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枪气素霓生 > 第220章 要不要抢京城

枪气素霓生 第220章 要不要抢京城

作者:莫道无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5 15:16:22 来源:小说旗

七月是秋老虎,外面依旧是骄阳似火,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被烈日暴晒的有些发蔫。

宽敞的议事厅里,四处流动着沁人心脾的阴风,这座旧魏国的宫城,处处都见匠心独运。

张崇义正襟危坐于中央太师椅,心情既有些兴奋,又有些忐忑。

他的两边依次坐着高级文武干将,文臣是主簿杨千钟,参赞政务张居贤,参赞军机李千秋,考功主簿戴梦龙。

武将长史张微,步兵统领、冠军将军常羽,步兵副将冯礼,左卫将军尚修竹,右卫将军向烈。

张崇义三言两语就将徐霖千里献城之事简明扼要地说完,询问文武心腹是何态度。

这个惊天消息就像巨大陨石从天而降,毫无征兆砸在大将军府的上空,文武大臣无不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没回过神来。

根据张崇义等人既定的战略部署,原是要在秋后发兵攻打巨鹿、广平、赵郡、常山,年底前把冀州全境囊括怀中,再整兵秣马两三年,徐徐蚕食河南之地,稳打稳扎,有序推进。

今天掉下个做梦都不敢想的大馅饼,薛焉要将潼关献给张崇义。

如徐霖所言,永安城现在是座不设防的无主空城,谁先占据永安城,就有可能雄霸肥沃的关中平原,就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次决定天下大势走向的关口。

可是许多难题显而易见的摆在眼前,潼关距离邺城上千里,跋山涉水派兵过去最快也要二十多天。

陈部魁正在不计代价地猛攻潼关,薛焉能否坚守二十多天,熬到援军抵达?

张微是坚定的出兵派,他掷地有声地叫道:“潼关在手,天下我有。将军,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我看没必要再商量,赶紧出兵,直接翻过五行山脉,绕过中条山,从风陵渡口渡河,星夜驰援潼关,务必要抢在破关前抵达。”

杨千钟等人一时都拿不准主意,潼关人人想吃,潼关后面的永安城,更是天下诸侯梦寐以求的超级大肥肉。

杨千钟左扭右扭,怎么坐都感觉非常别扭,双手换了无数个姿势,怔忡不定道:“要是能够顺利抢到潼关固然是好事,现在的问题是,薛焉能否支撑半个月?

永安城大乱,潼关孤立无援,陈部魁疯狂攻城,潼关随时可能陷落。

当前最严峻的问题还不是潼关,而是永安城的归属,我已接到了紧急密报,廉斩正在蓄势待发,这几天就要挥师攻打武关。

益州郁雄飞四万大军前几日已出汉中,沿着陈仓古道北上。

三大诸侯都对永安城虎视眈眈,重兵压境。我们前些天没接到薛焉献城的消息,未曾作出发兵部署,此时发兵为时已晚。

就算薛焉能够拼命熬到我们支援,万一廉斩提前从武关进入永安城,或者郁雄飞捷足先登,我们到手的潼关将毫无意义,反而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挨打,腹背受敌,大军退都退不回来,可能葬送在潼关。”

这番话把众人说得哑口无言。

向烈精神亢奋,握着拳头朗声道:“那我们就先抢永安城,大军不去风陵渡,直接从蒲津渡过大河,杀向永安城。”

常羽神色默然,慢条斯理道:“这是想抢就能抢的么?

我们远在冀州,与永安城相隔一千三百多里,廉斩从南阳出兵,才几百里,路程只有我们六七成。

郁雄飞从汉中出发,怕是要更快一点。

现在永安城大乱,周边关隘的守军人心涣散,武关也好,陈仓也罢,肯定是形同虚设,他们多半能够长驱直入,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我们即便是此时发兵,翻过五行山脉,最快也要二十多天。

派过去的人马太少,根本不济事,永安城里毕竟还有几万叛军,镇不住他们,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要是出动数万大军,携带着大量辎重粮草,行军速度更慢,至少要一个多月。”

众人闻言默然,议事厅气氛极为沉闷,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都在苦思冥想。

张居贤猛地一拍桌子,犀利的目光如同一道闪电,在每个人脸上快速掠过,慷慨激昂道:“一定要抢,必须要抢,永安城关系着天下根本,地位举足轻重,其意义远超所有州郡。

虽说我们相隔最远,出兵最晚,未必没有机会。

廉斩从南阳过武关,武关守将丁阙是个软硬不吃的牛脾气,对大旗朝廷忠心耿耿,未必会心甘情愿地拱手相让,他那七千兵马也不是吃素的,我看廉斩没那么容易攻破武关。

陈仓城守将薛夷是薛焉的胞弟,兄弟感情极深,如今薛焉既然放出话来,说将潼关献给大将军,薛夷肯定不会放益州兵马过陈仓,益州兵马想要攻打陈仓,怕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将军,进取天下在此一举,值得一搏。”

众人又惊又喜,眼中闪烁着异芒,齐齐望向这个曾经在大旗朝廷担任过太子府詹事的直性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在朝廷中枢任职的履历优势,对大旗重要官员家世秉性如数家珍,此时当真显得是弥足珍贵,大大弥补了幽州将官的短板。

可是惊喜之余,没有一个人附和他的提议,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沉思。

毕竟分析的再有道理,都不过是纸上谈兵,把战场成败寄托于丁阙薛夷身上,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赌博,赌的是两位将军能够据城死守,不放荆州兵益州兵进入关中。

然而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是人心,万一丁阙薛夷不按常理出牌呢?万一属下官兵弃城而逃呢?

在这多事之秋,连永安城都会爆发叛军作乱,权势滔天的韩家说垮就垮了,天子都不知所踪,谁能担保不会出现其他变故?

风险太高,变数太多,没有人敢打包票。

此时局面豁然开朗,除了张微张居贤向烈,其他人都不赞成出兵潼关永安城,不支持这种孤注一掷的赌博。

对所有人来说,最适合年轻张崇义的道路就是稳打稳扎,先横扫巨鹿四郡,挥兵渡河打兖州,扫荡中原后,再一步步箭指永安城。

张崇义不过二十出头,属下文臣武将正当盛年,熬上十年八年都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