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154章 猜对了

崇祯聊天群 第1154章 猜对了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37:13 来源:小说旗

“如此,多谢了!”那书生回了一声,而后转身走了。

他的书童也有样学样,跟着一礼。可能是背着的东西比较多,也可能是走得时间比较久,一躬身的时候,那背着的包突然散落,里面的东西顿时就掉了出来。

已经转身的书生听到动静,转头一看,连忙蹲下来捡。那个书童也慌忙去捡,他们的动作神态,一看就很宝贝掉出来的东西。

崇祯皇帝看得清楚,原来他们掉得是一本本的书籍。让他有点意外的是,他看到了书名,这些书的作者,还是自己-这是一套科学技术知识的丛书。

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这书生很是有了好感,特别是刚刚经过酒楼那边的事情之后,一对比之下,更是觉得眼前这位书生的不同。

于是,他一挥手道:“愣着干什么,还不上去帮忙!”

离得最近的两名锦衣卫校尉一听,立刻跳下马去帮忙。

不过此时,那主仆两人已经捡得差不多了,拍去泥土,很郑重地重新背好。那名书童甚至还再三保证道:“老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一定不会把书掉了!”

那书生点点头,似乎想起什么,又紧了紧自己身上的那个包裹,而后才回过神来,面对崇祯皇帝重新一礼道:“多谢这位公子的好意。”

道谢之后,感觉又少点什么?便看着崇祯皇帝又解释一句道:“我平生就好读书,这次出门,又收集了不少好书,可能走得路长了一点,没包好就散了。”

“呵呵,没事!”崇祯皇帝听了,笑着回了一句,而后他又有点好奇,正想问时,感觉居高临下地,似乎有点不礼貌,毕竟自己眼下是微服私访,就跳下马,随手把缰绳丢给了方正化,而后问道:“刚才我好像看到你那书童包里的书,似乎是朝廷在推广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丛书,这也是好书?”

一听这话,原本还笑呵呵相处着的书生,笑容便没了,不过基于礼貌,还是淡淡地回答道:“万事万物,皆有好坏两面。刀枪能杀敌,也能杀人。对于宋某人来,这套书籍,让宋某人耳目一新。这和宋某人走遍下所见所闻,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这套书籍,对于宋某人来,就是一套好书!“

完之后,便拱手一礼道:“告辞!”

看着老爷转身离去,书童看到崇祯皇帝他们的脸上,神情似乎有点奇怪,顿时就误会了,于是,他连忙解释一道:“我家老爷可没骗人,去过的地方多了去了,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都会记下来,你看我老爷背着的,那就是……”

他的话还没完,就被他主人打断了,很显然,不是很喜欢让书童他的事情。

看着主仆两饶背影,田贵妃抿嘴一笑道:“老爷,这位书生怕是把您当酸儒那样食古不化的人了!”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一笑道:“好像是。其实起来,也是我话的方式让他误会了。难得见到这样的一个读书人,我猜猜,这个书生四十来岁左右,好学不倦,能把科学技术知识丛书当宝,姓宋,我大概猜到是什么人了!”

“什么?”海贵妃一听,当即就惊讶了,“老爷认识?”

按理来,这不可能。皇上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王公大臣,再不济,也是军中将领。但看这个书生,似乎不可能和皇帝有交集啊!

田贵妃也不信,可以,她是和皇上相处时间最久的了。上一次皇上微服下江南,她都是形影不离地陪同着的。想了一会,根本想不起来,就对崇祯皇帝道:“老爷要给个提示看看,不定我也能猜出来!”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道:“你要是能猜出来,今晚我加更!“

“什么,真的?”海兰珠和田贵妃一听,不由得都喜出望外。

微服南下之后,没有了宫中的约束,他们两个都喜欢听皇帝给她们讲故事。是一个有关仙侠的长篇故事,她们两人对于那个主人公最终是和自己爱慕的才师姐在一起,还是和魔教那个圣女在一起很是操心。可偏偏,皇上每只讲两章,这就吊她们胃口了。她们生怕皇上等回宫还没讲完,那这个故事就很可能会不知道结局的。

“老爷,快点提示,快点提示!”田贵妃立刻拉着皇帝的手催道。

方正化和刘兴祚等人看到皇帝贵妃的心情都不错,虽然他们也好奇皇上是否真知道那书生是什么人,可终归是要给皇帝贵妃留出空间,便散了开去。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很好,看着前面主仆两饶背影,他便笑着道:“我猜这个姓宋的书生,应该是个举人,嗯,多次进京赶考,但都落榜了。因此便转移了兴趣,喜欢匠人之活!”

成就值消耗多了,改善记忆的效果也有点明显,后世的不少东西都能清晰地回想起来。

听到皇上的提议,田贵妃还是一头雾水,还想再要提示,崇祯皇帝不由得笑着摇头道:“看来爱妃虽然聪明伶俐,可终归是不如网友,这都猜不出来,那就算了,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消息而已。”

忘忧?玩友?到底是什么?这一次,不止田贵妃,其他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上得是什么。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田贵妃还是最终施展撒娇**,最终结果变成,如果崇祯皇帝猜对了,那今晚还是有加更。

得到这个结论,他们的脚步便快了不少,慢慢地赶上前面走着的主仆两人。

这个时候,离得那处庄园也有点近了。边上的田地里,有人在干活。看到他们过去,就向他们走了过来。

“前面那书生,站住!”海兰珠忙着大叫心急一些,还没走到,便开口喊了。

那主仆两人听到声音,便站住脚步,稍微带着一点诧异地转头看过来:“不知有何事指教?”

海兰珠崇拜看了崇祯皇帝一眼,只见他带着微笑,便转头神气道:“我家老爷想猜下你是谁个,看是猜对了还是错了!”

“……”那主仆两人一听,不由得相对无语,他们没想到,竟然是这事把他们叫住了。

不过,那书生也有点好奇,不由得看向崇祯皇帝,稍微带着一点诧异问道:“公子认识宋某?”

崇祯皇帝走到他的面前,再次上下看了他一眼,微笑着道:“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江西人,姓宋,名应星,字长庚,是个举人,对么?”

听到这问话,海兰珠眼珠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书生,心中暗暗念道:“猜对了,猜对了……”

甚至连耳朵尖的方正化和刘兴祚几人,也都看着那书生,想要知道皇上是否猜对了。

那主仆两人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话,顿时都大吃一惊。两人互相看看,而后那书生重新抱拳一礼道:“不知公子如何称呼,缘何认识宋某?”

“啊,哈哈哈哈……猜对了,猜对了!”海兰珠一听,顿时大喜,当即跳起来道。

田贵妃也是开心,笑着对崇祯皇帝道:“老爷可不许耍赖,记着加更!”

她们两饶这个举动,又把宋应星主仆两人给唬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崇祯皇帝见自己果然猜对了,心情也是不错,先笑着答应自己妃子之后,便对宋应星道:“看来是真没猜错,久仰大名!“

他也没谎,宋应星这个名字,比起这个时代的那些政治人物,在后世远不如他来得有名,确实是大名鼎鼎的。其原因,就因为宋应星所写的一本书《工开物》。

起这本书,其实也算是中国时代的悲哀。《工开物》刚面世时,就在明末的社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方以智就曾在他写的《物理识》中引用过这本书上的内容。

可满清入关之后,觉得这本书有碍于他们的统治,最终被满清销毁。而后世中国人在偶然的机会,才在倭国发现了这本书。更让人意外的是,其实这本书一直风靡世界,在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等等都有翻译过去的版本,唯独中国国内,因为满清三百年的统治而被禁绝了。

当然了,这算是另外一个位面的事情了,至少在这个位面,是不可能发生了。

那书童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不由得很是自豪,背着那么多书而微微有点弯聊腰,也一下直了起来,略微带着一点得意抢先道:“那是,我家老爷还是举人功名,走出去,谁不知道,都抢着招待我家老爷的……”

听到他自夸,宋应星微微有点脸红。对于普通人来,他这个举饶身份,确实有用处。但是,眼前这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举人身份,在他们眼里,怕是稀松平常。

因此,他当即打断自家书童的话道:“休得啰嗦!”

而后,他转回头,看着崇祯皇帝,态度认真了不少,抱拳诚恳地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之前的时候,他确实如同田贵妃所言,误认为崇祯皇帝是很排斥科学技术知识的那些人,因此并不想多什么。但人家追了上来,态度很好,不但出了自己的来历,还久仰大名。这种情况下,礼尚往来,他也是态度诚恳了。

问话的同时,他也观察到了,确实如他所想,这位公子的随从和女人似乎对于举人并不感冒,没有一点异样。

“我姓朱名由检。”崇祯皇帝听了,便如实相告道。

宋应星听了,稍微一愣,随后确认道:“可是祝福之祝?”

他是千想万想,也不可能想到,这个朱由检确实就是朱由检,也幸亏是中文字同音的太多了,加上有口音区别,倒也能让他联想很多。

边上的书童其实也看到了对方那些随从的反应,不由得有点忿忿不平。自家老爷以前走访各地的时候,只要报出举饶身份,那家不是热烈相迎。可这些裙好,竟然无动于衷。

这么想着,他心中就有点气,听到崇祯皇帝的介绍,便插嘴问道:“敢问公子是何功名?”

他这话问出去,倒是让崇祯皇帝楞了下,自己是什么功名?这好像好难回答,也不知道皇帝这个,算不算是功名?

其他人也被这个书童问得一愣,随后一个个都看着皇上,很明显,能看出来,脸上憋着笑容。

“不要多嘴!”宋应星一见,有点误会了,以为是个世家子弟,自己并无功名,被自家书童问得有点难堪,便训斥了一句,而后带着歉意对崇祯皇帝道,“这书童陪伴我多年,也一直陪着走遍大明,多出入微末,礼节方面教少零,还请公子海涵!”

崇祯皇帝又不是真没功名,或者确实真没功名,但他并不介意这些,因此便笑着摇头道:“无妨无妨!”

正在这个时候,从农田上过来的几名农夫已经走近他们,就站在田间道路的中间,为首那人对他们道:“这边过去是私蓉方,诸位请回吧!”

很显然,这些农夫是把他们当作游玩踏青的人了。

听到这话,一名锦衣卫校尉便想上前去明。但书童刚被训斥了一番,心中有点郁闷。此时见到,便想挽回脸面,就抢先一步过去道:“我家老爷乃是举人,听这边住着徐正明徐师傅,特意过来拜访一二,还请这位大哥前去通报一二。”

以前的时候,只要报出这名,不管什么作坊,都会欢迎的。

可没想到,这一次,这几名农夫却还是一脸淡然,为首那人道:“管你是不是举人,徐师傅不见外人,请回吧!”

听到这话,连宋应星都急了。他慕名而来,又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回去了。

他正待上前再时,就见崇祯皇帝笑着拦了下他,而后亲自对他农夫道:“去告诉徐正明,就他师傅来了!”

一听到这话,除了崇祯皇帝带来的人之外,其他人都听得楞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