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09|208.0208.@

帝王之友 209|208.020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阿继束着他那一头红毛,穿着皮质的胡服,穿过陇右道在长安城内邸所的前院,朝后头而去。进了后屋,才发现俱泰居然还未醒,醉的浑身都是酒痕,从矮床上滚下来,面朝下的扑在脚踏上昏睡。

阿继连忙将拎起来摇了摇:“师父!师父——”

俱泰睁开左眼来,似乎隐隐欲吐,捂着嘴强忍住了,往后一摊:“办成了?”

阿继点头:“行卷已经投出去了。不过既然您本来就有官职,就算是没有行卷,也可入考。”

俱泰揉了揉眼:“说是糊名,哪能完全断了裙带关系,我无公卿推荐,只得先靠行卷搏一把名。毕竟国子监内收行卷有两位博士,家中都有子弟在陇右道为官。别在会试就跌了,连御前都去不了。”

阿继将地上酒壶捡起来,圣人公布制科细则已有几个月,如今距离会试不过几日,长安城内涌入了上万名考生,单是国子监就快被踏碎了门槛,递交行卷之人排至了坊外。

国子监如今变动也极大,收行卷从两个月前已经开始。而就在收行卷开始的不过几日后,圣人以受贿、私招门生之名,贬前国子监祭酒去往洛阳为国子监丞,任命萧烟清为正四品国子监祭酒——

此事一处,震惊朝野。

这个女人在两年前获得五品博士之位,后因女子之身、制讲精彩,逐渐在太学、国子学内博得名声,多次向朝廷献计,又与太后薛氏多有来往。但与名声相对的是,主流的士子对其多有鄙薄,拒不来往。

或许圣人就是想利用谁都看她不顺眼的这一点,避免了国子监与各姓、朝臣的紧密联系,能切断部分国子监与朝廷藕断丝连的裙带关系。

当然也有大量士子之流对萧烟清多加讽刺,曲水、国子监、城南梅苑各处常有士子题诗的影壁上,多了不少指名道姓对女子管国子监的讽刺,认为天下士子出路竟由女人把控,甚至大肆写出萧烟清与薛太后、安王妃刁氏之间的关系,隐喻女子之间结成朋党意图染指朝政。

毕竟这种地方写诗不留名,又传诵极广,此事讨论的愈发激烈。

萧烟清甚至在几次出门时,遭到了一些多年进士不成,清贫且激愤的老士子的围攻,她也因此受轻伤。萧烟清倒是坚决没有退让,依旧在国子监内召开制讲,改内制,扩招十科。

早在任职之前,刁琢就曾与她见过几面,细聊之后,才说是圣人意欲召见,让她先来探探她对于制科的意见。

萧烟清还记得当年圣人还为九皇子,连王爷封号也没有的时候,跑来国子监的事情,只是她视力一向很差,也记不得当时殷胥的样貌了。

再见时,她作为五品博士,惯是没有入朝资格,也无官服朝服,穿着道袍来的宫内。

年轻的圣人,提出此事时,萧烟清满脸震惊。

她从来就在国子监多受排挤,再这样越级受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还不知怎么被对待。

殷胥道:“你想从五品博士做起,慢慢升迁?获得旁人称赞理解?以文服人?这是不可能的。萧博士,你不论在国子监熬多少年,他们都不会认可你的。”

萧烟清何曾不明白这个道理。

殷胥:“坐至高位,逼的他们认同你,才是一线机会。国子监祭酒之位,其实以你的能力未必能担得,毕竟能力不只是学识、见解,还有人脉、裙带关系。现国子监祭酒与你年龄相当、学识或许稍弱于你,但他身为男子很容易招收门生,荫庇生徒,在朝堂与生徒之间的窄桥上作手段,轻易便可获得权势。”

殷胥跟聪明人说话,惯常不会去有意夸大或隐瞒,毕竟他两世加起来,在说话技巧上也未必斗得过这些人,他道:“但我要你承国子监之位,的确是有我的目的。跟我想推行新政,跟有意刺激残留的世家子弟都有关系。我能给你官职,却未必能给你保护,以后指不定你被骂的一无是处,甚至被部分心怀愤恨厌恶女子参政之人谋害,最后落不得一个好下场。这条路很难得善终,你愿意么?”

萧烟清木屐簪发,做女冠打扮,此刻却抬头:“天下士子,多少人愿名留青史,而不顾往后。我也是士子。”

大邺女子有官品者,不外乎女官,六局管二十四司,不过是掌服饰、膳食。

女子有实权者,不外乎来自丈夫、家族,从班婕妤到已故太皇太后袁氏、如今的薛菱。

然而她却不同。

萧烟清对外虽留姓,但由于她早早入道成为女冠,在户籍上就是完全独立于家族的女子,是“无主”的,她不属于这世上任何的一个男子。

她为官,就是完完整整的她本人为官,没有姓氏家族的支持,没有丈夫权势的影响。

若她能担任国子监祭酒,纵然世间短暂,纵然圣人另有谋划利用她,她也想一搏!不论后人如何评价、不论后世有多人写诗文讥讽,她以作为文官的身份,将出现青史之上!

正是因此,萧烟清对于如今的一切嘲讽或攻击都能接受。

这次投行卷的两个多月过程中,不但是袒胸露乳的波斯、阿拉伯人,更有当年不少一两年前私自投行卷戏弄公卿的世家女子。这些行卷大多被驳回,不少女子怒而在国子监的影壁上题诗,嘲讽蛮夷戎狄可投行卷,父为累世公卿的才女却看也不看就被扔回。

当时国子监几张影壁上的骂战,沸沸扬扬持续了一个多月,三天刷一次影壁都不够他们写。刚刚刷过的影壁,到了午后,就能被诗文叠了几层。

甚至有人抄篆萧烟清那些通古博今的诗文,与那些嘲讽他的士子的行卷做对比,高下立判,明显是国子监内生徒所为。

萧烟清以安抚激愤为名,在国子监开设只有二十名额的女班,但并不具有参与科考的资格。

一时间围绕着国子监,议论纷纷扬扬。

不过谁都知道朝堂缺官员,圣人在选一批亲信,纵然再怎么跳脚怒骂,那些胡子都白了的老进士和激愤辱骂女子的年轻士子,都还是必须要参与这场制科。

等到会试三日的日程公布,总算有几个人品过味儿来了。

虽不知圣人的目的,但他挑选的时机太好了。国子监事务繁忙,天下考生更多的精力要去挤进会试,纵然再怎么怒骂,也不能放弃这次机会,而萧烟清只要主持过这样一场临危受命的会试,再怎么骂,她也要站稳脚步了。

然而这些也不能阻止会试的进行,既然阿继投成了行卷,也就是俱泰如愿以偿获得了会试资格,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习字不过两年多,诗书读过却很浅,当初投考的行卷都不是他写的。会试纵然糊名,但是从字迹文风,依然能辨别出本人来。

他显然要行弊。

此时俱泰抹了抹脸,从床上爬下来喝了两口水,阿继道:“圣人推行此法,为的就是防止行弊,您若是如此……圣人一旦知晓了,后头就难办了。”

俱泰换了定制的褂衣,道:“你以为就会只有我一个人行弊?”

阿继面露难色:“此事终究是不对的,别人行弊,也不是您这样做的由头啊。”

俱泰笑了笑:“阿继,我做过的腌臜事儿还少么?我是来当官的,如今这条路都不愿走,往后也别想爬得更高。我属意户部的官职,在陇右道干到老死也未必调得到长安来。圣人难道不知晓我以前不识字更没读过诗书么?他有意在与我通信中,提及制科一事,就是要我来。”

阿继惊:“你的意思是圣人要您行弊……”

俱泰:“他可不会这么说。只是圣人告诉我,他如今缺可信的内臣,能到了御前,他就肯用我,至于怎么到御前,我就自己想法子吧。天底下没有哪种制度,是毫不藏污纳垢的,圣人没有年轻人自信满满的毛病,制定此举,也知道其中有门路,但谁做事都不能太死,他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他行弊过会试,就算是圣人手里的把柄,日后他这个臣子若做事没边儿了,圣人还能拿这个污点来捏他。

他这两年在陇右道,从一州小官,爬至州别驾,此官看起来位置低,却有批驳之权。再加上俱泰的手段,私下商贾身份的作用,他在陇右道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俱泰野心可不止在陇右道,既然为圣人做事,在殷胥登基前就与他多次通信,登基后又助其对陇右道的通商税率改革,他多次显示出自己的野心和忠心。

如今就是殷胥对他的认可,对他直言往后为防各地如山东河朔这般叛乱,将会削道、州权力,且对他递出了一道往朝廷的登云梯。

只是……

俱泰换了衣裳,打算出门拜访崔式。

阿继替他披上外衣,束好腰带道:“崔式如今是礼部尚书,又是圣人一手提拔,此事既有圣人授意,他必定会暗自帮忙。只是本来打算借的是您与崔家三郎的相熟,托其父行事也算有个门道,谁能料到……”

贺拔庆元已死的消息传遍了陇右道,但崔季明死于郓州的消息,是俱泰来了长安才听说。

他的利滚利,自崔季明将二十个金饼返还于他,他本此次要还的是承诺的权势,却无人可还了。

俱泰想着两年未能与崔季明再联系,再见面总要有些拿得出手的礼,还叫人去往如今被□□灭的差不多的波斯国,寻了把上等波斯弯刀,一路包在皮革中,想她见了必定欢喜。

他若能在长安为官,也算是和崔家三郎在一座城内,或许能时常见面,同立于惯常也指不定……

却不料,他兑现承诺,来了长安。

该立足于朝廷上意气风发的人,却逝于济水。

俱泰摆手:“不必说了。人死不能复生,圣人早之前屠戮郑、王两姓,与三郎不无关系,若我真有复仇之意,理应协助圣人将山东、河朔收复。”

他说罢,不愿多露感怀之色,迈出腿跨过对他而言高高的门槛,快步朝外走去。

而此时,在大兴宫内,殷胥罢朝后却又收到了王禄提来的东西,四下无人,王禄只说是珠月姑姑从建康送来的,说是三郎予圣人的生辰贺礼。

殷胥刚刚在朝堂上沉着面色,如今听了这个却隐含笑意:“她终是记着我还要过生辰,莫不是又送来了什么新奇玩意?”

看着王禄提了个沉重的铜鉴来,惊道:“这是冰鉴?难道是建康时鲜?鱼鲜?荔枝?”

王禄面色简直如土,来人提醒过里头的东西,可生辰贺礼四个字又是三郎原话,不传不行。殷胥越想,话越多,道:“难道又是一痛建康湖水?我可去过建康,她这没再有心意了?你知晓是什么?”

王禄想开口,殷胥又搓了搓手,摇头道:“你别说别说。我可不想没拆开就提前知道了。”

王禄:……我怕您吓着了。

他艰难道:“路上虽然只要是经过州县就从冰窖中加冰,但也未必能……新鲜。圣人你往后退一步,我打开给您看。您、您坐稳了。”

王禄先拿了个托盘来,才把冰鉴里头那层铜器拎出来,然后倒扣在了托盘。

满面期待的殷胥就看着一个还束着发髻的圆滚滚后脑勺先着地,在托盘里倒下滚了半圈,他没反应过来,直到王禄转过托盘来,他惊得弹起:“这是——!生辰贺礼?!这是谁——!”

王禄道:“圣人或许没见过,珠月姑姑那头传信来,说这是李治平的脑袋。”

殷胥:“……”

他半晌才找回来自己的声音:“她去建康,杀了李治平?”

王禄点头:“听闻她只带了一名随从就去了建康,已经平安逃出。”

她居然杀了行归于周的三公之一,这对于殷胥来说,的确是某一方面的喜讯,但就……拿这个当生辰贺礼么?!

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啊!日子还能不能过了啊!

王禄道:“三郎的意思是,还请圣人将李贼的脑袋,放置到贺拔公的墓前。”

殷胥虽然能理解她复仇的心意……

但是搞了半天,居然连送个脑袋,也不是给他的!而是让他转交!

殷胥:“她没有别的消息了?快收起来吧,回头托人去做此事。她就连封信都没有?也没有多传话?”

王禄连忙拎着发髻,将那脑袋装回了冰鉴中,看着圣人抚额皱眉无奈至极的样子,连忙道:“有有。不过此信不是从建康发出,而是从徐州,因为运送头颅需要沿途填装冰,比信件要慢,所以两件东西不是同时发出的,却同时到了长安。”

他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好似草纸做成的信筒,上头还有些污渍。

殷胥接过,竟捏着里头还有别的硬物,他拿桌案上的小刀拆开信封,还没来得及拿信,一枚粗糙至极的木梳从其中掉出来,才桌案上打了个转才倒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