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七十章 要相逢,又要如何相逢(第一章,求首订,求月票)

临近傍晚的太阳,已然不再那般热了。

原本赤色的红晕已经褪为淡红,远远看去,微黄的阳光斜斜照在秀霸山上,让这个夏日的下午显得尤其温暖。

就连商秋公主下马车时,都不由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彩。

“如果不是陈执安还要给淑夫人画像,让他画一画这天边的云霞,画一画被霞光染红的秀霸山,应当也是极好看的。”

商秋公主淡蓝色的眸子里露出些笑容来。

陈执安也已然下了马车,见商秋公主远远看上秀霸山,也随她一同看去。

“陈先生,你可知悬天京之外的这座山,为何叫秀霸山?”

商秋公主忽然发问。

陈执安此时正看向龙门街尽头,甚至微微点头,似乎那里有什么人在与他打招呼。

他听到公主询问,便摇了摇头。

“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便是大息白衣相国杨鹤引年轻时曾经来过悬天京,他站在秀霸山下,写了一句诗。”

“秀夺九山雄,霸吞万象高。”

于是这座原本名叫【奇元】的大山,逐渐被有些人称之为秀霸。

“而真正冠【秀霸】之名给这座大山的,其实还是因为第九碑上刻字的剑圣,在这座山上铸造了一柄名剑,便叫【秀霸】。”

“名剑秀霸,铄古碑剑器行上位列第三,乃是盖世的名剑,于是这座山就被彻底叫做秀霸山了。”

商秋公主娓娓道来,陈执安仔细听着。

李老太君与李清然,则带着许多人前来迎接。

其中不乏有衣着华贵的夫人,不乏有那管事、丫鬟,俱都匆匆前来,恭恭敬敬向着商秋公主行礼。

陈执安站在商秋公主侧后方,与几位太监管事,几个丫鬟一同等待。

商秋公主脸上带笑,道:“大约一两个月不曾见淑夫人了,夫人近来可好?身体可还妥当?”

李老太君恭恭敬敬客气几句,就将商秋公主一行迎入府中。

陈执安一同入的李府,不由眯了眯眼睛。

李府的奢华远远超过了陈执安的想象,便是那白玉砌成的喷泉池子,价值只怕要过万两银子。

这和他前世中的古代王朝,大大不同。

可陈执安仔细一想,却也略有些理解。

大虞明令禁止官员经商,可这些官员大多来自于世家门阀。

世家门阀中的晚辈经营产业,再孝敬给族中的叔伯,只要手尾干净一些,其实无人在意。

更何况当今大虞,本就是世家门阀的天下,几乎所有有名有姓的官僚甚至官吏都出自大大小小的家族,没有谁比谁更干净,又有谁会来查?

甚至皇帝要查,都会面临重重阻力。

正因如此,世家坐拥大片土地,执掌不计其数的产业,也就变作寻常无人过问了。

大虞立国以世家门阀立国,已然四百八十年,接近五百年时间过去,世家门阀逐渐已经尾大不掉。

也许这也是州昭伏皇要任用宋相的原因。

李老太君亲自将商秋公主与陈执安请入东堂,又让商秋公主坐在上首,这才在商秋公主的要求下挥退了东堂中其他妇人,只留下李清然来亲自倒茶。

她又与商秋公主寒暄一阵,终于看向陈执安。

此时此刻,李清然的眼神,却时不时扫过陈执安的脸,眼神中藏着些疑惑。

李老太君看到陈执安,也有些恍惚。

这少年人让她颇有些熟悉,只是一时之间,却令老太君想不起来。

再加上此人乃是与商秋公主一同前来的人物,李老太君也就放下心去,询问道:“公主,难道这位少年便是近些日子,多有声名的新晋宫廷画师?”

商秋公主喝了一口旧燕地才有出产的楚水银梭,笑道:“老太君,你莫要看陈先生年轻便以为他技艺寻常,他所画一手七彩画,可是得了玉芙宫主人的青眼的。

如今陈先生为玉芙宫主人画出的画像,就挂在玉芙宫东堂中,可见我那姐姐有多喜欢那幅画。”

李老太君连连点头,笑道:“我见了许多大府夫人,这几日,凡是与她们喝茶,她们便说起这位陈先生来,说他们前去邀请先生,偏偏先生不愿赠她们一幅画像,让她们引以为憾。

却不曾想,商秋公主竟然念着老身,亲自带陈先生来我李府,这可是真正的殊荣。”

商秋公主看向陈执安。

陈执安站起身来,也向李老太君行礼,道:“传闻李老太君以慈、善治家,京中颇有美名,今日……终于得见老太君。”

李老太君曾听其他夫人说起过陈执安的名字,但却未曾尽心,有些忘了,便又问道:“陈先生前来为我作画,我却还不知陈先生的名讳,实在失礼,据传陈先生自苏南府而来,却不知是哪一个书画世家的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画的造诣?”

陈执安回答道:“担不起老太君夸赞,某姓陈,名叫执安,却是从苏南府中来,却并非是什么书画世家的公子,陈执安的父亲不过是一介私塾先生,为顽童开智,教授了十几年的蒙学。”

陈执安?

站在李老太君身后的李清然猛然一愣,抬起头来,看向陈执安。

她仔细去看陈执安,此时陈执安身着宝蓝锦袍,墨色的长发高高竖起,随意一枚簪子固定,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如玉的额前,衬得他面如冠玉,眉若远黛。

尤其是那双眸子,狭长而又深邃……

李清然刚刚看到陈执安这双眼睛就觉得在哪里见过。

可直至此时,苏南府、陈姓、名执安……这诸多的词语在李清然脑海中闪过,这位明月台的高徒猛然间想起曾经由自己的手,传到自家姑姑眼前的那封信。

那封信上写了“总有相见之日。”

可李清然却只当是那位远在苏南府的姑表兄弟,在安慰自家姑姑,谁人能想这陈执安竟然真就来了,身上还披了一重宫廷画师的身份?

“姑姑的儿子又如何能摇身一变,就变成一位名动悬天京的宫廷画师?又或者真是巧合?”

李清然思绪纷纷,将要确认了,却又觉得不可思议。

“陈执安?”而李老太君也觉得这名字熟悉,却又听陈执安说他只是一介百姓,便来不及回忆,只是疑惑的看向商秋公主。

商秋公主语气如常,道:“陈先生是立过功的,平民之身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被赏赐为八品澈衣郎,足够他拿起这一支宫廷画师的画笔。”

李老太君恍然大悟,她正要说话。

陈执安却忽然再度行礼开口,语气中颇有些疑惑:“公主、老太君,我方才听老太君说话……此事,似乎有些误会。”

商秋公主、李老太君几乎同时看向他。他不曾坐下,冷静道:“我前来李府,是因为收到李家小姐李音希的信,所以才特意前来,李老太君也给商秋公主写了信?是执安疏忽,信件实在太多,来不及细致寻找,反倒漏了李老太君的信。”

李清然低下头去,心中越发确定了。

“音希姐姐给你写信了?”商秋公主大为疑惑。

一旁的李老太君却连连摇头:“公主,我那女儿却担不起你称呼她为一声姐姐,乱了纲常,被有心人听去反而不好。”

“只是,我那女儿生性冷淡,竟然会给陈先生写信求画倒是令我有些意外。”

陈执安刚要说话。

一旁的李清然迈出一步,似乎也有话要说。

可二人话到嘴边,却都不再多说了。

原因是商秋公主脸上带笑,向二人说道:“我前两日刚刚写信给音希姐姐,信上说起过这位陈先生,也说起过他的话,还附上了他寻到的几句极好的诗。

音希姐姐也许是对画生了兴趣,也许是对诗句生了兴趣,不过……她能给陈先生写信,倒也是一件好事。”

话语至此,商秋公主顿了顿,又说道:“便是陈先生未曾见过信也无妨,今日既然来了,李老太君与音希姐姐一并画了便是。”

陈执安却摇了摇头,为难道:“商秋公主也知,我那七彩画不同于寻常的水墨画,画笔甚是繁琐。

画李老太君这样的老人……皱痕、额纹还需一种专门的画笔,我只以为要画李家小姐,就未曾准备这支笔来。”

商秋公主略一回忆,就想起陈执安为玲珑姐姐画像时,确实用了好几种笔。

于是她轻轻点头,道:“缺一只画笔倒也无妨,本公主这便让人去取,等你画好了音希姐姐的画,画笔自然也取来了。”

这位公主可真固执。

陈执安有些无奈,但也答应下来。

公主毕竟是公主,哪怕看似是个好说话的,若是屡次三番驳了她的面子,皇家的威严被激起来,也不是一件好事。

“到时候随意画一画便是。”

“而且……”陈执安瞥了一眼李清然:“也许到时候,这李老太君就不愿意让我画了。”

他心中这般想着。

李老太君眉宇之间颇有些不悦,但是商秋公主在此,却依然被她尽力压着。

“这陈先生放着那么多豪门大府的贵人不去画,偏要画音希。”

李老太君这般想着,可旋即她又想起自己那女儿也是天下闻名的美人,否则也不至于令司家的年轻将军时隔多年,再度前来提亲,心中便也有了些猜测。

“看来这陈先生专精此道,已经画了玲珑公主,如今再画音希,借美人图扬出更好的名声来。”

李家老太君脑补了一阵,又亲自与李清然一同,带着商秋公主与陈执安去了后院。

说是后院,可是李府的后院却是好几个院子组成。

其中李音希的红豆院就在最深处。

一路穿过假山流水,穿过许多雕栏画栋,见识了很多名贵的树木草。

陈执安终于到了红豆院前,他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

脑海中纷乱的记忆、他屡次梦见了那一抹白衣,都让陈执安越发忐忑起来。

甚至他的脚步都有些慢了下来。

李清然就走在他的身后,看到这少年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些同情起来。

襁褓之时就与母亲分离,如今已过一十八载。

要相逢,又要如何相逢?

李清然又颇为佩服这少年……苏南府与悬天京之间隔着重重距离,寻常人与这李府的门楣之间,更是如隔十万大山。

偏偏这少年拿着几只画笔,就令玲珑公主为他扬名,商秋公主引他登门,硬生生趟平了这十万大山,站到了红豆院前。

正因为这份敬佩与同情,方才李老太君询问时,李清然才欲开口,想要说是自己将陈先生与那七彩画的消息告知姑姑。

“只是……这般匆匆见上一面,又能如何?”

“宫廷画师,却也不过是个画师罢了。”

李清然心中叹了一口气,以为陈执安之所以胆怯,便是因为如此。

可恰在此时,陈执安却深吸了一口气,挺起脊梁,昂首阔步走入红豆院中!

李清然也醒过神来,一并跟了进去。

红豆院中陈设简单,不过几间房子,三间亭子,又种了许多卉。

不算寒酸,可比起李府其他的院子,简直有天壤之别。

商秋公主左右看了看,不由询问李老太君:“音希姐姐还是不愿意搬到其他院子吗?”

李老太君尴尬的笑了笑,微微点头。

商秋公主沉默不语。

出了十八年前那件事之后,音希姐姐的夫君,据说离开了悬天京去了江南。

音希姐姐离不开悬天京了,却也不愿再受李府供养。

她几次抗争,不能住得更远些,便以积蓄买下了隔壁的院子,就此独居。

过了二三年,李尚书不知为何又大发其怒,推平了隔壁院子的墙,将这红豆院纳入了李府的地块。

除此之外,音希姐姐这许多年来,就连院子里的吃穿用度,也都是用她自己的积蓄,似乎彻彻底底对李府失望了。

曾几何时,年幼的商秋公主曾经询问过这位曾教授过她弹琴的姐姐……

父母的骨肉恩情,又该如何还?

商秋公主清晰的记得,那时的音希姐姐固执的摇头。

“我与……水君,续了他的命,大致便算是还清了吧。”

商秋公主思绪纷飞,看向坐在一处八角亭中的李音希。

“可李尚书、李将军,却似乎不认为你还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