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22|20.19.@

帝王之友 22|20.19.@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没事儿,我叫人拿药水画的,实际都快好了。”舒窈抿嘴笑着,牵起妙仪的手:“走,咱们往前头去。”崔季明猜测或许是舒窈天生的敏锐让她感觉到了什么,才要特意这样做。

三个姑娘往主屋里头走,二房空旷的很,各处地方的上好房间都空着,下人倒是勤勉,各处一点灰尘落叶也没有,崔季明瞧了一眼心里跟明镜一样。

崔式从建康来的时候,就带了七八个大丫鬟,这些粗使下人都是长房那边给送来的。这院里没有女主子,按理说是要一塌糊涂了,如今看着没有长房那边华丽,却整洁干净,想来是舒窈管人的功劳。

崔家人聚在前院主屋,比上次见到王氏的房间大了一倍不止,相较后院的温软香暖,娇声燕语,这边更通透也更大气。此处的四周推门都是可以收在一起,露出外头绿意流水。大邺不论是普通的高门大户还是皇宫内,大部分都是讲究四面可以开门的通透宽阔,室内较少出现屏风,大多是用各种材质颜色的帷幕隔开,风一吹拂过去别有一丝美感。

两个美妇人坐在侧边帷幕后头的高脚宽榻上,也在下棋。

下位远处坐了几个年长女子,手持古琴与小鼓,低声和歌,似乎是两位贵妇人的人肉唱片机。这会儿嫡姓的孩子都来了,一共五六个男孩儿女孩儿,坐在旁边一块大地毯上,年纪小的在抛球,年长的在读书。

崔季明率先走去给高榻上两位妇人行礼,一个是她见过的大堂嫂王氏,另一位应该就是郑翼那天提起的郑氏。

相较于王氏王月娉的温柔气质,郑氏郑霏霏显得不像个嫁人那么多年的妇人。

“快来让我瞧瞧!这便是季明?我可听岁山说了,行猎场上季明拔得头筹,骑射俱佳,旁人家少年郎都看花了眼!”还卧在榻上的郑霏霏笑起来,她也三十出头,却不太像个宅内妇人。细腰窄肩,下巴微尖,顾盼生辉,唇色娇艳欲滴,被那玫瑰紫金边肩掛与鹅黄裙子衬得明艳可人。

崔季明笑道:“不过是些不入流的本事。倒是二堂叔杀死恶熊,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

这话说到了郑霏霏的耳中,她倒是心情大好。

这会儿屋子里头可是站满了下人,不知跟上次一事有没有关系,王氏叫了妙仪过来,抱在膝上问她手伤一事,妙仪没说什么,伤口露出来,郑氏瞥了一眼皱了皱眉头:“怎么这么严重——”

王月娉也一惊:“是婶婶派去的庸医治不了么?!早几日怎么没跟婶婶说!”

舒窈还没开口,郑霏霏先说了话:“这是要留疤呀!嫂子只派了郎中过去,那郎中指不定以为没人管就敷衍呢!要是早几日去勤看看,应该也不至于这样!”

郑霏霏伸过手仔细翻看,舒窈倒是浑不在意,仿佛那伤口根本不是造假的一样。

这件事儿,郑氏咬的比舒窈还快,崔季明心里笑了,看来这两位堂嫂关系相当一般啊。

王月娉在此事上连连丢了脸面,面色冷了下来,舒窈抿嘴一笑:“应当不打紧的,只是郎中说闷着才会让伤口恶化,妙仪便放开了纱布,这样晾一晾或许会好的更快吧。”

“前几日去看过,郎中也说快好了啊。”王氏垂头道:“倒是我太疏忽了,两个姑娘在那院子里,纵然是派了两个知事儿的大丫鬟也去给陪着,可毕竟下人是下人,哪里有真的半分关心。二房屋里头,连个女主子也没有,倒真是……”

王月娉倒是话转了一圈,认了个错往崔式续娶一事上扯来!

转眼一想就是可以想明白的事儿,按着崔家的老规矩,要真是崔式续娶,无外乎郑家、王家。南邦的婚事多少年想办都不成,虽然中书舍人是个很有实权的官职,可南邦经常夜宿平康坊妓馆,也不少风流韵事,外头关于他浪荡的不堪传言早就飞了天,郑王二家姑娘也不想嫁他。

可崔式不一样,正四品上鸿胪寺少卿,或许对崔家来说不高不低。可崔翕是当年顶天立地的人物,膝下有个受人瞩目的嫡子崔季明。崔式年轻时候的容貌在长安绝对排得上前三,丧妻后又以痴情闻名,别说那些大龄未婚女子,就连刚成年的小姑娘也想嫁啊!

而如今崔家一位郑氏女、一位王氏女,若是崔式再娶了个王氏的,这么大个长安崔家,内院就基本都是王家女人说话的份上了,反之亦然。

原来对于崔式续娶一事,最关心的是两个堂嫂啊。

“我倒是有个妹妹,诗书极佳,过两日她来府里玩,倒是可以跟舒窈说说话。”王氏笑道。这是要先从孩子下手了啊。

舒窈心下冷笑。

郑氏也笑起来了:“舒窈也是个在建康的姑娘,听闻师从兰陵萧家出的那位名师,还有什么不通透的诗书。王家宅院内养出来的姑娘,年纪纵然大了舒窈一倍不止,恐怕也没有这小丫头的眼界呢。”

这倒是讽刺王家在长安这一支比不得太原本家了。

王氏笑了:“倒是听说弟媳小时候就跟二房关系不错,这会儿倒是想再扯位姐妹进来啊。”

她这句话一说,郑霏霏脸色一僵,忽地坦然笑道:“倒是都十来年过去了,嫂子这事儿记得清楚。跟岁山这才是知道什么叫嫁对了郎,其实崔家那么个门第,纵然再出个宰相也不显眼,还是自个儿日子过得舒坦,心里知足。”

郑霏霏笑起来,舒窈心里头却通透得不得了。

说郑霏霏跟二房的关系好,不就是说崔式么——

之前崔季明看族谱时,舒窈这个二丫头倒是给她讲了不少八卦,其中一条便是——这二堂婶,可是跟混账爹定过娃娃亲的人儿啊!

崔翕年轻时风头正盛,郑家寻思着早定下一桩亲事,省的日后那么多高门来攀,便选了这位郑霏霏。郑霏霏比崔式小了两岁,打小形容举止俱佳的,于是崔翕便跟郑家的长辈打了个口头的约定,说是以后崔式到了适婚年纪,便娶了郑霏霏正好。

小时候看着金童玉女的两个娃娃,长大后却天壤之别了。

郑霏霏到了十二三岁已经形容袅娜,是个顶尖的美人儿了,她诗书也好的,自小是个心高气傲的,若不是因为这定下来的婚事,她早有亲王求娶了。

而崔式十四五岁的年纪,可是狗都嫌。

当年的长安,一帮混蛋孩子里头,后来还被封了个什么长安三恶少。

贺拔庆元的当时还在世的长子是最暴力的,女扮男装的薛家薛菱是最无赖的,容姿卓越的崔式就是其中风骚的一个。

崔式毛都没长齐就爱抢亲玩,专业勾搭小美人,泡妹聊骚专业户,在坊间艳名比得上如今的风情浪子崔南邦。

当然谁也没想到十四五岁时候浪出花的少年崔式,成婚后越活越倒退,老实的像个家庭煮夫。

不过当年的郑霏霏就不愿意了,想她这么一个美人儿,郑家最有才气的一个嫡女,鬼才要嫁个小混蛋。

她悔了,偏生郑氏宗主还宠她宠的不行,可都说要与崔家联姻,总要嫁一个崔姓的男子的啊。这时候适龄的二堂叔岁山自然就是不二人选,更何况二表兄眉目看着虽稍显愚拙,可郑氏并不在乎样貌。

否则她也不会拒绝容貌在长安少年郎中排的上顶前的崔式。

愚拙些倒也好,她自诩聪明也能掌控得住,省的进了家门反被丈夫颐指气使。崔岁山刚入官场,十五岁谋得第一个荫职也算不错,更何况崔岁山是崔家宗主的嫡子,与崔家的主心骨亲戚关系更紧密。郑氏想了想,就怕事情再拖,她真要嫁给崔式那个荒唐子,便应允了。

大邺男女大防虽有,但少男少女们也是经常在诗宴舞会上一起说笑。

她年幼时总与崔式在一道玩儿,关系算得上密切,十二三岁时还一同坐在炕上喝茶说俏皮话,甚至做出整理冠发隔着帕子捏手这等亲密事儿,若是嫁进了家门,与崔式见面恐怕真是要有几分尴尬了。

可郑霏霏也没必要担忧什么,婚期虽然是定下了,但大邺办一场婚礼,从开始定婚期到真的嫁过去,花了将近两年,她16岁才进崔家门。

那时候崔式也没太在意,十三四岁时候大家都是半大孩子,也没说什么真的欢喜惦记太深,再加上他跟贺拔明珠好上了。

等到郑霏霏这边进了家门,见到崔式还没来得及尴尬。中宗驾崩、殷邛登基,登基不过一年,崔式就带着贺拔明珠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崔季明,整个二房逃离了长安。

郑霏霏看着二房一家子都往南方跑了,忽然有一种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的感觉!

崔翕是惹了不该惹的事儿往外跑了吧!

她可不想离开长安本家,她也自诩没有贺拔明珠那种没出月子就颠沛流离的坚韧,愈发珍惜自个儿现在的日子。

崔岁山本来的那点自卑,在郑霏霏的热情温柔攻势下荡然无存,二人倒是先后有二女一子,过的也相当幸福了。

对于崔式这次回来,郑霏霏倒没有太多反应。

年轻时候那点小事儿,怎么着也不会在心里放太久,跟她热闹了十几年的日子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她烦的是王氏竟还扒着这种事儿往外提。

郑霏霏笑着没再开口,毕竟不是小门小户,她跟王氏怎么可能因为几句看不顺就闹起来,真正要博弈的是崔式续娶一事。

相较于王氏,她跟崔式毕竟熟一点,是真心希望崔式这么四五年过去能再组个家庭,对姑娘们和他自己都好;而且郑霏霏也是大概了解崔式的脾性和喜好,她来介绍的类型,崔式恐怕也不会太抗拒。

两个婶婶这么想着的时候,舒窈笑着过去跟地毯上围坐的几个姑娘说话,男人们也从宫内回来了。

崔夜用一身朝服未换,他一进门倒是小辈们俱过去行礼,他显得心情大好。

后头跟着长房的三个堂叔和崔式,其中有个个子较高的,就是崔季明唯一没有见过的大堂叔崔浑之。他长得很严肃方正,胡子齐整,看得出年轻时候应该帅得很正派。年纪并不小了,整个人都有一种典型的大家长范儿,怪不得说是王氏跟他相敬如宾,就这举手投足都跟崔夜用似的,谁也亲近不起来啊……

崔浑之进了屋从王氏手里接了一杯茶,下人已经开始摆饭了,他叫道:“元望,过来!”

元望正坐在地毯上不住看妙仪,听到呼唤连忙起身。

“好小子,你可知道今日圣人在朝堂上提了你一句?”崔浑之面上隐隐有几分喜色:“今日立太子詹事,下月太子入住东宫,只不过需有一位伴读。”

崔夜用也笑道:“圣人说起太子泽喜棋,咱们崔家不也有一位少年棋才,便指了你为太子伴读。这个月你入住太子东宫,老夫也挂了个太子太傅的虚名,不过倒是不会少见。你诗书一直不错,为太子伴读后更要勤勉。”

崔季明与舒窈俱脸色微变。

不是说太子一直拖着没有入住东宫么,如今圣人怎的忽然转性。

而一边崔夜用为太子太傅,嫡孙元望为太子伴读。

这是圣人决心将崔家长房与太子紧紧绑在一起了啊!

而在此之前,崔家长房不是这个政治风格的啊。

二房自崔翕后和皇权靠拢,一连三代都是和历代帝王关系密切,但这并不是崔家清流的风格,甚至崔翕的做法还遭到崔夜用的诟病。

崔家一向是,不论帝王姓,只做天下人的宰相,崔夜用也认为这是东汉以后四百年波澜动荡,但崔家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然而这样的崔夜用却会去这般靠拢太子,有些让人吃惊啊。

元望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半天才忽的问道:“不是说可以让我做棋士,参加六弈的么?”

一屋子人以为他不明白事儿,笑了起来:“你都成了太子伴读,就别想着下棋那点事儿了!日后太子泽登基,你就是亲信近臣,六弈赛事又算得了什么。”

大家都觉得是喜事儿,也觉得元望嫡长孙的身份应得。王氏面色红润,有些激动却端着架子不好表现,笑着捏了捏元望的肩膀。

元望却在一片欢喜笑声中白了脸:“那我去东宫读书,就不能参加六弈了么?不是说都想让我比堂祖父更早赢得六弈么?”

他声音有点小,连奴仆都贺喜的声音中,元望的话没人听见。

‘我只想下棋啊……’元望心里喃喃道:‘太子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想能成为比堂祖父还优秀的棋手,我只想一辈子都扑在棋盘上——’

“我不想去。”他小声道。元望看着没一个人看他,有些绝望。

妙仪听见了他说话,却想起了元望提到的棋院,她蹦蹦跳跳扑倒崔式身边:“阿耶,我可以去棋院么?棋院招不招女郎呀!”

崔式愣了一下,她声音却是不小,屋里一拨人可都听见了。

崔夜用在上头笑起来了:“三娘子想去棋院?棋院是招女孩子的,这年头女弈也是风尚,不过祖父可没听说过你会下棋啊。”

妙仪两手正晃着崔式的胳膊,手背上一块伤疤冷不丁的显露在了长辈面前,连崔夜用也不由得目光一滞。

她没心没肺的笑道:“会呀,我会一点点!要是我再努力一点,应该也能入棋院!”

这简直就是元望绝望上压来的最后一根稻草!

妙仪要入棋院!

她八岁,比他当初入棋院的年纪还小,又是那样的鬼才,妙仪绝对会将围棋一项上所有本属于他的神童才子名声夺走!他甚至能预想到未来,家中提起棋圣,说完崔翕,便会夸的是崔妙仪!

为什么她一个女孩子都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情,可以尽情的去下棋,可以……而他却非要去做什么劳什子伴读!

他从来没说过自己这辈子只想下棋,他以为他肯定可以一辈子只下棋!认识到天外有天、开始怀疑自己的天分的痛苦,又加上这等噩耗,对于元望来说几乎是晴天霹雳。

“我不去!我不做什么伴读!”他几乎是吼出来这句话,正端着一杯茶要递给他的王氏手僵硬了一下,皱眉头训道:“元望,瞎说什么!”

“我管他什么太子,我不做伴读!”元望抬起头来,已经是眼眶通红,伸手夺过那杯子狠狠砸在地板上,一声刺耳的脆响,屋内所有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崔夜用冷了脸:“今日社日,大好的日子,元望你在闹什么?”

宗主发话,王氏连忙将元望往后拉去。元望喊的这句话能当作‘闹’自然是最好的,再多说了几句,元望就等着跪地里被抽吧。

崔浑之听了元望那句也直皱眉,怕自个儿子再被责罚,他想要扯开话题:“妙仪要是入棋院也是可以,你如今背了哪些棋谱了?”

妙仪看了有些崩溃却被下人们拽到后头的元望,有些怕了:“大抵都背过的。妙仪读书写字不好,就只会背棋谱。”

崔式一只手搭在她肩上,这次却没有开口阻止。

长房如今变了风向,同姓两院关系算得上微妙,崔式心里头也盘了不少打算。

崔夜用却并手笑了:“怎么我也不知听谁提起来过,说是妙仪跟元望下棋,赢了元望?”

这老爷子看着不怎么进家门,可这是他的本家,有点屁大的风吹草动他怎么会不知道。

“崔式,你家这小娘子,不入棋院确实可惜。”崔夜用笑了:“纵然是入不了棋院,也要找一位名师,八岁是个好年纪,她理应入段了。”

入段。

一个棋手真正开始征程的前兆。

元望便是九岁时入段,同年升为二段。他以为自个儿还能越走越远,然而他的路,好似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三娘子既然有天分,老夫便看看能不能破格入棋院。”崔夜用笑着起身:“快用饭吧。社日是个大日子,别误了钟头。”

崔夜用肯花出精力来,将崔妙仪送到棋院去,想来妙仪手上被元望弄的“疤痕”,功不可没。

元望成为太子伴读的事情,仿佛成了家中的大喜,大家热热闹闹的站起身来,下人们躬身逢迎出去,唯有元望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双手,面上隐隐有些绝望。

在人群热闹的往饭厅走去的背后,妙仪蹦跶到了元望身边。

“他们是不是不让你上桌啦。”妙仪问的有些直接。

元望点了点头。

妙仪大喜:“正好我也不想吃饭呢,有个人陪我啦。走走,我觉得上次你下的那盘棋很有意思,我感觉还能有更好的走法!这些天我阿姐都不让我到这边来,我都快憋死了!”她兴奋得很,拽住元望的手往外拖:“他们都不懂棋,又那么老正经,能跟我说的人也就只有你啦!”

舒窈不论怎么想,妙仪却是一个生性不带敌意的人,她喜欢着身边每一个人,纵然那杯茶的痛楚还在,却不能影响她更喜欢唯一能互通棋艺,理解她的元望。

元望呆呆愣愣的跟在比他矮了一头还多的妙仪身后。

妙仪对崔季明吐了吐舌头:“我不吃啦我不吃啦,这会儿我可没心情吃饭你们去吧!”她拽着踉踉跄跄的元望就往外头跑。

空旷无人的走廊上,妙仪晃着手,摇着元望的手臂满脸都是激动的神色:“好几次,我看到有先人特别厉害的妙手棋局,想找个人说都说不了。祖父肯定瞧不上那些,其他人又都是臭棋篓子,我这两天背了好几个谱子,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她乐的像个小哈巴狗,摇的元望乱晃。

“你是要跟我一同解棋么……”他吃了一惊。

邺人弈棋,是不大喜欢与旁人分析棋谱的,一手妙棋在这个时代,若是无人破解可以用一辈子,因此很多棋士对于抄篆棋谱一事也相当反感。

自古认为围棋是相当孤独而苦行的技艺,靠的是个人的深思,最怕的便是他人的模仿。

“当然可以了。”妙仪笑道:“我跟旁人对弈少,你应该知道不少人的棋路!”

而崔翕一直教导妙仪,最不怕的便是别人模仿,崔翕身为棋圣,无数人去模仿分析他的棋路,一手妙招用过之后便被他人详解分析,天下尽知。

却是如此,逼迫着他不断前行,不断创新从不停歇。

元望笑了。

他忽地想起来曾经,某个男孩曾在深夜的灯烛下,一手捧着古旧的棋谱,一手落子复棋,被前辈们在盘上留下的惊心动魄的印迹所震撼,满心的激动与想法无人去说。

而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南方,也有个年幼瘦弱的女孩子,同样闯入围棋的浩瀚世界,激动兴奋到牙齿打颤,也不敢惊扰旁人,偷偷吹灭这深夜的灯烛倒在床铺上满心幸福。

这一回,同样执着充满热情的孩子们,总算是可以对坐捏棋,互通想法,交流争执,哪里管他外头什么宗族家人,什么太子伴读。

纵然只是片刻的游戏,也可尽心的享受。

这会儿,他们是围棋世界沉重大门外,牵手一齐叩门的稚子而已。

**

另一边饭厅内。

大邺是分餐制,大家分别坐在各自的小桌面前,郑霏霏是个热闹快嘴,说了没几坊间寺庙里闹腾的小事儿,氛围就热起来了。

长安崔家还算好,虽然也有点死板,但比起清河本家那种几百个人住一个大宅子,天天拜见大宗主的样子好太多了。

说了没几句,崔夜用提起了妙仪受伤一事,如同王氏之前转过的话题一样,他也说起了希望崔式能够续娶。更重要的是,崔夜用觉得崔式要是续娶,对他的仕途是极有帮助的。

崔式笑了一下:“我还是不要续娶,祸害别人的好。带了三个孩子,哪家贵女愿意嫁进来啊。”

哎呦这话说的,好像是有人愿意嫁进来他就屁颠屁颠的娶一样。舒窈低着头,实泽气的直咬牙,伸手掐了她阿耶一把。

崔式让她掐的嘶的吸了一口冷气,不做声捏住她那满是狠劲儿的小手。

果然崔夜用听他这话也是一笑:“瞧你说的,你可是二房嫡长子!郑王两家倒是都有合适的女子,不过也要你自己觉得看着可以。再加上孩子们也都不小了,应当选一位才学俱佳的,也算是能给孩子们通晓些道理。”

崔式笑了:“堂叔误会,我说的祸害,也不是因为三个孩子。我实在是没法娶妻了。”

“怎么?你要续娶,难不成老贺拔还能怎么着你?”

崔式绽放了一个很温柔的笑容:“不是那个,是因为我身有隐疾。”

Σ(°△°|||)︴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