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天辟地之崛起 > 第95章 四大要塞

开天辟地之崛起 第95章 四大要塞

作者:畅享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9:32 来源:小说旗

那就是天然青霉素(土法),半合成青霉素以及青霉素浓缩法。

萧炎选择了土法,因为最简单。

至于以后,等技术水平上去了再说。

于是接下来,萧炎赶走了王小虎,一个人就在房间内回忆制备青霉素的方法与流程。

他害怕忘记了,还一边想一边写写画画。

青霉素生产可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

1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c下培养7~10天,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

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c下培养24~28h,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c下培养7天。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的培养基。

2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

滤液在ph2~2.5的条件下,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

青霉素G钠盐,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回忆了所有流程后,那就是需要试验和准备培养器皿了。

器皿简单,华夏老祖宗就是聪明,华夏大陆早就有了玻璃制品。

宋代在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皿型制。

宋代玻璃质地为高铅和钾铅玻璃,这种玻璃色泽漂亮但不耐温,不宜日常使用,在当时仅做装饰摆设用。

可是这种玻璃制品,正好适合他们的实验室。

远的不说,洛阳就有一个玻璃工坊,曾经是皇室专用。

可如今嘛,充公了。

将所有资料都准备好之后,萧炎郑重其事的交给了王小虎。

让他组建一个百人的团队,专门培养青霉素。

萧炎还特意强调,让他选人时一定要选择年龄较轻,吃苦耐劳的人。

看着资料中详细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

王小虎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后看成果。

萧炎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也只能等待结果了。

有人问了,当时应该没有针头吧,有了青霉素怎么打入患者体内。

其实在宋代,就已经有了灌肠的方法。

就是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直肠内,所使用的灌肠工具就是两根竹管。

选择直径较大的空心竹管,和内套直径较小的竹管(推动活塞)。

就像小时候玩过的竹筒水枪,其实这种竹筒就有点像现代的注射器了。

当然,萧大门主还有的是方法,他就是用一根空心草,也能将药物注射进去。

别忘了,他可是有内力。

解决了药品的问题后,萧炎也没轻松下来。

征兵、打造要塞、土改运动,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跟他请示。

见到自己在总部坐镇也不得清闲,萧炎所幸带了贴身的暗影卫,直接前往了中州边境。

他要亲自选址设计规划,打造出东南西北四大城防要塞。

如今天门基础底子太差,需要广积粮、缓称王。

想一想,你连人手都没有,抢占了地盘又有何用。

而在这个期间,萧炎希望中州安定祥和,百姓休养生息,不被战乱所累。

因此,一座不可摧毁的雄关要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中州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来自北方的蒙古(元)、和金朝的铁骑骚扰。

草原铁骑的机动性和千里奔袭的持久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大宋的难题。

相反,府邸南宋的威胁,萧炎压根就没做考虑。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萧炎走遍了中州北部边境。

经过再三考量,选出了两处天险做为要塞地点。

只要将这里守住,就可以最大限度阻挡蒙元和金朝对中州图谋不轨之心。

通过实地考察,萧炎根据山川地势,选择了打造两座钢铁要塞。

钢铁要塞,当然是使用铁了。

之后萧大门主用了三天时间,将要塞建设的图纸设计了出来。

两座要塞,建立在交通要道的正中,犹如匍匐的巨兽。

为了能最快的时间,建造出坚不可摧的要塞雄关,萧炎选择了钢铁模块搭建的方式。

钢铁模块之间有卡扣相连,就跟拼积木一样,快捷又方便。

要塞之上,是重炮的炮台和兼顾防御和进攻的小型碉堡。

看着自己的杰作,萧大门主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了铸造厂。

他要让世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门速度!

边境溜达了一圈,萧炎也见到了那些因战乱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想要让中州子民衣食无忧,幸福安康,土地改革运动势在必行!

既然出来了,萧炎也就没有再回安平县,而是前往了开封。

到达开封之后,到是给了萧炎两个惊喜。

第一个,天门书院选址定下来了,就在开封城内,以前是一座王爷的府邸,面积足够书院使用。

第二个嘛,就是土改已经在东京汴梁城、南京应天府以及南阳府开始向周边扩散。

中州百姓反响强烈,积极拥护天门的土改政令。

很多地区土改的专员还没到达,当地百姓就自发的组织起来,事先将当地地主乡绅控制起来,等待天门队伍的到来。

由于前段时间天门剿匪,震慑的那些个拥有封地、土地的官宦贵族、地主老财连一个扎刺的都没有。

谁敢,那等待你的肯定是人头落地。

老老实实接受命运的安排,最起码还能有条活路。

一路走来,萧炎也见到了百姓欢天喜地的场景,农田耕种忙碌的身影。

尤其是,安平县被分配过来的种植专家团,这些人全都都是由农民组成。

而且他们早有准备,为各地百姓准备了大量的种子。

只要是天门之人出现的地方,都会受到当地百姓发自内心的爱戴。

看着风风火火的土改运动,看着田埂地头喜笑颜开的欢笑容颜。

萧炎相信,三年,三年之后华夏大地看中州!

其实何止需要三年,中州王这个称谓,已经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一路上,萧大门主还听说了不下十个版本,关于自己的传说。

什么三头六臂、青面獠牙、仙人转世,最离谱的还有人把他崛起的事迹编了评书,广为流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