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王之友 > 309|305.0305.#

帝王之友 309|305.0305.#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33 来源:小说旗

崔季明其实真的很愁,长江西边基本都已经收下来了,然而只有她寸步动弹不得,因为她应该负责的战线里,有两座南周最重要的水军大营。一座是荆州和鄂州之间的洞庭湖,一个是鄂州向东的鄱阳湖。

鄱阳湖接纳了不少因为刘原阳的战线而逃来的部队,洞庭湖内有剩余四分之一的水军和被搬来的大半个台州大营。

崔季明使了好几招的声东击西,打草惊蛇,也不知是因为黄璟年纪大见识多,一眼看透她的计谋死死蹲在原地不动。亦或是他决定恪守言玉给他的军令——守不住岳州,提头来见。

黄璟稳的让崔季明都佩服,掐指算来,他捏着台州水军已经几十年,当年中宗还朝,袁太皇太后借了不少世家的力,他就是其中之一。面容看起来清瘦阴郁,性格实则很活泼很不正经,甚至可以说是很童心的良善,但在行归于周早早就有事不关己的姿态。轻描淡写毫无损失的活到行归于周的苟延残喘时期,除却曾经兆来往舒州惩治黄家的一点小波折,他几乎就没什么低谷过,如今成为了南周权力仅次于言玉的人,已经能证明他的稳了。

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办法,就只能打硬仗了。

崔季明以前还没有这种感觉,如今她却渐渐意识到,越是体量大的战争越是少有精妙细小的计谋。你人数多,对方也多,打到这种级别,实力有差距,但肯定能有别的优势来填补。行动彼此都容易暴露,往往一个简单的计谋、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一场吹什么风下什么雨的巧合都有可能让己方或对方败退。

几个月的扩张使得岳州周边的一些县镇、南方的不少村庄,早就在大邺的势力下了,大邺对洞庭湖也发起几次攻击,而黄璟不得不渡江大范围攻击复州和鄂州,却都没能打下来。大邺不停的加固城墙,再加上大邺重步兵在这两年非常强力,洞庭湖的水军并不擅长攻城。几次没有打下来,也让黄璟意识到了扩张的不可能,他只能在陆地上进攻一些属于大邺的村庄。

这种举步维艰的拉锯战打的崔季明颇为心烦,若说南周消耗了不少人命,她也绝不轻松,手下粮仓被突袭、占据的村庄被火烧的事情时而发生。她当初手下带出的几个魏州老兵因为腿脚受伤,被她派遣去看粮草,因为追逐作为诱饵的南周士兵,而忽视了粮仓,几处仓内被放了火,幸而因为夜里下了冬雨再加上及时发现被扑灭,烧毁的粮草不过四分之一。

这问题从军令来说应该是死罪,但因为大营背后就是好几座富庶的州城,粮草很容易补足,崔季明又念旧情不忍治罪。管事的老兵却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错误,若不是一场冬雨就要酿成大错,使得崔季明管束不力的名号传到了圣人面前,于是在军中自裁认罪了。

崔季明颇受刺激,南伐之战是水火不容,她这短短半年见过的尸体快比前头二十几年见过的还多了,对外为了安抚将士是一片风轻云淡,笑得自信,对着殷胥却没少表露出暴躁或者是疲惫的心态。

殷胥没法多说什么,因为这段路是崔季明绕不过去的。没有哪个顶天立地的名将是可以避开间尸山尸海就能到达高位的,过了这个坎,或许她会麻木,但重要的是她也能成长的更稳,能面对更严峻的战争和场面。

既然她说自己想成为名将,殷胥心里难受,却也只能在一边看着崔季明逼着她自己接受的艰难样子。

若非说变化,一是她对外表现的确实比以前更可信了,考风带着部分凉州兵支援他们,他几乎都快成了她半个徒弟,面上傲的好似最瞧不上崔季明,实际当崔季明分析战局的时候,耳朵伸的比谁都长。而莫天平因为上次军演坑了崔季明之后,一直都对她态度比较谦逊,一时间军中都快把她捧成绝不会输的神人了。

殷胥无法,只得一次次在有人当着他的面捧崔季明的时候,他就半开玩笑的泼冷水,提起了她军演输了一事。只是殷胥……自以为的半开玩笑,顶着那张脸不知道有多少人当了真,一时间军中又有传言说什么季将军失宠,竟没多少人再敢不停的捧她了。

这倒是件好事,捧杀的手段不知道多少人想用在她身上。

崔季明面上对于殷胥的泼冷水,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笑过去,实则私底下没少报复他。殷胥就不说某次好不容易让崔季明夜里来帐中,崔季明在他更衣后上床前,一把捏住……小小九,逼着他把人前的泼冷水再重复一遍。

……让人捏住了命根子,还能不从么。

当然这也就涉及第二点变化,崔季明可能是压力大,那种小恶劣的脾气更糟糕起来,以前是殷胥常以与季将军议事这样的名义留她,而后就说夜里她实在最近太累宿下了,圣人不忍心打扰之类的话,能和她偶尔共宿一两回罢了。

然而后来开始是崔季明半夜忽然就说有军务要禀告圣人,甚至很多时候殷胥都睡着了,她二话不说,卸了薄甲,一身冬天的凉意就直接往他被子里挤,殷胥惊得立即清醒,一抬眼只能看到个摘了冠的毛茸茸脑袋抱着他的腰往他怀里拱,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抱着她用自己那点微薄的体温给她搓搓手。

后来殷胥因为不适应南地气候咳嗽过几天,她这才收敛了,蹲在他床头戳他的脸戳半天,殷胥无奈的允她了,崔季明这才烤了烤手钻进来。

她往往恶劣的愈演愈烈,再加上殷胥因为有点小咳嗽便不太出去受风,洛阳最近又有不少事情,在帐内处理国事的时候更多。崔季明则被黄璟骚扰的遍地跑,他都快成什么可汗帐内的什么人,某位回来高兴不高兴上来就被扒衣服啃了。

某件事让耐冬火了,就是好久没修指甲的崔季明挠伤了殷胥的后背。

这纯粹就是崔季明在床上小野兽属性发作的结果,她央着殷胥也疯一点,崔季明浪起来神仙也招架不住,殷胥……好歹也是个男子怎么可能拒绝得了,崔季明倒是唯一的理智就是知道抱着枕头捂着脸别把声儿弄太大了。

宫人以前帮殷胥沐浴的时候,还是看着他身上青紫心痛不敢言;那些年纪大的宫人,一个个都觉得圣人跟亲儿子似的,这会儿看着那个姓季的过分,圣人背后居然都快挠出血来了,居然帮圣人洗头时候看见了,私下偷偷抹眼泪……

殷胥沐浴的时候,崔季明换了衣裳,正远远摊在床上吃烤豆看军信,她一身男装,半边帘子掩着,她倒是不觉得几个宫人会识出她女子身份。殷胥也曾想让崔季明帮他沐浴,但是她又懒又不知道力道,殷胥简直就是被她洗成了下锅的毛肚,再也不敢找她。却不料远远水声和远远崔季明吃豆嚼的嘎巴响的声音,后头则传来了宫人吸鼻子的声音。

殷胥一回头,居然看着一直照顾他的老宫人,眼眶发红,不敢直视圣人,连忙避过脸去。

他以为发生了何事,问这老宫人,她却不敢言,生怕季子介如今位高权重,听见了要治她的罪,连忙说无事。

而就在这时,在岳州对岸的大营内,深夜的主帐内收到了一条消息,俱泰大喜过望亲自送来,耐冬接过信进主帐去送。进了帐内就看见了跟个大爷似的崔季明,耐冬狠狠剐了她一眼就往帷幔后头走,结果一到帷幔后头,殷胥正从浴桶中出来,就看到了他被挠伤的后背。

耐冬一看就知道是谁做的,顿时恼火起来了。

他张口欲言,殷胥却觉得不好意思。

老宫人见了耐冬,反而觉得心里有底了,居然真流下眼泪:“奴婢看不的圣人受这样的苦……”

殷胥:这都什么跟什么。

他皱眉不许耐冬多说。

一是他以为刚刚太疯外头全听见了,二就是他身为男子,却恨不得翻纸割破了手指都一群人大惊小怪,而崔季明一身伤却从来不说,对比之下,崔季明才像那个真汉子,于是不让耐冬说也是不想要显得太娇贵似的。

耐冬却因此更怒,他不敢顶撞殷胥,只得问道:“是不是季将军指甲长了没人给修,不比在家中前后奴仆围着,她到了军营一贯没人照顾,圣人也忘了这点吧。迟早回头拿兵器伤到自己的。”

殷胥点头,耐冬将消息递给殷胥,转头就过去,叫上几个宫人,把崔季明的爪子给摁在了台子上,一副要她三根指头还账的样子,给她强制把指甲给修了。

崔季明也不是真挣扎不出来,趴在床边,手被摁在矮桌上,嘴里还在荒唐的嚎:“老殷!小九子!你娘家人欺负我!就你们人多势众是吧!我我个倒插门就整天受欺负吧!嗷,别拔倒刺啊!耐冬就是公报私仇!我就说你才是正宫,他还笑我胡说!”

耐冬真是青筋都快冒起来了,指甲钳都想插她鼻孔里,这时候殷胥正在帷幔那边翻看着信件,看了不过几行惊喜的唤着她名字走过来,耐冬立马又低下头面带微笑老老实实的给崔季明修指甲了。崔季明打了个寒颤,觉得她这样的要是真宫斗真是死的指甲都不剩下。

殷胥喜道:“那些起义军打下了澧州和朗州!说是派了其中一位将领和信使前来,那将领正是从你手底下调走的士兵之一。”

崔季明一下子挣开,坐起身来:“当真?!要他别露面太多,偷偷带他来。别,我们去俱泰的帐下去见。若是能这样合围,我们就有可能拿下洞庭湖!”

耐冬只得又回到他平静无波的脸,遣诸位宫人下去,指甲钳给收到怀里,端着袖子道:“奴去给季将军拿衣服,不知道季将军还动弹得了?”

崔季明刚想逞能,要蹦起来说什么“老子是草原第一好腰”,起来半截就差点闪着,跌回了床上。耐冬好笑,还没觉得也算是某种报复,就看着真的被挠伤的那个人连忙奔过来,小心翼翼把崔季明扶起来,又是给她揉腰又是嘘寒问暖,气的耐冬翻了个白眼。

圣人您过得这么没尊严,真怪不着别人。

崔季明就抱着殷胥脖子,瘫在他怀里跟个没骨头的面条人一样,好容易让他帮忙把衣裳给她套上了,走出门了也不是那个抬手要圣人伺候的模样了,立马腰身挺直英姿飒爽。圣人明明知道她是装的,还特别愿意惯着——

俩人深夜这才往俱泰帐下去,果然见到了前来报信的小将。此人原先在魏军之中不过是个伙长,殷胥挑人的时候,他主动请缨。殷胥也担忧,如果混入的小兵成为了将领,事迹败露可能会让起义军跟大邺不睦,于是也多番测验,甚至让人夜袭于他,此人都经过了测验,而且其身份低微,如果有一天起义军归顺朝廷,认识这张脸的人也不会太多……

此人存在,也算是崔季明和殷胥心中的定心石,俱泰主动说要亲自带着大邺支援的军备和圣谕,前往澧州和起义军会面。

此行算是深入敌腹,而且如果战争风向变化,也有可能起义军翻脸,到时候第一个被杀的肯定是俱泰。俱泰却轻松一笑:“这种场面也不算臣这辈子最危急的时候,这话说来自满,我却不认为这军中还有第二个能做到的人。”

他只带两名侍卫,和运送货物的民兵一道,骑着小马,随起义军中的信使和那将领一同离开。为了避免黄璟过多的注意到这批团缩在他背后的起义军,崔季明也立即决定大军渡江,率先对岳州城发起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