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1|20.19.@

帝王之友 21|20.19.@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三人读着千字文,嘉树已经打着哈欠撑不住身子,脑袋架在殷胥肩上。

柘城也是念的眼睛疼,实在是撑不住了,却又有些不甘心:“我就最讨厌读书写字儿这种事情,可兆都已经读过好多书了,跟他一比我就跟村夫文盲一样。”

“不用急,慢慢来。”殷胥收起折页本:“这一时抱佛脚也没用,这是要扎根的基础。”

他又简言问:“兆跟你相处的如何?”

“说是如何……”柘城是个藏不住事儿的性子,撇了撇嘴却也只说道:“还行吧。”

万贵妃倒是平常对他,可兆到现在都没有跟柘城说过超过三句话,也对他视若无睹。不过柘城要求也不高,吃饱穿暖就行了,他还不想去理兆呢。

殷胥拿了桌案上的枣豆玉露团递给了柘城,又去倒了两杯热水。

柘城咬一口那油腻的炸点,似乎憋了好久终于找着人说了。

“万贵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去皇后宫里坐着,似乎和皇后关系很好,可兆却没有跟修、泽一起读书骑马,万贵妃说是兆性格不好,她不许他多出来,好好修养性格……”

“兆的确是有点臭脾气,但也没有顶撞过万贵妃。但是我见他好几次跪在万贵妃面前挨揍,贵妃就拿木棍往他身上死命抽,一开始我还吓了一跳,我以为万贵妃喜欢打人,可她却都没有对我凶一句。”柘城心有余悸说道。

“反正我感觉,兆挺听他阿娘的话,他跟我没什么交流,不过我看他屋里总是夜半还亮着灯,他挺刻苦的,但也性格蛮暴躁的,我主动跟他说话,他好几次都烦的想要来打我。”柘城这会儿也觉得说出来的跟之前‘还好’二字不符。

“嗯。”殷胥扮演者一个非常好的听众形象,又给他递了一块糕点。

“我就没理他嘛!”柘城忽然觉得殷胥脑子清楚以后简直贴心,就忍不住多说几句,忽然看着有人没有通报就掀开帐帘走进来。

“阿兄。”两个人起身,走进来的正是太子泽。

不是在正式场合,他们自然不必叫泽为皇兄,而大邺宫廷之中,兄弟父母之间称谓也很亲近,和民间家庭也没有太大区别,就算是前世殷胥登基后,也会因为年纪较小,所以在近臣面前自称我或吾。

“不用行礼,嘉树果然在你这里。”泽看着躺在殷胥床铺上睡成一团的嘉树笑了:“阿娘说嘉树夜半也不回来有些担心,我想来应该跑到你这里了,他睡着了么?让下人抱他回去吧。”

毕竟是嘉树比泽小五岁多,泽像是照顾小孩儿一样对他。

皇后只是问了一句,他才是真的有点担心的那个。

殷胥点头,看着泽身后的黄门将嘉树从床上抱起来。嘉树哼唧了两声还是没醒,扒在那黄门肩头继续睡的踏实。

柘城拿起披风递过去:“还是盖上吧,别夜里风大风寒了。”

……等等,那个披风你不刚刚包过脚么?!

殷胥脸上抽搐了一下装作没看见。泽点了点头,道:“柘城,你也别睡在这里,若是万贵妃找不见你必定也要担心的。”

毕竟是长兄,柘城对泽态度还是很恭敬,点头应下,偷偷拿起没吃完的点心跟着走出帐篷去。

柘城倒是知道万贵妃可不会担心他,他倒有点羡慕嘉树了。

被人挂念着,倒真像是个亲生的。

太子泽顺着帐篷之间的小路往自个儿的帐内走去时,忽地看着帐外站着个老者,愣了一下:“您是……”

“臣林询谦,是殿下阿娘的父亲。”那老者笑着行礼。

哦,原来这就是他的阿公,也算得上大邺的国丈了。

太子泽也笑起来,叫身边黄门将嘉树送回去,便热络的走上前去:“见过阿公,没想到泽不过是之前提一句,阿公这么晚也来了。”

林家虽然是乡下亲戚那种寒门,太子泽却不疏远,相较于那些高门大族,自个儿娘亲本家才是最值得信任的啊,他还有许多事情要仰仗着刚刚准备常驻长安的林家,便弯腰叉手认真的给林询谦行了个礼。

林询谦连忙去拦,笑道:“太子殿下既然召臣前来,不如帐内细谈。”

泽笑着掀开帐帘:“阿公请。”

**

第二日,崔季明起了个早。

这是正式围猎的开始,她早饭就吃的满嘴流油直打嗝,给金龙鱼洗过澡之后就牵马随着贺拔庆元往营地外走去。

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在营地外侧做准备,几百侍卫黑甲侍于两侧。

大邺贵族喜珍奇野兽,行猎是个显摆的好时候,比如各家都养得起的鹰隼,再比如只有皇帝才养得起的驯豹,殷邛身边近侍就替他牵了一头较为年幼的黑豹,那黑豹懒懒的晃动着尾巴,引来了无数艳羡的目光。

殷邛换上了骑装在最前头,却没想到离他最近的不是太子,而是同样一身男装打扮得薛妃。

她身量高挑,虽生的明艳娇媚,却很衬那宝蓝色边纹骑装,带着皮质手套,挽弓坐在马上与殷邛说话。

长安贵族女子,基本一般多都会骑射,甚至不少还十分擅长,行猎时候不输男儿,但说的是北方长安洛阳一带的。

万贵妃与皇后是南地民女出身,走的是小家碧玉温柔体贴路线,这种事情自然跟她们没有关系。

别说是后宫,就算是朝堂上,南北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能看出来。

崔季明这个年纪自然不能去参政,但是行猎场可是为数不多能让她见到这么多人的场面,明显就感觉到了大邺官员气质的差别。

大邺本就是南北朝后的朝代,不过百年,各地还没有被过多的同化。

邺高祖虽然南朝出身,却性格开放自由,颇有北地胡人性格。

他让太子娶了鲜卑宇文氏,但可惜太子虽迎娶了鲜卑世家女,但却没活到登基那天,显宗便是高祖的嫡孙。

后来高祖迎南朝氏族北迁,也在朝堂上重用鲜卑氏族。

鲜卑族在孝文帝死后想要重新改回鲜卑姓氏,邺高祖也表示了支持。

于是北方的贵族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南方的氏族入朝为官后则想要通过强大的宗族关系来把持朝政,两方互不相让,各有各自的活法,在行猎场上就能看出来不同。

北方贵族胡汉混合,善骑射,着胡服,多出武将与长安近臣,意气风发,尚武尚食,痴迷西域进贡,基本那帮喜欢跳舞奏乐的贵族大多数属于偏北地的贵族。

北方贵族按地域分便是山东豪族与关陇集团,按姓氏分,有虏姓与郡姓。虏姓主要是贺拔、尉迟、纥奚等等鲜卑贵族为主,郡姓泽以关中、山东二地的贵族为主,包括崔姓在内的五姓与韦、裴、柳、薛、杨这一类的关中高门大族。

当然这些高门世家中,先晋之时大部分也将主心骨南迁,比如清河崔家的余杭分支、二堂嫂出身的太原王氏祖上也有大部分同胞迁往南地。大邺的北方贵族一般指的是这些姓氏中留下来曾辅佐前朝拓跋氏的那几支。

其中崔夜用所代表的长安这一支崔家,乃是北魏崔挺后代,就是北地汉人的代表之一。

不过就算这种从南北时期就呆在北地的崔家,也有一种文人的矜持和傲然,和鲜卑贵族不太合,你就能想象出那些一直扎根在南方的氏族大概是什么样子了。

行猎场上,他们也有参与,身着窄袖骑装却仍然能从发式、胡须和气质上辨认出来,家族成员较多,相较于北地贵族的意气风发,他们稍显得沉默与固守,优雅与矜慢,不过毕竟大邺社会风气就比较随意,他们也沾染了不少。

相较于前朝北魏还带有部落痕迹的并不完全成熟的政治体系,大邺立国之初,更多的参考了南地的制度与规章,也就使得南地官员对于官场更加如鱼得水。尚诗痴棋,多出进士学者,他们对于长安这样的北方城市也影响巨大。

南地氏族以永嘉之乱南渡的侨姓何、谢、萧、黄以及五姓为主,与东南本来就有的几大姓氏姻亲,形成了南方的家族团体。

不过,南地贵族的矜默不代表他们是弱势的一方,他们占据了大邺各地的实权官职,也代表了大邺知识文化、文人气派的最高水准,默不作声的耳濡目染的用高逼格文化水平统化着大邺。

不说已经人丁凋零的贺拔氏这一类鲜卑贵族还想着学南人,就连崔氏这类关中、山东五姓,都开始想和南地氏族通婚,与南迁的同姓氏族联系归宗。

嘛,不过人大概都是这样,甜咸粽子还互相看不惯呢,对于出身,总会忍不住在心里分个三六九等,谁都看不惯谁。南地氏族看不惯当年留在北方的各大郡姓,北方郡姓看不起更北边来的土著鲜卑,鲜卑人看不惯更更更往外来的杂胡人种,杂胡人种就看不起……呃……

他们大概窝里也斗吧。

所以说看着大邺国风像是偏北地,然而实际南北两方的氏族博弈,真的谁输谁赢还说不准。

但在行猎场上,北地氏族可算是赢定了。

贺拔庆元毕竟是老将,这种行猎对他来说跟玩游戏一样,几个独孤、尉迟家的也都兴趣寡淡,跟孩子们入了山林寻找着有挑战性一点的猎物,什么野鹿兔子啊,就留给别人耍吧。

崔季明在马背上只打哈欠,想着大邺一天吃两顿,生怕饿着,吃的直打嗝,结果到马背上颠簸起来直想吐。

随着贺拔庆元并入山林深处,金龙鱼随小路往半山腰而去,俯视下头可以看到皇家浩浩荡荡的马队,也能依稀找到这个年纪仍然能骑在马背上持弓的崔夜用,和如同秋游一样悠闲慢悠的南邦。

嘛,行猎真无聊。崔季明以前呆在朔方,那时候营地外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夜里骑马跟着一帮军营汉子出去围狼套马,到了冬天还去捉黄皮子。

黄皮子就是黄鼠狼,草原上的都长得贼瘦,行动也快,到军营里屁股上绑着火绳,点着了一帮人围着黄皮子跺脚,看它吓得上蹿下跳,众人笑的前仰后合。

那时候真是打猎,这围着一帮侍卫算是什么行猎啊,而且长安由于人口太多了,附近很多山林都给砍没了,如同她现代的城市化一样,长安附近的环境恶化的也挺厉害的,最近这两年根本见不到大型动物了。

崔季明俯身打着草丛,期盼着蹦出一两只肥兔子也行,她一刀插了晚上加个餐。

忽地崔季明听到耳边一阵震动吼声,金龙鱼那小怂样都跟这抖了一抖,她转过头去。

卧槽——

还他娘的不是皇家行猎必备之大黑熊么?!

还是一群!在山坡上部远处突出的一块大石上立着,有三四只成年黑熊,以及七到八只大小不一的幼熊,瞪视着他们一行人,开始缓缓靠近过来。

那应该是正儿八经的野熊,皮毛上有不少咬痕抓痕,大概是金龙鱼的毛色在阳光下太耀眼,一帮红了眼的黑熊,竟然先注意到金龙鱼,从大石上攀下真的是冲她而来。

熊这种东西,近距离看起来比想象中高大太多。

贺拔庆元和家臣家将、言玉走的是小道,身边就几个人,贺拔庆元豪爽大笑一声,便要去拿弓生撕野熊,可这才几个人,熊的数量都比他们多。

崔季明虽然不过是吓了一跳,可金龙鱼已经吓得屁滚尿了。

它才没多大,虽跑过远路却没怎么见过野兽,金龙鱼撩起蹄子就往后撤,那几头成年巨熊首当其冲气势惊人,贺拔庆元年纪已经不轻,却还当自己是当年的意气少年,贺拔府亲卫人数太少,崔季明看着贺拔庆元野心勃勃往前冲,有些心惊喊道:“阿公,莫要与这几只巨熊正面相对!”

阿公你已经五十啦不要闹好么?!

五十在大邺已经算得上老叟了,你还敢就带几个人跟一群熊拼?!

眼看着那些熊是朝着崔季明膝下闪闪发亮的金龙鱼来了,贺拔庆元也有些心惊,金龙鱼却几乎是腿都哆嗦的转头就跨草丛往山下窜,它上辈子就是一条细狗,竟然在山坡上蹦跶着喷着口水就往下窜,叫的像被咬到屁股的野驴。

崔季明虽然害怕,但看到自己的爱马怂的跟狗一样,窜着蹦跶着就往下头人多的地方窜,也是有些觉得丢人,身后黑熊的叫声传来,好像几只巨熊都朝她追来!

下头正是一群慢悠晃荡的人马,她恰好冲向皇家队伍的队尾与后头郑、王二家之间,金龙鱼刚穿过一片灌木草丛,窜到人群之中引起一片惊呼,回头就看到了几只巨熊的爪子几乎要扑到金龙鱼的肥臀!

人群看到冲来的黑熊顿时一片混乱,那几只黑熊撞入一群马匹之中,众人连忙拔刀架弓,前头走过去的皇帝皇子众人也都转过头来看发生了什么,那几只成年黑熊摇头晃脑就往人群扑去!

不过崔季明幸好撞来的的位置还不错,皇家队尾是羽林宿卫,郑王二氏家族并马而行,打前阵的也是自家私兵,崔季明就冲进了兵窝子里。

郑王二氏的男人连忙策马后退,保护各家少年郎,羽林卫被冲散以后立刻集结,几只黑熊疯起来不像样,崔季明看着贺拔庆元满脸担忧的带着言玉也策马从半山腰冲下来,连忙抬手呼唤。

贺拔庆元看见她松了一口气,拔出刀来。

崔季明是不太喜欢动刀,这会儿一条窄道上已经混乱不堪,随意放箭还可能伤到贵人,她又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羽林卫中,正是当初接崔式进长安的二堂叔崔岁山,他乃是羽林中郎将,崔季明心下一转,将拔佩刀的手收回,往后退去。

“崔家三郎,崔三!快来快来,那里危险!”她忽然停着有几个人叫她,转过脸去,郑王两家一帮子不认识的人,正在朝她招呼。

崔季明眼看着都不认识,却还是避开混乱,朝那边而去。

“天呐,三郎你可知道有多危险,幸好你的马机灵,刚刚从上边蹿下来,慢几步就被那熊给扑了!”几个也不过二十岁上下的男子拍了拍他肩膀道:“你可先别过去,咱们看他们杀了熊再说。”

崔季明笑着拱了拱手,几个人看她面露迷茫,笑了起来:“三郎看来是刚来长安不认识我们,我几个是郑家的,他是王家的。”

一个跟她年纪相仿,却白胖圆润的少年也笑道:“你们崔家和郑、王两家是世代姻亲啊!你的二堂叔就娶了我的堂姑呀!你的大堂叔也娶得是王家长房嫡三女呀!”

……我阿耶的二堂哥的媳妇是你阿耶的堂姐妹……

这也能是亲戚啊!

崔季明倒是听说崔家不论是清河房、还是长安这一支,基本上都与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两家互相通婚,不与外姓姻亲,三家的关系在五姓之中很亲近,她赶忙点头谢过。

或许是大邺百姓也实在是本来就活络热情,她身上沾了不少草叶,那些长辈小辈还给她拍去草叶,伸过手来摸金龙鱼的鬃辫,那个刚刚说话的胖乎乎郑家少年,也贴过来与她并行着往后退去,笑道:“你可真胆大,这马也是灵活,从那坡上跑下来,要是庸马,早就摔断了腿。”

崔季明笑笑不说话。

金龙鱼它是为了自个儿逃命,才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下窜。

眼前有一只巨熊似乎往皇家队伍那边窜去,崔季明依稀看见了殷邛的那匹黑豹被从一只巨熊身上窜下来,郑王二家似乎并不关注黑熊的动向,他们也不担心,退到足够远的地方便开始聊天。

所谓行猎,这种猛兽下来,又到帝王面前羽林都出动了,就没有他们什么事儿。崔季明担忧贺拔庆元,便一直望过去,郑家那少年拽了她一下笑道:“就勋国公那本事,怎么还需要你担心!说回来,我之前去崔府玩,怎么没有见过你,你不随着元望他们一起读书么?”

崔季明看着贺拔庆元就跟浴血一样骑在马上,右手拎了一只幼熊,其他几个鲜卑贵族也提刀上前,贺拔庆元朗声一笑将幼熊扔在路边,她也放了心,回头道:“对,我居在勋国公府上,过几日会去崔府和几个堂兄弟一起读书。”

“啊,怪不得。下回我去玩,希望你也能在啊。我在郑家行十一,你叫我郑翼便是!”那白胖圆润的郑翼笑道。

他也不过十二三岁,是跟崔季明一代的少年。

还是亲戚,可不比昨日那怎么逗都不怕他告状的九妹。

崔季明那身皮又穿上了,笑道:“原来是郑十一郎,不过我与长房几个堂兄弟不熟悉,读书也不好,你不要嫌我无才无学便是。”

郑翼眼睛都亮了:“怎么会,季明箭法精妙,又是少年英雄!”

他终于跟昨天晚上被一群人围着的辣么帅的崔季明说上话攀上点友情了!

眼见着几只成年大熊已然伏在地上,幼熊尖叫着逃窜又被乱箭射杀,皇家行队才回头,崔季明也策马上前,贺拔庆元站在马下,紧皱着眉头查看那死透了的大熊的脚掌,殷邛与薛妃也策马回来,当初接他们进长安的二堂叔岁山半跪到御前。

“怎的?我们惊扰到一群黑熊?这里倒是几年都没出现这么大的野兽了。”殷邛倒是有点惋惜自个儿没有上前,那黑豹满头是血的走回他马边,甩了甩脑袋。

“陛下,这几只黑熊似有发狂征兆,臣认为这不一定是真的巧合。”岁山道。

崔季明虽然知道岁山的官职是羽林中郎将,却不明白具体的地位,看起来在羽林卫中还颇有地位,是个能在御前说几句话的位置啊。

贺拔庆元斩下一只熊掌,走到殷邛面前:“这黑熊确是野兽,但也有可能被人动过手脚。几乎每只黑熊脚掌上,都钉有长针,穿透脚掌。”

那巨大熊掌扔到了御前,黑豹扑过去就啃,殷邛低头看见了那熊掌上人为钉下的密密麻麻铁针铁钉,垂了一下眼。这类北地黑熊本就容易因痛受惊,不知被何人打下如此多铁针,必定疼得入骨,越走越痛,发疯不止。

其他几家人看了面色微变,殷邛挥了挥手:“先别动这些熊尸,叫刁宿白来!”

各人听了刁宿白的名字,面上表情都有些微妙,没过多久,就看着一个矮痩男子骑着一匹比他还瘦的马快步而来,下马半跪在殷邛面前。

“臣刁宿白见过圣人。”

殷邛也没别的神色,就对着熊尸抬了抬下巴:“你看那熊掌便是,可有什么发现,有了就直接说出来。别等人收了这熊尸,朕就找不着什么端倪了。”

刁宿白个子不高,脸颊瘦凹下巴上有短须,三十岁有余,一身窄袖麻质青袍,看起来实在是有些穷酸。

他捡了那熊掌,用衣袖擦了擦血,仔细的查看铁钉后,又碾又闻。

再度走过去,要羽林卫帮忙翻看熊身,他长得一副清流才学模样,却十分不顾及形象,撅着屁股在哪儿看熊身上的抓痕,甚至伸出手去掰开熊口,手指在熊口中抠了一圈放到自己鼻尖前闻。

崔季明真给恶心着了,她偏过头去问直翻白眼的郑翼:“这……刁宿白,是个判案的?”

郑翼复杂的看着趴在熊身上行为奇怪的刁宿白一眼:“你就当他是圣人第三只眼便是。”

崔季明:“你这话的意思,能理解的方向太多了。”

郑翼又给补充了几个字:“鹰犬。告状精。”

言简意赅。

刁宿白捣鼓了半天,周围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到后来他趴在熊身上去扒那皮毛,却被熊爪绊了一跤,一屁股坐进血里,这会儿连殷邛都忍不住笑了:“大理寺卿,可有看出什么?”

他浑不在意的站起来,深深给殷邛行了个礼。

“这熊,是人为驯养过的。”

“什么?长安附近,饲养猛兽可是不合律法,再加上这般庞大的黑熊,有谁能养的了?”立刻有人皱眉道。

殷邛刚要开口问,就听到后头羽林来报,今日行猎其他路线的各个氏族有不少遇上了黑熊,就连皇子们先行的一路也有两只巨熊袭击。

长安附近,搞这么多黑熊,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是阴谋么?

殷邛问道:“可有人受伤?儿郎们都如何?”

“殿下们无事,有几个奴仆受了重伤。其他各家情况还未报来,正在集合清点人数。”羽林回答道,殷邛转过来看向刁宿白,问道:“为何你说是人为驯养过的?”

“先不说那铁针刺入不过两三日还未生锈,这几只熊并不属于一个族群,这是三只成年母熊,一般来说很少会有三只母熊凑在一起。身上的伤痕来自于相互之间的抓痕,指甲里还有血痕,爪距也可以相对应。深可见骨,明显是打上铁针后又喂食了药物,这些熊狂躁并互相撕咬。”

他语速很快,说话又很含糊,崔季明好几句都没听清。

“听闻靺鞨有驯养熊类,花蜜中加入迷药,这几只熊的身上的确滴有花蜜,嘴里也是刚吃过不久的。这花蜜味道清奇却是黑熊的最爱,正是秋季蜜种的荞麦蜜。长安附近不产荞麦蜜,今年南方七月暴雨,荞麦花的花期提早结束应该几乎不产蜜,那么只有靺鞨北部才会在上个月有荞麦花期——再加上幼熊后背上有极为细小的木刺扎入皮内,明显就是被用木笼运到附近的,请圣人派人排查这附近的山麓另一侧是否有车辙痕。”

“你的意思,可能是靺鞨人驯养的黑熊?”殷邛大概听明白。

“对。”

“最近的确是有靺鞨使臣进长安。”薛妃看着地上黑熊道:“本不是说谈不拢就明年对靺鞨出兵么。”

“熊尸收起,彻查此事,今日行猎停止,叫皇儿们回来。”殷邛大手一挥道:“刁宿白,这熊尸给你了,能查出的细节越多越好。查不出就当你今日的猎物赏你了。”

“而且这熊掌已经废了,没法入药煮汤了,皮毛也坏了,又被人喂了狂药,陛下还是叫人烧了吧。”刁宿白连这份人情赏赐也不要,拧了一把满是血的衣摆,就去骑他那匹瘦的腿一敲就断的老马。

“……”殷邛觉得好像是刁宿白在说他抠门。

崔季明倒是感兴趣起来,看来这刁宿白很有名,而且说话耿直的连皇帝都敢顶啊。不过在以姓氏门阀为团体、以圆滑热情为风尚的长安,这种人的确是能让大家觉得有些微妙啊。

她策马往贺拔庆元那边去了,他还有点惋惜的拎着一只幼熊的爪子:“本来还想杀了给你补一补,刁宿白一说,还真没法吃。这个小的皮毛还挺好,要不给你块垫脚褥子?”

崔季明还记得贺拔庆元叫人做的各种狐狸围巾,白熊披风,塞都塞不下,赶紧拦住了。

贺拔庆元胡子上都有血滴,他倒是很无所谓这些,道:“走吧,咱们回去收拾东西吧。这次行猎估计没有明后天的事儿了,还不知道那些人看着你被追下来,会不会想着昨天你被袭击跟今天的黑熊一事有关呢。”

崔季明摇头笑道:“回去挺好的,虽然瞎折腾一趟。不过我觉得,此事应当不简单,真的要袭击,何必要在每个人都佩戴着武器的白日,若是昨夜突袭帐篷,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呢。”

贺拔庆元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幼熊扔了,跨身上马甩了甩血珠子,对崔季明笑了一下:“这事儿里头的弯弯绕绕比你想的还多呢,先走吧。”

郑、王二家的队伍也往山下退去,勋国公府的一拨人也跟着一起,往下路上,俯视过去才发现山林各处有不少地方染血,光黑熊的尸体就堆成了小山,皇子的一队死伤了三四个近侍,另有几家人黑熊惊马伤到了几人,都不算很严重。

这说是阴谋,也太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吧。

仿佛对方要的就是这剑刃偏两分,恰到好处的变化。

到了午后殷邛就有撤营的意向,各家因为都带着少年来,也有些不放心,崔府就是率先离开的,贺拔庆元倒是叫人收拾东西也跟着行车离开这里。

崔季明倒是觉得好不容易的野外行程就这么被耽搁了实在太可惜。

然而等到开始收拾东西,她看着远远的,有几个满身是血的人也给扶上了马车,她忍不住偏头问言玉:“那伤着的是谁?”

“几个皇子身边的侍从而已。你是运气好,跑到人多的地方,可听说太子泽受惊,修与胥被摔下马,那个行九的胥,差点就被熊扑到了。他的侍从,也是一死一伤。”言玉收叠着她的外衣说道。

崔季明忍不住转脸,往那马车方向看去。

“他的两个侍从,都废了……?”

**

最近崔府下人里头有了些不太好的传言。

主要是跟元望有些关系。自二房入府没几天,元望就开始有些魔怔了,本来就是个棋痴性子,前几日就开始念念叨叨捏着白子满头大汗,躺在床上眼睛都直了。

崔夜用看他不太好,心疼这个嫡长孙,便带他出去行猎盼着他能好些。

这次行猎出事儿又提前回来,元望看起来是好了一点,可王氏却知道,他经常夜里头不睡爬起来下棋,熬出来了眼下一片青黑,不过十二三岁少年,跟受了什么打击一样。

王氏怎么想也知道跟妙仪有关,两个半大孩子的一局棋还好像是能瞒住人一样,她倒是不太信那妙仪会真赢得了元望,却恐怕是元望动的那一杯茶,他或心怀愧疚才魔怔至此。

却不想府里不知从哪儿传出来了谣言,说是元望之前对弈都是些三流棋手,赢了便觉得自个儿厉害,而妙仪不过才刚会捏些棋子儿,就杀得元望片甲不留。

这倒真是触了王氏的底线。她自个儿倒无所谓,大郎元望却是她心里头一直的骄傲,培养了多少年的神童,她是怎么都不信那个吸着鼻涕鞋子乱甩的妙仪会赢了元望。

这传言,在她严惩了家里几个碎嘴婆子后,荡然无存,可她心里头还惦记着呢。

八月初秋社日齐聚,到时候王氏倒真要看看妙仪有没有那个本事。

社日对于普通平民或地方郡望来说,是仅次于过年的大日子,所谓的祭天地祈收成,一般都是一群人跑到自家庄田、或者是干脆出城到长安附近天地村庄去狂欢的日子。

基本上就是抬社轿彩车,舞狮龙,踩高跷,同食共舞,热闹非凡。

跟崔季明印象中的庙会有那么一点相似,大部分的邺人都爱往乡村里跑,感受一下那个氛围,不过崔家一般都是宴请各个庄子上的仆厮奴,给庶支儿孙一些赏赐,然后自家聚个餐。

崔季明过了中秋才会随贺拔庆元往波斯去,不但临走之前几天都要来崔府上课,更是要先来参加社日齐聚。

她晌午就来了,社日朝堂上也是要齐聚,帝王对下赏赐,设大酺天下同乐,崔式又在鸿胪寺,回来的应该会更晚。崔季明这个年纪,纵然本来是女儿身,面上却不能再入两个妹妹内屋了。

崔季明进侧边休憩的主屋时,东边明亮通透的屋内,层层叠叠帷幔收起,崔舒窈跪坐在靠近窗户的软垫上,面前摆了个金银平脱铜镜,她端坐的像个大姑娘一样,头发梳的光亮,喜玉坐在她后头给她试新作的簪子。

妙仪泽坐在主榻边的脚踏上,委屈的撅着嘴在那里背九九乘法表,她算起棋路来是一等一的脑子灵光,背乘法泽如同背诗词一样痛苦。

看着崔季明走进来,她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还没开口要崔季明抱,舒窈就对她瞪眼道:“你背过了么就开口说别的!”

“九九八十一……呜呜,九八七十二……”妙仪被凶了之后更委屈了,抽嗒嗒的在那里背。

崔季明今日打扮得简单,发冠上红带绑紧,仅按了个金扣子。

她瘫坐在高榻上,掰开柑橘便吃,看着舒窈一段脖颈露在衣领外头,皮肤白腻,倒觉得自个儿跟个婚后的大老爷们看美人梳妆一样享受。

舒窈斜了她一眼,目光划过镜面,考虑了一下才开口:“恐怕,阿耶会续娶。”

短短一句话,崔季明差点呛死,妙仪哭声一噎打了个响嗝。

“什么?!你到底从哪儿听来的!”

“我自然有我知道事儿的方式,要真跟你们两个一样心宽,我在这二房院子里坐着,岂不是要成个瞎子。”舒窈斜眼,挑了个蝴蝶样式的发簪,对镜细照:“崔夜用那个老东西张罗的,真是个闲不下来的。毕竟在他眼里,本来阿耶娶了娘就是几乎不可饶的,如今阿耶才三十出头,他已经在张罗一位郑家或王家的老姑娘嫁过来了。”

“阿耶应该不会同意吧。”崔季明皱了皱眉头。

“他敢同意?!”舒窈将手里梳子往小杌子上一拍,横眉竖眼,吓得喜玉把簪子都插歪了。

“不过我觉得,他还挺年轻的,娘都去世四五年了。”崔季明斟酌道:“再说他一直连个屋里头丫鬟都没有的那种人,我倒是觉得应该续娶,否则等到他老了,你们俩个又嫁人了,我又……到时候也没个亲近的人照顾他。”

崔季明说得都在理,舒窈心里头也明白,可她就是没法想象来个陌生的女人进家门。

“咱们怎么说都没用。”她撅嘴道:“他要是愿意,咱俩能拦得住么?他要是真不愿意,你拼命给他牵红线都不成呢。”

舒窈嘴上跟季明服软,实际心里想着到时候她可绝不会同意,至于照顾阿耶,有她在呢。

她可不打算随便嫁人。

世家里留在门内不嫁的姑娘多得是,在家门里头,地位可是比媳妇还高,甚至家门内要是有未嫁的同姓姑娘,必定会先把内院的权利交给她。

虽然大邺十三四岁早嫁的姑娘多,但是不嫁人的、转头另嫁的也多的是,这年头人们注重女子背景,大部分娘家有势力的,婚后都会和丈夫先入住娘家一年半年,表示亲近。就算是嫁了人很多年,想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也是随随便便的事。

她有五姓嫡女的出身,最强大的娘家,二十八她都嫁得出去!

这会儿前院来人通报,说是几个堂嫂子都已经在了,崔家的男人们也从宫里下班了,快要进家了,让她们也往前去呢。

舒窈最后只挑了个颜色素净的玉簪,起来给妙仪擦掉眼泪,小脸略施薄粉。她伸手将妙仪手上的纱布拆掉,露出抹了药后看起来极为明显的手背烫痕来。

崔季明打眼一看吓了一跳:“怎么厉害成这样!这是要留疤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