歉。”曾卉微笑道。

“你能带我进来就已经帮了大忙了。”张禾客气道。

曾卉只是一个小小的主持人而已,和《秦声璀璨》也不是一个频道,能帮他这么多就已经足够了,张禾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两人穿过办公区,来到了曾卉所在节目组的办公区域。

曾卉所在的是陕西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以前也叫陕西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节目是一个访谈节目,采访一些当地中小企业的老板和优秀的青年创业者。

张禾的身份和节目匹配,正好。

录制之前,在办公室里,曾卉已经把要问的问题全都准备好了,将稿子递给张禾,让他先看一下。

张禾仔细将问题看了一下,除却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直接改掉,或者删除掉,其他的问题全都留下来了。

再看了十几分钟,张禾将文件递过去。

“我没有问题了,可以开始了。”

“好。”

准备好仪容仪表之后,两人前往了演播室,里面已经布置好了,其他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准备录像。

张禾坐在了沙发上,面前是一个茶几,周围是好几台摄像机,还有灯光照耀,调节光线。

一切准备就绪,录制开始。

“凝聚时代力量,把握青年脉搏,欢迎大家收看由陕西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出品,聚焦新时代的经济节目《时代青年》,我是主持人曾卉。”

专业的播音腔,字正腔圆,坐姿挺拔,身上带着一股气质。

曾卉随后介绍了一下张禾的背景,到时会会有视频素材插入进去。

张禾是厂长,工厂还有几个副厂长,大家分工合作,共同为企业做贡献,谈不上谁高谁低,张禾也只是被众人推选出来担任了这个职位。

今天的事情已经给几位朋友说过了,全都鼎力支持。

能上电视,大家心里都愿意,要是真能为厂子带来一些订单,也算意外收获,要是不能带来订单,宣传一下也没有问题。

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就够了。

“张厂长,您为什么会生出自己创业的想法呢?”曾卉询问道。

张禾笑了笑,心中一动。

“我出生在华阴农村,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张,我们张家是一个老腔世家,老腔是一门传统的曲艺……”张禾开始扯淡。

“等一下!”曾卉听出来不对劲,马上喊停。

“你怎么说到老腔去了?”

“我的人生是老腔塑造的,没有老腔没有我的今天,我创业的想法也源于老腔,这么说没有问题。”张禾回应道。

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曾卉神色凝滞,无话可说。

“我们是访谈节目,重点在时代青年的创业经历上,不是背景上,下不为例。”曾卉提醒道。

不是她不想帮忙,而是这个节目她不能帮忙,就算她同意这么说,编导也不同意。

“我明白了,我会注意的,只是我从小在这个氛围里面长大,老腔或多或少对我有一点影响,这个我不能否认。”张禾缓缓道。

好不容易上一次电视,总要提上几句老腔。

这时候,底下的导演喊道:“张禾同志,说是可以说的,不过尽量少一点,不要影响到节目效果。”

“谢谢导演。”张禾感激道。

不过节目总算是可以继续录制下去了。

曾卉继续提问,一问一答,从生活到工作。

大部分答案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就算没有商量好也不用担心,随时调整,录制的节目而已,又不是直播,底下也没有观众。

张禾借着机会给里面塞了一些有关老腔的事情,心里总算是舒坦了。

节目录制完成,曾卉站起身,伸出了右手。

张禾也伸出手,两人轻轻一握,互相感谢。

后面节目组还要去厂子里采集一些素材,张禾直接带着他们过去了。

工厂里没有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一切全都按照规定去走。

张禾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工厂干过,知道工人的不容易,福利上面能好一点是一点,哪怕是利润少一点。

厂里的人看到能上电视,一个个都很好奇,凑到摄像机跟前。

等到录制完素材,张禾和节目组的几个人交换了名片,总算是把事情搞定了。

《时代青年》每周四晚上播出,这一期录制的处理好之后,下一期马上播出,也就剩下几天了。

到了周四晚上,张禾守在电视机前,锁定了都市生活频道。

节目十点播出,到点之后,开场动画率先出现,最后到了演播室。

说的话都是经历过的,张禾记忆犹新。

之所以守在电视机前,是想看看老腔出现了没有。

将近一个小时的节目,张禾硬是从头到尾给看完了,这在以前绝对不容易。

整体来说还算不错,里面插了一点关于老腔的东西,不多,但总算有一点。

第二天,将唐琼安顿好之后,张禾返回了虎沟村。

虎沟小学。

老艺人们在训练室中训练,月琴声,二胡声,锣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

刘兴武站在台前,指挥着众人的动作。

“舅父杨戬礼不端,华山压母受可怜。沉香放下破天胆,为救母亲奔华山。”张德林怀抱月琴,坐在板凳上念着开场诗。

这部《劈山救母》是老腔的传统片段,很多东西是现成的,刘兴武将其改编了一下,化作了情景剧。

取消了皮影戏,就要有人来扮演故事里的人物。

张德林作为主唱,扮演主角沉香。

故事的剧情和民间传说大概相仿,因为时间的限制和舞台的限制,将其简单化,主要人物只有沉香,吕洞宾,吕洞宾化作的老翁,三圣母和两个仙童。

沉香前往华山救母,得到西岳吕祖大仙点化,脱胎换骨,大仙化作的老翁赐他神斧,随即上山,在西峰找到母亲,打败两个看守仙童,劈开巨石,救出生母,母子团聚。

其他的角色依旧是老人们担任,没有年轻人,只能让老人们上场。

这也是老腔的可悲之处,老人们如果全都离开,那就真的断了。

“辞别家人离洛州,直奔秦地入潼关。心急犹如离弦箭,要奔华山救母还。”张德林嘴里唱到,众人在一旁伴奏。

“张禾,你终于回来了,来看看我们练的怎么样!”刘兴武兴致勃勃,活力四射,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个要用道具吧?”张禾疑惑道。

“道具我去文化局里面借,借不到的就自己做一个。”

文化局经常也会举办活动,那些道具都在,刘兴武要是出面去借肯定能借到。

说话间,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众人起身走过去,发现卢长东和几个镇上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过来。

手上提着东西,来给老艺人们送饭来了。

“卢镇长,又劳烦您亲自跑一趟。”张禾笑道,拿出烟递了过去。

“我心里实在是好奇的很,就过来看一下。”卢长东笑道。

“卢镇长,镇上的晚会啥时候?”刘兴武问到。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晚会就在后天,你们六点到就行了,我们镇上自己的晚会,简简单单,过去彩排一下节目顺序,八点就开始了。”卢长东吩咐道。

镇上的晚会舞台是小,但也是一个舞台。

老腔刚刚改变,或者说是回归原本的面目,需要群众的认可。

刘兴武希望这一次开门大吉,心里也觉得这一次会开门大吉。

只要这次稳了,大家的心里也就有底了。

两天之后,下午六点,众人前往晚会地点。

镇上的晚会在镇小学的操场上举办,搭了一个简单的舞台,从外面请了一些人负责这些东西,虽然简陋一点,但也勉强能用。

双河镇的资金不富裕,没有自己专门的舞台。

还没到六点,村里的闲人们就端着板凳过来观看,露天而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