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还请李大人为我带路

我今来见白玉京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还请李大人为我带路

作者:摘下蒙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6 23:59:18 来源:小说旗

夜色零落。

蓝色的星光逐渐被云雾遮挡。

夜风在天空中回旋又吹过。

吹在正等在门前的李铸秋身上,让他越发觉得冷了。

他背负着双手,站在门庭大开的李府之前,李海邺与许许多多李家后辈也站在他的身后,不时看向远处的街口。

南城龙门街乃是贵人们的居所,也如同陈执安所居住的佛桑街一样,街口也有统一的门房。

这里就不如其他街道那般热闹。

可今日毕竟不同于往日,来来往往也有许许多多官人小姐的轿子经过,时不时就会掀开帘子看一看等候在李府门前的尚书大人。

于是李铸秋眉头拧得更深了。

一旁的李海邺心中也不由叹了一口气。

李铸秋共计七个儿子,老大李峥,也就是如今的云州李家家主,李清然的父亲,这二年都在云州老家操持祖宗家业。

排名第二的李伯都乃是当朝玄紫将军,也多在军中。

其余三位一人早夭,两人也已在外做官,官职也称得上不错,都是肥差。

老七李洲白则更有出息一些,拜入了大名鼎鼎的养龙观,极少回悬天京。

所以李铸秋身边时常相伴着,便只有他李海邺。

今日还要加上两位赶来的兄长,以及二十余位晚辈。

李海邺并无什么大志向,觉得每日饮酒快活也算是极好的事,时常遭到李铸秋冷眼。

可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两位兄长回来却还要怪罪于他,埋怨他为何不多劝劝父亲。

若是留有一些余地,今夜也不至于那般尴尬。

李海邺想起这些,似乎又有些明白父亲为什么那般执着于攀附更高的世家……

昭伏皇下旨。

换做大虞六姓,换做魏家、姜家、褚家、高家,让那陈执安进门就已经算是遵守了皇帝的旨意。

可他李家却要真如那圣旨中所言,洒扫门庭,大开李府大门。

李铸秋这位堂堂二品大员,甚至要带着家中的男儿一同站在龙门街上等候……

只因为在这大虞,世家高下,并非以官职大小论处。

李铸秋为官几十载,一步一步攀登,最终在龙门街上置办了此等的家业,可他的底蕴仍然不如司家,更莫要论大虞六姓。

李海邺甚至觉得,无论是大虞六姓,又或者圣人动念。

自家父亲这户部尚书的帽子只怕顷刻之间就会被摘下。

偏偏李家终究是云州门阀,天生便是这样的来历,投靠宋相只怕更难一些。

于是就只能维持微妙的平衡,又积极向着司家靠拢,希望能够抱团取暖,又不至于太过得罪昭伏皇。

南城居,大不易。

对于李家而言,维持这样的平衡已然让李铸秋用尽全力了。

只是现在……自苏南府中又来了一个陈执安,更是让李府焦头烂额,自己那侄儿至今还躺在府中半死不活……

李海邺想到这里,不由抬起头来偷偷看了一眼自家父亲。

月光照在自家父亲脸上,李海邺忽然看到自家父亲脸颊上似乎长了许多烂疮,甚至流出脓水来,让他一时之间打了一个激灵。

李海邺眨眼又看,自家父亲的脸却又与寻常无二,不过只是气色差了一些。

“看错了……”

李海邺长舒一口气。

恰在此时,龙门街头,李伯都孤身骑马而至。

这两月光阴,他都在松槐军中当值操练,修行战阵,始终未回这悬天京。

哪怕是这坐朝节,军中已然放松许多,可却也疏忽不得,所以一直等到昨日夜晚他才自军中启程归府。

以他的修为,再加上他座下这一匹名马【如松】,奔行而来,到悬天京中其实不了多长时间。

可入了悬天京,自城门到这南城,却足足费了两个时辰,一路人山人海,将军独身前来,甚至只能够牵马而行。

到了这龙门街口,李伯都远远就看到李府门前,自家父亲带着三位兄弟,又带着还在李府中的晚辈们一同等候。

他心中不由多了些暖意。

“专程在门前等候团圆,父亲倒是……”

李伯都思绪未落,忽然间感知到天空中有一阵真元滚滚而至。

他皱起眉头。

即便是他这位从四品的玄紫将军进城,也要老老实实牵马走过十几条街道,才能归于府中。

可如今那天上不知是何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驭使灵宝,在悬天京上空飞过。

于是李伯都抬眼朝天上看去。

远处李府众人同样如此,抬头看向天空。

可下一瞬间,李府门前的李铸秋众人,龙门街口的李伯都就看到一叶月白色偏舟,自云雾中穿行而至,逐渐下落,落在龙门街上李府前。

站在那月白灵宝上的人物走下,即便已然有所准备的李铸秋,仍然深吸一口气。

那李伯都眉头皱的更深了,双腿一夹名马【如松】,马蹄声哒哒,也终究引来许多人的目光。

“陈执安,你来这龙门街做什么?”李伯都高声说话:“悬天京内驾驭灵宝飞天,乃是……”

他说话声未落。

去见李府门前的李铸秋冷着脸,侧过身去,做出一个相请的手势,似乎是在请陈执安进门。

陈执安随意转过头,看了一眼骑马而来的李伯都,却全然不做理会,反而又看向李铸秋。

“李大人,李府豪奢阔大,我独身进去只怕找不到去红豆院的路。”

陈执安穿着一袭玄色锦衣,目光直视着李铸秋:“不如李大人在前带路,如何?”

李铸秋藏在长袖下的双手微颤,沉默几息时间,却终究颔首:“请。”

李海邺低下头,不敢去看自家的父亲,也不敢去看这一次坐朝节,最为出类拔萃的少年陈执安。

他脑海里还想起昨日他与父亲去寻陈执安,想起父亲对陈执安说……

“自今日之后,以你的身份临死之前便再也见不到我,更见不到你的母亲!”

可不过短短一夜。

李府甚至要洒扫门庭,迎接陈执安。

自家父亲还要亲自带着陈执安前去红豆院,去见姐姐。

“骨血之间,何至于此?”

李海邺心中长叹,他抬头同样看了陈执安一眼,却见陈执安面无表情,昂首阔步踏入李府大门。

猛然间,他想起陈执安昨日另外一句话来,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

“以这陈执安的气性,只怕想要让他冰释前嫌,几无可能了。”

——

今夜,李音希并未早早歇息。反而趁着坐朝节,为陈水君和陈执安各写下了一幅字。

又来到院中,移栽了几株红豆。

这几株红豆已然萌发芽,淡紫色的雏迎风飘动。

按照道理来说,炽热的夏日并非是红豆开的季节。

可李音希种在院中的红豆却开得十分茂盛,甚至这些红豆似乎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笼罩住红豆院,甚至笼罩住偌大的李府。

旁人看不清这种气息。

李音希移栽了红豆,又站起身来,看了看被云雾遮挡起来的月亮。

自从那一日,陈执安前来为她画画之后,哪怕是李府其他人都被李铸秋禁止前来这红豆院中。

李清然已经很久没来了。

李音希始终不曾得到什么消息,心中却越发平静。

因为她知道,她朝思暮想的孩儿已然到了悬天京中。

原本一处相思三处同,如今变作两处,距离团圆也就更近了些。

就比如今夜,李音希抬头看了那云彩许久,终于等到天上的云飘去,露出蓝色的月亮。

月光洒落,洒在红豆院中,也洒落在李音希的身上。

“同照一处月光,又怎么不算团圆呢?”

李音希笑了笑,又仔细看了看院中的红豆。

她期待有朝一日这些红豆全然开,到那时,她就能够走出李府,与她的夫君,她的孩儿团聚。

又或者,不久之前陈水君给她送来点心,借由七弟之口向她许诺。

等他拔剑而去,九月再归之时,就能带她离开。

所以在今时今夜的李音希心中,哪怕夜色正阑珊,微微月光闪闪,哪怕黑絮一般的夜色仍然笼罩在这红豆院中。

李音希依然觉得她充满希望。

“只是……如果今夜能看到水君和执安就好了。”

李音希挖起最后一铲黄土,忽然听到红豆院前的脚步声。

她转过身去,就看到红豆院的大门突然打开。

陈执安就穿着那一身她亲手缝制的长衣,站在院前。

一时之间,李音希都要落下泪来了,可她又强忍住。

今夜团圆,怎能落泪?

“快进来。”

“执安,你可曾吃了?”

“还没有?那倒是正好,我今日做了些云吞,这就去为你下一些。”

红豆院中亮起灯火。

李清然站在红豆院前,静静的听了一会。

脸上竟然露出笑容来,因为她听到了姑姑的笑声。

她自记事起,就未听过姑姑这般笑声了。

李清然想要转身回去。

清风徐来,悄然携来一缕红豆的香气,飘渺而幽微,丝丝缕缕,仿佛承载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李清然觉得这香气极好闻,可她心中却又有些奇怪。

临近七月盛夏,红豆依然在盛开吗?

那红豆香气,飘飘袅袅,直去千万里,一直飘到天山之顶。

大乾如火的征伐,大离边境玉斛人的挣扎求生,大虞朝内的百种争斗,乃至道下九碑姓名更迭……

这些都与一位黑衣道人无关。

他盘膝坐在天山顶上,听了一整天落雪之音。

直至一缕红豆香气袅袅传来,这黑衣道人脸上终于露出些笑容来。

他探出枯瘦的手掌,自雪中随意摩挲,最终寻到一个小小的黑色石头。

黑衣道人将黑色石头置入掌中,合拢手掌又打开。

这黑色石头,竟然变作了一枚棋子。

他随意抛起这枚棋子,扔入天空中。

须臾间,天上的云雾瞬间笼罩,厚重的云雾就好像汹涌波涛,在这山间肆意翻涌,恰似天山初雪,纯净柔软,又似乎玉液琼浆,流淌于山间沟壑。

进而那些云雾就此分离,化作一个几乎笼罩山巅的棋盘。

棋盘上早已有黑白许多棋子,互相厮杀、

黑衣道人手中的那一枚黑子飞起就此落入棋盘中,落于一处,顿时那棋盘上的黑子原本还在治孤处境,如今因为有那一枚棋子的打入,杀去六子,进而一连化作两条大龙!

“道生道,大道才可生生不息,将死之人又活,盘活两条大龙,妙不可言,你觉得我这一手,如何?”

那黑衣道人高声询问。

风起,天上的云雾犹如骏马奔腾,四蹄生风,又有如蛟龙游弋,蜿蜒盘旋,一瞬间风起云涌,露出一个白衣身影来。

那人一袭素白长袍,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恰似飘渺的云雾本身,衣袍随风而动,有如流云舒展,腰间系着一条月白色的丝带,随风飞舞,恰如一弯灵动的新月。

此人面容清癯,神情淡然,双眸深邃而宁静又仿佛藏着这广大的天际,一头黑发如瀑在风中肆意飘散。

云雾在他周身翻涌,他就斜躺在云中,手中还拿着一个酒壶,随意饮下。

他斜眼看了看棋盘,忽而摇头。

“还不够。”

——

陈执安在李府吃了一顿母亲亲手做的晚饭,这才回了佛桑街上。

佛桑街口,刘公公带着两位黑衣的人物等候。

他远远看到了陈执安,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小跑而至,向着陈执安行礼。

“陈先生,我为你送宝物来了。”

“刘公公?”陈执安脸带微笑,询问道:“可是坐朝节比较的奖赏?”

刘公公双掌一拍,又从袖中拿出来,递给一个小袋子陈执安:“陈先生这一次可算是薅了许多世家大府的好处,原本这些好处还要归于世家子弟。

却不曾想陈先生异势冲出,扫了一个小半回去。”

陈执安接过这袋子。

不需多想,这袋子必然是一件乾坤宝物。

刘公公辛苦前来送宝物,陈执安自然也不会让刘公公空手回去,他随意排出一锭金子,长袖掩饰,递给刘公公。

刘公公不动声色的收了金子,带着笑容走了。

陈执安回了院子,低头看向这乾坤宝物。

这一次坐朝节,他的收获颇丰。

袋子里,可有不少好东西。

ps:晚上有月票加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