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54章 君父

崇祯聊天群 第1054章 君父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朕既为大明天子,天下万民之主,必定会让朕之子民有衣穿,有屋住,有饭吃!”崇祯皇帝用斩钉截铁地语气大声宣布道,“不止如此,朕之子民的仇,就是朕的仇,有朕在,就一定会为朕之子民做主。此乃朕之誓言,天下共督之……”

听到这话,奉天门广场上,人数虽多,可却变得非常安静。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他们的认识中,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一位皇帝,能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大声说这些话,而且是当作誓言来说。就算是皇帝,如此当众说出来,就不怕做不到而丢脸么?

不,不,皇上如此公开宣布,自然是真要这么去做的!君父君父,唯有我大明当今天子,才是真正的君父!

看,皇上登基以来,为大明做了多少事情!哪怕在最艰苦的时候,建虏刚退去,百废待兴,粮食奇缺,就这,也不曾抛弃永平城那些毫无用处的老弱。如今想来,就是因为他们同样是皇上之子民!

看,皇上不顾兵凶危战,坚持御驾亲征,誓要扫平血债累累的建虏,为大明辽东百姓和京畿之地的百姓报仇雪恨!

有这样的君父,此生能生在大明,足矣!

想到这里,奉天门的大明百姓、军卒等等,回过神来后,一个个全都激动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忽然跪了下去,真心实意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他身边的人,也跟着跪了下去,跟着一起用满腔的热情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候的这些百姓,无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一有了宣泄口,全都跟着学了起来,只一会的功夫,奉天门广场上,不管何等身份,除了崇祯皇帝自己之外,其他所有人,全都跪了下去,“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回荡在奉天门广场的上空,甚至乃至京师上空。

崇祯皇帝此时把连绵不绝地系统提示声关成了静音,这时候的他,第一次觉得那提示成就值的声音有点烦。他不管以前的皇帝如何,至少刚才所说,就是他心中想说之话,绝非是为了骗取成就值而故意做作。

看着广场上所有人都跪下,听着他们真心实意地希望自己万岁,崇祯皇帝也同样激动,朕之权力来自你们,你们拥戴朕,朕亦会说到做到,不负你们,不负穿越!你们且拭目以待,朕在这个位面,必定会给你们打造出一个难以想象的大明帝国!你们所有人,都将为自己是大明人而骄傲!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转过身,看向忠烈堂的大门,又大声道:“大明忠烈保佑,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新军和锦衣卫以及御马监的将士闻声,同样大吼出声。

他们看着大明忠烈堂,知道自己要是战死的话,也能入这忠烈堂,享受香火,与国同存。既然如此,何惜一战!

而那些武将勋贵的家丁队伍,他们都是私兵,其中又多是江湖人士,就缺少了真正军队的心思。一时之间都回不过神来,等其他两大方阵喊出了之后,他们才想起来自己目前是出征军卒之一,便也跟着喊了起来,不过没有其他方阵的齐整、响亮。

崇祯皇帝也不在意,没有再说话,身穿金盔金甲的他,在奉天门广场上所有人的注目下,矫健地翻身上马,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拔出腰间宝剑向前一指,坚定有力地大声一声道:“全军开拔!”

旨意一下,新军三千将士,犹如一个人一般,“刷”地一下转身,按序齐整地开拔。随后是锦衣卫和御马监簇拥着御驾的中军,最后才是那些武将勋贵的蹭功军队。

周皇后在奉天门城头上看到这里,放下抱在怀里观看的儿子,转身走近一身戎装的海兰珠,眼睛微微泛红,拉着她的手说道:“陛下虽是大明百姓之君父,却亦是我等之夫君。兵凶危战,不管如何,一定要护得陛下安全!”

虽然同为文武全才,可依旧没得随驾的田贵妃,亦是走近海兰珠,,虽然同样眼睛泛红,可还是露出微笑安慰周皇后道:“海姐姐是见惯了沙场的,比妾身这银枪蜡烛头要强多了。有海姐姐在,肯定没问题的。”

刚才崇祯皇帝的话,是通过一排排地大汉将军传话的。奉天门城头上虽然离得有点远,可同样听清了崇祯皇帝所说的那些话。也是因为如此,周皇后和田贵妃都有点担心,想着崇祯皇帝要上战场,眼睛都红了。

不过海兰珠虽然同样听到了,可却没有她们两人这样的神态,就见她带着兴奋,带着自豪,对周皇后说道:“陛下乃是盖世英雄,是草原上最厉害的头狼,是我们大明最伟大的雄鹰。陛下能领着大明所向无敌,我相信,哪怕当年的成吉思汗,怕也没有陛下厉害!此战,不久必有捷报!”

对于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她非常地自信。毕竟当年的成吉思汗,会有那么神奇的聊天群么?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对于真正会打仗的人来说,这句话并不正确。兵马粮草之前,还有消息。知己知彼地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而这,又有谁能比得上陛下?

有那么厉害的新军,有勇猛地登莱巡抚,还有那么多草原骑士,建虏又是孤家寡人,还被饿得奄奄一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海兰珠都不认为皇上会有为什么危险。

安慰了周皇后和田贵妃等人之后,她便再也按捺不住,向她们告别,便去追御驾了。

军队过去后,奉天门广场上的百姓,都保持着安静,井然有序地跟在军队的后面,默默地送行。大街两边的百姓,也跟着加入送行的队伍中。

没多久,京师城外,大军在远去,而崇祯皇帝一拉缰绳,转过身,对跟在身后的文武百官道:“卿等不用再送,各司其职,等朕凯旋!”

“臣等恭送陛下!”以首辅温体仁为首的文武百官,一个个神情复杂,看着穿了盔甲后威武不凡的崇祯皇帝,躬身下去,真心实意地奏道,“臣等祝陛下早日凯旋!”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而后一夹马腹,那马直立而起,“咴咴”地嘶鸣,但他却依旧坐得稳稳地。马蹄落地,健马蹿出,如风卷残云,没有丝毫留恋,绝尘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温体仁心中苦笑。自己这位皇上,是真正的龙翔九天之上,绝非京师所能限制。他的舞台,是整个天下,包括海外的天下!

想到这里,他在心中暗道:“陛下,微臣要名垂青史,超越前朝历代之首辅,唯有紧跟陛下足迹了!”

在京师御驾亲征的时刻,远在河套的归化城所在,那些牧民和汉民一个个发现,各地军队又在集结,一路又一路地,似乎要发生什么大事,顿时就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这是怎么回事?上次也有过,不过最后只是选了一千来人去了北地。这次又这样,会是什么事情?”

“该不会是北地有变,喀尔喀族觊觎我们河套了?”

“那可不行,我们才刚有好日子过,喀尔喀族要敢来试试?”

“对,我们决不答应!我家里三个娃都能骑马射箭,一定要让那些人尝尝厉害!”

“……”

城外放牧或者在田地里劳作的这些归化百姓,一个个都激动地聊着,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在这时,又有人惊呼了起来,指着从西部疾驰而来的一支军队旗号道:“看,那是包头的巡抚,他都领军过来了,这次到底是什么大事?”

“该不会是西部蒙古出什么事了吧?要不,包头巡抚领军赶回来干什么?”

“……”

此时,包头巡抚杨嗣昌才不会管那些百姓说什么,急匆匆地领军到达归化城后,立刻赶往总督府。不过他心中同样有点纳闷,总督严令,可却没说是什么事情。

总督府大堂,杨嗣昌到的时候,看到众多武将已经到得差不多了,看到他时,都纷纷过来见礼。让他有点吃惊的是,宣大总督麾下吴三桂总兵竟然也在这里,这么多兵马齐聚,到底是什么事情?

后衙的洪承畴,听手下禀告包头巡抚也到了之后,便没有再等待,转到大堂,正式召开军议。

洪承畴坐在主位上,先看了眼坐在侧面的杨嗣昌,而后扫视大堂,脸色严肃地说道:“陛下御驾亲征辽东,已于今日开拔。圣旨已到,我归化也须得尽出精锐,配合辽东主力,对满清围而歼之!”

一听这话,堂上堂下皆是震惊。皇上竟然御驾亲征辽东?以前虽然听说过,可没想到,皇上还真去辽东了啊?看来这一次,是和满清的大决战,要一鼓而下,收复整个辽东了!

这么想着,那些蒙古族,特别是从东部蒙古投降过来的将领,就更是有点感慨。

之前的时候,建虏是何等威风,崛起白山黑水之间,杀遍辽东无敌手吓得林丹汗闻风而逃,迫使整个东部蒙古的部族,全都和建虏结盟。

可自从当今大明天子登基以来,建虏终于慢慢地不再风光,一次次地打败建虏,不说其他东部蒙古部族了,就连最铁杆的科尔沁族,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悄地投靠了大明,还把草原上的明珠也嫁给了大明皇帝。

如今大明皇帝更是御驾亲征,要彻底平定建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的大明,已经强大得很了!

他们在震惊之后,又看到洪承畴请出圣旨,证实无误之后,又一个个兴奋了起来。皇帝都御驾亲征了,肯定能赢。估计这次的灭虏之战,是最大的战事,搞不好也是最后的战事。要想立下军功,就只有这个机会了。

这么想着,大堂内的将领都待不住了,纷纷出列,抱拳向洪承畴请战了。

“末将吴三桂,麾下精骑锐卒,愿往辽东一战!”

“末将李过……”

“末将神一魁……”

“末将高迎祥……”

“……”

堂下的这些将领,不管是出身辽东将门,还是出身陕北流贼,又或者是草原蒙古人,一个个都慷慨激昂地表态着。

洪承畴看着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愿意出征辽东,也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面无表情地看着。等到场面安静下来后,他才严肃了脸,厉声喝道:“本官事先言明,建虏虽屡为我大明所败,可其垂死挣扎,狗急跳墙之下,战力已不可小觑。诸将如若不肯用命尽力,打了败仗,本官是饶他不得的!又或者,只是想去混军功的,来问问本官答应不答应!”

听到这话,堂下顿时变得更安静了。只是有几个人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好看,不知觉间,就低下了头。

洪承畴看在眼里,也不说破,继续冷声喝道:“本官的话,不会再有重复。自觉可与建虏一战,绝不贪生怕死,不会耽搁军机的,报上名来!”

这一次,大堂内稍微安静了一会后,依旧有人表态要前去辽东杀敌。不过人数、气势比起刚才就弱了。

洪承畴看在眼里,便点名了:“吴三桂,李过,高迎祥,神一魁,神一元,尔等五人随本官出征。”

“遵命!”五名将领听了,立刻抱拳领命。

洪承畴直到这时,才转头看向杨嗣昌说道:“本官遵旨领军出征,归化一地,得由杨中丞看着了。”

杨嗣昌心中有点遗憾,说实话,震惊之后,他倒是想领军前去辽东的,毕竟皇上都在那边。可总督要去,他也抢不过,只好应下了。

“本官之前收到消息,北边的喀尔喀部族似有异动。”洪承畴继续叮嘱道,“杨中丞须得小心提防!”

杨嗣昌听了,想起刚收到的消息,便立刻把固始汗领军离开的事说了,而后才道:“喀尔喀蒙古的异动,该是与固始汗的事有关。不过下官一定会注意提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