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王知道秦康乐腹中丘壑,得了什么海外奇物(就是吃的)通通运往皇城。整个秦朝上下欣欣向荣,上至天子,下至奴仆,都充满了活力。
当秦康乐看到红薯与马铃薯的时候,真是喜极而泣,有了这个,百姓温饱必能解决,犹记此物乃是华夏明朝中末期传入,那时候应该是小冰河时代,栽培两物,这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最后小冰河时代结束,得雍正年间修养,乾隆时期,华夏人口终于创下历史新高,这两样东西绝对功不可没。
“宣工部尚书觐见。”
“遵旨。”
立刻有宫女太监一并去传口谕。
工部尚书自然立刻整朝服觐见,入皇城门口下轿子,然后同夏巧打听事情:“夏领士,陛下今日宣召何事?”这也就是面对的是夏巧,如果是春巧,工部尚书断断不敢问的,春巧乃是秦康乐手下第一得意的女官,别说是他,就是皇亲国戚也都是对她礼遇三分的。
“珩王殿下在沪地新得了东西送了过来,陛下十分欢悦,这才宣尚书来此,必是好事。”夏巧性柔,又知道这位尚书颇得陛下倚重,这才直言。
蔡尚书眼睛一亮,能让陛下欢悦之物,必然有重大用处。
进入勤政殿,先见礼,然后秦康乐就迫不及待的将地瓜与土豆拿给蔡尚书看。
“陛下,这两个都是什么?”
“都是吃食,而且产量颇高,最重要的是比较不挑土地,便是贫瘠一些,也能有不错的产量。”
工部尚书的小眼睛越睁越大,顾不得君前失仪,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大。
“陛下,此物都什么地方能栽培?多久成熟一次?”整日看一些农业的杂书,甚至宛如田埂老农一般下田种地,现在的工部尚书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此物何处都能栽培,冷的地方一季,暖的地方两季,成熟期大约都在四个月左右,这个红皮的红薯需要更热一些,这个黄皮的土豆太热则会不生长,你先命人开出试验田来种一季。又恨自己本事不到家,不能将全部的奏本批阅减轻秦康乐的负担,不禁又有些发急。
如今勤政殿中秦康乐同卫泽一起批阅奏本,卫泽颇有些心急,可惜对于政治走向又实在是不知道,只能让自己烧的满嘴火泡。
“我八岁入勤政殿,方有今日,你才看几日奏本?急什么?”秦康乐也无奈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怀孕把卫泽折腾成这样。
“我知道,只是担心你太过耗神。”
“我又不是傻的,过于耗神的事情我自会命阁老和六部尚书共同商讨的,你急什么?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难不成你都拿他们当摆设不成?”
这样一说,卫泽急慌慌的心略微安定下来,仔细看秦康乐,皮肤白里透红,原本略显瘦削的身材竟然圆润许多,终于长长的出了口气,心再次放下来一些。
眼见卫泽终于不在日日担心,精神紧绷,秦康乐也是松了口气,然后就开始关心地瓜土豆的长势,还亲自去看了一回,知道对方也备垄之后,心中大定,看来珩王找来的人对此两种作物颇为熟悉。
三个月过半,卫泽又开始担心起来,都说三月过,胎像就彻底稳固了,怎么秦康乐这边还是不行?不禁又开始着急上火,幸好之前经历一回,到没有过份显露出来。
堪堪到了五个月头上,御医太医等才宣布胎像已经稳定,卫泽是长出了一口气,结果人家都是头三个月容易出孕妇反应,她这倒好,这回出了,吃什么吐什么,短短十日,人就瘦了下去不少,这下不单单是卫泽着急上火,身边伺候的人,包括随身医者,全都一筹莫展。
因为接连恶心,秦康乐不得不罢朝,反而在勤政殿议事,而且还都得是紧急军务秦康乐方有精神处理,其他的却再无精力。
“如今正在收税的时候,户部尚书不必到勤政殿议事,至于其他五位尚书,连同两位阁老,文昌侯,林郡守(林靖烨)镇国公,德沛长公主,这些人与你在勤政殿一起议事吧。”秦康乐吐得实在没精神,现在非常庆幸她将世家彻底打压,否则现在真是不能休息。
卫泽也不推脱,连连点头:“如果有什么新政等,回来之后我在仔细同你说明。”
“嗯。”秦康乐想了想道:“瑾王也加上,否则他面上不好看,至于他的话,你听三分就是。”
“好。”
圣旨一下,大家的表情都非常微妙,女皇陛下身体不适,不能上朝,那么勤政殿需要众位大臣议事,这个大家心里都料到了,陛下点的这些人,大家也都能猜到个几分,可是德沛长公主算怎么回事?想说女子不得干涉朝政,然后想想龙椅上的那位,只能将这话吞回肚子里。
德沛长公主接到旨意的时候就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秦康乐坐上龙椅,君临天下,对她的触动不可谓不深,要说也想做女皇,她绝无此心,但是立身朝堂,参与天下政事是真的有想过的,如今得了这机会,自然要抓住。
有皇夫在,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政治方面不行,可是还有其他人呢?又都不一定和自己一条心,一旦有点儿小心眼的啥的,等着女皇陛下过后收拾你吧,因此被点到的这些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