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348章 回去收拾烂摊子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348章 回去收拾烂摊子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塞尔柱帝国进一步发生分裂。

在巴格达,除了桑贾尔的妹妹美拉姆担任哈利艾米尔的王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同样被塞尔柱帝国征服的王朝,叫阿拔斯王朝。

这个王朝在中东这块地盘上曾经掀起了惊天巨浪,建立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帝国。中亚绝大部分地区以及整个阿拉伯半岛,里海咸海都在其疆土范围内。

当然那已经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后阿伯斯王朝就败落了,在一百年前塞尔柱突厥人强势突起,从北边草原上一路杀了过来,征服了无数的领土。其中就有已经不复往日荣光的阿拔斯王朝。

那时的阿拔斯王朝疆土绝大部分已经丧失,只剩下阿巴格达附近一大块疆土,在战争中敌不过强大的突厥王朝,被突厥人给灭了。

但是突厥人同样奉行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人的法则,免得他们不了解情况,反而会添乱,他们也不想惹这个麻烦,所以留下了阿拔斯王朝。

王朝的君主哈里发一脉得以继续传承,到了一百多年后,现在的阿拔斯王朝的哈利发名叫穆格台菲。

这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哈里发,他在继承王位,成为傀儡王朝的哈里发之后,便尝试着起兵,准备脱离塞尔柱帝国的控制。

利用这一次西辽和花剌子模对塞尔柱帝国发动的攻势,穆格台菲也迅速招兵买马,完成了军队的组建。

在塞尔柱帝国被西辽、花剌子模打的难以招架的时候,他起兵暴乱了,控制了巴格达,并控制了巴格达周边不少的疆土,宣布恢复阿拔斯王朝。

巴格达城里另一个王朝的埃米尔美拉姆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她迅速向穆格台菲抛出橄榄枝,并改嫁给了他,成为他的夫人。

两个王朝联姻了,进一步壮大了穆格台菲的势力。

而由于妻子美拉姆与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之间的兄妹关系,使得桑贾尔在对付穆格台菲的时候是缩手缩脚,因为他的妹妹非常善于游说,使得苏丹桑贾尔实在不忍心将妹夫打得太惨。

错失了良机,使得阿拔斯王朝越来越强大。

而在十多年以后,塞尔柱苏丹发现局面已经不可控,很难发动了全面进攻。

而那时候的桑贾尔已经死了,新的苏丹登基,战斗就不再留情。

可是这时候的阿拔斯王朝已经强大到塞尔柱帝国难以压制的程度,塞尔柱帝**队对巴格达发动疯狂进攻,可是却没有能够攻克巴格达。

于是在十多年以后,阿拔斯王朝从塞尔柱帝国疆土内脱离,宣布独立。

而那时候塞尔柱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到处都是独立的火种,苏丹已经难以控制整个帝国了。

当然这是真实历史的事件,赵桓会不会让历史还有机会走到那一步,那就看他下一步向中亚卷土重来,重新整治中亚时的力度和时间表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皇帝赵桓非常满意对中亚的这个结果,接下来中亚将会有一段平静期。

在皇帝赵桓御驾亲征中亚的这三年时间里,赵桓在中亚跟在他身边的两个妃子替他又贡献了两个皇子。

一个是千玺子所生,赵晗给他取了个小名叫沙漠,大名就叫赵诚,而另一个孩子相隔两个月,是萧妃所生,大名叫赵谏,赵华给他取的小名叫戈壁。

赵桓又得了两个儿子,这让他有些怀疑皇帝上天是不是专门给他开玩笑,他一口气已经生了十七个儿子了。

萧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再一天到晚的蹦哒要骑马射箭了,专心致志的照顾起孩子来。

而千玺子也同样如此,原本是天天练习各种语言,她能用十几种语言交叉着说话,让人听的头晕。

而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也不怎么上心去学语言了,也是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了,望着白嫩嫩软乎乎的小团子,天天吃完奶就呼呼大睡,两个母亲满腔的柔情都要化出水来了。

也因为两个孩子的降生,使原本相对比较安静的后宫热闹起来了。

耶律茵儿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倒无所谓。

但是崔雪姬就比较郁闷了,按理说这四个一起来的后宫嫔妃中,她得到的宠幸是最多的。

因为赵桓一心想让崔雪姬怀一个孩子来,算是她救儿子山河的一个回报。

所以在每次崔雪姬容易受孕的时间段,赵桓都要临幸她,就这样也没有能够让崔雪姬怀上一儿半女。

崔雪姬无奈之余只能苦笑,看来自己这辈子恐怕要孤单一辈子了。

不过皇帝宠爱她,可以让她暂时忘却烦恼。

赵桓私下里跟她说,实在不行将来看谁的孩子多,抱养一个在她的膝下,认她做母亲,老了也有依靠,至少是一个精神慰藉。

崔雪姬却说以后再说,她现在还年轻,还能生,等到生不了了那时再想抱养的事。

跟其他的嫔妃不一样,从花剌子模嫁过来的长公主阿雷吉却是根本不去考虑有没有孩子的问题,赵桓对她的宠幸让她很满足,变着法的缠着赵桓争宠。

不过她每次耍性子赵桓都没有理睬她,这让她清楚的知道,赵桓可不是那么容易争宠的。

阿雷吉也没有怀孩子,虽然皇帝赵桓对她的宠幸也是不少了,这个还真是只能看天命。

中亚暂时风平浪静,也待了三年多了,赵桓决定搬师回朝。

这三年里大宋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太子和朱皇后,总是不时出来作妖,是时候回去收拾烂摊子了。

……

时间回到三年前。

靖康十三年。

送走了御驾亲征中亚的皇帝,太子的腰杆仿佛瞬间就挺直了,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走路带风,说话也是底气十足。

不过这样自我感觉不错的日子很快就让他泄了气。他不仅批阅奏折上做不了决断,甚至自己的意见,也从来不会被自己母后和贤妃所采纳。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就在二人面前有些言语上的不敬和冒犯,没有想到贤妃什么都没说,朱皇后当时就沉了脸,严厉地呵斥了他。

甚至第二天早朝都没有让他听政,只让他太子少师将他拘在书房听了整整三个时辰的《孝经》和《后汉记》,从孔子的“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讲到孟子的“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听得太子是苦不堪言,却是半个字再也不敢反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