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13|208.0208.@

帝王之友 213|208.0208.@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如今天下动乱最激烈的,便要数河朔了。

山东附近几家势力都很壮大,而且站稳了脚步,只想着要再争一下靠近黄河最繁华也最重要的河朔。

相较于夏季也慢慢过去伤寒最后一波爆发的结束,建康那尸骨埋田的周围州县终于迎来了一口喘息,战乱也渐渐稀少。

此刻的崔季明正待在被围攻的元城。

元城天降暴雨,这座小城内满是泥泞,如今这支势弱的军队蜷缩在元城、魏州这一代,虽说大将虽是世家出身,却是三流世家,手下势力并不广,如今的军队还有相当多刚刚加入的农民。

附近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军、各姓手下的反叛军,围在河朔这四条河渠平行的平原上,十几支队伍大大小小的争着每一座城池,今日这支军队灭了,明日那支军队再四分五裂,像裴家这样山东的世家,也想要来夺取河朔附近的围城。

主将赵弘敬,祖上最显赫也不过是幽州刺史,如今围困在元洲,踏在水里走过营帐之间的水汪,黑色靴子上满是泥泞,看起来更像是个抢掠来铠甲的匪头,他进了主帐,拂了一把铠甲上的泥水,还没解掉披风,就听见有小兵急急忙忙来报。

“将军,他们终于抓到了那些起义的流民,他们果然有头目!人已经押到元城了!”

赵弘敬立刻惊喜地站了起来:“抓到了?!他的人马呢,能有多少?”

“咱们围杀之后,也就剩两百多人了,那头目不知道他们抢了多少东西,马似乎也不知道是从哪家马场偷来的,简直各个膘肥体壮!估摸那头目就是个偷儿出身!”小兵报道。

赵弘敬一听还有不少骏马,连忙道:“走,那头目押到哪里了,我们去瞧瞧!”

这一伙流民不断的在魏州一代游荡,虽然没抢多少赵弘敬手下的战马钱财,却仍然见谁都干啥,似乎是从黄河上游逃窜而来,一时为祸。如今打了三个多月了,对方面黄肌瘦的流民跟兔子一样,进退无影,边打边逃。赵弘敬实在是烦不胜烦,却又不能不管,渐渐看着对方好似每次都很有组织行事,渐渐觉得这帮流民,比自己手下某些招进来的兵好太多了!

这种流民要的不就是钱么?击溃了俘虏后,再收编,给够了钱,指不定还能当前头的主力。

于是他想要收编之意愈来愈盛,偏对方还丝毫不理会他的诚意,那个头目跟他们斗了几个月看起来更成熟了,也更难抓着了。赵弘敬觉得再不打下他们,对方马上就要强势起来占他的地盘了,而且眼看着越来越精,再不抓往后就抓不住了。

派出了足有两千人的队伍,总算是把这个头目活捉回来了。

赵弘敬到场时,一个青年正跪在泥地里,双手被反绑在身后的木桩上,旁边看押他的军士猛地踹了他一脚,青年吃痛,倒吸了一口冷气。

赵弘敬站定:“就是你?!三个多月,不还是了落到我手里!早知如此,不如在我第一次与你说时投诚!”

那青年抬起头来,笑出一颗虎牙,口音听起来就是河北一带:“哪有那么多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往魏州来,去往北抢了。”

赵弘敬看他一头卷发,似乎有些胡人血统,耳朵上还带着青铜的塔状耳饰,左侧脖子上还有一只飞燕刺青,看起来像是个突厥血统的地痞流氓。

赵弘敬看他毫无惊惧,笑的好似桥洞下混日子的地痞流氓,恐吓道:“你以为到了这儿还有命可以活?你这脑袋还能在肩上再扛两个时辰?名姓?出身?”

青年仰头笑了:“赵将军,还爱打听死人名姓啊。在下姓季名子介,乃是赵煚后人改的季姓,出身河北。”

季姓在河北一带也算是分布极广,赵煚曾任冀州刺史,广修沟渠,善名极广,在河北季姓也不是一支可小瞧的力量。

赵弘敬心中一惊。他算是靠家世服人,这小子竟家世不比他差?

崔季明这话喊出来,赵弘敬噎了一下道:“那祖上倒也都算姓赵,那你为何沦落至此?”

崔季明还没开口忽悠,一个看守着他的小兵忽然开口道:“将军,不对,你看他耳朵后头还有刺青!”

赵弘敬凑前一步,捏住崔季明的耳朵往后一瞧,果然耳后颈上有个圆环形状的刺青,这可是罪犯奴隶的标记!这小子哪里是什么赵煚后人,分明是借着季姓来骗人!

不过估计这小子也是个偷摸抢骗起家的。

他却心头松了一口气,往后退到:“好啊,一个罪奴也敢随便胡扯是什么名门之人了!”

崔季明毫不畏惧抬头笑道:“大老远从魏州附近拉来,大人不会是非要让我在元城这小地方处斩吧。”

赵弘敬心里想的却是,若这人真是赵煚后人出身,还不能留他,可若是罪奴出身,还能爬到哪儿去,他冷笑道:“你以为你杀了我那么多人,我会就这样轻易放过你?你可识字?会骑射?”

崔季明道:“认识一些字,就是写字难看。赵将军这是要留我性命?”她明知故问。

赵弘敬哼了一声:“看在你识字的份上,做个小兵吧,至于你的人马,我要全部收编!”

崔季明跟耍赖似的道:“好歹让我当个骑兵啊,我阿耶就是胡人,我天生两条腿都比别人短一截,你让我当步卒不是送死么!”

赵弘敬才不跟她多说,踹了她一脚冷笑道:“能多留一条命你就高兴吧!”

说罢他甩手离开,崔季明低头倒吸了一口冷气,也终于缓缓的笑了出来。想从内部下手真不容易,如今到处都在抓壮丁,河朔附近已经找不到什么能当兵的男子了,勉力凑出来三百流民匪徒,为的就是给进一支军队当名片。

河朔是必争之地,等到形势定了,河朔被统一了再想打就难入登天了,她必须利用现在尚混乱的局势!

而黄河边这狭长地带中,以崔季明的眼光看来,最重要的不过是从西到东的滑州、魏州、博州。滑州比较靠近朝廷,如果发生了什么变动,她或许会被迫卷入和朝廷的战争,这当然是崔季明不想看到的。博州如今正在打仗,三家兵力争夺,血雨腥风搅动着她怕是很难插手。能选的,就是魏州了。

只是赵弘敬打仗本事一般,守城本事却不错,虽然势力占据的地方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他居然还在裴家的几波攻击下,守城如此之久。崔季明想着既然无兵力,外功也打不下,只能内部攻破了。

赵弘敬这个人也不算太难猜,计划实行这段时间,也终于达到了崔季明的目的。

赵弘敬手下兵力损耗严重,不得不临时抓民兵来补,如今队伍里什么人都混杂,迟早内部要有矛盾。但她还不能在势力积弱的时候贸然露头,自立为军,总要先让赵弘敬先站稳了脚步。

她正思索着,一把刀挑开她身后的绳索,大雨中对面一个兵将道:“季子介?你就季子介?过来——”

崔季明两腿跪麻,踉踉跄跄起身,走过去,道:“我就是!”

她接手,拿过了衣服,兵将道:“你的营帐在赵将军主帐不远处。”

崔季明:“我不是小兵么?”

对方道:“怎么着,你要是不愿意做亲兵,也可以让将军把你踢到大通铺去!”

崔季明连忙笑道:“怎么会怎么会,真是感谢来不及呢!”

她小跑着走向营帐,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孤身一人来这里,早已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身上用绷带缠死,又用染料画了好似受伤的血痕,就是为了避免底层小兵的日子里换衣服洗澡的状况。

她走进低矮的营帐,里头的地面上漏了不少泥水进来,她却仍然松了一口气。

步步惊心,不可松懈。

河朔山东的境况比她想的更差,路更难走。

各姓节度使,鞍马光照尘,堪称是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下头村镇中,却背井流离,卖妻鬻子人食人。

殷胥远在长安,也依然能听闻河朔山东的惨状,只是那是叛军造成的,他又能如何?只是关中地区,本来就贯行着两税法,他只能允许所有关中一代所有因为流亡而重新登记的民户,头一年赋税减免五成。

崔季明说要做到到的事情,总是不靠谱的做不到。

但说没法做的事情,就真是不会去做。

比如说没法给他寄信,果真是绝情,一个字也没有。

听闻山东的境况愈演愈烈,然而朝廷已经占据了汴州和太原,幽州的兵力也在北下,为此组建了两支常驻军队,来应对叛军的动作。然而如崔季明所料,叛军内斗的简直如同一群关在屋子里的疯狗一般,也有人想往洛阳汴州下手,被朝廷围剿到渣也不剩。朝廷的兵力也没有再往里打,里头的叛军更是觉得如果不争出个高下来,单独的势力不可能去跟朝廷做对,内部相吞愈发严重。

殷胥却只想知道她过得如何。

一如当初,他又好似被割裂成两个他自己,一个在朝堂上愈发如鱼得水,纵然有困境也能努力解决,好似什么都能看得到明天;另一个却总是惴惴不安到了极点,夜不能寐胡思乱想,天底下不好的事情都让他全都套用一遍,每日在惊惧中入睡。

她绝对是天生一副铁石心肠。

一面,他不停的催促自己,要千万倍的努力,做事要更大胆一点。唯有尽快的将大邺顶起来,才会能更早的与她见面。另一面却只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行事,慢慢谨慎部署一切,千万不要犯了错误,要二人以后都没路走。

时间就在这种煎熬中度过。他不是没有等过她,前世大部分的时候他也是在等待,如今却觉得时间又碌碌又难熬。等他再接到崔季明的信件时,竟已经是年后正月里了。

他听闻有信来,心都漏了半拍,白日里下了朝路上拿到信,就裹着披风在甘露殿前的雪地里搓着手拆开看。

多么短小的一封信,她什么也没能送给他,语句里满是歉意。

她说如今魏州已经算是在她手中了,只是事情不如她想象那般顺利。

没有说多少朔方的境况,只说自己又长高了半寸,说头发也长了,说又晒黑了。问他是否有吃了汤团和饺子,今年过年热不热闹,长安有没有下雪这样的话。

她问其实也没有回应的,殷胥如今滑州又跟朝廷有了冲突,他很难将消息送到魏州去,而且贸然送过去,出了什么意外,指不定还是让她送了命。

魏州距离这封信发出的汴州有很长一段距离。从汴州传来的消息,是说崔季明正要去滑州与当地大将谈判,连夜瞒着旁人策马从滑州而出,到汴州而来,两百五十里的路,不敢带一个奴仆,行了整整一夜,独自策马踏雪赶路,送至汴州城外的一处北机的驿站,掉头便是往回走,连多一刻都不敢留。

他本来有许许多多的怨言,听了这话,一句再说不出。

只问:“汴州接信的人,有说她如何么?”

王禄答道:“那人只说,裹着黑色大氅,马颈上挂着灯笼,里头是薄甲,身量修长,面上有一点新伤。”

殷胥:“就这些?没别的?”

王禄道:“圣人若是实在想寄信,奴可以亲自跑一趟,毕竟见过崔季明,混入魏州再问领将,找到她身边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殷胥摇头:“太冒险了。且不说这一行千里,万一她身份暴露,便是我害了她。我能做的除了信她,还能有什么呢。”

他沉沉叹了一口气,勉力笑道:“至少我知道她还好好的。”

开春之后那一年,信也并不多。

若是可以,殷胥甚至想说她不要再写信了,每次她寄一封信出去总是要花很多代价。

而这一年,生辰贺礼却仍然没有缺没有晚来。

是一杆狼毫笔,上头却刻得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谁会要刻着这种诗句的笔啊!

殷胥绝不承认是自己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才不肯用的,是那笔太拿不出手,她从来就不会送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再来的信件更短了,他几乎要怀疑是崔季明跟他无话可说厌倦了,最后短短缀着两个字:“魏军。”

不过半个月,殷胥便在朝堂上收到了军信。

叛军境内已经疲软下来,魏军却异常勇猛起来,如同还在奋力的搅动浑水般,目前甚至已经占下了博州、济州,面积虽不大,却成为了河朔地区最关键的几座城池的拥有者。

再过一两日,魏军首领自封节度使后,更多详细的消息往长安城而来。

殷胥还记得自己在看到军报上魏军首领的名字时,强忍住颤抖的双手。

季子介。

她知道前世他给她起过这个字,如今念念不忘,仍以此为名。

那是他们当年一起在被窝里指着书典,商议的两个字,在前世长达七八年的岁月里,他总是这样唤她的字。

子介,子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