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219章 中元大乱

枪气素霓生 第219章 中元大乱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和平时期,战争是转瞬即逝的璀璨烟火。

战争时期,和平就是初开便败的刹那昙花。

永和二年的太平时光在七月间宣告结束。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传说中的鬼节,或许是近几年的战事害死了太多无辜者,枉死者的怨恨化入空气中,这一年的七月赫赫炎炎。

七月流火,流淌的真是火焰,火焰在永安城熊熊燃烧。

大将军金淳中之子金不换偷偷潜入京城,煽动不满韩家的城卫军旧部作乱,一万多城卫军猛烈攻打韩府,韩家的敌对势力纷纷趁火打劫,大肆攻伐韩家的扈从府邸。

无数叛军在永安城里大发淫威,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残酷屠戮无辜百姓。

韩云山韩云海兄弟仓促调兵遣将,派遣剩余的城卫军和御林军平叛,不料城卫军临阵倒戈,悍然打开韩府大门,迎接叛军入内血洗韩府。

韩云山韩云海在心腹的保护下,挟持着皇帝李虎贲逃出京城,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阖府男女老少俱死于叛军之手,妻妾女眷惨遭叛军凌辱致死,死后被扒光衣服悬挂在城门上示众。

中元之乱持续数日,一座座府邸化为灰烬,一颗颗人头悄然落地,无数官民死于混乱中,永安城化为尸横遍野的酆都鬼城。

永和二年七月二十五,邺城,凉风习习的镇北大将军府,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客三十多岁,穿着粗布葛衣,头戴草帽,牵着瘦骨嶙峋的黑马,一身风尘仆仆,踉踉跄跄地踏上白玉台阶,向门房递交一份拜帖,言辞恳切拜见镇北大将军张崇义。

正在书房批阅公文的张崇义,接到拜帖后吃惊不小,连忙让门房请那人进来,捻着拜帖怔怔入神。

很快,持刀引着那人进入书房。

那人走路时脚步虚浮,脸上神色疲惫,不急不缓地拜倒在地,沙哑着嗓子道:“末将潼关副将徐霖,拜见齐王。”

张崇义当初未拜受大旗朝廷的册封,对内始终称镇北大将军,齐王毕竟是朝廷明文诏令所授,别人可以不认,大旗朝廷的官员当然要认。

他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平静道:“徐将军请起。听说陈部魁八万大军正在攻打潼关,徐将军不在潼关协助薛将军御敌,为何跋山涉水跑到邺城来见我?”

徐霖脸色微微扭曲,刚要站直身子,双脚忽地发软,砰的一声摔在地上。

张崇义微微一怔,连忙离座而起,示意持刀持枪赶紧将他扶起来,讶异道:“徐将军莫非是有伤在身?快,扶徐将军坐下。”

持刀持枪急忙上前将他扶起,让他斜靠在旁边的椅子上,徐霖半天才喘过气。

张崇义仔细打量,发现他眼中布满血丝,神色极为疲倦,吩咐迎春赶紧去端一碗药膳过来。

徐霖歇了片刻,身子微微前倾,惨然道:“多谢王爷。末将四天前离开潼关,纵马狂奔了三天三夜,昼夜不停地赶路,掏空了身体,失礼之处,还望王爷见谅。”

迎春很快就端来一碗药粥,小心翼翼地递到徐霖手里。

他双手微微发抖,艰难地接过药粥,一顿狼吞虎咽吃光药粥,还不忘舔了舔嘴唇,显然是意犹未尽。

张崇义见他的确是饥肠辘辘,身体虚弱,让迎春再装大碗过来,让他一次性吃个饱。

徐霖颇为羞赧的道谢,尴尬道:“让王爷见笑了。”

他喝完一碗粥后,补充了一些营养,精神眼见健旺了许多,说话的中气也比刚才足了几分。

张崇义见他恢复了一些体力,缓缓地坐回太师椅,饶有兴趣地直视着徐霖道:“徐将军这般不顾性命地赶来邺城,所为何事?”

徐霖手脚有了力气,双手撑着椅子站起来,轻轻从腰间的布袋里掏出一份做工精致的绢纸,双手捧着,高高举起,抬高声音道:

“末将受潼关将军薛焉所托,前来献城,薛将军愿将潼关献于王爷,请王爷派兵救援潼关。”

张崇义虎躯微震,直勾勾盯着徐霖。

持刀跨前一步,从他手里接过绢纸,呈给张崇义。

张崇义心神激荡,颤巍巍地拿起绢纸,果然是潼关将军薛焉的手书,上面盖着潼关将军印鉴。

内容与徐霖所述一致,说是久闻张崇义仁义英武,愿意将潼关献出,请张崇义火速派兵接管潼关,拯救潼关上下官兵。

张崇义心潮澎湃,将绢纸平铺在书桌上,用镇纸压住反复观摩几次,沉声道:

“徐将军,如今陈部魁大军正在全力攻打潼关,薛将军为何不直接向范进请降?反而兴师动众,派你远赴千里来找本将军?”

徐霖深吸一口气,面露苦痛神情,用沙哑的声音道:“范进此人残暴不仁,邪恶歹毒,兵锋所过之处,动不动就是杀烧抢掠,生灵涂炭,黎民倒悬。

去年河南郡弘农郡落入他的手里,官兵全部被杀,百姓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

王爷心怀仁义,军纪森严,与民秋毫无犯,如今冀州青州在王爷治下可谓政清人和,老百姓过得富足安宁,处处都是生机勃勃,堪称纷纭乱世中的乐土。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薛将军与末将岂能舍贤主而事暴君?”

张崇义目光闪烁不定,深深凝视着献城的文书,若有所思道:“潼关那边,薛将军大概还能坚守多久?”

徐霖清了清嗓子,直言不讳道:“估计撑不了多久,永安城中元大乱后,韩丞相挟持皇帝出逃,三省六部官员死伤不计其数,大旗朝廷完全陷入瘫痪,潼关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兵源后勤供应。

虽说潼关还有一万五千守军,但是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十几天,如今最严峻的问题是官兵人心惶惶,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骚动。

末将动身之前,薛将军为了稳定军心,迫于无奈向全城官兵透露,说是已向王爷投诚,王爷将会派兵连夜驰援潼关。”

张崇义微微一怔,哑然失笑道:“你们这是赶鸭子上架?我都还没吭声,你们先把话放出去了,要是我不派兵支援潼关,岂不是失信于潼关守军?失信于天下百姓?”

徐霖却是怎么都笑不出来,满脸苦涩道:“请王爷见谅。

这不过是稳定军心的权宜之计,王爷若是及时派兵救援潼关,就不是失信于天下。

王爷若是不救潼关,潼关城破后,守军玉石俱焚,也就无人再计较此事。

再说,王爷难道会对潼关无动于衷么?

如今大旗算是彻底完了,永安城混乱无主,王爷只要抢先引兵进入关中,永安城就唾手可得了,此乃王霸之资。”

张崇义沉吟片刻,吩咐持刀先带徐霖去客房休息,好生款待,命持枪立刻派府兵召集文武大臣火速进府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