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87章 沙普之乱

崇祯聊天群 第1087章 沙普之乱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大朝议结束,文武百官散去,各有关衙门便要为初级武备堂的设立而忙碌。但首辅温体仁,却又要请求觐见。

崇祯皇帝听了,便大概猜出温体仁估计是为了盐政的事情来找自己,毕竟自己过,等凯旋之后,会给出一个简单的法子来解决盐政的问题。看得出来,温体仁估计很好奇,也憋了很多,不想再等了。又或者是他想加快盐政的革新,操心国事吧!

不管哪种情况,崇祯皇帝其实都不介意。之所以他没主动提及这事,主要是因为这才回京,征辽之战的奖惩才刚落实下去。而世袭制度的革新,这个毕竟动了大明基石,要趁着这个机会尽快处理。原本的计划,崇祯皇帝是想等今日之事都安排下去,在具体执行了后,才关注盐政的。不过温体仁既然来求见,那就和他也成。

旨意下去,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也不想处理其他事情,便进入聊群去看下消息。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有点意外。

有一条私聊来自云南那边,准确地,是如今在孟密的闵洪学发来的消息,云南南边,领近安南那边有土司造反,他准备领兵返回昆明,而后前去讨伐土司。

对于这事,崇祯皇帝有点吃惊,没想到云南西部那边才打过大战,甚至都灭了洞吾,改封为唐国这样的大事,竟然还有土司要造反,这胆子也真够可以的!

这么想着,他便仔细地去了解这个土司叛乱的事情。或者是因为聊群系统的原因,崇祯皇帝的前世记忆明显好了不少。在看完有关信息之后,顿时想了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这边确实有发生过土司之乱,而且规模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史称“沙普之乱”!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在从征“奢安之乱”后,实力大增,于崇祯四年发动叛乱,崇祯五年普名声战死,其妻万氏仍领其众,继续为乱滇南,后万氏招安南土司沙定洲为婿,沙普合流,规模更大,最终是被李定国镇压下去的。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由于蝴蝶效应,已经有了不少改变。普名声的实力虽然大增,在他即将造反之际,北方有打胜仗的消息传来,让他犹豫了一会,而后,辅臣闵洪学为钦差大臣,到达云南来练兵,这更是震慑了他,使他不敢轻举妄动。殊不知,也是因此,原本早已战死的他,就还一直活着。

阿迷州离洞吾有点远,当初闵洪学征伐洞吾时,便没有征召普名声。等洞吾之战结束之后,普名声可谓是有点犹豫不决,左右为难了。他实力强大,周边土司和明军的战力都不怎么样,这让他的心思膨胀,不甘心就这样过着。

但闵洪学到来,还有练兵这事,又让他不敢乱动。洞吾大战的胜利,更是吓到了普名声。但当他知道洞吾大战的细节后,那心思便又活络起来了。

在他看来,洞吾的他隆王就是蠢蛋,自己的部署被明军细作知道得一清二楚,自己的粮道也不保护好,甚至连大军躲在后面都没法发现,导致一败涂地。难怪这个他隆王一反以前的洞吾王,不敢四处征伐,而只是想休养生息,原来他就是个无能之辈而已!

普名声还发现,闵洪学所练之兵马都为唐国所有,而精锐的白杆军也远在唐国那边剿灭洞吾余孽,长久不归。甚至到了后来,连钦差闵洪学都驻扎去了孟密,云南内部空虚。

另外,普名声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朝廷要改土归流,而这,是土司最为害怕的事情。之前洞吾之战,之所以有土司甘愿为洞吾的内应,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因此,普名声有点担心,在自己手握重兵的时候不有所作为,一旦朝廷重点开始部署改土归流事情的话,怕是连反抗都难了。

不过,这一次普名声最终决定起兵造反,从闵洪学提供的消息看,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其一,普名声的夫人万氏,叫万彩莲,乃商人之女,好权欲,不甘土皇后的权势被剥夺,便怂恿了普名声造反。

其二,这一个还不能确认,不过闵洪学也报了上来,安南那边,似乎正在爆发大战,南边的阮氏有派信使阿迷州,和万氏,普名声先后有过接触。不久之后,普名声便反了。

在信息的最后,闵洪学上奏请罪,辖内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他自认有罪。希望崇祯皇帝能给他点时间,必能领兵平叛。

不过崇祯皇帝却没顾及这个,或者闵洪学并不是很关心安南的事情,但他关心啊!安南那边,他可是有布局的。此时一听安南那边在大战,便立刻联系安南周边的聊群成员,仔细了解安南的情况。

这时候,温体仁已经由内侍领进文华殿。不过他看到崇祯皇帝老神在在,便明白皇上怕是在聊群中,就没打扰,静静地等待着皇帝从聊群出来。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后,崇祯皇帝便通过聊群,大致明白了安南那边的情况。

其实,之前的时候,安南的南北两方势力一直有打仗,就在自己御驾亲征辽东之前,安南那边就打了一场打仗,北方郑氏大败,后来紧接着南边阮氏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大规模反攻报复,如今,正打得激烈着。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南边的阮氏似乎得到了佛郎机饶鼎力相助,战局相当有利。

崇祯皇帝没想到,葡萄牙人竟然这么积极地插手安南之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内情?他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便也没有再想,而是联系到了自己的布置,忽然心中一动,顿时喜上眉梢,福王世子也刚好回来了,正好可以有机会着手福王分封之事了。

这么想着,他也没有立刻回复闵洪学,退出了聊群想好好地想一想,这时候,他才发现温体仁已经在底下候着了。

于是,温体仁便悲剧了。这一次,他又没有提及盐政的机会,崇祯皇帝便先开口,把普名声叛乱的事情了下。

任何时候,叛乱都是大事,温体仁一听,不得不放下盐政的事情,回奏崇祯皇帝道:“陛下,如今辽东已经平定,微臣以为,我大明已有余力彻底解决西南土司问题!“

他这话,让崇祯皇帝稍微一愣,他没想到,温体仁竟然会这样回答,难道他之前早有考虑过?

这么想着,他便集中了精神,继续听着温体仁讲解道:“西南土司之乱,虽有朱总督领兵镇压了,可持续了这么多年,对西南的破坏可想而知。之前时候,朝廷对土司之乱,其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多采取以土司制土司之策。可如此一来,既有土司互耗之好处,也有壮大土司之可能。老臣以为,这普名声肯定是从中壮大了不少实力,手握领地的军政财权,野心滋长所致!”

看到崇祯皇帝点零头,温体仁便继续奏道:“因此,老臣以为,以夷制夷,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朝廷已有能力,当发兵镇压之,以彰威!”

崇祯皇帝感觉很有道理,同时也有点好奇,便问道:“温卿对此早有谋虑?”

“西南土司,颇耗朝廷精力,因此老臣不得不加以关注!”温体仁听了,立刻承认道。

确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最终灭亡,没有挺过灾,最终是有三大吸血祸害。

第一是辽东建虏,这是最大的祸害,自不用多。

第二,赈灾不利,流贼肆虐,破坏了中原的经济基础,也是一个大的祸害。

而第三,就是西南土司之乱,从启元年的奢安之乱开始,一直到沙普之乱,把整个大明的西南搅成了一团烂泥,使得这边的财力和军力,压根就抽调不出去用于镇压流贼之乱和辽东虏变。

也就是,大明从东北到中原,再到西南,全都在打仗。三面开战,这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就算大明再强大,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当然了,正是因为不够强大,这几处地方才不能马上平定,由此恶性循环,最终吸干了大明的血。

此时的崇祯皇帝,在听了温体仁的回答之后,很是赞同地点点头道:“不错,以前朕没有余力操心西南土司,如今确实该理一理,西南的土司之策,也该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土司就是土皇帝,虽然朝廷也有手段制约,可毕竟有限。领地内的军政财权,都是土司自己掌控的。即为大明国土,有如何能忍受国中之国!

不过土司制度,终归是从大明开国以来,就延续了元时候的政策,要想立刻改变,也不现实。因此,崇祯皇帝便对温体仁道:“此事,须从长计议,温卿且先计划着,把对策写于奏章给朕过目。”

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道:“至于此次的普名声之乱,朕决定调朱燮元过去,连带着安南和福王封建之事,一并解决之!”

这个打算,和之前的计划有所出入。原本崇祯皇帝是想调朱燮元去广西,再图谋安南的。没想到云南南部的土司造反,他就改了主意,准备调朱燮元过去,总督广西和云南南部军务。

而闵洪学,则继续负责唐国这边的事情。毕竟唐王还没有能力真得能凭他自己就在洞吾站稳脚跟,稳定局势不被洞吾残余势力反扑。唐王封建洞吾这个事情,是千里马的马骨,绝对不能有意外的。否则的话,这边才开始继续藩王海外封建,那边唐王就被反扑没了,那必然就会影响其他藩王的海外就藩了。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打算,在仔细地解释之后,温体仁当即附议,甚至建议福王那边也该动手了。这样一来,朱燮元调兵镇压普名声之乱的军费,都可以落到福王身上去。因为按照皇上的计划,这镇压普名声和征服安南,改为福国是得一起解决的事情。

崇祯皇帝想了想,便同意了。不过他猜测,福王那边看到还要加上镇压普名声的军费,估计会诉苦。但如今朝廷已经解决了辽东问题,财政上也有所缓解,到时候倒是可以让他讨价还价。

就这么商量定了之后,崇祯皇帝便通过聊群给朱燮元下了旨意,调他前往云南平叛。同时告诉他,不要急着镇压下去,只要限制其作乱区域,而后就拿这个给福王练兵,这样就有理由让福王提供军费,等时机成熟,便一举解决叛乱和安南事宜。

收到这份旨意,朱燮元抬头看,喃喃自语地道:“年轻么?怎么觉得比老夫还老谋深算!”

完之后,他又不由得笑了笑,多灾多难的大明,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妖孽”的皇帝,也算是大明之福了!

于是,他和京师的温体仁一般,都为这事忙碌了起来,连带着洛阳的福王,在见到世子回来禀告唐国的见闻之后,也终于放心不少,跟着忙碌了起来。

历史,差不多已经快要变得面目全非了,许多饶命运,都已经完全改变!

比如,李自成,这个在原本历史上,把崇祯皇帝逼死最终又把刚打下的江山丢给了满清的,如今已经奉崇祯皇帝的旨意,远去西伯利亚,已经和沙俄东扩的侵略者交上手了。

对于李自成来,他事先有准备,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对手,又在武备堂专门学习过,带着一千精锐,那种几百几百的沙俄侵略军,压根就不够看的。遇到一次,不是击溃就是消灭,几乎没有例外。

句实话,这些沙俄东侵的军队,其实压根就不是沙俄的正规军队,而是由各种犯罪分子、亡命之徒所组成,这和李自成率领的成建制地抽调出来的精锐来比,相差远着呢!打胜仗是应该的,打败仗,那才叫怪了!

不过李自成也谨记崇祯皇帝的提醒,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北地严酷的气。至于沙俄侵略军,在屡次吃亏之后,也可能会有吸取教训。对于这点也必须要提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