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414章卖皇帝挣钱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414章卖皇帝挣钱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哪怕是废材,也能点燃火苗,给世界带来温暖和热量。

在金人眼中,宋徽宗,宋钦宗就是两个大废物,不起积极作用,总是起反作用。换做随便一个人当皇帝,都不会将宋朝搞得如此糟糕。只因为有这两位皇帝起反作用,金国才这样攻击顺利。

而从被俘到现在,很多宋朝大臣和妃子,为了气节而亡;可是这两个废物,却死皮赖脸的活着,一点骨气也没有。

总之,宋徽宗、宋钦宗,在宋朝人眼中是皇帝,心存可怜;可是在金国人眼中,却多是鄙视连连。

因为鄙视,因为看不起,对这两个皇帝的待遇很差,可谓是吃不饱,穿不暖。

很多人,忽视了这两位曾经是皇帝,曾经是宋朝最高统治者。

当然了,废物也有利用价值。

此刻,完颜希尹提出一个意见,就是将这两个废物,卖出去换钱,换地盘。不管怎么鄙视,这都是两位皇帝,卖出去能得到不少好处。

当年楚怀王被秦国算计,关押在秦国,把楚怀王卖了,换下五百里土地。

而如今,这两个皇帝,至少也是一千里土地,或者是二百万贯钱了。

留下这两个皇帝,也没有一丝用处,还不如卖点钱花。

当年,汴梁被围城时,金军索要金银,这两位皇帝没钱支付,于是干脆把后妃,王妃、帝姬等,这些大宋的良家妇女出卖给金军,算是抵押赔款吧!

《开封府状》载: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统计竟有人。

这样再一次证明,宋朝是商品经济社会,没有谈不妥的买卖,只有价码不够;只要是价码足够,皇后也可以卖钱;只要代价足够,帝姬公主也可以换钱;而这一刻。金国要卖了这两个皇帝挣钱。

这大概,就是宋朝两个皇帝存在的唯一价值吧!

至于那些贰臣们说得,用这两个皇帝扰乱宋朝,让宋朝再度掀起皇位争夺,从而使宋朝内乱,金国乘虚而入。

这在金国贵族眼中。全是文人的白日梦,全是文人的意淫。

放回着这两个废物,就能扰乱了宋朝,那宋朝也太弱了。想要掀起皇位争夺战,这两个废物有资格吗?要兵没有兵。要将没有将,要钱没有钱,名声又烂大街了,这样的货色有什么资格扰乱宋朝!

若是这两个废物,乖乖听话,可能活得滋润;可若是着两个废物胡乱动作,赵朴挥挥手就灭了这两个废物。

想要靠这两个废物,再玩起复位,根本是白日做梦。

即便是,赵朴驾崩了,皇位空缺了,这两个废物也没有资格当皇帝。

在宋朝,姓赵的太多了,谁当皇帝,都比这两位强。只要是不想再次上演靖康之耻,没有人愿意这两个废物当皇帝。

当然了,这两个废物除了可以卖掉,换钱之外,还可以恶心人。

毕竟,看着这两个废物,会想到靖康之耻,想到了耻辱的过去,也算是为了恶心赵朴,给赵朴添堵吧!

很快金国上下拍板了,把这两个废物卖出去,挣一些钱,顺便搭上宋朝的线,走议和的模式,若是能麻痹宋朝最好了,若是麻痹不了宋朝,也可以拖延时间。

当然了,即便是拖延不了时间,也可以搭上线。

没办法!

至今,在宋朝都没有金国的使者。

本来,哪怕是敌国,哪怕是相互拼杀,也会互派使者,沟通联系。当年宋朝与辽国拼杀,宋朝与西夏拼杀,前线拼的热火朝天,尸体满地;可是在后方使者之间,却是谈的不亦乐乎。

做事要留下底线,说不准今天拼杀,明天就和平了。

时战时和,最为争吵不过。

只不过,自从靖康之变之后,宋金之间,关系彻底恶化,也断绝了使者。

在赵朴最为困难,直属部队不过几千,处处是金军,差些死了的时刻,也没有向金国派遣过使者求和。用赵朴原话说,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宁可被砍了,也不愿意议和。

而金国,倒是派遣了几次使者,屡次想要议和。只是这些使者,多数被赵朴砍杀了。这位宋朝皇帝眼中,可没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只有“斩使以立威,斩使以坚决心!”

那时,宋朝投降主义盛行。为了打击使者,干脆金国使者来一个砍杀一个,使者都砍了,两地不通国使,想要议和,想要玩投降主义,也没有资格。除非弑君,出卖了赵朴的脑袋,送给金国。

只可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士大夫弑君,一辈子不成。

士大夫们阴谋算计,斗口争辩,可是想要化心动为行动,转化为行动力,却有些逊色了。

因为国使不通,想要卖国,想要投降,也没有门路。

没有门路,投降也难!

很多投降者,就是因为没有门路,投降时,被砍了脑袋当战功!

门路很重要。

这时,主张议和的宗磐将目标盯紧到——宋朝的右丞相秦桧。

很快的,一封书信送到了秦桧手中。

看着书信,秦桧沉默了,情绪有些复杂,又无奈,有后悔,还有一丝丝狠辣。

“看来,只能是这样了!”

…………

次日,又是早朝!

宋朝的早朝不是天天开,多是三天一次早朝。

元丰改制后,本来是天天上早朝,从早上五点钟,到九点下朝,一些年老的臣子会赐坐,中间会有休息时间,吃一些粥米补充食物。

可是到了赵朴当皇帝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早朝时间变为三天一次,早朝时间改为七点到九点,若是情况紧急,可以延长。

皇上的懒惰,引起一些臣子们的气氛。

一些臣子纷纷上书,说皇上要勤政。可是赵朴却说道,抓紧时间读书,不如抓紧读书时间,读书时间越长,浪费时间越长。与其执着于紧抠时间读书,不如提升读书效率。上朝也应当如此,上朝时间越早,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多,不要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

而真实的理由是,赵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在朝堂上斗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耍心机。

赵朴的时间很珍贵,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锻炼一个小时身体;还要到军营视察,时刻掌控近卫军;还要视察军器司,火药改进,钢铁改进,火器改进;还要看军情司和内卫送来的情报;还要批阅奏章,了解大宋整体情况。

时间有限,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耗在早朝上。

早朝,看似很重要,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万历,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照样是万历中兴;很多皇帝不上早朝,照样是国泰民安。反倒是明朝的皇崇祯,天天上早朝,结果明朝亡了。很多人说,崇祯若是没有那样勤勉,明朝可能多支持几年,只因为他的过多干预,明朝提前几年灭亡了。

早朝,更多是各个派系争斗的舞台,是党争的擂台。

赵朴上早朝,很是懒惰,可是宋朝却是蒸蒸日上。即便是在挑剔的文臣,也觉得百姓安乐,军队胜利,有中兴的势头。

这一天,赵朴刚刚上朝。

就听到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大宋以孝治天下,如今金国势弱,我朝可迎回二帝,以全陛下孝道!”

ps:

更新迟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