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扬帆1980 > 正文 第133章 绝不置换

扬帆1980 正文 第133章 绝不置换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事儿啊,你要挑毛病的话,你得去问项目方,我们是具体干事的,完全遵照上面的意思办。”

来人觉得对方说的在理,跟这些干活的人在这儿啰嗦毫无意义,他要找项目方理论。

来人刚上车,国林把刚才的情况向建平汇报,建平说不用理他,他爱找谁找谁,这与施工单位没有关系。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一辆黑色轿车在健生食品公司大门外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他走进大厦正门,“请问你去那个部门?找谁?请登记。”门内的保安拦住了他。

来人按要求逐项登记后,保安并没有放行,“你有预约吗?”

“没有,我刚从外地来,请你帮我通报一下。”来人请求道。

保安往周建平办公室打电话,“周总,有个外地人想见你,是否让他上去?”

“让他来吧。”一听是个外地人,周建平以为是谈业务的,就爽快地答应了。

来到周建平的办公室门口,来人轻敲大门,“请进!”屋里传来周建平的声音。

“周总你好!我叫杨文健,木易杨,文化的文,健康的健。”推门进屋,来人自报家门。

“你好你好!杨先生,你请坐。”周建平站起身来,迎上前与杨文建握手,将他让到靠窗的沙发上坐下,并用茶几上的自动沏茶装置沏了一杯上等碧螺春,递到杨文建跟前。他拉把椅子坐在杨文建对面,“杨先生找我,请问有什么事儿?”周建平问。

“是这样,周总,你们公司的项目不是占了城郊的一片土地吗?”

“对,那片土地怎么了?其中有你们家的地?”

“不不不,我不关心那片土地。我们家原来在村里确实有土地,二十多年前跟随我大哥举家去了外省,从此就没有种地了,到了九十年代,村里调整土地时,就把所有承包地全部交出去了。”

“哦---,那你打听那片土地的意思---?”周建平用不解的目光看着杨文健。

“那片地上有我家的祖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祖父母相继去世,就埋在刚刚承包的地里。”

“你们家的承包地就包括在那片地里?”

“对,到了九十年代,虽然把家里的承包地交出去了,但祖坟并没有迁走。”

“这个事儿呀,我们还真是很重视。集团公司和村里的土地租赁协议签署后,当时曾有接近半年的公告期,而且我们按照民政部门的政策规定,还给了每家几千元的迁坟补偿。到了最后,对于确实没人认领的坟头,公司也没有随便处置,而是在外面找了地方,将它们集中迁了出去。这件事,集团公司应该是做到了仁至义尽。”周建平向杨文健说明事情的经过。

“你们在本地媒体公告,我们在外地也不知道呀!”

“这......,公司为了这件事也不可能在全国性媒体做公告啊!你家在村里没有人了吗?还有亲戚朋友呢?他们也没有通知你们一声?”

“我们就兄弟俩,大哥杨文强在外地站住脚以后,我就跟着过去了,过了五六年,把两个家庭和父母全都搬过去了。亲戚朋友可能也没有人关心这件事,我还是出差从东兴市路过,昨天回村里走了一趟,刚听别人说起才知道的。”

赵馨梅从市府办出来,在返回单位的路上,她一直很纳闷,杨副主任主动告诉健生食品公司申请政府补贴,这可以理解,因为他是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健生食品公司自建了两处蔬菜生产基地,可以说为政府分了忧,他的关心可以理解为政府对企业的关怀。但是,这位杨副主任突然关心起健生食品公司的搬迁,还说他是什么弘达公司老板的朋友,真是令人费解。

因为杨副主任的特别叮嘱,回到单位,赵馨梅把情况向周建平做了汇报。

“他说弘达公司的薛总是他朋友?”周建平也觉得奇怪。

“对,在我临走时,他特别叮嘱我转告你,说他是弘达公司薛总的朋友。”

“他还问起公司搬迁的事?”

“对,先问我是否知道公司要搬迁。”

周建平略一思考,“嗯,看来他主动让咱们申报政府补贴是有条件的。”

赵馨梅不明其意,“政府补贴跟咱们公司搬迁还有什么联系吗?这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干的事呀!”

“本来不相干,但是有人非要把它们联系起来,你说怎么办?”周建平尴尬地一笑。

“谁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赵馨梅一头雾水。

“还能有谁?杨副主任呀!”

“你是说他要把政府补贴这件事跟咱们公司的搬迁联系起来?”

“对。所以说,别看他主动打电话让咱们申报,我看这次的政府补贴很难到手。”

“为什么?咱们的项目是符合补贴政策的!”

“这跟是否符合补贴政策无关,老杨这次想拿政府补贴跟咱们做交易。”

“交易----,什么交易?”赵馨梅更加莫名其妙。

“前两天,一个自称薛经理的人上办公室找到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市郊弘达公司的老板,看中了咱们公司这块土地,想用他们在市郊的一块地跟咱们交换,让咱们把公司搬到市郊,这块地腾出来给他们搞地产开发,我当场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周建平道。

联想到杨副主任说他是弘达公司薛经理的朋友,赵馨梅恍然大悟,“你拒绝了那位薛总,但他是杨副主任的朋友,于是他找到杨副主任帮他想办法,这位杨副主任就跟你打电话,让咱们申报政府补贴,老杨想用政府补贴做诱饵,跟咱们做交易。”

“就是这个套路,但他们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健生食品公司没用政府的补贴,照样把扩产搞完了,第二个蔬菜基地也建起来了,老杨想用那么点补贴跟咱们做交易,他还是不了解健生食品公司。”赵馨梅道。

“这些人也不想想,城市土地跟农村土地怎么能是一个价格?想在这里占便宜,别说他请出一个市府办副主任,就算比老杨大得多的官员,健生食品公司也绝不会屈从!”

“咱们怎么应对为好呢?”

“静观其变,看这位薛老板和杨副主任如何动作。我的原则是绝不置换,因为咱们在滨城镇的新厂区那边已经给公司搬迁预留了土地,即使公司搬迁,咱们对这片地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作价出售。”周建平道。

不出所料,三天以后,周建平再次接到市府办杨副主任的电话,“周总,我是市府办老杨,那天赵总回去后,把我的话捎给你没有?”

“你的什么话?哪方面的?”周建平故意颠憨。

“她没转告你吗?市郊弘达公司薛总是我朋友。”

“这个呀,她跟我说了。”

“哦,那就好,请问周总是怎么考虑的?”

“考虑什么?”

“薛总不是跟你说过嘛,他想用土地跟你置换。”

“说过,但那是他的一厢情愿。”见对方说话大言不惭,周建平也毫不客气。

“哟,这么说来,周总的公司不打算搬迁咯?”

“早晚肯定要搬迁,但不是现在;另外,我们在滨城镇的新厂区早就为公司搬迁预留了土地,即使将来公司搬迁也有现成场地。”

“哦,看来周总不打算土地置换了?”

“老薛那次找上门来,我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即便公司搬迁,我们也不会考虑以置换方式处理这片土地,他没跟你说吗?”周建平也来个转守为攻。

“他倒是跟我说过你的态度,我的意思是不是可以再商量?”不是老薛就是老杨本人,把自己当大神一样的存在了。

的确,从周建平那里碰了钉子以后,老薛就找到了在市府办当副主任的旧友,老杨听了情况介绍,正好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的蔬菜基地归口到市政府的菜篮子工程,老薛真是歪打正着,老杨觉得这件事很好办,他利用政府补贴这块糖饼,就能把健生食品公司老板哄得眉开眼笑,于是,他跟老薛打了包票,这事包在他身上。

也许觉得自己官大,这位杨副主任不长记性,他忘了去年在西元公路通车仪式结束后,在午餐招待的酒桌上,为了元坝村蔬菜基地的归口问题,当时他想揽政绩,跟周建平和赵馨梅有过一番争执,如果他不给补贴,周建平坚持不让自己建设的蔬菜基地归口到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最后是他妥协后,双方才达成了协议。

放在几年前,周建平也许会在乎那点政府补贴,现如今的健生食品公司,把几十万政府补贴看得可有可无,更别说让他在土地置换上牺牲自己的巨大利益,来换取区区蝇头小利。

“杨主任,再商量,我们的处理方式也不会改变。如果老薛的弘达公司对我们这片土地感兴趣,等我们搬迁后,他可以出钱购买。”周建平道。

“问题是他们手里现在有地,再花一大笔钱购买那片土地,不是给公司增加很大的财务压力吗?”

“嗯,这账算得明白。但你也应该清楚,城市土地的价格,跟农村土地价格不是一回事吧?”周建平跟老杨一点也不客气。

“城市和农村土地是有一些差价,你们可以通过我这里得到一些补偿嘛。”老杨这话就有些露骨了。

对方毫不避讳,这显然是一种**裸的交易,周建平也无所顾忌了,但这让他联想到市城建环卫局那位罗科长,当时也是为了一种交易,结果后期引来监察部门的调查。毕竟,那笔交易只是跟自己惹了点麻烦,企业该得到的扶持都得到了,并没有损失任何东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