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12|208.0208.@

帝王之友 212|208.020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太行山横亘之处,算是危地,给叛军与朝廷之间划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极限,而妙仪此刻就在这界线之上。

她怎么都未想到,进山竟是真的进深山,山路与马车同宽,崖在手边吸人低头去看,车夫额上汗涔涔沁成一层盐花,马腿走起来,一鼓一绷血管遒起,似随时都能爆血而亡。

白日曝晒,却只觉得山低风紧,不敢看远山,使人浑身发冷。

这已经是妙仪第三次抛下行李,如今仅剩两辆车,来时冗长的车队早被抛在几道山门之外,他们刚刚经过一处棋院原先在的旧址,说是李先生听外头战乱,不安心,又将棋院朝内挪了一次。

两边车窗一边紧贴着山壁,一边使人不敢探头,妙仪坐在车内,惴惴不安。

她很少这样自己离开家,以前舒窈还在长安的几年更甚,舒窈几乎连她去棋院也要同行接送。而如今随着行李抛下的还有奴仆,在她身边的只剩几个一直伴着她的下人。

昨日进山中村落,今日凌晨便从村中出发,如今已经下午,终于前头骑驴领队的小童道:“哎,到了到了——”

妙仪连忙拉开车帘,眼前过去,右手边断崖消失,只剩一道浓绿的缓坡,一座深灰色的沉沉院落坐落其中,旁边不远处还有村落。一条单人行走的窄道从坡上蜿蜒下去。那童子跳下驴来,驴也会爬坡,利索的跟着他脚步,他回头道:“哎,马车可下不来,要拿的东西,让人给你拿便是了。快点,再晚我就不等你们了。”

当妙仪拽着旁边的草才走下去,下人们抱着行李也终于走下长长的窄道时,终于到了院落面前,门大敞着,外头喂着鸡,院落却像是被雨水沤了几十年黑色的老庙,那童子声音响亮,道:“崔老狗的小孙女来了!”

妙仪瞪大了眼,活有一种让人卖到山里的感觉。

进了院,里头有七八男子,大的估摸着五六十头发花白,小的也就跟妙仪年纪相仿,都穿着统一的灰褂子,看起来更像是生徒,拿着粗糙的木棋盘正在对弈。里头晦暗的高堂内,这才有个面容微圆须发白的发亮的老头子跑出来,说是跑……恨不得是急不可耐蹦出来。

崔妙仪站在距离长安千里远的深山诡异宅子内,有点惊慌的瞪着眼前的白须老人。

那老头看见妙仪,拍腿大叫,声音洪亮:“你就是崔老狗的孙女?!”

崔妙仪一脸呆滞:“姓崔的那么多,您说的是哪个……”老狗?

老头都快蹦起来了:“崔翕!我说的是崔翕!那个恨不得把自己塑成千古圣人的崔翕——”

妙仪连忙点头:“我确实是二房的小孙女,阿耶说熊先生给您递了帖,要我来拜师。”

那老头正是李信业,旁人这个年纪怕是早就两腿乱颤,他就跟满身心劲儿似的,眼睛泛光,两腿不像是走路更像是跺在地上,道:“熊茂在那棋院内一直混个三流,脾气死臭,如今来托我,怕是连整张脸都快磨没了。怎么着,你祖父退了位也是大忙人,还不肯教你?”

妙仪知道既然有小童引他们来,李信业不可能不教。

旁边已经有奴仆在引着下人去放东西了,李信业还是没有没有往里请她,而是站在前院说话。

妙仪答:“祖父几个月前去了……”

李信业瞪眼。他腮帮子都鼓了起来,脸上涨红,院内圣徒也都抬起头来,他半天憋出了几个字:“死了?!怎么死的!”

妙仪纵然不知事,也在长安听说过不少关于祖父的传言,此刻为难道:“有其他世家之人排挤……刺杀了祖父。”

李信业也不知道是不甘心的恼怒,还是畅快的大笑,一时间嗓子眼里两个声音挤出来,如同打嗝:“死了好!死了——干净!早当年揣着天下万事的心思,为相也就罢了,棋艺一道也非要整个流芳千古不可,谁输谁赢心里有数!你跟他也学不着什么——来,过来!”

他两眼瞪得跟要掉出来似的,脸圆个子又高大,妙仪战战兢兢往前靠了几步,李信业蹲下来:“你幼时跟他学棋?如今几年了?”

崔妙仪摇摇头:“我记不得了,幼时跟祖父住在一起,小时候便看棋谱,但也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信业看她又道:“把手伸出来我看看。”

妙仪身处手来,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若是娇生惯养必定手细腻无比,她右手中指指腹侧边有常年捻棋子留下的老茧,还不知道都玩过什么,居然好几处划伤,指甲短短的,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世家门内的贵女。

李信业道:“你觉得这里如何?”

妙仪:“有点吓人,但是我看门口有鸡,你们养鸡么?还有养别的么?我想看看!”

她明明都十二三岁了,说话仍如稚子,毫无抱怨。

是,若是真受不了,怕是路上一半就哭着要回去了。能到了这里,总不会是呆不住的。

李信业道:“修棋,没几年出不去的,到时候你都是老姑娘了,也不想着嫁人?”

妙仪从没把自己和嫁人两个字连上过,看着站直身子的李信业道:“我不嫁人不行么?要是不嫁人,阿耶会不会来这里,抓我出去嫁人!我可不想,嫁人就不能让我好好下棋了。”

李信业大笑:“是!嫁人后相夫教子,哪里还可能一天六七个时辰望着棋盘不抬头。你来了就不能后悔要走,想走你也走不出去,过两日有你哭的时候。留三五个下人,叫其他的都走,会有人照顾你。”

妙仪看着他往后院走,连忙提裙小跑跟上:“这里也有女弈者么?长安棋院里只有我一个,他们都拿我当异类呢!我到这里,也要一个人住,避开他们一个人练棋么?”

李信业走进后院,院内坐着几个女人,手头上正在忙活着,里头有个矮矮胖胖近四十的女人,还围着围裙,笑的热络走出来。妙仪还以为是宅内的厨娘,却听李信业笑:“这是我女儿,也是这座棋院的另一个女弈者。”

胖女人走出来,看着妙仪就捏着她胳膊,道:“哎呀,今日可以做锅焖鸡,来了个这么瘦的小丫头,要好好补一补。”

妙仪已经呆了,她以为的棋院,焚香静室,远离尘嚣,时间如流水一般淌过棋子,如今却是深山农家院内,谁人都可能修得,棋绝不高高在上……

妙仪呆了一下,笑道:“你要去捉鸡么?我要看我要看!”

那胖女人也未曾料到崔家二房的嫡孙女,居然是这么个性子,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拽着她走出去:“走,我们一起。”

妙仪对着李信业拜了两下,就小跑着跟着那胖女人走了出去。

而就在太行山外的西侧,不过几百里距离,朝廷的部队驻扎在了潞州。朝廷来的圣旨一到,康迦卫升成了去往太原这一支的行军主将,眼见着再行几日就要逼到太原。

此刻康迦卫正在往一处矮小的帐篷里去,掀开帐帘,昏暗低垂的篷布下,一个灰袍青年正盘腿坐在地上看书,他有些风尘仆仆,抬起头来道:“康将军,有何事?”

康迦卫在这样的帐篷里根本站不直,只得也坐到铺着皮毛的地上:“朝廷那头来了消息,说你既被废,就只能是庶民。说要不然你就回长安,圣人考虑要见你……要不然你想去哪里都随意,就当你没来过这里,但天底下不再会有永王这一名号。”

兆偏过头来:“就当从来没来过?我能去哪里啊。胥是怕我觉得回了长安会被杀,还给了我多一条路啊。”

康迦卫叹气道:“哪里都能去,天底下很多人都是失了根也能活下去的。只是如今河朔山东与南方都在战乱,你只能往关中或西域走。如此还不若回长安,如今圣人已经坐稳了位置,或许不会为难你,你也能下半辈子享着清闲。”

兆已经随军许久,他手指卷着书页,道:“前几日,我提的关于潞州刺史和城墙结构一事,可对行军有帮助?”

康迦卫点头:“算是有些用。毕竟如今军中没有太多了解山东的人。”

兆:“那我能从军么?”

康迦卫笑:“你若是想要功成名就,建议你别选从军。你如今已是庶民,要想从军只能从小兵做起。你知道普通步兵每年要死几成么?你住过他们的通铺大帐篷么?衣服里各种虱子,吃着半个干硬的饼子喝着菜粥就要上战场的日子,你能过得了么?不要想的太美好,你或许活不到往上爬的那天,就死在了军中。”

兆在军中这段时间也渐渐明白普通士兵的生活有多么残酷,他抬头:“我想驻扎在这里,我想要那些人付出代价,我也不想让大邺分裂。就算是普通士兵,我读过书,骑射都不错,怎么也不可能一直留在底层。我想试试。”

康迦卫瞥了他一眼:“这没法试,一旦受募入伍,你就不可能再做逃兵。到时候你违犯军纪被杀,你在战场上丢了命,我也不可能顾着你。你能活几天,就看你自己了。”

兆沉沉的点头:“我了无牵挂,并不怕死。”

康迦卫想说些什么,却又忍住,只道:“去找校尉报道吧,你的条件进了军中,最少也能有甲。以后什么路,真的要你拼了。只是名姓要暂改,你可想好了?”

面对未来要迎来的生活,兆显然也没有多少期待,勉力笑道:“改姓万。万兆。”

康迦卫点了点头,走出了营帐。

几日后,一位识字读书且骑射优异的青年,成为了骑兵小队中的一员,罩上沉重的令人无法喘息的铠甲,随着浩浩荡荡的大队往太原的方向而去。

如同这一年,大邺的大片土地上发生着种种变动,因此而改变的人并不在少数。

蜀地成都府,关于允许民间报矿采矿的消息昭告天下,圣人提高了商税,却在成都率先开设了交引铺与榷货务。如此一来,商贾能插手的产业就更多了,舒窈是剑南道附近沸腾的不少人之一。

离开江东到蜀地对于舒窈的产业虽然有不少损失,但她毕竟几年来积累了不少人脉,随着战乱一起逃至蜀地的并不止她一人,她不过十五岁,独自占有成都府内大片府宅庄园,手下能替她对外行商的亲信,已经有七八人。

女子身份实在不适合当面与人谈事,她隐在幕后,不论是怎样的生意也绝不露面。

府内,她此刻身上披着软被,正在榻上休憩,喜玉悄声走进屋内,秋初不算凉快,她居然还颇为奢侈的用着冰盆,股股水烟正在从屋内几个冰盆上缓缓沁出。

喜玉收拾着桌案,回头看了一眼静静休憩的舒窈。

本以为以家世与舒窈的相貌,她或许十三四岁就会早早嫁人,然而却看着离她嫁人的日子还有很远很远。这样容貌在长安都能数得上顶尖的姑娘,独自到江东又来蜀地,一个人手中捏着价值难以估计的庞大产业,天底下还没有哪个人配得上她。

喜玉竟希望她永远也别嫁人。

她这几年给舒窈做事,本就识字如今接手的事务也越来越多,望着舒窈折了的几张纸和卷宗,她粗略扫了几眼,心头一惊。

身后,似乎是舒窈醒过来,眯着眼睛,娇懒的爬起来:“觉得如何?”

“若是从官府的交引铺收生矾,到蜀地来炼矾,看起来倒是能有的赚头,打算收几成的量?”喜玉问道。

舒窈伸了个懒腰:“九成以上,蜀地渐渐商贾聚集,练矾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产业,投出去七成家产也要把此事办成。”

喜玉:“全都捏在咱们手里,是不是不太好,蜀地不知咱们一家,或许会在其他行路上排挤咱们。”

舒窈笑:“就算是全笼在咱们手里,也不能对外显示如此。让下头人分开挂名经营,到时候再做出互相争利,势不两立的样子了。商贾之间互相不问产业,他们都会以为是对方开的。”

喜玉笑:“五娘子倒是都想明白了。只是这件事——”她手中拿着那卷宗,犹豫道:“太冒险了罢,如今朝廷正要插手,怕是不会肯放给咱们。”

舒窈扯着披帛爬起身来,拨了拨脸侧的碎发,道:“造船一事,一定要做。而且要做的比朝廷好,怎么样从普通商贾,能正式入到朝廷眼里,就看此举了。不过不着急,未来这一两年,我都会主要忙这件事。有点凉,让人把冰盆端出去吧,我打会儿扇子。”

喜玉连忙叫外头垂手等着的下人,看着舒窈打了个哈欠坐在桌案前,一只玉手翻看卷宗,另一只手打着一把嫩绿色的折扇,扇子用过许久,边缘有点陈旧的痕迹。

喜玉是她贴身奴婢,自然知道这扇子来源,看她还在用,忍不住多望了一眼。

五娘子消息一直准,她怕是早知道了睿王修逼宫失败,被烧伤后贬为庶人,流放出宫一事……

她什么也没说过,也没感慨过,就好像是从不知道一样。

舒窈忽然道:“给我磨墨,这里怎的有一处不太对。”

她放下扇子,拿起笔,低头看向账目上几行细小的字,喜玉连忙从檀木盒中捏出细墨条,添水小心磨墨。

阳光透过来,扇面上两只憨态可掬的幼猫,一如从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