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公主进化史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公主进化史 第一百二十四章

作者:n逍遥笑红尘n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1:35:30 来源:小说旗

待朝中一切恢复平稳,秦康乐这才开始着手处罚,另大家出乎意料是,秦康乐并未祸灭九族,而是全家参与情况,譬如王家,上下参与,那自然是全部斩杀没商量,譬如武家,自家都是分成两拨的,那也只是灭掉反抗者,然后那一支受到处罚。

这些都非常公正,甚至有些人觉得对于比有些帝王,不问青红皂白,只要谋逆便是诛九族,此法算是仁德的,但有一样,颇为遭受诟病。

历来灭九族,男六十以上当处以流刑,女子未嫁者则为官奴(教坊司),男七岁以下,也通常是流刑,但是秦康乐完全不管几族,也不管年纪,三岁以上无论男女年纪,全部问斩。此举对于秦康乐的德行备受诟病,譬如年老者,你杀了也就杀了,那三岁到七岁的幼童为何也不放过?

“小孩子懂事便是从三岁开始明辨是非,到七岁已然长成,否则民间何来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之说?留着那些幼童,岂非是给自己留敌人?”秦康乐冷笑。

卫泽恍然大悟。

同乐八年,世家之乱,前后不过半年,以同乐大帝压倒性的胜利为结束。至此,整个秦朝上下,君权高度集中,彻底统一。而抄家等等也另秦康乐狠狠发了一笔大财。

解决了世家这个心腹大患,秦康乐前所未有的高兴,她高兴就是给上上下下多发工资。文武百官,有爵位有品级的一个不落,通通加工资。

这回也没有世家总是跟她掰扯礼仪规矩了,秦康乐干脆命珩王妃以及赵鸿明的夫人在东南沿海建立娘子工厂,专门做一些绣品,纺纱织布之事,然后轰轰烈烈的开始造船,远渡重洋,开始远洋贸易。

至于盐则干脆全部收拢到自己手里,成为国家东西,之后分发给各郡,按照户籍去卖,然后还分几种。

比如说一个户籍一口人的,一年购买一百斤盐,那么一斤盐就是三个铜板,两口人的人家就有二百斤盐的量。但是如果你一口人,要买二百斤盐,那对不起,前一百斤是三个铜板一斤,后一百斤盐那就是三十铜板一斤。”卫二叔也干脆就直接说,他也有给卫泽提醒之意,早有准备,联络感情,总是好的。

镇国公缕着胡子,也点点头。

卫泽摇摇头:“不会,若是陛下挑选,必然是清王家的子嗣,若是没有合意的,也是睿王家。”

镇国公和卫二叔一齐愣住,珩王与秦康乐的血缘关系才更近一些吧?感情上也有珩王和谐,怎么会选择更远一些清王,甚至是睿王呢?

“清王妃与先文孝皇后都是懿孝太后的媳妇儿,妯娌关系,珩王母妃乃是先帝妃妾。”余下话不用多说,镇国公与卫二叔懂得。

那些妃妾焉能与文孝皇后比肩?可是新君哪里有不亲近亲生的父母?祖母怕是也会追封为后等等,秦康乐岂能忍这个?而且她也想让天下知道,嫡出就是嫡出,庶子的嫡子照样没有继承嫡支的权利,哪怕是过继。

镇国公与卫二叔对视一眼,家中发展的基调定下,有女皇做天下表率,以后还需在嫡子身上下工夫才是,否则一个家族如果靠庶子,恐怕很难长久了。

打算过继一事,秦康乐没有故意隐瞒,反而命自己是四大宫女有意无意的透漏出去,她实在是被那些奏本弄得烦不胜烦。

何萧听到传闻,呆坐良久,女皇陛下果然有情有义。

远在沪地的何萧能得到消息,就别提京城中的诸多权贵高官了,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差点儿把眼睛也嫉妒红,那卫泽真真好命,女皇真是有情有义。

然后大家就开始琢磨,过继,过继哪家的?与女皇陛下最为亲厚的莫过于珩王,因此愿意同珩王建交的,几乎都要将年礼厚三分,尤其是珩王的两个嫡子。

还有那一等心思灵活的就道:“你怎知就一定是嫡子中择一?陛下乃是开天辟地的头一位女皇,珩王殿下可是新得了一位小郡主。否则这过继一说怎么以前没说出来?”

众人呆住,然后用佩服的目光看着此人,对哦,过继一定是过继儿子么?女皇当年给公主子嗣比照王爵来的,如今焉知女皇陛下不会过继小郡主?立为储君?卧槽!难道说大秦还要有第二位女皇吗?

想想女皇,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心中竟然都觉得女皇如果过继,那位小郡主赢率竟然比两位嫡亲的兄长更大些!唉!

镜子研制出来之后,同乐九年的年礼给予皇室的赏赐中就有了镜子,无论大小女性,各得一枚把镜。

女人爱美,能将容颜映衬的如此清晰,简直就是女性最大的福音,一时间就没有不高兴的,过年宴请,将此物拿出,另那些勋贵高官夫人娘子各个眼热不已,若不是这是御赐之物,真想问问东西售价几何?如今却也只能干瞪眼罢了。

不过没让她们心痒太久,在皇室女性又都收到一面大穿衣镜后,秦康乐的店铺中就有小巧把镜出售,上中下共分就等,第一等的自然是造型精巧,镜子后面花纹繁复,镶嵌各种宝石,以此类推,最差便是铁皮镜子,没有什么花纹,即使如此,价格也不便宜,不过售卖的十分迅速,更有甚者,小娘子的陪嫁,必有一面镜子。

至于再次铸造出来的镜子,则都运往沪地,在远销海外,由于秦康乐给珩王的钱财足,奖励也丰富,又给艺人体面,将世家灭掉之后,又得了不少手艺人,导致造船的工艺突飞猛进,因此海上贸易越发频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