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229章幕后黑手(2)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29章幕后黑手(2)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站在朝堂之上,赵朴再次感到了孤独之感。

为何皇帝,总是喜欢自称为寡人?

“寡人”者,孤寡之人,注定是孤军奋战!

“三十万钱,承办太学和国子监!”赵朴道,“只是一份钱,分在两件事上,注定是什么都做不好!为何不国子监与太学合并,成立新的学府!”

“成立新的学府?”

汪伯彦沉思了片刻道,“《礼记?王制》曰:王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直称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为博士置弟子员,汉太学始此。博士弟子经考试合格,可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为郎中。后科目及人数渐增,东汉桓帝时达三万人。汉末丧乱,魏、蜀、吴仍立学。晋武帝立国子学,自此既有太学。隋国子监(先称寺,继称学,炀帝定为监)所统有太学。唐制以国子监领太学等六学。太学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公、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

“及到我朝,除在东京汴梁设立国子监,还在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陆续置国子监。宋熙宁新政,分太学为上舍、内舍、外舍,确立太学生依年限等条件,由外舍升内舍,再升上舍,再经考核,定其出身并授官职,绍圣中,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

“此举违背祖制,不可行!”

赵朴听着有些头大,却只能是硬着头皮道:“太学之事繁杂,国子监之事。也是杂乱不堪。如今金军兵临城下,边防危局,战事飘渺不定。唯有简。才为上策。我欲开先河,创立新学府。唯才是举,为国培育人才!”

在边防面前,一切退步,汪伯彦只能是同意。众臣也只能默然。

汪伯彦道:“不知新学府,名为什么?”

赵朴略微思考,道:“《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大学”即大人之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如以大学为名。”

“自从炎黄以来,三代兴盛,后平王东迁,春秋五霸,秦国崛起。乃至天下一统;到后来,汉高祖斩白蛇,灭秦亡楚,乃建立汉室;及到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光武帝刘秀崛起于草莽,中兴汉室;后董卓乱政,三国并立,晋国一统,五胡乱华,隋朝一统,唐朝大兴,至我朝,已经三千年有余。三千年,王朝更替不断,然而我华夏根基保存,始终不为蛮夷所灭。再添加“华夏”二字。不如,将新学府命名为“华夏大学”如何?”

口气中一副商量的语气,似乎是有事大家商量,可是言语中却有着不容置驳之感。

众臣齐声点头,曰大善。

华夏大学,就这样建立了。

众多大臣们心满意足,总算是搬回了一局,不管是叫什么名字,但是本质上,都是文人的天堂。

而赵朴也满意了,花钱不能白花,好钢需要用到刀刃上,这也是改革教育的开始,是培养嫡系文臣的开始。

大学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自然免不了涉及数理化。

总之,华夏大学,是他改革士大夫阶层的开始。

在大宋,士大夫阶层有太多的缺点了,贪污严重,生活腐化,浮夸,耽误政事,好清谈,沽名钓誉等等。

说难听些,就是国家的蛀虫,是骑着劳动人民头上的剥削阶级。总之,士大夫阶层有太多的缺点了,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倒。

历史上,元朝为何立国不过短短的五十多年,就灭亡了。就是因为蒙古人,不重视士大夫阶层,不开始科举,将读书人变为“臭老九”,只是单纯的依靠蒙古贵族阶层统治天下,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

而后世的清朝,做了很多缺德事,甲申国难,文字狱等等,可照样是享国三百年。即便是遭到西方侵略,可还是苟延残息五十多年,直到慈禧死了,才开始灭亡。就是因为,清朝重视士大夫阶层,将士大夫阶层作为统治工具。

当皇帝,不能孤军作战,必须依靠某个统治阶层,作为统治工具。

士大夫阶层,武人阶层,太监阶层,农民阶层,商人阶层,这是君王依靠的五个阶层。

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皇帝手中各有侧重。

太监干政,后遗症太厉害了,不可靠;武人阶层,掌握兵权,必须时刻控制,一旦有松懈,就会被反噬而死,也不可靠;商人阶层,唯利是图,也不可靠;而农民阶层,目光短浅,盲目性、破坏性太大,也不可靠。

想要享国长久,必然要以士大夫作为统治基层,武人阶层、商人阶层、农民阶层,太监阶层,只能是作为制约士大夫阶层,却无法替代士大夫阶层。

虽然后人常常说,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北宋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60%,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比重的最高峰。北宋时中国人均生产总值为2280美元,西欧人均生产总值则为427美元,而1820年,清朝人均生产总值为530美元,当时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生产总值为1250美元。

宋朝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是最有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的时代。

可是,赵朴并不打算扶植、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代替士大夫阶层。不说,其中成功性有多大;单单是发展资本主义的血腥性,贪婪性,毁灭性,赵朴就难以接受。

发展资本主义,还是后人去干吗!

他还是当万恶的封建帝王吧!

士大夫阶层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能是改造,而华夏大学,就是改造的士大夫阶层的熔炉。

在华夏大学,四书五经是要学的,忠孝礼义廉耻也是要学的,三从四德也是要学的,七出三不去也要学的,即便是还在“幼年期”的二程理学也是要学的,这些都是不能丢;但是格物之道,也是不能丢的,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也是要加大研究。

…………

武备学堂要召开了,华夏大学也要召开了,一文一武,格局成了!

一切都要花钱,赵朴再次感到了缺钱,感到了行政效率太差了,中间被抽取的油水,被钻的空子太多了。

曾经想过改革朝政,只是赵朴还是否决了,朝政太为复杂了,各个问题交杂在一起,想要动大手术,必然会造成朝堂动荡,太伤元气了。

此刻的大宋经不起折腾,只能一切以稳定为主,

只能是忍了。

………………

这只是朝堂的一个小事件!

赵朴没有太过在乎,毕竟被朝臣炮轰的次数太多了,打擂的次数也太多了,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只能是沉着应战。

过了之后,也忘在一边了。

而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个影子却是关注着这一切。

在金军的一个秘密据点,金军密探首领素衣,正在翻看着部下传送而来的情报。

“首领,我们又失败了!”

“我小看了他,这位宋皇睿智多谋,性格又最为沉稳,即便是被朝廷众如此刁难,还是依旧沉着,冷静!这人倒一点也不像他父亲和兄长!”素衣道,“武备学堂的情况如何?”

“这是国子监的地图,还有祭酒、司业等等情况!”

一旁的探子取出一摞纸,递交了上去。

素衣翻看着,上面有武备学堂的地址,布局草图,以及主要官员的情况,详细至极。

武备学堂的诸多事情,没有一丝隐秘的展现在金国秘卫面前。

“我们的人,可进入武备学堂?”

“我们秘卫,有二十人加入武备学堂,十三人被查出来,关入监牢;而有七人没有暴露,潜伏其中!”

ps:

第二更到了,求订阅,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