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159|156.0156.¥

帝王之友 159|156.0156.¥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崔季明没有坐马车,风雪稍顿,但土路上连续冰冻几日已经很难跑车了。马脚在冰面上还算能行走,崔季明带着有兜帽的厚斗篷,策马朝宣州城附近赶去。

流民已经被镇压了一波,往安吉的方向靠拢,宣州城附近仍然有许多流民聚集,他们看见崔季明这样带着侍卫的贵家郎君,是绝不敢上来乞讨的,但是他们的目光包含着更深的恶意。崔季明纵然走过突厥人阵前,也未曾感觉过这种想要将她如何分尸当场的杀意。

她几乎不敢偏过头去,跟那帮蹲在官道两侧席地跪坐的流民对视。他们的眼神里却充斥着无边的恨,崔季明很难理解可以厌恶,可以愤怒,但为何要是要这种态度……

她没有进宣州城,而是去到了附近军镇扎营的远郊。

大邺有六所大营在外,这六座大营汇聚大邺最精英的将士,最精良的武器,纵然军备开销不断紧缩,也一定是以这六座大营为优先供给。所以大邺的政策几乎是外强内弱,外紧内松,对于内地的管束也在忽视的情况下逐渐减弱。

没人管一般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军械老旧,缺乏训练,士兵几乎没什么战斗力。二则是兼并严重,强的军镇反而会大肆掠夺资源越变越臃肿。

但宣州的军镇却不是崔季明想象的那般。

崔季明并不了解南地这些大小军镇,她也未曾事先问过此地节度使究竟是何人,只是先来了驻扎营地。行军青庐都十分破旧,上头还有些许补丁,外头斜斜插着各种长短不一削成尖的竹子,用来当做大营外的围栏。

里头传来操练的声音,渺渺炊烟淡淡的笼罩在上头,靠河川的位置还有伙兵在碎冰捞鱼。

显然各地豪强把持的军镇中,并不包括宣州。

崔季明带着考兰与侍卫,策马停在了这座简陋的大营外。营外四五个守门的年轻士兵还是很有精神的挺直着脊背,他们跟崔季明差不多年纪,抬头望了一眼崔季明那镶玉的马鞍和华贵的服饰,便知来的不是一般人,连忙问道:“敢问郎君是?”

崔季明道:“麻烦传一句,某是长安崔家三郎。贺拔主帅的外孙。听闻宣州有难,境况危急,特意前来。”

那十七八岁的小兵不知道崔家,也听说过贺拔庆元,面上猛然亮了,点了点头,立马跑进去传话了。

崔季明还觉得自己这说辞太勉强了些,都要搬出贺拔庆元来撑场面,有些怪紧张的绷直在马背上。身边的考兰这一年多以来没少跟她走南闯北的,他总是好奇心旺盛,到了哪里都要抻着脑袋乱瞧。这也就罢了,偏生他特别好打扮,以前在大漠他裹两层纱就不错了,到了这里……崔府他的侧间内,衣柜就占了大半的面积。

崔季明也是有钱,他就可劲儿造。

今儿走一身绣兰白色衣裙清纯不做作风,明儿就要穿貂穿皮草辫一头小辫走大漠异族浪子路线。近日他又转了性,看见人家街上有书生带布冠穿长衣的,自个儿也非要弄一套。但他比崔季明小一岁半岁,身高也在崔季明耳垂下的位置,感觉不太可能有什么发展前景了。

崔家本家纵然有近百人的绣工,也不是用来折腾给他角色扮演的,好不容易改小了一套长衣给他套上,明明不伦不类,他还不自知,得意洋洋的就要穿着走。

考兰就没考虑过他那张脸配这羽扇纶巾与长袍,多么像一个白天给主子抄书,夜里给主子快活的貌美书童,脸上几乎就写了四个大字——以色侍人。

崔季明纵然再不要脸的想让全天下都知道她喜欢男人,也隐隐有点受不住众人诡异游走的目光。

他策马凑到崔季明身边来,刚要问那纸糊铠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看着一行人急急忙忙的走出来,最前头那中年男子穿着细密的藤甲,里头裹着几层露棉絮的袄子,鼓鼓囊囊到几乎都快把藤甲撑开了。

他不过三十五六岁的模样,圆圆的面庞上蓄有滑稽的短须,明明确确的告诉众人——没钱打理就别留别胡子了。

崔季明总觉得有些眼熟,低头看了半晌才道:“是……刘将军?”

圆脸的节度使刘原阳激动的往前迈了几步:“是崔家三郎?是……那个让贺拔老头抽的四处乱跑的混小子?”

崔季明有些恍惚,她从马上下来,终于知道为何李治平要她来了。

刘原阳没想到她还认得出他来,激动地上前拥了她一下,那硬邦邦的藤甲装的崔季明一声闷哼,他哈哈大笑:“臭小子!天呐你都比我高了!怎么长这么大了!是贺拔老头跟你说了我在这儿受困,你才来的?”

刘原阳是南地农户家出身,到洛阳闯荡,做了许多年雇佣兵。后来犯了事当做囚犯被踹到凉州大营去,到了凉州大营就因为他溜门撬锁,烧火做饭什么都会做,脑袋又满是鬼点子,才被贺拔庆元选中。贺拔庆元亲自带过他好几年,他不像蒋经蒋深那么老实死板,又不跟夏辰那么腹黑,内心最孩子气,于是跟崔季明也算是关系不错。

他离营的时间与蒋经差不多,崔季明还没长大学乖,他便也因为曾经罪奴的出身以及如今贺拔庆元左臂右膀的职务,而被驱赶出了凉州大营。

他骨子里有一种对阶级的无视,对待崔季明的态度并不像是蒋深那般谦卑,也不管他是不是一身带虱子的破棉袄,就敢这么揽着崔季明往里头走。

崔季明笑着也不在意,只是由于行归于周的态度是要刘原阳的项上人头,她不可能抱着团聚的快活心境,面上笑意有点勉强。

她走进了大营内,刘原阳是个多话的人,笑道:“你知道我这人多年军功得到的银两,都没给存下来多少,当初离军后便以为要回老家了,却没料想贺拔公非要让我来宣州。当节度使需要的金银,那可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数啊。”

崔季明转念想着长安唯一的勋国公府,还没有长安崔家下人的偏院大,心中也明了。她以为贺拔公都只是将钱拿去直接给了被裁军的将士,却没料到,他也算是做了这样的投资啊。

刘原阳笑道:“我要了前两年的钱,毕竟节度使也能拿一部分赋税,也有自己的地,我便想着都将钱还给贺拔公。如今营内人数不少,就是模样看着穷酸了点,你小心些,这泥都很深。”

营内的地面上都是车辕与马蹄的一道道沟壑,在地面上碾来碾去一团浆糊,混着雪水与马粪,一股恶臭。崔季明拎着斗篷的下摆尽量避开去,刘原阳袜子上全是泥也不在乎的踩过去。

营内正在操练,满场不少士兵也穿着羊毛背心和纸甲,练兵时一个个都跟闷葫芦一样沉默,但行动却整齐。练兵结阵的招式中有很多贺拔营的影子,却又做了极大的调整。

刘原阳颇为得意的背着手讲他的十二人小阵。大邺南地的地方军是不太成体统的,因为用他们打仗的时候并不多,所以兵器也很不成体统。刘原阳不像别的节度使那样吞并土地征收赋税,比较穷,所以想了很多用便宜器材制兵器的办法。从长竹竿上绑短刀的长柄,到农家铡刀与镰刀改制的几种短兵,一切都为了适应南地城镇村落之间的步兵战斗。

他的鬼点子,到了这可以自己做主的宣州来,几乎是发挥出了十成十的本事。

其中还有对于凉州大营军拳的改动,都变得更内敛了一些。他已经成为非常合格的一方将领了。

一会儿就到了午食的时间,操练的军士拍了拍手,一群年轻的士兵活蹦乱跳满脸兴奋的去吃饭,崔季明没有出入过南地的军营,便去看他们吃些什么。

一个个年轻小伙子,被她这个贵家郎君盯着饭碗,怪不好意思的咧嘴笑了。仔细看去,每个人是菜粥与白面饼子,还有些咸菜,这种待遇实际已经比西北很多大营好很多了。

崔季明感叹道:“如今江南的粮食产量,已经快要赶上中原了,吃的比凉州都好了,刘叔你也真是大方。”

刘原阳笑道:“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么。”

崔季明伸手掰了个饼子,里头结结实实的白面,一点点都不作假。她道:“这帮孩子年纪小,纵然有老兵油子,打流民怕也是心软下不了狠手吧。这边跟大营不一样,出生在这附近,就在这附近当兵,指不定能撞见乡亲。”

刘原阳叼了半边饼子,啃着道:“最开始,的确是下不了手。但是这帮兵,胜在我带了好几年,听得进去人话,又从我手里承恩,肯听我指挥。”

他一边走一边道:“我就跟他们讲,如果百姓流民不对他们出手,他们谁也不许动手。但如果有流民杀其他百姓,或者是对他们出手,就格杀勿论。轻易伤害别人去动武的就不是百姓而是暴民了。毕竟有更多百姓手无缚鸡之力,不肯挥屠刀向旁人,这些当兵要保护的是那些人。”

刘原阳叹道:“而且是只要出手就一定杀死,决不能只伤不杀。一开始还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下手,只是捅伤了便想放过。但这帮流民也没钱治病,伤了治不好不就是拖着等死么,指不定还会引发时疾,还不如一个一刀利索,动了杀招才能震慑住他们的疯狂。”

刘原阳毕竟是在最凶险的三周一线摸爬滚打的人,他对于战争的经验不是旁人可比的。

崔季明心中沉甸甸的,叹道:“听闻如今流民已经退至了安吉?”

刘原阳欲言又止,道:“前几年那场冻灾,三郎可知晓?”

崔季明点点头,那次冻灾之时,她正在播仙镇,但也有听闻过。

刘原阳道:“那一年的冻灾,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也只比今年差一点,但流民的数量不足今年的十分之一。我还曾想着是不是因为这两年冻灾的时间间隔很短,所以才大伤元气。然而我手下好多兵都是农户出身,他们说这两年新作物和新政推行,赋税减免后还没有涨回去,老家的收成都很不错,应该是承担的起这一次的冻灾的——”

崔季明心里门清,嘴上还是道:“刘将军觉得是……?”

刘原阳拿了一条长竹凳坐下,神色凝重道:“且不说宣州这儿居然能有几十里外池州与江宁的流民——但我看这次流民居然大范围的撤往安吉去,才真是开始怀疑了。什么时候流民还会撤退了?跟打仗似的接到一个消息,哗哗的全跑了,他们都饿疯了,还能会战略撤退?”

崔季明垂眼道:“我听闻湖州、长兴与武康的衙门都让流民给冲垮了,县令县丞和刺史被杀之事也频频发生,这是要变天啊。”

刘原阳恶狠狠地啃了一下那硬邦邦的面饼子道:“是啊!我怎能不知晓,三郎来看也是有心了,我在宣州这境地你也帮不了我什么,还是赶紧回长安。但是你在朝廷说得上话,应该能往上报一报。我还是希望朝廷能听到实情。”

贺拔公带出来的将士,很少有心术不正的。他虽掌管一方,心中记挂的却仍是百姓,计谋都用来想的是如何能尽量省钱、守护一方。

崔季明没有应答,道:“听闻如今安王也在城内,他没做什么打算么?”

刘原阳道:“安王已经做的很多了,前几日听闻安王妃已经找到了城外附近的石炭矿,若是能够尽快找人挖出冶坑来,应该也能缓解江南这几座城的一时之需。”

崔季明没有见过刁琢,她只听说她是刁宿白长女,又是萧烟清的学生之一。她曾经也在建康念过书,和舒窈应该算得上同门,之前就算不熟悉也打过照面。

而她渐渐往宣州的路上,才知道这一对年轻的夫妇来了宣州之后,都做了多少实事。

宣州算的上江南比较富庶的州郡,但是却并不算冒头。泽是去年春季来的宣州,自那之后,宣州的手工业几乎兴盛到其他州郡不能相比。像以前就兴旺的桐庐、建康等地,基本上州郡内作为支柱的产业也就最多两三个,而宣州能撑起一方的产业,如今却多至七八种。

本就是朝廷制钱之地,夫妻二人来后,又有麻葛制造、建船、丝质与茶业。再加上泽来南地之时,正赶上一波奴婢恢复户籍,安王夫妻带着金银来,大肆雇佣投入,宣州附近几乎没有无事可做的百姓。她曾经听舒窈提过想要到宣州来找生意,看来也与此有关。

崔季明道:“也不知道这两个忙人是否在宣州的府邸内,我还想去拜访一二。”

刘原阳拍了一下腿道:“之前好似两人都在奔走,连腿脚受伤平日里不爱出门的安王殿下都亲自去了慈幼局,想要再多开几处,提供些朝廷拨款以外的支持。但前两日,一直在野神出鬼没的端王殿下,居然来了宣州。朝野不都在说是当年端王害的安王殿下断腿,但毕竟有兄弟挂名,安王应该也与他会面了。”

崔季明一脸不可置信:“你说端王?他来宣州了?”

刘原阳笑:“对啊,就在你前脚来的,我都怀疑这帮流民,有没有可能是他捣鼓出来的鬼,谁不知道他母妃如今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他一个当年不受宠的皇子,也都能一手遮天了啊。”

崔季明满脸懵逼,他怎么一句也没提起过?倒也是那天见面之后,俩人全说的是不着边际的废话,叨叨没两句殷胥就情绪激动,非拉着她到床上想要献身了……

只是俩人来的目的估摸是完全不同吧。

刘原阳看她惊愕茫然的神情,道:“你不会不知道吧!就那个端王啊,那个说小时候脑子不好使话都不会说的端王!”

崔季明:……我知道,不就是前几天还躺在老娘床上哼哼的那个端王么。

她忽然道:“我不去宣州城内了,你这儿有没有地方能让我住下?没有帐篷,给我清出一块空地也行,我让奴仆弄自家的帐篷。白日我先去四周看看状况,晚上归来。”

刘原阳跳了起来:“好啊!好久没跟你这小子叙旧了,听过的都是些传闻,只知道你现在出息了!我叫人买酒,夜里头到账下聊啊!”

崔季明点头,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外走去,对考兰侧头,低声道:“陆双应该找着约定好的,快到了附近。你尽量联系上他,然后查探一下行归于周或言玉的人马是否有来附近。我猜今夜我与刘原阳小聚,他们就会来取他首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