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十六章 上台表演

一脉承腔 第十六章 上台表演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的国策。

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双河镇的文艺晚会正是基于此而举办的。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同时进行,文化活动是重中之重,卢长东把这个看的也很重要。

双河镇位于华山脚下,种地比不上平原地带,大都是在山坡上种些花椒树,赖以为生。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比较匮乏,需要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东西来满足日常的生活。

文艺晚会,可以团结群众,建设精神文明,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

各个村子出节目,个人也可以主动申请,来者不拒,只要不是太不堪入目的都可以上台。

张禾和刘兴武推着一辆架子车从虎沟村赶了过来,车上放着一些道具,其中有一个半人高,用纸做的华山模型。

情景剧,众人必须要有道具,凭空表演对于老艺人们来说很有难度。

这不是说相声,通过语言和动作能将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两者区别很大。

老艺人们的专业还是唱。

“老张,你来了,晚上准备给咱唱啥?”认识张德林的村民打着招呼,主动问到。

每次文艺晚会,虎沟村的德林班必不可少,在双河镇的地位很高,镇上的人都知道。

除了双河镇,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今晚给咱演个新东西!”张德林笑道,手里提着月琴,兴致勃勃。

与其他老人不同,他的身上有着一股闯劲,如果他是一个人的话,会毫不犹豫的跟着刘兴武走的。

张德林的心里也希望老腔能够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德林班才能火起来,老腔才有可能不断绝。

张德云将长条凳从架子车上取下来,手里拿着一个枣木块,这是独属于他的乐器。

敲击条凳的动作来源于古时的漕运,船工在拉坡的时候会用船桨敲打,现在走上舞台之后,逐渐演变为了条凳和枣木块。

张德云手中的枣木块也很有来历,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他不是第一个掌控者。

“那我几个都等着看。”村民们笑道。

张禾和刘兴武将架子车推到了舞台后面,上面的东西老人们也全都拿在了自己的手里。

“小禾,德林爷,你几个来了,咱拾掇拾掇,准备彩排。”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穿着一件皮夹克,在众人中比较耀眼夺目。

双河镇文化站站长王高伟,镇上的文化活动都要有他出面。

不过跟着过来的赵芸却是对这个文化站的站长没有什么好脸色。

镇上的游戏厅就是文化站管理的,要不是这个游戏厅,张川也不会成天往镇上跑。

对于这样的干部,赵芸热情不起来。

张禾急忙掏出烟递了过去,笑道:“王站长,今晚辛苦了。”

“有啥辛苦的,大家一起耍一耍,你们也辛苦。”王高伟脸带微笑,将烟接在手里。

这可是张老板递的烟,比他平日里抽的烟要好上许多。

张禾拿出打火机帮王高伟点着,这个文化站站长笑了笑道:“卢镇长说了,全镇上下一条心,全力支持德林班,务必要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双河镇争取荣誉,我觉得你们很有希望。”

“王站长,今天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什么结果我们也不知道。”刘兴武回应道,嘴上虽然谦虚,但他的语气带着一股自信。

刘兴武和德林班一起训练,他心中相信这次的表演万无一失。

“那就好,好了,彩排要开始了,你们不用上去表演,没那么多时间,你们的实力我也知道,试一试声音就行了,八点晚会准时开始,我先去忙了。”王高伟叮嘱道。

等到王高伟离开,众人按照这里工作人员的吩咐,静静等候着。

刘兴武满脸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双拳紧紧地攥在一起。

“各位爷爷,今晚就是咱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咱们一定要好好整,叫他们看看老腔真正好看的地方!”刘兴武给各位老人打气。

“好,我们就一起好好整一场。”张德林开怀大笑。

张德禄一手拿着钟铃,一手拿着梆子,等会开始表演之后,他需要坐在地上,一手敲梆子,一手敲钟铃。

张德民手里拿着喇叭,等会要站在里面,负责吹喇叭。

张德云坐在凳子上,神色平静,看不出来心里在想什么。

刘兴武也没再说什么表演前再来回顾一遍的事情,这群老艺人都有几十年来的表演经历,比他的年龄还要大,没必要说这些。

老艺人们私下已经全都练好了,舞台上的表现只能看现场了。

彩排很快结束,等会给上面放置道具还要靠张禾和刘兴武。

八点一到,舞台下面已经挤满了观众。

双河镇全镇人也不少,大家全都挤到这里来看晚会。

老人们和小孩在前排,年轻人们在后排,演员们在后台。

“下面我宣布,咱们双河镇这次文艺晚会就正式开始了。”卢长东发表致辞,说完最后一句话,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一个节目,歌伴舞。

第二个节目,唱歌。

第三个节目,小品。

小品是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准备的,还算不错,引起阵阵笑声。

小品结束之后,主持人走上舞台,几句过渡的语句之后,就直接开始报幕。

“下面请欣赏,由虎沟村德林班为大家带来的节目,老腔情景剧《劈山救母》。”

镇上不知道从哪里叫来的女主持人,化着在半夜能吓死人的妆容,声音尖锐,带着一股浓郁的社会主义播音腔。

话音落下,主持人离开舞台,灯光变得昏暗起来,老腔艺人们登场。

张禾和刘兴武两人急急忙忙地将道具给舞台上摆放,引起了台下观众的热烈讨论。

“老腔不是耍皮影嘛,这会咋没皮影了?”

“能整很啊,还咥的道具!”

“这是想弄啥嘛?”

双河镇的人们议论道。

以前大家都看过老腔表演,幕布搭上去,艺人们在幕布之后吹拉弹唱,大家只能看到幕布上的皮影舞来舞去,这次居然没有了幕布,搞得什么情景剧,顿时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卢长东,王高伟坐在下面,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心里也十分期待。

这可是县里文化局的同志亲自操办的,代表着专业,说不定能给众人带来惊喜。

艺人们各就各位,道具也摆放整齐,张禾和刘兴武赶紧跑下去。

这时候,台下不知道谁忽然喊了一句。

“这得是要表演劈山救母,你弄得华山还没有人高,这用劈吗?”

随之而来的是哄堂大笑。

张禾二人的脸色顿时大变。

两人站在舞台侧边,望着台上。

那个纸做的华山的确没有人高,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是找不到道具,就这个纸华山还是去寿材店让人给做的。

太假了,真的是太假了。

“开始吧!”刘兴武比了个手势。

工作人员开始打上灯光,然而,灯光笼罩在舞台上,一些地方是亮的,一些地方有点暗。

舞台效果实在是差,不过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舅父杨戬礼不端,华山压母受可怜。沉香放下破天胆,为救母亲奔华山。”张德林念起了开场诗。

字正腔圆,倒是很顺,不过动作很是僵硬,完全没有表达出沉香的那股精神出来。

台下的王高伟和卢长东两人眉头皱起,和老腔的水准不符啊。

“我乃沉香,洛州人氏,父亲刘玺字彦昌,母亲乃是玉皇大帝之女三圣母……”接着是一段冗长的人物自述,张德林将其完整的念了出来。

只是,台下的反响平平,观众的情绪没有丝毫的波动。

“辞别家人离洛州,直奔秦地入潼关。心急犹如离弦箭,要奔华山救母还。”大量的伴奏声响起,张德林唱了起来。

随后张德云站出来,嘴上念到:“枕山带河云龙盘,奇石险路鸣飞泉。洞穴崖龛揽光翠,奇险天下第一山。”

最后一个字落下,张德云猛然将手里的枣木块砸在了条凳上。

“嘭!”

一声脆响。

“吾乃华山吕祖大仙。闲下无事,蒲团打坐,闭目养神,忽然灵感一动……”又是一段冗长的自述。

“沉香生性真慈善,他是人间大孝男。凡胎**难救母,吾会助他度难关。山脚之下云头按,但等沉香到此间。”张德云唱。

他的动作十分的不自然,完全没有放开来,僵硬无比。

台下已经响起了一些窃窃私语的声音。

刘兴武和张禾两人的额头上都是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跟预想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舞台上,老艺人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情景剧表演和老腔能一样吗?

虽然表演皮影戏的时候,众人在幕后也会分饰角色,但是此刻是幕前。

“这啥东西嘛?不好看!”

台下,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