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04章离开扬州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04章离开扬州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辛苦操劳,不如有个好兆头。

宋徽宗当皇帝时,先是花石纲,引动了方腊的农民起义,后来更是直接酿成了靖康之耻,可以是一个昏君、庸君。可因为在他当皇帝的时候,黄河的水清了,于是“黄河清,圣人出”,宋徽宗成了圣君;

而宋钦宗,第一次汴梁被围困时,割让河东、河北等地,简直就是石敬瑭第二,汪精卫先祖,到了后来更是为了保全生命,向金军乞降。可是在宋人眼中,却是为了保全汴梁百姓,甘愿受辱。

而宋徽宗、宋钦宗,从哪一方面也不算是一个明君,不是好皇帝,可是世人却总是怀念他们。

在前世,岳飞北伐的口号便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两个亡国君,两个混账皇帝,没有一丝功德,全是干的狗屁倒灶的事情,竟然成了二圣。

而他辛辛苦苦,好似老黄牛一般,为了鼓舞人心,亲自前往前线犒劳三军,后来更是与金军血战数次,又是辛苦作秀,他容易吧!可是到头来,臣子们,说这个,说那个,麻烦不断,老是挑他的毛病。

如今,只是一场大雪,一场雪灾,大宋百姓冻死冻伤者无数,而雪灾也迫使金军退兵,于是他就成了圣君。

太坑人了!

看着扬州,这群大老爷们的嘴脸,赵朴就觉得呕吐,干脆眼不见为净,还是巡行天下,离开扬州为妙。

“善始善终,乃是为人君本分!”赵朴道,“我还要继续巡行天下,此次要前往襄樊一带,去赈济灾民!”

“陛下,扬州经历大雪,此刻正是民心浮动,不可轻离!‘枢密使赵鼎率先开口。

汪伯彦也是劝谏道:“陛下,金军虽然退去,可是若是杀个回马枪,奇袭扬州,没有陛下镇守,扬州必然难保!”

“陛下,不能轻离扬州!”

这时跪倒的大臣一片接着一片,赵朴生出阵阵无奈。

都说君主**,至高无上,可是没有这些大臣相助,**个毛。**,必须要有大量的心腹,大量的铁杆,可是在朝堂上他的铁杆很少。不论是汪伯彦、赵鼎,还是范仲尹都是有些支持,有些不支持。

“扬州灾情还好说些,而襄樊一代,灾情极为严重,金军又多是劫掠,饿死,冻死无数。我为君王,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前去!”赵朴无奈之下,只能是打感情牌,说动这些大臣。

“襄樊一代,如今动乱不堪,太危险了。陛下可派遣钦差前去,切莫轻动!”赵鼎劝说道。

赵朴苦笑了一声,心中暗道:宋朝的官员太多了扯皮现象太严重了,行政效率太低下了,没有他这个皇帝亲自前去检查,亲自前去督促,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人。他不得不亲自上阵,充当监工,监督下属官员!

可是这些话,只可意会,注定是无法说出来的。

“李纲说过,天下的形势,关中为上等,襄阳、邓州次之,建康则又次之。今天应该以长安为西都,以襄阳为南都,以建康为东都,分别任命守臣,修筑城池,整治宫室,积聚干粮,以备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后,有三项好处:第一项可以借巡幸的名义,督促各方使国势不至于失之太弱;第二项不设置固定的都城,使敌人无所窥伺我虚实;第三项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无所觊觎…………”

这一刻赵朴有些念起李纲的好。巡行天下,其中文章大大的,可以引申为跑路政策,也可以引申为运动战,也可以引申为免费旅游。

只是不同的是,一般人旅游,也不过是带上几个书童、仆人,赶上几辆马车上路;而他这个皇帝时带着八字军护卫,浩浩荡荡而去,为的就是防止流民袭击,或者是金军杀一个回马枪。

赵朴不得不进行辩论,一人舌战众多大臣,最后总算是说服了。终于得到了大臣们的批准,可以前往襄樊,巡行一番。

只是在护卫人马上,出现了冲突,赵朴认为仅仅是五千兵马护卫就足够了,而大臣们则是认为至少要出动三万。

正所谓一时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金军留给众臣,太多的恐怖影响,对于金军如何的防备,如何的小心都是不为过。此时谁说金军退兵了,可万一金军杀上一个回马枪,夜袭扬州城,或是袭击皇帝卫队,那就悲剧了。因此护卫人马需要很多,宁可让扬州兵力空虚,也不能让皇上出现问题。

最后总算是拍板了,赵朴要离开扬州了。

而离开前,扬州的防务要处理好。虽然扬州不是好的根据地,有着各种缺点,但至少是一个赋税重地,南方的钱赋需要经过扬州,才能转入国库,是名符其实的钱口袋。八字军,前线的诸多部队,粮饷都要从这里来。

守江先守淮,扬州保全了,江南才安全。

扬州必须要重兵把守。

…………

此时的八字军,还是三万之众。

若不是赵朴一直提倡精兵策略,对于八字军的招募极为严格,此刻八字军即便是突破十万也有可能。

在精兵策略之下,八字军还是保持着瘦身状态,仅仅是三万之多,却也是大宋的最强之师,对战任何敌人,都有一战之力。

八字军一直坚持精兵战略,可是其他的部队,就没有这样严格了。

正所谓精兵,有精兵的好处;庸兵,也有庸兵的好处。精兵讲究的是少而精,讲究的是以一当十,在战斗中好似利刃,硬碰硬中压倒对手;而庸兵讲究数量取胜,靠着众多的数量,群殴而上,靠着人多势众,群殴死敌人。

精兵的成本较高,是烧钱玩意;可是庸兵就成本低廉了许多,反正到了战场上只是一次性消耗品,花太多钱,也没有意义。

在扬州,赵朴也招募了十万之众的厢军,算是二线部队,简称为扬州军。

扬州军,都是招募的扬州本地的破产农民,或是山东逃难而来的流民,都属于典型的无产阶级,三无人员。扬州军建立,本身就是为了较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大量灾民招募其中,进行军事化管理,减少造反的可能。

这些破产的农民,或是有这些逃难而来的流民,多数是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女人。最后人数时达到了三十万,能够打仗的壮丁,仅仅有五万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