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五章 将令一声震山川

一脉承腔 第五章 将令一声震山川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20:2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去西岳庙表演的消息传了出去,虎沟村全都动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议论这件事情。

以前还有戏班的时候,不是没人去西岳庙表演过,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关中人谁不知道皮影戏,就算没看过,也都听说过,除了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没多少年轻人喜欢。

张禾在心里琢磨过这件事情,现在虎沟村里面,真正会唱老腔的人都是老人,想要把老腔传承下去,必须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但是村里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去学。

唱戏挣钱吗?

这个问题很现实,不是每一个人都爱钱,只是大家都活的比较现实。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大学里面上思想课,张禾就听过老师讲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才会去追求更高级别的追求。

面朝黄土背朝天,连饭都吃不饱,谁会去学这个。

关键学了也不挣钱啊。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现在应该去想的,最起码要等到申遗成功之后。

到时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放出来,说不定能吸引一部分人。

张禾自己都没有学,也不会去强迫别人学,家里的长辈们也从来不强迫小辈们去学。

老腔发展到现在,大家都看的很开,但这次的机会摆在面前,必须抓住了。

晚上,村里的院子里,一张白色的幕布搭了起来,幕布将整个舞台遮挡的严严实实,从观众席看过去,只能看到白色的幕布。

华阴老腔属于皮影戏,这话没错,只是唱法是老腔的唱法。

表演者在幕后吹拉弹唱,签手控制着皮影表演。

不同于以往的表演,因为要准备去岳庙,这次村里来的人也不少,端着板凳坐在地下,等着看热闹。

张德林老爷子手里提着月琴缓缓走来,不同于圆形的月琴,张德林手里的月琴是八角形的,上面带着沧桑的痕迹。

这把月琴是他自己手工做出来的,年代久远。

张禾记得家里还有一把小月琴,那是他小时候练月琴的时候,因为身子太小,抱不住大的月琴,张德林专门给他做的。

只是如今,那把月琴也只能放在屋子里吃灰了。

一个老腔的戏班,最少要五个人,张德林是“前手”,要负责说唱全本台词,怀抱月琴,配合表演进行唱奏。

“签手”是张德云老爷子,操作了全场的皮影表演。

“后槽”,也叫做打后台,主奏马锣、勾锣、梆子和碗碗,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帮唱。

“板胡手”以前是张德海老爷子,还要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

“坐挡”,也叫做“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的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

不过德林班人员众多,不需要一个人身兼数职,可以将表演展现的更好。

张禾坐在台下,盯着那张幕布。

此刻,幕布后面已经亮起了灯,将整张布照的一片明亮。

突然,一声洪亮的嗓音响了起来。

“军校!备马!抬刀伺候!”

张德林的声音一瞬间响起来,刹那间,整个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这一场戏名叫“将令一声震山川”,是老腔表演的传统曲目。

紧接着两声呐喊声响起,伴奏声也随之而来,一个将军模样的皮影人物出现在了幕布之上。

对于虎沟村的众人来说,老腔是百看不厌的,即便是众人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唱的是什么。

“将令一声震山川!”

“人披盔甲马上鞍!”

“大小儿郎齐呐喊!”

“催动人马到阵前!”

众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到将军站在点将台上一声令下,台下的大小儿郎齐声大喊。

雄壮威武。

华阴老腔必须用当地方言去唱,才能唱出那股气势出来,才能唱出那种感觉。

张禾心里感慨万千,这么好的东西,绝对不能断了。

“正是豪杰催马进!”

“前哨军人报一声!”

一场表演结束,众人从幕后走出。

“爷,我们到时候就演这一场,有气势。”张禾笑着道。

张德林没什么主意,一切全凭孙子做主,只是点了点头。

“各位爷爷都辛苦了,这一次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自作主张,倒是连累了大家。”张禾转过头,对其他的老爷子说到。

“小禾,你有这份心就可以了,在哪唱不是唱,要是真的留下来,我几个巴不得能到处去唱。”张德云爽朗的笑道。

“你就是不说,我们还不是每天都在村里唱。”其他的老人们也笑道。

能配合是好事,要是不配合的话张禾恐怕还要做一下思想工作,但是给这些长辈们做思想工作,张禾的头都要大了。

“德云爷爷,西岳庙那边我去处理,你们准备好就行了。”张禾缓缓道。

他心里觉得这个表演是没有问题的,最起码挑不出毛病了。

老爷子们表演经验丰富,一场戏不知道唱了多少年了,不会出岔子的。

在村里呆了几天,等着刘兴武的消息。

电话响起,张禾接起来。

“张禾,你来城里一趟吧,消息都传出去了,这次的庙会要热闹了。”刘兴武的语气有些为难。

张禾没让这家伙等太久,直接开车过去了。

文化局在县政府旁边,是一栋小楼。

车子开到门口,刘兴武从里面走了出来。

文化局事情不多,而且刘兴武也算是做公务,上班时候出来也不影响。

“怎么回事?”张禾询问道。

刘兴武叹了口气道:“非遗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了,现在大家全都盯着这个位置,我们想到了在庙会上表演,别家也想到了。”

西岳庙是华阴的著名景区,相传建于汉朝时期,占地面积124000平方米,供奉的是西岳华山兵神金天王,是道教全真派的圣地。

每到庙会的时候,岳庙街上人潮涌动,以前街上都是各种杂耍,行走江湖的人都会在街上讨一口饭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互相竞争。

“都有谁家?”张禾询问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秦腔就不说了,人丁兴旺,领导已经亲自过去考查了,秦腔肯定是要入选的。”刘兴武缓缓道。

张禾点了点头,跟秦腔没必要竞争,家大业大,根本没有没落,只是听的人少了,年年都能上省级电视台的春晚。

“最关键的是皮影戏,老腔也是皮影戏。”刘兴武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是真的运气不好,我们还可以另想法子,这件事你到时候不要告诉我家的老人。”张禾脸色淡然。

这一次本就是试水,不要抱太大希望。

跟这些大佬比起来,老腔还是太弱了,人少钱少,又没有太大的受众群体。

“你心里有数就好,我这边就安排了。”刘兴武点了点头。

张禾回到了村里,心里有些沉重,但是没有告诉其他人。

等到过几天,刘兴武的短信发了过来,张禾从村里找了个牛车,拉着装备进城。

他只有一辆车,坐不下那么多人,更何况还要带着道具。

庙会上人也多,张禾干脆就没有开车,坐着牛车就奔向了城里。

老牛任劳任怨,速度是慢了,但是胜在拉的东西多,离城里也就几公里的路程,牛车也能到。

村里的老人早就习惯了这个样子,倒也没有什么难处。

坐牛车,对张禾来说倒是稀罕物。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他就很少坐牛车了,等到毕业参加工作,后来再创业,城里面最次都是自行车,摩托车。

攒了点钱,二话不说上了一辆桑塔纳。

当初买车的时候还心疼了一会,全套下来也花了几万块,但是有了车就是不一样,通过车子去挣得钱早就超过了车子的价值。

张禾有远见,有能力,为人又谦虚,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村里的榜样人物。

现在要带着德林班进城表演,村里一些小孩也吵着闹着要跟上过来。

这些小孩只能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或者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家里长辈骑着骑自行车进城。

等到了岳庙街的时候,一片喧哗。

到了街口,牛车就进不去了,村里有人专门在这看着,其他人也把车子停在这里,让人看车。

早上出门,八点到了岳庙街。

街道上人挤人,路边的摊贩占道经营,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没人去管。

庙会是传统,城管人员也在一旁维持秩序。

张禾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来过这里了,这年头还能看到那些在路边光着膀子玩杂耍的江湖艺人。

路边的理发店,支个板凳,手里一个推子加剪刀,剪个头发一块两块钱。

路边还有一些卖小玩意的。

随着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进入国际市场,来中国旅游的老外也多起来,外地人也有过来玩的。

本地人不在乎这些特色产品,外地人外国人买回去留个纪念,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张禾一行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毕竟一群老头子手里拿着家伙,十分引人注目。

一些同行们警惕的看着他们,只是没有人主动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