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420、谢家雏凤、撕破脸皮!

【谢老太君缓缓落座主位,苍老的手指轻抚过檀木扶手,眉宇间不怒自威。】

【满堂宗族之人屏息凝神,连衣料摩挲声都清晰可闻。】

【场中之人丝毫不敢出声。】

【两位玄衣的武者,已经前后围住谢观。】

【李南天已经准备起身离开,接下来便是谢观的酷刑,再没有看下去的必要。】

【让自家妹妹见到这种大家族的手段便适可为止,让她知晓九大姓暗底的流水,一旦掀开,不是头皮血流,而是尸骨无存。】

【“琴岚走吧,书婉还在家中等着了。”】

【李琴岚脸上有着黯然之色,她看着刑堂武者手中泛着寒光的蟒鞭,又望向堂中站的笔直单薄身影。】

【怎么办,她一个小辈说不上话。】

【李琴岚何尝不知,若事关家族存亡,大哥纵是刀山火海也敢闯。但是为了一个不想干的庶子,损害家族利益,是万万不能的,可是……】

【谢观,就这样死在面前,她怎么能不心中有愧了,毕竟退婚的是她,把少年推下万丈深渊也有她的一份助力。】

【谢玉见此,心中没来由多了可惜,谢家这一辈之中成才之人,少之又少。】

【这谢观说到底还有有本事的,不然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场面。】

【可是,不知审时度势,最后只得这般下场。】

【袁夫人慢条斯理地拨弄茶盖,期内茶水冒出热气腾腾。】

【她唇角含笑,目光看在谢观身上,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庶子,该是什么下场,好教给旁人长长记性。】

【两名武者一前一后逼近,铁钳般的手掌即将扣住谢观命脉——】

【谢灵也准备告辞母亲离去,谢观在无转机。】

【骤雨倾盆的庭院外,突然炸开一声大喝:“住手!”】

【谢琦月紧绷的肩线终于松了下来,舒了一口气。】

【谢原总算是赶到了。】

【两名武者身形一顿,目光请示高座上的谢老太君。老太君苍老的眸子微眯,略一颔首。】

【二人再不迟疑,周身气血翻涌如雪山倾塌,爪风凌厉,一左一右扣向谢观肩胛与命门!】

【可下一瞬—】

【少年身形如游鱼般一滑,竟从二人合围中脱身而出!】

【二人一愣,还未回神,便听一道沉厚嗓音响起:“此地当禁先天武者!”】

【话音未落,二人丹田如遭冰封,真元竟瞬息凝滞!好在此二人久经沙场,不慌不忙,体内经脉猛然震颤,硬生生冲开这无形枷锁。】

【谢玉瞳孔微缩,“言出法随”,这是儒家元神修士的手段!】

【谢原大步踏入正堂,身后跟着三人——诸葛间、张轼载、张云芝。】

【方才出手的那位儒士,正是谢原的舅父诸葛间。这位隐居多年的早早就点燃了神火的大儒,自从入朝为官后便与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完美契合,修为更进一步,已然突破至第九境“紫薇恒界”。】

【他所施展的“口含天宪”,乃是书院三先生独创的绝学,在儒门中独树一帜。】

【那两名武者此刻再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另一道凌厉如刀的凶煞气机已将他们牢牢锁定。】

【站在诸葛间身侧的正是张轼载。此人虽作儒生打扮,修的却是杀伐之道。曾在屠魔司担任都统一职,看似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令人胆寒的凶煞之气。】

【谢原快步来到你身旁,关切地上下打量:“观弟,可曾受伤?”】

【“无妨!”】

【一旁的张云芝眼中满是关切,朱唇轻启似要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抿了抿唇,沉默不语。】

【袁夫人已然起身,眉头紧蹙,沉声道:“谢原,你这是做什么?”】

【她目光扫过谢原身后的诸葛间和张轼载,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静月先生、张先生,二位此举何意?”】

【谢原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见过老太君、大娘。”】

【他直起身来,目光坚定:“谢原此来,只是觉得此事不公,不该如此处置!”】

【老太君沉声道:“今日之事与你无关,退下!”】

【谢原却挺直腰背,“老太君容禀,孙儿并非无理取闹。谢观纵有过错,但谢人凤在群芳宴设局刺杀在先,此事千真万确。若要责罚,也该一视同仁!”】

【谢人凤闻言脸色骤变,失声叫道:“谢原!你休要信口雌黄!”】

【赵夫人猛地站起身,“谢原,你为包庇谢观,竟敢当众污蔑我儿?若无真凭实据,就不要信口开河。”】

【老太君不理谢原,目光落在诸葛间二人身上,眉头微蹙。】

【“二位来我谢家,不知对老身有何指教?”】

【原本准备离开的李南天见状,又缓缓坐回席位,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看来这场戏,还未到落幕之时。】

【张轼载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言辞恳切:“老太君明鉴,谢家治家严谨,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今日之事,张某虽未能尽悉其中曲折,但谢观身为谢家子弟,素来品德才学兼备,实乃难得之才。还望老太君能念及血脉之情,从轻发落。”】

【赵夫人闻言,立刻接口反驳:“此乃我谢家家事,岂容外人置喙?”】

【老太君的眉头几不可察一蹙,她深知眼前这位张轼载,不仅是九大姓张家的嫡系传人,更是曾在屠魔司担任要职,更曾任陇西道州牧之职,深受百姓爱戴。他以刚正不阿著称,当年三次顶撞苏相之事,至今仍为士林传颂,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享有极高的声望。】

【就在气氛凝重之际!】

【诸葛间忽然展颜一笑,如春风化雨:“在下此来,实则是要向老太君和袁夫人道喜的。”】

【袁夫人一愣,“道喜?”】

【诸葛间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世人皆知谢家出了定远侯,威名赫赫。然而,却鲜有人知,定远侯当年并未借助谢家之名,而是凭借赫赫军功,被封为侯爵,被誉为九大姓中的第一豪杰。”】

【“鸿先生,当年以一手时文名起汴京,引得满城纸贵,二先生折节为挚友,甚至差一点拜入夫子门下,三先生曾亲口赞其'如玉在璞',胸有万丈惊雷而不显,腹有锦绣河山。”】

【“汴京也有人称,谢家双壁。”】

【袁夫人听得怔忡,不解其意。】

【堂上众人也都屏息凝神,连赵夫人都忘了反驳。】

【诸葛间忽的话锋一转,“参天古木必有其根,浩荡江河必有其源。谢氏能出这等经天纬地之才,根源何在?”】

【他朝老太君深深一揖:“今日方知,原是老太君持家有道,家族兴旺。”】

【诸葛间笑意盈盈,继续说道:“所以我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如今又添一雏凤。谢观公子在群芳宴上所作的诗词,如今已传遍天下,不仅西厢楼中人人传诵,就连万里之外的大隋,也有学子争相研读。”】

【“朝中的翰林院与书院诸位先生,皆对谢观公子赞誉有加,以‘惊才绝艳’四字相称,实至名归。”】

【“早些时日,我有幸见过谢观公子治学,其笔墨间尽显大家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此处,诸葛间忽然又是一揖,语气中满是敬意:“所以我才说,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双壁之后,又得一雏凤,谢家何愁不鼎盛?”】

【袁夫人脸色愈发难看,却碍于诸葛间的身份与声望,无法反驳。】

【这位诸葛间,同样出身于九大姓之中的诸葛家,更是三先生的亲传弟子,书院大儒,如今在朝中为官,位至正二品大员,其影响力与地位,绝非等闲之辈可比。】

【谢玉面色微沉,他素来自诩为谢家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自认终有一日能比肩父亲与叔父的威名。可今日,却被一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谢观抢了先。】

【诸葛间继续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儒家有说,传家两字,在于日读与耕;兴家两宇,在于日俭与勤;安家两字,在于日让与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婵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谢观虽有罪责,却不止于此。”】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悠悠慈母心。”】

【“谢观虽无生母在堂,却有嫡母教诲,更有老太君垂怜庇护。”】

【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既暗含儒家至理,又饱含人伦温情。赵夫人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堂上众人神色各异,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谢人凤面露着急神色,此时绝不能让谢观逃过此劫。】

【就在此时,一道苍老却斩钉截铁的声音骤然响起:】

【“祖宗家法不可废!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太君鹿头杖在地面重重一顿,“老身虽是个没读过书的妇道人家,却也懂得这个理——犯了错,就得受罚!”】

【诸葛间与张轼载同时皱眉。】

【李南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暗自摇头:老太君这是铁了心要惩治谢观,即便两位朝中重臣出面,终究难改谢家家事。毕竟血脉相连,外人终究不便过多干涉。】

【然而,李南天心中也不免感到好奇,谢观一个庶子,究竟有何等本事,竟然能让两位朝中重臣如此相帮?这谢观,看来真有几分能耐!】

【老太君话锋一转,语气稍缓:“不过……既然两位先生亲自说情,这个面子老身不能不给。原定的三百鞭刑,便减为二百鞭吧。”】

【苍老的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若二位执意插手我谢家家事。”】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锐利,“就休怪老身不讲情面了。”】

【此话也有警告之意,面子已经给了,之后便是撕破脸皮了。】

【“行邢吧!”老太君语气坚决。】

【谢原脸色焦急,拦在你的面前。】

【老太君道,“谢原,你今日在胡闹,来人将谢原拉下去。”】

【谢轩瞳孔微动,心中已然明了,今日即便是他叫来了苏云,也难改这铁板钉钉的局面。】

【两名玄衣武者已经逼近。】

【堂上气氛骤然凝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