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四章 申遗

一脉承腔 第四章 申遗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禾愣了一下,他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

“专业一点,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刘兴武解释道。

“我们国内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估计要过几年才能完善起来,但是这项工作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了。”刘兴武紧接着说到。

在文化局上班,耳濡目染,一些政策的变动就体现在细节之中,更何况他们还是直属部门。

有些东西要发出去,底下的人都是开了不少会之后才决定的。

就如同人事调任一般,当事人早就知道要发生什么,那份通知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你的意思是,老腔就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禾惊疑不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头听起来就不错,最起码像模像样,而且还是国家扶持的。

“当然算了,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先人留下的东西数不胜数,这次的工作将是一个长期工作,要一直进行下去。”刘兴武语气也有些激动。

常年以来,文化部门的同志们被其他单位的人笑话,这件事情一旦开始,功绩足以登上史册,造福后人,谁还敢瞧不起他们。

刘兴武在文化局上班,也想做点事情出来。

“那要怎么弄?”张禾询问道。

专业问题一定要去找专业的人。

“我给你引荐我一位领导,你和他谈吧。”刘兴武笑道。

张禾也没有推辞,刘兴武如今在文化局地位不高,手里还没有太大的权利。

等到吃过饭,张禾在街道上找了个网吧,进去搜了一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总算是彻底搞清楚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准备中,全国各地都在搜集这些资料,他也算是正好赶上了,说不定这一次正好,直接入选第一批。

不过还要等刘兴武的消息。

在家里呆了几天,张禾陪着张德林几个老头子聊天说话,将老腔的历史渊源搞清楚。

要去见文化局的领导,心里不能没数,要是说话都不利索,人家也不会理你。

张禾虽然长在虎沟村,但是对老腔还真不是特别了解。

张德林他们从来不逼迫村里的年轻人去学老腔,按照老爷子的话说,这门手艺必须喜欢才能学下去。

“爷,等着我的好消息,这次说不好能办件大事。”张禾神神秘秘地说着。

刘兴武给他发了短信,已经订好了地方。

张禾开了车,进了城里,在一个酒店里面,张禾见到了刘兴武。

“这次来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的人,叫做冯浩,是我们局的副局长。”刘兴武小声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在全国各地已经逐步建立。

一般组长是由主管文化工作的副职干部担任,副组长由文化局局长担任,其他的成员也都是各个单位的局长或者副局长。

非遗普查,文化局才是走在最前面的干事的,自然占得位置要多一点。

张禾闻言肃然起敬,跟着刘兴武走了进去,包间里面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大腹便便。

“冯局长,您好,我是刘兴武的高中同学,我叫张禾。”张禾礼貌道,伸出手。

冯浩从座位上起身,也伸出手握了一下。

他没有小瞧面前这个人,早就听刘兴武说了,正儿八经本科大学毕业,在厂子里做过几年,现在在城里开的厂子,绝非等闲人物。

“张禾同志,你好,小刘应该已经说了我的情况了,我就不多介绍了,我很高兴今天能见到你。”冯浩缓缓道。

“都坐下吧,坐下说。”刘兴武在一旁给两人面前的杯子里都倒上了茶水。

找冯浩的目的是为了华阴老腔还能活下去,张禾对这个目的很清楚。

“你给我说的这个不就是皮影戏吗?”冯浩听完张禾的讲述,疑惑道。

冯浩清了清嗓子:“要是皮影戏的话,老腔就不能单独拉出来,要归在皮影戏里面。”

张禾脸色微微一变,心里也有些焦急起来。

老腔确实是皮影戏的一种,只是唱腔不一样而已。

张德林他们表演的时候,先是搭起一块幕布,准备表演皮影,剩下的伴奏和主唱都在幕后,从不露面。

签手负责全场的皮影表演,前手怀抱月琴,一旁放着剧本,进行全场的唱奏。

其他人也是各司其职,要将整个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将情绪表达给观众。

其实华阴老腔就是张家的家族戏,除了张家以外,没有人再会,十分的狭隘。

“冯局,您听过老腔吗?”张禾询问道。

冯浩笑笑道:“听说过,但要说听的话还真的没有听过。”

“我可以组织一场表演,表演华阴老腔,给大家看一看。”张禾眼神坚定。

非遗是必须拿下的,是任务,是目标。

华阴老腔是独特的唱法,属于皮影戏,但不能归于皮影戏,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属于自己的位置。

既然领导同志没有见识过,那就让他见识见识。

“张禾同志,你也是关中人,应该知道在我们关中戏剧种类很多,最起码有几十种都是老腔这个级别,他们全都濒临断绝。”冯浩缓缓道。

“家族戏不是不行,你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最起码具有一定的水平,我再考虑考虑。”

他没有把话说死,但是也没有直接答应。

这个时候的老腔影响力并不大,不少人都没有听说过,更何谈欣赏。

想要让别人认可,先把真家伙拿出来。

这个道理张禾还是懂的,看来这个申遗没有那么简单啊。

“冯局,那我就着手准备了,到时候请你过来看戏。”张禾笑了笑道。

几人吃过饭,张禾开车将冯浩送回去,随后才和刘兴武离开。

“第一批名额有限,大家全都争着抢着要上去,这一批进不去就要等下一批了,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坐在车上,刘兴武解释道。

早进去非遗,早拿到政策上的保护和倾斜。

一旦进入非遗,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保护工作等也会陆续进行。

没有进非遗,传承保护暂时只能靠大家,靠自己。

这是第一批,所有人都瞄准了这个机会。

任重而道远,张禾的心里叹了口气。

刘兴武摩挲着下巴,想了想道:“你想要表演,岳庙有活动,去那边表演不错,正好可以看看受不受欢迎。”

西岳庙,就在华阴市,每逢过节的时候都人来人往,是个好地方。

“可以。”张禾点了点头。

最近这段时间还不能离开华阴了,事情处理完再走。

在西岳庙表演肯定是要花钱的,这些钱他自然不在乎。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表演是要几个老爷子出马的,他一个人可不管用。

回去之后,张禾组织了一下语言,将事情告诉了张德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德林闻言脸色诧异。

长这么大,没有听说过。

“一旦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老腔就断不了。”张禾笑道。

一旁的王云霞埋怨道:“我说你这几天出去弄啥去了,就弄了些这?”

“爷,妈,这是第一批,我已经联系好了领导了,只要我们表现的好,一旦拿下来,对我们老腔的帮助很大的。”张禾激动道。

老腔想要留下来,一个名分是必须的。

只是张禾也没有想到这么轻松,一路下来都很是顺利。

对于老腔,张禾有着自信,这门艺术肯定是有喜欢的观众群体的,要不然当年也不会那么火。

“你一天天弄这个,不管你厂子的事情了?”王云霞语气严厉。

“厂子的事情有其他人负责,我可以抽开身子。”张禾给母亲解释道。

那个厂子又不是他一个人开的,还有其他的合作伙伴。

生产线只要有电有材料就能转,张禾在还是不在也不会影响,除非出现了什么巨大的问题,他才需要紧急回去一趟。

“要去西岳庙表演啊。”张德林靠在椅子上,将一旁的月琴拿在了手里。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去表演过了,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了下来。

“爷,成败在此一举,你就信我一次吧。”张禾给老人做思想工作。

“行,我就相信我孙子一次,试一下。”张德林答应道。

如今虎沟村张家族人,还能真正的拉起一个完整的戏台班子的班社,就剩下了德林班一个。

他们要是不去,就没有其他的班子能够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起码是个好事。

张德林心里不傻,也没有那么倔,只要能将老腔发展下去,他这个老骨头再战几年也没有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