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10|208.0208.@

帝王之友 210|208.020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殷胥愣了愣,拿起梳子翻看半晌,刀工实在是粗糙,梳齿有的细有的粗,外头也没有烫蜡,似乎打磨到一半,信封里还带着一点木屑。

上头倒是雕的鹤,比梳子像样多了。似乎是她捏着刀尖连笔画的,手摸过去还有尖锐的边角。殷胥拈着那梳子,呆了呆,好似木头上还有她用力捏过的指痕。

草纸的封筒内一张薄薄信纸。

他展开来看,崔季明率先辩白道:“我以为做梳子很容易,却没想着那么麻烦。做了三四把不成样子,也就这个勉强看起来能像梳子了。某人心心念念要从崔府讨把梳子去,我本意有想过将崔府那把旧梳拿来给你,可惜如今建康实在不是能乱跑的地方。”

她又如同诉苦一般道:“我手指都磨出血泡来了,黑檀木的木屑吸进鼻子里,特别难受。我觉得做一把梳子,我要病三个月。”

殷胥失笑:她以为这样说,就卖够了可怜,不会让他在意到这把梳子的粗糙了么?

他将其捏在手里,这封信看起来写的相当潦草,殷胥心中难免不满,但崔季明实在鸡贼,她南北乱跑,居无定所,不给他回信怒骂抱怨的机会。而后再不断的嘴甜说些话,使他刚气恼起来,夜里翻来覆去的时候又是思念更多,第二天只记得她几句甜言蜜语,忘了自己的愤恼。

崔季明:“我估摸你头发长得很长了,还是别剪的好,多可惜呀。如今在外,没人能给我梳头,还要靠自己,估摸着梳头技术大涨,日后进宫给你当个梳头娘子还是可以的。”

听她这么说,殷胥忍不住抬手想捏捏自己头发,到底有什么值得某个人心心念念的,却只摸到了发冠。

他虽然年纪不到弱冠,但毕竟是圣人,还是需要用小冠将头发罩在其中。

崔季明:“因最近总是在路上,附近许多地区都在内乱,大大小小的仗打不完,不得不宿在荒村野庙内。梦里老是你一会儿恼怒、一会儿高兴的叫我名字,我被你喊得一下子惊醒过来,正巧发现附近有兵队摸到附近,时间恰来得及我反应逃走。一路毫发无损,应该有你的功劳。”

殷胥读的只觉得又甜蜜又……担忧。

她就是不肯说日日夜夜都想他,如此迂回,表达的不还是同一个意思。

只是她几句话也掩过太多事情,如何杀李治平、如何逃出升天,只字不提,一路估计是比行军还苦,边逃边走,就让她用几句话概括了全部。

崔季明又道:“我下一步打算去山东河朔,怕是很难递出信来。我不该瞎承诺,说什么一个月送一封信给你,结果又做不到,白白让你期待。不愿意去承诺,也是因为我的确不是个很有定性的人,很难做到,你又很容易当真,老是被我所骗。”

殷胥忍不住低低抱怨出声:“也是知道自己没定性啊……”

这话刚说出声,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想起王禄还在殿内,莫不是将他神情都看了去,抬起头来才发现王禄早已悄悄出去了,他竟没能发现。

“不过总有些事情要给你承诺,之前第一次信中写到对河朔山东一地的对策,实际只说了一半。我当时心里便有计划,只是具体可能要去了河朔才能知晓。如今十七,离弱冠还有三年,我觉得我还是有时间将山东河朔打包着当生辰礼物,赶上一波。”

什么?!

她打算自己去山东河朔!

难不成杀了李治平也不愿回长安的原因,就是想要从内部去在河朔立足?

她……因她知道,大邺如今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平定。

而放河朔先攻南方又是不可能,毕竟南方如此广域,一时出动大量兵力难以及时收回,关中空缺容易被河朔先攻。她也是想到了这点,才觉得收复河朔才是重中之重么?

会几年不得相见么?毫无根基与那些骄兵、豪强为伍,她若是身份暴露,怕是就要难有活路了吧!

崔季明在这样一张薄纸上,没写什么计划,最后只说了几句:

“今年生辰宫中有薛太后、有泽,也算是有人陪你,若是你孤身一人在长安过生辰,我必定是不论如何也要赶过去的。纵然最想见你,但是就像我身边也会有友人,还是要将精力放在身边人,手边事上,我们也不是只有彼此。”

“可惜,十七岁多生嫩的年纪啊,今儿吃不到,不知道再放两年,会不会少了鲜劲儿啊。”

啊喂——

殷胥猛地脸红起来。

最后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难道再长几岁,她还要嫌他老了么?

崔季明就总是感慨他年轻,果然……她还是很看重年纪的吧!明明她更年长半岁,怎的就有一种他再过几年就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他没有嫌她大半岁就不错了!

她要是真敢当面说他年岁长了不如当初,他就一定不能服软,要拿某人心心念念的胸前那点事来说痛她不可!

这封信短短半尺长,其中表达的事情却并不少,殷胥反复看了两遍,这些年来,从她手中收到的信实在不算少,境况却与前世截然不同。

以前是大篇的军报与感慨抱怨,他要从那几行抱怨饭食和帐篷的字句里,拼命找她的一两句关心,要尽力的去想她的生活是怎样。而后从那单薄的想象里,就能得到许久的安慰了。

然而现在,她就算送来了梳子,就算是说了些好似撒娇的话,满篇每个字都能让他抠出几分情意来品,却怎么都感觉不足够。

她就没有想过犯个懒,与他温存在一起,什么也不去做么?

当夜睡前,几个老宫人要来给殷胥解发,殷胥却拿出来一个粗糙至极的木梳给她们,说要用这个梳头发。

梳头的老宫人看着这梳子,简直脑门上汗都沁出来了。

也不知道谁拿了这么个玩意儿来,用这种连乡野卖货郎都拿不出手的梳子,在皇帝脑袋上动土……谁是不像要命了么?

然而圣人却显得心情极好,跪坐在镜前,低头拈着脖子上那红绳白玉佛玩,看她半晌不动手,微微皱眉道:“怎的?”

梳头的老宫人,硬着头皮拿着梳子抬起手来。

圣人身边的宫人,几乎没有年轻小娘子。他一贯对身边要求苛刻,什么东西都不可乱摆乱放,做事都要又快又利索,也不爱听宫人们随意开口说吉利话。前一段时间头痛时还因为半夜宫人在门外小声说话而发脾气。因此他身边几乎都是宫里战战兢兢十几年,又和气又滴水不漏的老人。

不过崔家三郎去世之前,想到外头沸沸扬扬的传言,圣人知晓也不辩解,宫里头的下人也几乎都认为这是真的。

毕竟有些圣人身边的宫人,见过崔家三郎进宫时,圣人惯常不许旁人再贴身伺候,二人在屋内,时不时说笑起来,仿佛隐着的另一面都只在崔家三郎面前展现似的。

而后崔家三郎出殡后第二日,圣人就立安王之子为储,更是当时一阵风言风语。本还有大臣倡议圣人尽早大婚,此事之后,渐渐也没了声响。

谁人都觉得圣人是确实喜欢男子,钟情崔家三郎,其身死后不愿再与旁人亲近,也都是心里一阵阵唏嘘。

只是最近几个月,没隔一个多月,圣人总有几天心情大好,这回连身边宫人也猜不出来。

梳头的老宫人,拿着梳子顺着发朝下梳去,忽然手上一滞,听着圣人吃痛嘶了一声,惊得冷汗都下来了,连忙伏下身去请罪。

圣人倒是不算生气,只是道:“怎么了?”

老宫人颤巍巍答道:“木梳上有些梳齿切割的……不直,很容易倒钩住头发,圣人,要不……换一把梳子吧。”

圣人叹了一口气:“她就这手艺还敢拿出来送人,罢了,给我吧。”

老宫人连忙道:“或许可叫宫中工匠修整一番。”

圣人:“不必了,回头叫她自己修整,不能轻饶了她去。”

老宫人拿下梳子来,还未来得及递回圣人手中,就看着竟然让她一梳,断了两个齿——!

这什么垃圾梳子,是要断了他们这些下人的命么!

果然圣人一接过梳子,看见断了两个齿,当场就变了脸色:“你以前就在御前做事,就如此毛手毛脚么?!跨了大半个中原拿来都无事,到了你手里,就断了齿?!你知道这是什么寓意么!”

梳子惯常寓意定情,纵然某人的情也太粗糙了些,但断齿绝不是好寓意。

他恼怒起来,定情到手中第二日,就变成了断情?!

老宫人哪里敢解释是这梳子质量太差,连忙伏倒请罪。

殷胥捏着那两个断齿,懊恼愤怒不已,他甚少发脾气,对着那梳子半天没说话,强忍着脾气,转头瞥了那宫人道:“下去吧。去问问林太妃要不要个梳头人,若她不要,你便去掖庭宫吧。”

那老宫人抬起头才明白,在新皇这里上任不过半年,就要革了职。只是幸好圣人不大爱对下人打打杀杀的,她算是保住了脑袋……连忙叩首退下,心里也知道在宫里失了位置,怕是日子还不如掉了脑袋。

殷胥捏着那梳子,只觉得收到头一日就弄坏了,心里说不出的不舒服。

他总是忍不住联想那些不好的寓意,但想着崔季明说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写信,如今又身在险境,愈发担忧。实在是他被上次崔季明出事给吓到了,自那之后有点风吹草动便惴惴不安。

只是外人绝看不出来,圣人心里头一边装着改科举常科,重开州学县学这样的大事,一面又揣着梳子断了两个齿会不会昭告着不吉的小事。

紧接着,连接四日的制考会试开展,圣人开了已经十几年没有过的殿试,会试通过的一百四十七人全部有幸面圣,且殿试的地点从往年国子监中的场地,改至了大兴宫中。

上万名考生,却只有一百四十七人入考,可谓残酷。

只是往年进士最多不过二十人,又无殿试这种面圣的机会,大邺的考生早习惯这种浪里淘沙。圣人又在会考贡生名单公布后,封七十余名多年考取不中却策论优异的考生为恩科,虽不能参与殿试,但仍被封为翰林、博士等等。

十几日后,这一百四十七人的考生,穿着朝廷下发的朝服,终于可以有资格踏入大兴宫。

以往只在中宗后期和肃宗刚登基时,在国子监办过约三十人的简单殿试,圣人有意将殿试作为科考中的常项,怎能不令人激动。

只是这次入大兴宫中的队伍里,却有不少令人侧目的身影。

一些大把胡子的波斯人、皮肤微黑或眼睛发蓝的康国、安国人。

为首的便是那个身量不过旁人一半高,手指短粗的看起来连笔也握不住似的侏儒。大邺宫中原来也有些侏儒,也有贵家从东西市买西域而来的侏儒。眼前之人,名俱泰,给自己取姓为钱,似乎是吐火罗人。右眼蒙有一绸缎眼罩,头上束金玉发冠,看起来绝不像是下等人出身。更何况他走起路来,背着手,挺胸抬头,好似进宫跟回了家似的。

几个年轻考生一问,才知道这人居然已是安西州别驾,似乎这些年在安西都督府有了些实绩。

只是多年没有举办过这样的殿试,两仪殿内未免也有些乱。贡生入了两仪殿,不太懂得规矩,黄门和礼部官员在两仪殿内,不停的维持着秩序。

殷胥晚了片刻,才穿着颇为正式的朝服而来。

众贡生抬头一看,虽听说圣人年轻,却看着一个十七岁上下身量极高的身影站着,怕是比在场所有人都年轻,一个个也忍不住心中惊叹。

俱泰因为身量太矮,他的桌位安排的也较为靠前,跪坐写字倒是不用给他搬个凳子垫脚。他抬起头来望向殷胥,殷胥眼睛也扫过他面容。

从几年前围猎场上一个远远的照面,到后来在西域中通过的几封信,就算是在三州一线见面,俱泰与眼前这位圣人的交流,也并不多。

只是,谁能料到……

当年一个是穿着戏服拿着小木剑做滑稽表演的侏儒,一个是传言痴傻瘦弱不堪的不受宠皇子,如今却在大兴宫的两仪殿中,以这种方式相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