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大圣师 > 第174章 青玉案(四)

我是大圣师 第174章 青玉案(四)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04:48 来源:小说旗

宋朝原先于开封府衙前扎灯山,但开封府衙前广场面积太小,观灯人多,于是改在宣德门前。皇帝带着近臣与各个大佬先去相国寺进香,随后来到宣德门城楼上,置宴,与民一道观灯。而且历代皇帝皆重视这个,也强调与民同乐。但非是粉饰太平,虽在军事上软弱,多数时候,特别是北宋前面几个皇帝在内治上做得还行,也比较平民化。

所以发生了一个故事。

宋朝人喜欢观相扑,还有不少女汉子也做了女相扑手。

她们不怕冷,那怕是冬天,上面系着一个很小的奶、兜子,下面穿着一条兜裆裤,随着激烈的运动,红葡萄黑葡萄红木耳黑木耳,会时不时露在外面。既刺激又香艳,于是有许多人观看。

元宵节观灯,有一些艺人会来宣德门广场表演,包括这些女力士们。

皇帝在城楼上看得不真切,但也是难得的乐子,宋仁宗便吩咐这些女力士于他眼皮下面表演,司马光不愿意了,开始进谏,宋仁宗想想也确实不大好,自此以后,取缔了女相扑手于宣德门广场表演的活动。但这项活动并未杜绝,想看,得到各个瓦子里看去。

不对,便是在这里。

按照惯例,今天这位许公应在宣德门城楼上,现在他不在宣德门城楼上,城楼上也没有人……

“契丹?”

“许公”点头。

“局势如何?”

“汝果非隐士。”

“其乃坊间传言,岂可信乎。末学本就不是隐士,虽用度不奢,然清心寡欲,末学很难做到。虽喜清静,然与世隔绝,末学亦难做到。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末学岂能不关注?”

“去年某出使契丹,其于边境一度集结二十万大军。”

“末学知道了,公乃是许状元公。”

“今晚,汝是西坡居士乎?”

“亦是,今晚,我非是西坡居士,仅是刘有宁,公亦非状元公,知制诰,乃是许公。”总之,许将岁数不大,才上位不久,官威也不重,刘昌郝说的也随意。

许将心想,此子气度是极好的,说:“那就对了。去年朝廷采纳你的建议,韩公于边境回来,契丹气恼,下牒责问,其言多轻侮之。其派贺元旦使,亦出言侮之。恐天气暖和之后,必又增兵于边境。刘有宁,契丹人不可小视也。”

“越不可小视,越不能让,河东门户未让便如此,若让其门户,如何了得,我朝欲学南唐与李后主乎?”

当年南唐便是对宋朝一让再让,给钱给粮裂地,故李煜被捉后问赵匡胤,我对上朝尊敬有加,没有做错啊,为何灭我国。赵匡胤直接答道,卧榻之侧,岂容人鼾乎?

“欲战乎?”

“其理屈,未必敢战,战,也未必会败。且岁纳要不要了?许公,望公替末学向官家代言,秦朝立国仅十余载,西汉享国二百一十年,东汉享国一百九十余年,西晋仅三十七年,隋朝也仅三十余年,唐朝自立国到安史之乱,仅一百三十余载,我朝立国已有一百一十余载。”

别以为太平无事了,一百多年,“能亡了”,且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各自不同,有的是突然土崩。

“契丹既图苛岚山天池、黄嵬山,必起不诡之心。朝廷何必遮掩之,不如将末学所献之图简化,指图对其使者曰,贵国既图天池、黄嵬,其下便临汾水河谷,为何不向我朝直接索要雁门关哉?”

“雁门关,其不会索要。”

“失天池,黄嵬山,岂不是比失雁门关危害更大?”

论危害两者差不多吧,但前者危便是危在很隐蔽,虽然契丹后来未用此发难,但真的不大好说,宋朝是没有灭掉西夏的,一旦西夏有灭国之险,契丹会不会发难?如平夏城之战后,契丹直接派使者将小梁太后毒死,令夏主向宋朝乞和,契丹于两边劝说,加上巫蛊案,宋朝不得不停止了用兵。

即便契丹人没关系,后面还有更可怕的女真人。

太原之战的详情,刘昌郝不大清楚,但记得女真人军队直接便杀到石岭关前线,之前,什么阻挡都没遇到,好歹在雁门关前大战几合,有了天池、黄嵬山,人家干吗强攻雁门关。

“刘有宁,你不知,交趾入侵我朝,攻城屠民。”

刘昌郝拧眉,说不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许公,能否替末学再带一段话给官家,昔日淮阳候韩信与汉高祖论兵,韩信说,陛下,你只能率十万大军,又说,至于我,则多多益善。兵力越多,越需要主帅调度能力与震服力。”

“西夏立国,我朝立即议兵,乃因一旦立国,传承便会奠定,百姓产生凝聚力,会十分麻烦。交趾亦是如此,虽不及我朝一路之面积,然立国时间不短,虽自丁朝替更成黎朝、李朝,百姓的认知却是交趾国。且南方湿热遥远,不出兵便罢,一出兵,不可轻视也。”

“然能作为其主将者,人选实则不多,小王相公、李宪公皆适合,次之,乃是燕达将军、苗授将军、刘昌祚将军。为何是此数人,我于坊间亦有听闻,唯有此五人与西寇多交战之,且有大规模率军经验。其他人皆不适合也,领兵越多,越容易出现问题。”

“胜尚好,若被小小交趾狙击,不但遗笑千年,亦使我朝三军丧气丧志!切莫用虚名之人,葛怀敏便是最好的例子。”

“汝真非隐士,”许将又笑道,连他的夫人在边上也笑了起来。

“许公,我真不是隐士,官家让我参加制科试,然我母亲病情未愈,岁数又小,实不敢致仕。”

“官家只许诺汝棉花种植成功,才让你参加制科试。”

“种,谁人能及我,其非是许诺,乃是恩准也。”

也就是我棉花一定能种成功,与许诺没半点关系。

“若修堡砦,契丹出兵乎?”

刘昌郝心中叹气,这恐怕不是许将的选择,而是朝廷大多数大佬的意见,说一点不退让那是不可能了,那只好选择用割地来建堡砦的资格。

“不裂地,契丹也不会出兵攻伐我朝。纵裂地,一旦建堡砦,契丹仍会出兵勒迫。说的功利些,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国亦如此。”

“亦有理,然某亦不知何时能见陛下。”

他终是制知诰,不是随便就能见到赵顼的,当然,到了他这一级别,还是有见赵顼的机会,且又不是私密事,那怕几人在一起,也可以转述。

“熙宁熙宁,真是不太平。”

“你母亲病情如何?”许将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谢四娘,一个长相极其秀丽甜美的小娘子正与谢四娘说话,刘家这一行人真的古怪。

“大夫说其病情复杂,又在县城里诊错了,耽误了许多时间,可能还需两三年才能治好。”

“你们家……”

“哦,吾村乃是山洼里村庄,四面高,中间低,我前年回来,将地收回,请了许多客户,又陆续修建山塘用之灌溉,平整荒坡地,去年十分辛苦。今年元宵节,我便将各家客户长老、孺童、妇女一起带到京城观灯,丁壮则留在家里守家。”

许将懂的,一是心地不恶,二是甜瓜、鞭炮也赚了不少钱,然后向客户发福利了。他又看着苏眉儿,刘昌郝又说:“前年我将三字经送到书坊刊印,其兄恰好在书坊。冬天我来京城,又遇其兄,以及其本人。去年似又遇到一次,今年来观灯,又遇到一次,只是顺路同行。”

但这是私事,许将不过问。

刘昌郝说:“因此,官家未登城楼观灯?”

“有关也,且今天边境又送来一份契丹牒书,使得官家大怒,于是罢观灯。”

刘昌郝心里又叹息,后人比讥宋朝眼光短浅,却不知契丹与金国也是自己想作死。若没有这次黄嵬山事件,那来的那道遗诏,童贯又会不会搞出海上之盟?

史书则重新翻写。

苏眉儿走过来说:“刘有宁,我们去相国寺观灯,有许多士子呢。”

许将听到后,说:“亦是。”

今年乃是科举年!京城聚集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等着省试引试(考生进入考场称为引试)的士子,当然,也有不少去了相国寺。

“也行,”刘昌郝说道,反正也准备去相国寺的。几个小娘子乃是“老京师”,熟悉,一会儿,将他们带到一个比较宽阔的巷子里,两边似乎都是大户人家,庭院深深,门口挂着许多高级的灯笼。

如珠子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灯上画有故事人物。

无骨灯,以绢囊贮粟为胎,烧制后去粟而成的玻璃球,彩绘动物花卉。

羊皮灯,镞镂精巧,五色妆梁,如影戏。

万眼罗灯,在罗上剪镂百花,灯点后会放出万道金光。

走马灯,灯上彩绘人物故事,奇花异兽,由于设计巧妙,在热气流的效应下它会自动旋转如飞。

还有许多人家出了灯谜,若是猜对者,主人会有奖赏。也有不少士子站在花灯下猜着灯谜,确实是一个雅趣的所在。

刘昌郝低声说:“苏小娘子,我无所谓,你且看我,带了什么人过来?”

这不是看不起自家的客户,在这种氛围里闲逛,不是让他们难受么?许将也是嘿然一乐。确实,不但刘昌郝感觉不对,许多人也用古怪的眼神盯着他们。

不能说全是田舍翁,有几人是士子打扮,还有几个衣着精美的小娘子,这三个群体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里面藏着一条真龙,真龙不是刘昌郝,而是许将,人家才是真正的状元公。

苏眉儿挠头,说:“是我错了,我们去相国寺吧。”

总之,打了几次交道,这个小姑娘在刘昌郝心中的印象还不错,虽出身于大户人家,却没有大户人家子弟身上的各种坏毛病。

京城是她们的大本营,十分熟悉,插了几个巷子,来到大相国寺门前,这里也很热闹,因为人多,什么样的人都有,秦父他们才长松了一口气,刚才那巷子环境似是不错,却让他们都有些压抑。

一行人转到相国寺的门前,门边上有许多士子,中间还摆着几张桌子,敢情于元宵节,这些士子一起在相国寺门前卖弄文笔。猜谜那就算了,但这是交流,宋朝文人最喜欢做的事,许将说:“刘有宁,我们过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