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415章迎回二帝,孝道!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415章迎回二帝,孝道!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4 来源:小说旗

赵朴感觉到一丝阴谋的气息。

这时,另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朝自建国以来,最大耻辱莫过于靖康之耻。二帝被金人擒拿,无数臣子金国受辱,百姓离难。臣闻两位先帝,在金国吃不饱,睡不暖,多方受金人虐待。请陛下迎回两位先帝!”

“二帝受苦,陛下身为人子,岂能不尽孝,请迎回二帝,权孝义!”

一个个文臣,开始上前说着,请求赵朴迎回二帝。

百善孝为先,在宋朝孝道,排在第一位。

以孝为话题,一些臣子们提出了迎回二帝的主张。

赵朴的脸色微微发绿,觉得阴谋气息更浓。

“那迎回二帝,我朝要付出什么,各位臣工可想到?”这时,一个臣子提出了反对意见,此人正是秦桧。秦桧大义凛然道:“当年楚怀王被秦国囚禁,楚国用了五百里土地,前去赎人,尚未赎回,白白丢了五百里土地!”

“而如今,为了迎回两位先帝,我朝又要付出什么代价,是丢掉四川之地,还是丢掉襄樊之地,还是耗费几百万贯钱,还是逼迫我皇退位!”

此刻,秦桧义正言辞的反驳着,一副铁杆保皇派的味道。

虽然没有明确反对迎回二帝,但是指出了迎回二帝,可能遭到金国讹诈,可能损失惨重。

“混账秦桧,身为人子,岂能容父亲,兄长在敌国受辱。你这是要陷陛下于不孝!”一个御史对着秦桧大骂。

“土地算什么,金钱算什么,我大宋可是以孝治天下!”

“陛下皇位源于兄长父亲,岂能忘却!”

一些御史纷纷反驳。

“右丞相,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可若是父亲兄长死了,那时想要尽孝而不可得。莫非,在秦丞相眼中。孝道不如钱财重要吗?”另一个臣子说道,语气凌厉,上纲上线,一下子将迎回二帝。牵扯到了孝道与金钱。

此时,赵鼎反驳道:“迎回二帝,不是不可,但是代价太大了,超过了我朝承受能力。孝道重于泰山,但是国事更重。陛下,岂能为了孝道,而至大宋百姓于不顾!”

李纲也道:“陛下,迎回二帝,不是不可。但是需要慎之又慎,免得上当!”

原本,赵鼎、李纲二人,可谓是秦桧的政敌,只是此刻却站在了秦桧的一方。

顿时间。朝堂上分为两个派别,一个主张迎回二帝,一个反对迎回二帝。而主张迎接回二帝,多是一些郁郁不得志之辈,多是在闲散衙门,朝堂之上,话语权不大。边角料臣子;

这些臣子,在赵朴上台后郁郁不得志,原本身居高位,可是随着皇帝的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物边缘化。此刻提出迎接回两位皇帝。更多是为了刷存在高,提升人气。

而反对迎接回二帝,多是朝中的实权派,或是赵朴的亲信。

名声、人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上风。与皇上保持一致。

话不能乱说,尤其是在朝堂上。乱说话,轻则是丢官流放,重则是小命不保。这些臣子们,朝堂上说得每一句话,都事先打了无数次腹稿,根本不会,也不可能乱说。而一旦没有相好时,很少说话,沉默是金!

此时说得这些话,更多是代表了各自派系利益,各自立场。

迎接回宋朝这两位皇帝,虽然无法真正撼动赵朴的位置,但是却会生出很多的变故。

没有那个皇上,喜欢有太上皇站在身边。

只要是明智之辈,都不提及迎接回两位皇帝,这是给赵朴添堵。

当然也有例外…………

底下的臣子们,在争吵着,赵朴一边看着,一边思索。

“阴谋呀,阴谋!”赵朴心中已经了然了一切。

无风不起浪,没有人兴风作浪,也不会有今天的波折,看来金人要动手了。

由于赵朴的刚硬态度,很多的投降派们偃旗息鼓,但是他们并未真正停息,而是采取各种手段开始渗透,开始改变。而金军高层,也利用朝中臣子的异心,在关键时刻,提出了这个问题。

迎接回二帝!

若是前几年,没有人会提出这个话题,因为那时宋弱金强;此刻提出这个话题,却是意义重大,因为宋强金弱。

随着宋朝军事上的胜利,平时隐藏的矛盾,一些纠葛也是随着再现。

打完了外战,内战也开始了。

有些人,要借此打击政敌;有些人,要借此次上位;还有些人;要借此试探他的底线。

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而这个问题有无法回避,因为迎回二帝,直接关系着孝道。

在这个时代,皇帝犯下任何错误,都不算是错误,都有人去顶雷;百姓们、大臣们也会原谅。可若是挂上不孝的名声,那没有人会顶雷,没有人会去背黑锅,反而是会名声烂大街。

“有意思!”

赵朴心中笑着,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危机,可也是一次机遇。

…………

在争论了许久之后,早朝结束,没有得出明确的定论。

下了朝会之后,所有人都离开了,只留下几个臣子商议国事,其中就有秦桧。

在偏殿内,秦桧、李纲、赵鼎、范伯彦等,几个重要臣子汇聚在一起是,算是一场内阁议会吧!若说早朝,属于党争的舞台;那内阁就是决策机构,决定大致方针。

可能有争斗,但是合作高于一切。

此刻,偏殿内很是安静,静悄悄,气氛有些压抑!

最后,还是赵朴率先开口,打破了僵局:“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不管父亲还有兄长,有多大的过错,还是亲人。亲人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经。这些年,父亲和兄长都吃了很多苦头。是该将他们接回来了!”

秦桧心中松了一口气,宗磐交给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不怕漫天要价,不怕条件苛刻,就怕这位皇帝根本不搭理。总算是开看口子。

而李纲却是神色复杂,有些不甘。士为知己者死,身为臣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得到君王的任用,在宋徽宗时代踏步受重用;在宋钦宗时代,时起时落;只有在这位皇帝面前受到重用,跟谁着这样的皇帝,不愁扬名立万。

潜意识中,李纲不希望那两位皇帝回来,这会给宋朝带来波折。

当年河东之战,二十万西军全军覆没,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粮草匮乏。

而那时,宋徽宗手下的臣子,不服宋钦宗,截断来东南粮草来源,致使粮草匮乏,致使河东大败。这样的惨剧,不能再发生了,李纲不希望这两位回来。

这两位皇帝,都是添乱之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其他臣子也是选择了沉默,涉及到皇室,有些事情,不好说!

可赵鼎却顾忌不了这么多。

“陛下,不可!”赵鼎豁然站起,神情愤怒道:“天不可有二日,国不可有二君。若是这两位先皇回来,必会让局势波折,那时天地大变,局势将失控!”

秦桧一见局势不妙,立刻道:“如今,大宋皇上才是天,而两位先帝,先是有败军丧国之辱,岂能再度为皇,所谓的国有三君,不过是无稽之谈。此刻,两位先皇,要兵没有兵,要财无财,百姓反对其可能复位为君。你多虑了!”

“你说的倒是轻巧!”赵鼎不屑道,“皇上登基,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过有着盖世功劳,暂时弥补了自身不足。如今,这两位先皇回宋,若是两位先皇不甘心退位,多方动作,那时陛下该如何?是囚还是杀!不论如何,都是陷陛下于不义,有损陛下英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