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191|190.0190.@

帝王之友 191|190.0190.@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一个月前看,兖州永王府内。

李治平转过身来:“所以你的意思是至今没有找到永王的尸身?”

言玉皱了皱眉头,李治平的口气好似在训下属一般,想到他在崔党到了之后疯狂揽权膨胀,他只想冷笑。

言玉:“也有可能是顺水飘走了,如今总不能让大批人马都去找他吧。船上有不少他的血迹,河岸附近又都是荒野,他不太可能活着。更何况永王已经无关紧要了。”

李治平手搭在桌面上,转头过来:“刘原阳招到近三万兵马,如今什么也不干,就留在滁州练兵。”

言玉拈了拈手中嫡子,道:“新招到不过几个月的兵,还不足以上战场。”

李治平眉头紧皱,如今战线拉的太长,行归于周一下子从台面下做暗招的,变成正大光明打仗的,他与许多人一样,显然也未能很好的适应这个角色。他道:“咱们刚来山东才多久,小皇帝就好似有意放我们进来一般,然后命刘原阳的兵力横在山东南部到长江之间,如今是三面相围,这太巧了。”

言玉眯了眯眼,李治平这是怀疑永王还活着,将消息递到了朝廷?不可能,纵然永王知晓他们来了山东,时间上也不足够将消息送到长安。

不单单是李治平,整个行归于周都被崔季明的反叛,吓得一身冷汗疑神疑鬼,看谁都像是随时倒戈的。更何况崔季明如今背叛了行归于周,崔家长房纵然倒了,二房的崔式和她却眼见着要扶摇直上。

小皇帝一直有提拔崔式的意向,再加上外头关于小皇帝和崔三的流言,怎么都有点一人受宠,全家沾光的意味。

如此鼓动下,怕是会有不少行归于周内的人,如果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就会想着靠出卖行归于周在大邺谋得机会。

李治平知道,他必须要崔家二房付出代价。

否则行归于周可能完全控制不住未来的状况。

言玉半晌道:“你不如先怀疑你自己手下人,毕竟我也是来了山东,被困于此地。”

李治平扫了他一眼:“你意有所指?”

言玉看着他如此多疑,笑了:“只是希望李公想想当年在你手底下的黄家,想想……柳先生。”

若崔翕作为李治平的对手,他也算服气,而言玉……他又算个什么东西。

李治平冷笑:“黄璟是靠拢过崔家,上月,你追杀崔翕至睦州,砍了他脑袋,也没见着黄璟蹦出来护崔家。大家都为自己的境况考虑罢了。”

言玉勾唇不言。

李治平看着言玉似乎颇为愉悦的样子,望着永王府花苑内的春景,心道这条野狗,等了多少年总算是反咬死了崔翕,心中指不定有多得意。

言玉:“李公你也心里清楚,山东保不住了。之前突进曹宋两州,是因为朝廷两帝交替之间,一时不能应对。而如今咱们在山东的实力,是不足以赢过他们的。贺拔庆元带兵经验太足,各地而来的联兵数量又多,他们营地靠近运河,粮草又不必担心。从万贵妃被反咬一口,太子入朝失败开始,一切都开始不尽人意了。这天下的局势,已经不是一两个人能控制住的了。”

李治平看向他:“你的意思是撤?”

言玉:“就以圣人处理蜀地的速度,再不弃卒保车,岭南就要乱了。”

李治平笑:“我倒是好奇朝廷这些年不是一直国库亏空?小皇帝哪里来的钱去一边支持蜀地,一边去支持刘原阳招兵。这哪一项都是吸血一样,他就不怕朝廷垮了?”

言玉:“听闻圣人早些年改租佃制后,这两年间中原地区的赋税还是不错,商税比率也愈来愈高。”

他虽然这样说,但心里知道,朝廷之前穷了那么多年,如今就算境况好转,也好不了太多。是殷胥胆子太大,如同剑客比武时豁出命去贴着对方的剑刃,妄图寻找到一丝破绽。他看起来性格并不是如此豁的出去的,刚登基的时候,天底下也没有几个皇帝像他这样如此快的接手朝政的。

是行归于周预估错误。

他们以为殷胥登基,是大邺最虚弱的时刻,是黎明前恍惚的打盹,以此时机,几面夹攻,将这浑身是伤的庞然大物扼杀在浑噩之中。

然而事实却是,大邺好似在他的掌控下,成了个跌跌撞撞却磨牙吮血,红了眼的困兽。

皇位上的人,一般断是做不出殷胥这种决断。每个都觉得自己能坐拥天下很多年,都会想未来,想着如果战事平定后,这里是隐患,那里也是沉珂,难免束手束脚。

然而殷胥却并不想,他根本不考虑未来,如同疯子一样好似大邺过了今天就没明天,一定要将行归于周的势力扼死在眼前。

言玉相信,如果不是这样的行事,或许行归于周早就如计划那般攻下汴州了。

然而他想起外界关于崔季明与他的传言……知道崔季明是跟这样一个年纪相仿少年枭雄在一起,他心中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难道殷胥知道了她的身份,还肯让她出来带兵打仗?

她以后年纪渐长,又该如何……?

李治平:“我是不打算撤兵,可以想办法反击,就算弃了兖州也无妨。”

言玉转脸:“李公打算如何反击?”

李治平扫了一眼,不打算说,转话道:“我认为五少主既然想撤,还是早日回建康的好。建康周围如今也不安定,或许还需要五少主去主持场面。”

言玉没说话,他盯着李治平看了片刻挪开眼来。

崔翕一派的倒下,致使行归于周内的平衡完全被打破,李治平毫不掩饰狼子野心。

如今意见发生了分歧,崔党一派无人接替党魁,不可能再用投筹商议的方式决定行事,如今是各自为据,谁也不顾谁了。

而言玉当时也是过于看好了山东的局势,才北上来了这里。既然来了,李治平绝不可能就这么放他回建康。崔翕一死,只要再杀了他,李治平可暂领整个行归于周,纵然各个世家有意见,怕是短时间也反抗不了他。

二人一阵无言,言玉正打算说自己即日回建康,准备告退,李治平却忽然开口:“崔翕倒了之后,崔家在建康附近不少旁支都该修剪,却不料有一位这几个月都躲躲藏藏的江左崔家旁支,前来求我庇护。他说崔翕杀他妻小,他为躲避提前躲了起来,一切都是为了灭口。”

言玉有些不明所以。

李治平转脸笑了:“他与我说,当年黄璟与柳先生寻你时,一直没有找到崔家三郎。后来崔家三郎自己一个人随流民往东走,饥寒交迫,到江左之时,崔季明敲了他家的门。家中夫人侍女给七岁的崔三洗了澡,换上衣裳,送她回了建康。”

言玉愣了一下,猛地想起当初崔季明是穿着裙子被旁支送回家中!他站起身来,惊在原地。

李治平摇头道:“谁能料得到,谁能料得到崔翕与贺拔庆元如此胆大,家中无子,便拿长女来做幌子。谁又能料到,当年作太子伴读,如今带兵打仗、背叛行归于周的崔家嫡子,会是个女儿身。不过说来,她的确不太像个女子,谁家娘子长成那个模样,也不用想嫁——”

言玉冷声打断道:“无稽之谈。”

言玉忍不了李治平如此的评判,他更是万万没想到,这消息会落入李治平手中。崔翕居然没来得及灭了口,就先被拉下台来失去了位置。

李治平笑了:“谁也不会凭空去捏这样的谎话。”

言玉:“那人还活着?”

李治平:“你想杀他灭口?不必,我已经先杀了。他活不活着并无所谓,崔三本身就是最大的证据和把柄,根本不需要旁人之口来证明。”

言玉胸口起伏片刻:“你打算如何?”

李治平:“如今不打算如何。她现在还没展翅,就算是将此事掀出去,也引不起什么大事。这事儿捏在手里,等她若有朝一日接手贺拔庆元的兵权后,再往外抖这件事,那时候就够轩然大波了。一个长得不像女人的女人,在军营待了多少年,还做了一军主帅?和圣人不清不楚?天下百姓如何想?”

他扯着嘴角笑道:“这把柄先不急着用,她要是连这点本事也没有,当个小小从军中郎就死了,是男是女这事儿拿出来说也没人在意了。”

言玉胸口起伏,他登时脑袋里第一个想法,便是杀了李治平!

李治平站在窗口边,外头都是白墙灰瓦,春光极度明亮,连投下来的影子都含着光,他面目纵然在屋内的阴影下,也因为反光而显得每个细微的神情都清晰无比。

言玉最不能接受的,便是旁人用如此嘲讽且……令人作呕的神情,来说她女扮男装一事。

李治平脸上浮现了几分笑意:“怪不得圣人如此宠她,原来有这层关系在。如此便宜买卖,倒是崔家会做人。说来……五少主随她长大,护得如同心头肉一般,原是因为知晓她是女儿。我还以为是五少主兴趣迥异于常人,看来还是普通男子啊。”

言玉死死咬住牙关,让自己面上尽量平静起来。

李治平道:“不必担心。崔三这不也算是背叛了你么,若她输了战役,俘虏后不若就送给五少主为姬妾,你留在身边养着,也算破镜重圆。反正到时候将女子身份昭告天下,她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言玉听着他口中,本该前途无量却又棘手的少年将军,变成了个可以随意转手送人的姬妾,终于明白为何崔季明如此恐惧被旁人知晓身份了。

崔季明如何相貌,如何去行军,爱谁不爱谁,何要旁人去评判!

他有一种从心底烧起来的发疼的愤怒。

李治平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话只说到一半,真恶心人的话还没往外冒出来。若她有朝一日被外人知晓身份,那些社会底层的风言风语还不知道将她编排成什么样子!

李治平看着言玉脸色都变了,笑道:“五少主果然是,旁人都不太放在眼里,真的把她当作心头肉啊。啊……倒是,五少主算起辈分来,还算是她表叔,我还说姬妾什么的,这都是什么糊涂话——”

言玉知晓李治平是在激怒他,故意将话说得难听。

他咽下一口气,连声招呼也没有打,径直朝外走去。

李治平在后头说了一句什么,言玉已经听不见了。

前线的战场已经在贺拔庆元带领的河东军的攻势下,退回了兖州一线,偌大空旷的永王府成了行归于周暂时的驻所,言玉穿过长廊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杀了李治平!

李治平本来就算是与他为敌,二人非你死我活不可!

他明知自己不该被激怒,该好好去考虑这件事,万不可落入他的圈套。然而崔季明被行归于周知晓女儿身一事,实在是让他心底恐慌到了极点。

李治平不会是随便说说的,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崔季明的!

然而他又能做什么?如今崔季明正在随着贺拔庆元,准备攻打郓州和兖州,她与他关系一度恶劣到这种地步——

言玉走了两步猛地停下来,两只手在衣袖内捏紧,拼命告诉自己冷静下来,他一定能想到办法。虽然身在行归于周本不该,但他几次庆幸着崔季明一路行军顺利,庆幸她在军中渐渐名声大涨。

言玉沉沉的呼了两口气,他走过长廊朝外而去,就听着右侧院内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白日里竟就在院内架起了高台,上头一男一女正在唱一出离别的苦戏,偌大院落里,没别的观众,唯有一把极高的胡椅立着,上头坐了个年轻女子,黑衣绣金抹额的侍卫站在胡椅旁,立的笔直的像块碑。

春日晒得很,这二人在地上的影子只有短短一截。

似乎听见了脚步声,胡椅上的裴玉绯往后仰头看了一眼言玉。

言玉只是微微一点头,便继续顺着长廊走离开了院落。

迥郎伴随她的动作也转过头去,裴玉绯两只手玩着袖口,忽然道:“李公果然真能让他方寸大乱啊。唉,如今行归于周也不用三足鼎立,马上就要……一人为王了。不知道别家怎么想,裴家可不会让李公就这么把多少年世家的势力,攥在他一个人手里的。”

迥郎从不去接她这些论朝野局势的话,道:“六娘子,可要换戏?”

裴玉绯懒懒的挥了挥手:“换,换《拨头》来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