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七十一章 他叫陈执安,自苏南府而来(第二章,求首订,求月票)

红豆院比起李府的豪奢来说,确实有些简朴了。

可无论是墙垣之上,几株蔷薇蜿蜒攀爬,或是院角,树杆修竹亭亭玉立,又或是砖石铺就的蜿蜒小径缝隙中的探头青草,又或是小径尽头,养了几尾锦鲤的一泓清泉,都证明这院子的主人,是在好好生活着。

商秋公主仔细端详着院子,也觉得有些意外。

这院子,比起她上一次前来更好看雅致了些。

李清然自然知道这红豆院之所以变得更好,是因为陈执安送来的那封信。

“珍重身体、按时吃饭。”

不过仅仅几个字,就让因为与司家婚约而感觉越发消沉的李音希,更多了些希望。

骨肉亲情的力量,便真就这般大?

李清然心中暗想着。

而陈执安目光远远落在那一袭白衣上。

此时已然黄昏,在那暗淡的光影交错之处,这位屡次出现在他梦中的母亲,一袭罗衣轻柔垂落,在黄昏的微光中闪烁着清冷的光泽。

陈执安远远看到她的侧脸,却看到一种苍白,仿佛是被什么东西抽走了所有的血色。

再走近些,却见她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已然皱眉皱习惯了,甚至已经生出了几缕皱纹来。

直至此时,众人才看到李音希手中竟然拿着针线,膝盖上还放着几块宽大的锦布。

陈执安仔细看去,李音希正在刺绣,齐针、套针、抢针颇为熟练,针脚平行均匀,锦袍拼接处又十分细腻协调。

她在制衣,甚至已然有了许多经验。

只是,李音希缝制的是一件男服,又是缝给何人?

大约是这红豆院中极少有人来打扰的缘故,李音希缝制的颇为认真,甚至不侧头看上一眼。

直至有明显的脚步声传来,李音希才抬头看去。

此时小径上,商秋公主与李老太君走在最前,陈执安他们二人身后,小径窄了,二人挡住了他的面容。

“音希姐姐。”商秋公主隔着些距离,便轻声开口,脸上挂着笑容道:“你又在缝衣服?我几次来看你,你都在制衣。”

“商秋公主。”李音希站起身来,又小心将那些布匹、刺绣放在亭子中的石桌上,这才向着商秋公主行礼。

旋即她又看到李老太君,抿了抿嘴唇,问候道:“李老太君。”

她不曾称呼其为母亲,可称呼李老太君也算礼仪,无可指摘。

李老太君皱起眉头来,心中却有些刺痛,但又看到李音希憔悴眉梢中,带着的那一抹倔强,心中就越发烦闷起来。

那一些刺痛也就消失不见了。

“音希姐姐快些起来,若无其他宫里人在,姐姐不必向我行礼。”商秋公主这般说着,此时她已然快走到小亭前。

“时值傍晚,公主怎么来了?”李音希站起身来,匆忙收拾着桌案上的东西,想要请公主坐下。

“我带陈先生给你画像。”商秋公主步履不停,笑道:“未曾料到我不过信中一题,姐姐竟然会写信给陈先生,真是难得。”

“写信给……陈先生?”李音希有些疑惑,不由转过头来,看向商秋公主身后的人。

那是一位少年。

李音希看到了这少年的面容,看到了他的眸子,看到了他抿着嘴唇,正远远看着她。

不过刹那,似有洪钟大吕在李音希心头撞响,往昔的岁月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她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执安皱皱的小脸。

想起襁褓之中,小执安的粉拳紧握。

想起与她分别时,始终安睡的小执安,忽然放声大哭,哭得歇斯底里,小小的舌头在唇中一颤一颤,仿佛要哭断气了。

更想起她低头吻过,泪水落在他的眉心,令他止住哭泣,咿呀咿呀朝她伸手。

再后来,便是离散之痛如利刃割心,便是无数个日夜,泪浸枕衾。

她日日夜夜,写了许多字,大致离不开“执安”二字。

她年年岁岁缝了许多衣服,却不能量体裁衣,只能在心中暗想揣测,如今她的孩儿,究竟长到了多高。

直至不久之前,她收到那一份极简单的书信。

信中她的执安孩儿说,总有相见的一日。

可是李音希却从未想过,这一日来的这般快。

五月初六的仲夏傍晚。

执安穿着一身宝蓝色衣衫,手中拿着画笔,就站在红豆院中的小径上,抿着嘴唇看着她。

只一眼,李音希便认出了陈执安。

她眼中浸出泪水来,陈执安却朝前走了几步,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天将欲晚,再晚,便画的不那般好了,李……李小姐请坐,我来为你画像。”

陈执安宽大的脊梁,似乎挡住了商秋公主、李老太君的视线。

李音希无措地坐下,呆呆地看着陈执安。

陈执安从容架起画布,又拿出随身的画笔,拿出颜料来。

今夜的晚霞更加灿烂辉煌了,比秀霸山更高的天空,火烧云翻卷奔涌。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真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景观。

晚霞落了下来,照耀在李音希的身上。

陈执安想了想,点起一抹金色,点在纸上。

他要以金黄起笔,好好画这一幅画。

陈执安作画,商秋公主主动坐到了旁边另一座小亭中。

她隐约看到李音希眼中浸出的泪水,心中有些疑惑,可又看到陈执安再度提笔作画。

这一次陈执安似乎画的极慢,一笔又一笔,一层又一层,却又画得极认真。

就连李老太君与李清然都不由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看着陈执安作画。

“可真美啊……”

李清然在心中感叹,不知是在赞叹陈执安的画,还是在赞叹这母子相会的场景。可须臾之间,已然修到了璞玉境的李清然,却忽然感知到一缕真元跳动。

来自陈执安,却只是短短一瞬。

李清然未曾在意,只看陈执安作画。

——

户部尚书李铸秋今日颇为高兴。

今日他从户部衙门下了值,竟然恰好在官署街遇到故人之子,他便邀请这故人之子前去他府上,二人一同喝茶,顺便问一问他那故人的境况。

二人并肩到了李府,李尚书摘下了官帽拿在手中,进了东堂。

玄紫将军之子李扶疏此时也刚刚进了家门,便被李铸秋唤来,为二人倒茶。

“一转眼褚兄担任南海大都御已经十二年光阴了,这十二年以来,他每年回京述职,都要与我畅谈一番,好好喝一顿酒。”

李铸秋年已六十有六,精神十分矍铄,尤其是今日:“不曾想,十二年过去,岫白你竟然已经打下实打实的功劳,添作了五品的平野将军,为你父亲长了脸面。”

这故人之子名叫褚岫白,乃是南阳褚氏出身,他父亲乃是一方大都御,统管南海四州之地,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更不凡的是,褚岫白的母亲出自姑岚王氏,乃是大虞六姓之一的望族,也是大虞真正的贵门。

这样的出身,即便是户部尚书李铸秋都要高看一眼,所以哪怕是偶然遇到,他也盛情邀请这位年轻的平野将军,前来府上做客。

“李伯伯客气了。”褚岫白人如其名,虽然是立过功的将军,可看起来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儒生,容貌俊逸,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涵养十足。

“严父也时常与我说起李伯伯,说李伯伯乃是户部主事,说李伯伯观天下之经营大事,洞若观火;理邦国的财富源流,调度有方,所见之言策皆切中要害,为圣上倚重,为同僚钦佩。”

褚岫白说到这里又微微一笑:“李府的玄紫将军也是岫白极钦佩的将军,今日前来,不曾面见李家的猛虎,倒是颇有些遗憾。”

李铸秋这般年岁的老狐狸,自然听出褚岫白说的不过是场面话,可他却依然大笑出声,看起来似乎十分高兴。

“岫白贤侄二十岁的年龄,便拿了偏将军的身份,带领铁骑深入北国草原,鏖战月余时间,带回来大离军士的头颅三千级,军户男女老少的左耳一万只!

这是真真正正的功绩,称得上有勇有谋,等你再进一步,踏入玉阙境界,想来一个从四品的平川将军是差不离的。”

李铸秋说到这里,又问起褚岫白的父亲:“这一次坐朝节,不知南海大都御可否要回京?”

褚岫白摇头:“南海有所欲动,那两座岛上又有惊雷重重,想来又酝酿出了什么妖物,严父这一次坐朝节,只怕回不来了。”

李铸秋似乎颇为遗憾,感叹道:“这一次坐朝节,不论是我大虞魁星,又或者常年在外的安国公……甚至是十二年未曾入京的秦大都御都要回京,却唯独缺了南海大都御。”

褚岫白有些惊讶:“安国公与秦大都御都要回京城?二人屡有不合的传闻,又是我大虞盖世的强者,一同回京,难免……”

“秦大都御气血猛烈,安国公又久居高位养出了脾气,自然互不相让。”李铸秋喝了一口茶:“不过有魁星在此,无妨的。”

褚岫白思索一番,点头说道:“魁星在此,确实无碍。

不过……晚辈听说安国公在造化境上又上一层楼,却不知能否压过秦大都御一头。”

李铸秋道:“皇族、大虞魁星、三山二宗、大虞六姓、再加上安国公、秦大都御……这些都是我大虞栋梁,撑起了我大虞的天下,谁强谁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他们在,我大虞的江山便垮不了。”

褚岫白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李扶疏始终不曾插话,只是低头为二人添茶。

这时,有一位管事躬身进来禀报。

李铸秋大为惊讶,仔细询问道:“你是说商秋公主今日来了府上?如今就在红豆院中?”

管事恭敬应是。

李铸秋与褚岫白对视一眼,都站起身来,走出东堂,李扶疏也跟在二人身后。

大虞女子也可读书、修行,除了孝道仍然严苛以外,女子为将的也并非没有,倒是没有其他颇多规矩,所以公主出宫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只是皇家的威严仍在,皇家公主来了府上,自然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这一位户部尚书,一位平野将军也去了红豆院中。

褚岫白大约是看出了李铸秋似乎不愿意前去红豆院,又想起悬天京中的传闻,便开口询问道:“李伯伯,我听说那大治四年的状元回来了,取走了十八年前,谢无拘从他手中夺下的那一柄黄雀风?”

李铸秋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微微点头,心中不明白这褚岫白为何哪壶不开提哪壶。

“并非是晚辈要揭李伯伯的短。”褚岫白有些可惜道:“晚辈也是学剑的,陈水君那一柄黄雀风乃是天下有名的剑,只是名剑有灵,已认其主,晚辈还想着等我登临玉阙境界,映照神相,就登门试上一试,看看能否拔出那把黄雀风,只是现在看来,倒是无望了。”

他说到这里,又有些疑惑:“都说那陈水君修行的天赋平平,偏偏机缘不凡,接连得了几种宝物。

甚至还有传言,说是那一品的天丹皇饮、帝饮也被他得了去,也不知是真是假?”

“自然是假的。”李铸秋看着红豆院的门庭,冷笑说道:“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若是真得了帝饮、皇饮两枚丹药,只怕他无福消受,早就死在寻宝的强者手中了。”

“而且……那黄雀风倒是不值得贤侄可惜,这把剑颇为古怪,便是那谢家的长子谢无拘都不曾降伏此剑,所以才被刺入我李家的假山上,既镇妖邪,也杀陈水君的气性。”

“谢无拘都不曾降伏……”褚岫白低下头来,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心中暗道:“他不曾降伏,却不代表我不能降伏,我自有惊天的机缘,往后若是能遇到那陈水君才最好……”

二人走入红豆院,李铸秋颇有些厌恶的看了那八角亭中的李音希。

又见到商秋公主正聚精会神,看那位少年画师作画。

“便不要打扰商秋公主的雅兴了,我们便在这亭中等候。”李铸秋吩咐下来。

跟在身后的几位管事,顿时悄悄备好茶水,李扶疏在旁倒茶。

“这画……画的倒是不错,我竟不曾见过。”褚岫白喝着茶,看到画布上的画像,有些惊讶:“这画画的少年是谁?”

李铸秋不擅作画,也不喜藏画,算是实打实的圈外人,自然不知。

李扶疏同样如此。

等候在一旁的管事躬着身子回答:“回禀老爷,这位画师乃是这几日京中当红的人物,玲珑公主选了他在坐朝节那也是为她画像,许多大府上的夫人小姐都盼着这位来自苏南府的陈先生,能够在坐朝节时,也为他们画上一幅画哩。”

管事说话时,李铸秋正远远看向作画的陈执安,此时陈执安恰好转过身去,从桌上拿起另外一盘颜料。

那熟悉的侧脸,熟悉的眉眼,令李铸秋微微一怔,旋即皱起眉头:“你说这画师姓陈,来自苏南府?叫什么名字?”

“似乎是叫陈执安的。”管事回答。

二人身后候着的李扶疏猛然睁大眼睛。

李铸秋咬牙,苍老的脸上露出怒容来,又问了一遍:

“你说他叫什么?是哪里来?”

“回禀老爷,他叫……陈执安,自苏南府而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