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160|0160.@

帝王之友 160|0160.@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宣州城中,殷胥坐在屋内,空气微冷,喝茶后呼出一团白雾。四周绘有山水的折门敞开,露出覆满白雪的内院,灰蓝色的池中锦鲤也不愿探头。

泽一身暗绿色圆领长衣,手腕上挂有一串佛珠,盘腿散座,皱眉道:“你是说兆与世家联合?”

殷胥两手团住瓷杯,轻声道:“世家此次,可不像当年迎袁太后还朝与扶父皇上位时候那样了,兆或许根本都没机会接触到实权。”

泽紧紧皱眉,一年多以来,他已临近弱冠,面上显露出青年的沉稳,道:“他对此可知晓?若是按你说的那样,如此多的官员在建康齐聚,那必定在谋划大事。”

殷胥叹:“他是明知故犯。兆与他们联系并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连万贵妃如今的位置,指不定也与他们相关。兆明知对方深浅,却仍想一搏,怕是觉得这皇位轻易轮不到他头上去。却不知这是引狼入室,世家前两次扶持上台后都被回头狠狠地压制,他们不会再第三次做这种傻事。”

泽从未想过,自己会坐在这里与殷胥探讨大邺的未来,他道:“兆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世家根基在大邺已经扎的太深了。”

殷胥放下茶杯:“初生牛犊不是不怕虎,是不识虎。不知深浅,对着强大的对手也想不用脑子,只拼勇气的搏一把,这是无知。”

殷胥知晓自己往皇位进发,必然不能孤军奋战。皇后与薛菱联手在后,他也有必要拉拢身在南地的泽。泽一直以来受着帝国太子的教育,他天性悲悯更能关注大邺的前景而非夺嫡,身处南地还能做一方耳目监控世家。另一面殷邛觉得对不起他,对待他则显得耳根子很软,他若是上书朝廷,反映实事推行政策,殷邛几乎很难置之不理。

泽是愈演愈烈的摩擦中柔软的存在,能很大程度上缓冲局势。只是泽几次遇害,外头对于殷胥的传言愈演愈烈,他纵然不怀疑也很难不受影响;修又是他的亲弟弟,是与他一同长大的,泽也不可能轻易偏倒方向去支持殷胥。

一年多以来殷胥在朝廷上加大对南地的政策支持,在泽来了宣州后利用陆行帮为他提供了大大小小的方便,以及常年不断的与他通信,甚至要林皇后为二人交好一事写信。

殷胥使出了浑身解数,想要在自己这一方加重砝码。

如他所料,外头满是对于太子修荒唐的传言,殷胥却依旧与泽在信中探讨大邺的危机和未来,泽毕竟年轻,心中满揣着的理想使他渐渐向殷胥靠拢。

修因泽受伤、皇后挨打一事,性情转变甚大,几乎是满心偏门邪道地与他针锋相对。如今殷邛毕竟……病重,不太怎么往朝堂上跑了,薛菱的垂帘听政下,修也开始在朝堂上激烈的抵抗。

泽半晌道:“兆如今已经离开长安了?”

殷胥:“收到消息已经很晚了,他前些日子成婚的。圣人觉得他分封是有意退出夺嫡的和平态度,便安慰般的要他去了兖州。”

外头传来些奴仆进门的嘈杂,泽却没听见般倒吸了一口冷气:“兖州?!这等重镇,他去了打算做什么!如今兖州都督府领兖、秦、沂三个州,山东兵力最强的不过是兖州,这是……这是要酿成大祸啊!你如今不是在朝中势力颇盛,为何不拦着!”

殷胥垂下眼,瞳孔从眼睑半月形的弧中偏过去,道:“我们本以为圣人会将兆分至蜀地,却不料他倒是更大方。薛妃再如何也插手不了圣人要给自己儿子设封地的事,圣人在这种脸面的问题上相当看重,他如今脾气已经古怪,再闹起来朝堂就要成菜市口了。更何况修认为这是兆的退让,他也在朝堂上支持圣人的决定。”

泽往前探了探身子:“他已经走了?为何不直接下手?!”

殷胥抬眼,道:“怎么拦?暗杀还是派兵?如今三足鼎立的状况勉强撑住,我的实力暂还承担不住这状况突然改变。”

泽还要说,忽然听着那头奴仆道:“安王妃,小心脚下。”泽忽然住口,不再谈朝堂一事,转过头去。刁琢披着雪白的貂毛领斗篷,里头穿的是跟泽颇为相配的浅绿裙衫,笑着提裙上来,向殷胥屈膝行礼。

泽笑着伸出手去,她笑着走过来牵住他的手,泽将她两只手团在掌心暖了暖,道:“不必见外,就坐下吧,城外石炭一事如何了?”

刁琢成为安王妃后,毕竟吃穿用度都不是曾经可比,气质也少了几分少女时候的淡漠傲骨,变得爱笑起来,道:“这几日雪都不大,但毕竟是流民围城,不是招徭役的时候。我便召百姓自行采取,自备材料烹炼,官府收二分税率,八成许百姓和坑户自行货卖使用。如今非常时分,也只能用这非常之法了。”

殷胥愣了,探矿炼矿都是官府的产业,朝廷只对报矿人有奖励,却从未将冶矿权交予个人。刁琢这个法子不可谓不大胆,他入宣州城时,见无数人不必劝,自行入山找矿取矿,自备车马向附近村落兜售,若是刁琢再能带着官府,主持几处大型矿井的开发,至少江南这一小片地区的取暖是不成问题的。

泽又问了几句关于外头流民的境况,刁琢说话清晰有条理,一一回答。

殷胥却想着刚刚泽的态度,显然是不愿刁琢知晓太多政治相关的事情,是否是因为她的先生萧烟清如今积极插手朝堂政治,泽不希望刁琢也像她先生一般,借安王妃的名号,往上插手政局?

如今这年头,女人干权的事儿数不胜数,泽自己双腿不能行走,他或许怕身边能依靠的刁琢也有了野心吧……

殷胥还打算在此地留几日,他正要说是去四处查访一下,起身告辞时,这才发现刁琢身上的端倪。她穿的本是齐胸襦裙,站着时不显,坐下后裙子一拢,显示出身形来。

殷胥愣道:“安王妃这是……”

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琢如今有了五个月的身孕,我还要她出去奔波,是我的不对。”

殷胥第一反应就是:……原来不能行走,也能造人啊!

他也是个愣头青,竟呆在原地干巴巴只说了两句恭喜,泽也涨红了脸,连忙岔开话题:“胥何时打算成婚?如今也都到了年纪罢,修在长安好似也已经在商议婚事了。”

殷胥道:“我不急罢——”

泽道:“有合适的婚事,你才足够在长安站稳脚步。”

殷胥摇了摇头,半晌道:“我怕是不会成婚。”

泽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还要开口,殷胥起身行礼便想匆匆告辞,泽连忙让奴仆扶他起来,架来四轮的车椅,想要送他出门。刁琢不假以他人之手,亲自为他推车。安王府也是曾经宣州的大宅改建,廊下几乎没有台阶,只有坡道,都是为了方便这轮椅行动。

殷胥看他执意要送,只得也放慢脚步同行。

刁琢时不时将他身上的毯子往上拽几分,伸手搭在他肩上,与他轻声细语。

轮椅到达门前,殷胥道:“送到这里便可以了。宣州一事我尽量想办法解决,这头就去寻刺史合整公文,最起码要将事情递到朝廷去。若是流民围城,你们也考虑尽快撤离,毕竟还要考虑到王妃的孩子。介时若寻不到路子,可带这环佩去寻宣州城南的酒家,他们虽只有下头人的门路,关键时刻却很好用。”

泽接过环佩来,点头谢过。

殷胥沉默了一下道:“我实在羡慕你。你们夫妻相依,我怕是没得能和她如此生活的一天。我跟她总像是见一面少一面似的。”

刁琢与泽纵然有嫌隙,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二人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渐渐都会活的像一个人。

他一面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想,毕竟崔季明是心中有他的,他们的感情也不再是他一头烧,迟早能跨过难关。

他另一面又实在渴望所谓的家庭,纵然能与崔季明跨过一道道坎,崔季明也未必能与他像安王夫妻这般生活在一起。

泽本以为他不愿成婚是因不想被别的家族掣肘,却不料是因心中另有旁人。

殷胥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便转头离开,披着鼠灰色斗篷的身影从一道道门中走远了。

殷胥在宣州城内四处查探时,另一边城外的大营,临近夜间,崔季明才带着人马迟迟归来,踏入一片青庐中简陋却宽敞的那一间。

青庐里一片昏暗,两盏都只剩两指宽的白烛要死不活的燃烧着,刘原阳坐在矮桌边满面兴奋朝她招手:“三郎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都后悔了,想着该让你带两伙兵出去的,毕竟外头这么乱。”

崔季明笑道:“我没往流民聚集的地方去,只是闲逛一下,看看地里的庄稼到底都成什么模样了。”她身边的考兰拎着几坛酒和牛肉放在桌上,拆开纸包,替二人倒上酒。

侍卫十几人全都挤进了帐篷内,他们围坐一圈,似威胁的阵仗围住二人,刘原阳笑道:“瞧崔家人小心的,咱们二人喝个酒,你还叫他们都进来。还有你带来的这个——小美人,要是贺拔庆元知道你现在玩男人,非把你吊起来打个半死不可。”

崔季明心道:贺拔庆元要知道她玩男人,能把那男人绑回家扔到她床上让她玩个够不可。

她却道:“毕竟我要是出了点事儿,他们都要掉脑袋的。让他们坐在这儿吧,他们也安心。至于这个小东西——”崔季明戳了戳考兰的脑袋,笑道:“咱们从宣州城内请姑娘还要花钱,这会儿就让他给倒个酒吧,刘叔也别觉得他碍眼。”

说着,考兰连忙伸手斟满了酒碗,娇笑着就要往刘原阳嘴边递。刘原阳让他吓得汗毛都快竖起来了,连忙自己接过,道:“三郎你把他拉你那边去抱着,别让他坐在这儿,我家媳妇能杀了我!你自个儿口味独特,别拉上我。”

崔季明只好笑了笑,将考兰拽过来,让他倚着她坐。

她落座后随意的将长刀放在桌上,那把刀长度立起来几乎能到崔季明眼睛,之前一直挂在马上,刘原阳很好奇,却没看她拿出来也不好多问。崔季明注意到他的目光,笑道:“这便是如今在西北立功的贺拔刀。”

她拆开外头裹着的布条。当年被她带去战场实验的长刀,已经在几次细微的改动后,批量生产,在北地三处大营内都有推广,如今贺拔刀甚至有了专业的兵种,和□□兵一样成为了列阵中重要的部分。

崔季明的这把刀,还是当年对战阿史那燕罗的那把,只是又改过外形和刀鞘的。整个刀柄连带刀体,用的是同一棵树做的木材,整把刀做的如同一根长棍,几乎寻不到刀柄与刀鞘的缝隙,为的就是她带在马上也不过分引人注目。只是为了方便手握,在握柄处刻出一道道几乎看不见的浅木棱,若是手心再绑有布条,防滑效果更好。

刘原阳将刀□□,对于笔直的刀身感叹不已,听崔季明讲来刀体夹钢的工艺,更是赞叹。他痴迷的抚摸着刀面时,崔季明忽然问道:“我看刘叔这里,好似也有吸纳一部分被裁下来的老兵——听闻当初蒋经也是跟刘叔一起走的,您这些年没有见过他么?”

刘原阳身处宣州,朝廷对于当时太子遇刺一案又说的模糊,他根本不知晓蒋经已被崔季明杀死在山中,道:“倒是忘了,小时候你的刀法是跟他学的。贺拔公没空管你的时候,他没少抽打你,你也该想见他。我之前与蒋经见过几次面,但这两三年我没见过他了——最近一次,也是两年前的冬天了,就是那一年冻灾刚过的时候。”

崔季明垂眼,两年前的冬天,不就是在万花山一事之前几个月么。

崔季明道:“他来见你做什么?”

刘原阳:“他以前那四五年,来见我的时候倒是聊很多。蒋经还问我几座大营内许多裁下来的兵都去哪了。朝廷不许他们留在西北为乱,逼他们往南方走,却没有给他们地,有的给了地,也都被他们抛了。我听闻有些人在南地为匪,甚至自占山头,他们当中好多人我还认识,如今这境况也管不了,便将几个地名给了他。没几天便听闻当地官府剿灭了这些……兵匪。”

他站起身,把玩着刀,又道:“但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并没有说很多,就是看他好像用了寒食散,持续好几年,已经满面病色了。他穷的那样,什么时候还买得起寒食散了,我问,蒋经还不答,只说自己对不起蒋深,对不起贺拔公,沦落成如今这样——也提及说你该长大了,不知道如今有多高,是不是还跟幼时那样不懂事的爱闹腾。”

崔季明沉默:“……他那时候也提到我了么?刘叔,你知晓么,贺拔公当年被陷害谋杀太子一事,起因便是蒋经带兵在万花山围杀太子。”

他身居南地太多年,日子过得如同养老,什么西北的大漠冲杀,什么长安的明刀暗枪,似乎都离他太远了,他一时竟被崔季明的话震得失语。

她声音闷闷的:“可惜当年我也在万花山,我也见到了太子。两年前的春夏之交,我在山里杀了蒋经叔。他年纪大了,刀法与体力都不如当年,我砍下了他的头。”

刘原阳正在将刀面对准灯烛,看着刀面窄窄的血槽,听见她的话,愣在了原地。

正巧这时,外头两个小兵送了些下酒小菜进来。

崔季明抬起了眼,一字一顿道:“对,是我亲手杀了他。”

刘原阳陡然脊梁一麻,他的本能告诉他有危险!杀机似乎猛然从身边灯烛后隐藏的黑暗中爆发,崔季明身子猛然一探,她从地上起身,一只脚踏在矮桌上,伸手夺向刘原阳手中的长刀!

她一只手握住刀柄,抬掌朝刘原阳胸口拍去,刀在狭窄的帐篷内抡了个上弦的月弧!

刘原阳身子往后倒去,他以为自己倒得太慢,刀划来的太快,他的脖颈就要暴露在这刀光之下——凛冽的刀风从他下巴上划过去,他一屁股摔坐在地上,却看着踏在矮桌上的崔季明,刀弧的尾巴却以千百倍的力道和架势,朝门口两个正要递上小菜的小兵而去!

一个如影一般往后倒退一步躲开刀尖,另一个却慢了半步,胸口如同被划开的裂帛,鲜血喷涌,倒了下去——

刘原阳摸了一把以为要被劈断的下巴,只感觉到了一道如丝线般细窄的伤痕,在胡茬中往外渗血。

这一刀动作太快,但就在这一瞬间,周边的侍卫好似起跑般从地上弹起来,同时十几把刀出鞘,而青庐的棚顶却在一瞬间撕裂开,四五个身影同时窜入!

刚刚眼神娇媚倒酒撒娇的考兰,从腰后拔出两把似短镰刀的西域兵器,轻叱一声朝从天而降的身影劈去!

刘原阳纵然不明白到底境况如何,但他知道这是要拔刀的时候!

他猛地从身后拔出横刀,望向落在帐篷内的四五个身影。

其中唯一没有蒙面的是位满头银发的老妪,她身材瘦小,周围混乱看,她巍然不动,目光盯着崔季明,道:“崔家三郎,你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来的!白日里你与我们接应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