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29章国乱思良相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29章国乱思良相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对这个世界,赵朴也是渐渐熟悉起来。

一开始时,赵朴还有些愤青的情绪。

宋朝对士大夫最好,养士百年,可是士人除了泡妞、作诗、贪污之外,什么也没有作。北宋、南宋灭亡时,文人更多的是背叛,而不是殉国,文天祥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崖山浮尸十万,更多的是军民,而不是文人。宋朝可以说是给了文人最大宽容的朝代,但也是文人最没节操的时代。

因而,对那些士大夫,尤其是主张议和,或是投降的士大夫心存鄙视。

可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接触的加深,赵朴也渐渐的理解了,说不上宽容,只是没有过去那样偏激。

百无一用是书生,金军杀来了,这些书生,这些士大夫,不能骑马打仗,也不能拿枪战斗,他们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抵抗金军的刀枪,有些勉强。在很多时刻,他们只能屈辱从贼。

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动物,都是怕死的,真正面对刀剑不畏惧的,又有几个?北宋也就一个李若水,南宋也就一个文天祥,想要找出第二个很难。

况且,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就是靠着人传承,这些书生,士大夫,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若是这些书生,都为国死难,中华文明说不定会断根。在这种程度上,他们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从贼就从贼吧,赵朴不宽容他们,也不苛责他们。

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太令人发指,即便是成了贰臣,赵朴也权当是没有看见。

可是,杜允这货太缺德了,竟然掘开黄河大坝,使黄淮一线,成为了黄泛区,几乎是几百万人受灾,浮尸不断,瘟疫横行,在某种程度上,这货犯下了反人类罪,绝对是甲级战犯,比秦桧的罪过还大。

“难怪,河北许多地区都沦陷,可就是大名府还在,原来是掘开了黄河大坝,成了黄泛区,不利于骑兵行进。完颜斡不离又不傻,不会为了一个区区的大名府,将几万铁骑陷入沼泽等不利地区!”

“难怪,历史上,赵构不跑往关中,不跑往洛阳,不跑往襄樊。偏偏往扬州跑路,有人说他是看中了扬州的繁华,这全是扯淡。黄河大坝一垮,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致使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成为黄泛区。这里尽数是沼泽,泥地,不利于战马驰骋,正好可以阻挡金军铁骑,原来赵构是打着这个打算。只是阿尔比斯山挡不住拿破仑,黄泛区也挡不住金军骑兵。”

赵朴的心情很是郁闷,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扔下小册子,郁闷的等着大臣的到来。

…………

很快,朝中的大臣都是来到殿内。

“各位请坐!”赵朴眼神扫过这些大臣,心中思索着。

宋朝的朝堂大权,无非是军、政、财、司、台策五大机构。而决定一个国家政策的,往往是这五大机构的十几个领导官员拍板。而身为皇帝,不需要记住太多的人,只需要记住十几个官员,记住这些官员的品行、才能、优点、缺点等等就足够了。一个皇帝,往往是靠着掌控这十几个人,从而掌控朝堂大局,从而掌控天下。至于其他零零碎碎的小杂鱼,能记住则记住,记不住则干脆不用记忆。

当了皇帝也有些时间了,这是赵朴总结出来做皇帝的经验,很粗浅,很简陋,但是也很现实。

而位居在顶层的二十多个大臣,正是此次有着从龙之功的大臣。他们多数是大名府,应天府的地方官员。按照大宋的升官规则,需要熬上十几年,再有朝堂的老人提点,然后才能进入六部,三省,枢密院,三司之类要害部门,成为大宋的最高领导人。

总之想要混到高层,第一在人脉,第二在根正苗红,第三在运气。

随之靖康之耻,大宋的高层都是被一网打尽,都被掳走到了北方。于是,他们少去了几十年的煎熬,提前的媳妇变成了婆,提前的登上了高位。

只是一想到这些人的履历,赵朴就有些失望。

这些都是文人,没有从军的经历,即便是带兵而来,也是半桶水。若是太平年代,靠他们治理天下,即便是有**问题,即便是有党争问题,也不会出了太大的篓子。可这是战争年代,靠着这些文人、书生去指挥打仗,绝对是屡战屡败,骨气硬的最后为国死战,骨气差的就是跑路,或者是投降金军。

“疑人不用,将无人可用;用人不疑,必死无疑!”

因为怀疑这些大臣能力不行,就不重要他们,可能会无人可用;若是重用这些人,又不对这些人能力产生怀疑,可能会被这些人坑死。

“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良妻。各位相公,如今我大宋该如何?”赵朴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此时眼睛看先了李纲,李纲在众人中威望最高,名声最大,资历也是最高,由他开口最恰当不过。此时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相当于右相。

李纲心中激动不已,国乱思良相,这不就是说的是他吗?

李纲开口道:“臣有十议,请求陛下思量?”

“十议?愿闻其详?”赵朴笑道。

李纲道:“一议国事,如今都主张和议,只因两位皇帝被擒而走,不和则祸至。昔年,汉高祖与项羽在荥阳交战,刘太公为项羽所得到,项羽屡次将刘太公置于几案之上,高祖攻打的更加厉害,项羽终于不敢加害刘太公而还给了高祖。过去金人与契丹交战,契丹执意割地,以丰厚的财物贿赂金人而讲和,既和之后金人又找借口挑起战端,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契丹。金人又以这种办法来迷惑中原,以至于攻破都京,毁掉宗社,立异姓皇帝改换年号,而朝廷仍然以为和议才对,是将要把天下送给金而后作罢。为了今日着想,专力自守,在要害之地建立藩镇,在黄河以及长江、淮河之南设置帅府,修固城壁,整治器械,教练水军,练习战车,使敌人进无抄掠的收获,退有被拦截打击的忧患。这样敌人虽然有时出没,但一定不敢因此而深入内地。”

“可效法勾践卧薪尝胆的,卑微言辞迷惑金人,每年按着时节派使臣问候两位皇帝,三数年间,军政更加修明,甲士战车全都具备,然后大举讨伐金国,以报不共戴天的大仇,而雪这自古以来所没有过的耻辱。”

赵朴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心中却不以为然,果然是言过其实。

李纲继续道:“二议巡幸;天下的形势,关中为上等,襄阳、邓州次之,建康则又次之。今天应该以长安为西都,以襄阳为南都,以建康为东都,分别任命守臣,修筑城池,整治宫室,积聚干粮,以备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后,有三项好处:第一项可以借巡幸的名义,督促各方使国势不至于失之太弱;第二项不设置固定的都城,使敌人无所窥伺我虚实;第三项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无所觊觎。至于汴梁是宗庙社稷的所在地,是天下的根本,陛下即位之初,怎么可以不见一下宗庙,以安定都城百姓的心呢!希望先颁降敕文,以修整朝拜陵寝为名,选择日期巡幸汴梁。”

赵朴点点头继续道:“知道了!”心中却暗自道,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惨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