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 第1349章 一石二鸟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349章 一石二鸟

作者:沐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22:48:14 来源:小说旗

朱皇后看得很清楚,皇帝把太子推上监国之职,但是让她们俩摄政,而太子这时候已经成年,却依旧不让他拿主意,就很明显了,皇帝依旧不愿意给太子分毫权力。

她看准了这一点,虽然自己贵为皇后,除了自己和贤妃摄政之外,还有宰执的几个老夫子在一旁掠阵,她可不敢大意。

只有自己小心谨慎,才能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皇帝是什么人,她比谁都清楚,她可不会心存侥幸,以为皇帝不在家,这个天下就是自己和自己儿子的了。

刚开始黄贤妃还有些顾虑,担心太子插手太多,她不好阻止,现在看来多虑了,有太子的母亲朱皇后严厉把关,太子对朝堂事务没有任何决策权。

早朝,她们两个垂帘听政,前面坐着太子,太子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整个朝会完全是摆设。

文武群臣虽然向他施礼,却没有一个望向他奏报事情,但凡官员上前奏报,那都是朝着朱皇后和黄贤妃说话的。

朝会倒也罢了,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都不会在朝会上决定,而是在私下的宰执会议或御前会议,但是这样的会议更让太子郁闷。

在睿思殿或者崇政殿召开宰执会议或御前会议,黄贤妃、朱皇后与太子相向而坐,官员都是面向着皇后和贤妃说话,用屁股对着太子,完全当他不存在。

不过这也不能怪官员,官员总不能回话时侧对着皇后和贤妃,一旦面朝太子,必定只能屁股对着皇后和贤妃,那是大不敬。

总得得罪一个,那就只有得罪太子了。

一个多月下来,把太子郁闷的只能在自己的宫里借酒消愁,埋怨太子妃说道:“你不是说了你有办法吗?怎么现在没见动静?”

太子妃说道:“殿下不用着急,机会马上就到了。”

太子精神一振,说道:“什么机会?”

“马上就要到十月十日了,你别忘了那是什么节日?”

太子愣了一下,歪着头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疑惑的问道:“十月十日什么节?”

太子妃掩嘴轻笑,随后说道:“殿下可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太上皇寿辰的天宁节呀。”

从唐朝唐玄宗开始,历朝皇帝大多会把自己的诞辰设定为全国普天同庆的节日,宋徽宗赵佶也是如此。

只是他原本生日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可是在传统习俗看来端午节并不是一个好日子,这个日子俗称为恶日,认为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会对父母有妨碍。

所以宋徽宗小时候是送出宫去抚养的,稍大些才接回宫,就是怕妨碍父母。

宋徽宗后来继位之后,便把自己生日改了,改为十月十日,并定为天宁节,普天同庆,而且他还开创性的在天宁节这天放假三日,并举行各种文艺体育汇演,为他祝寿。

当然这些点子大多是蔡京之类的奸臣提出来的主意,深得他的心,只可惜后来金国铁骑南进,宋徽宗惊慌之下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

借尸还魂的赵桓一心抗金,争霸天下,哪有闲心去搞什么寿辰。

皇帝赵桓自己都没有诞辰庆贺之说,相应的太上皇赵佶的天宁节自然也就不了了之,没人敢庆贺,赵佶本人更是不敢。

因为皇帝赵桓越来越让人敬畏,又是国难当头,他可不敢这时候还去搞什么天宁节欢庆。

天宁节也就名存实亡,也没人提这个茬了。

过去已经十多年,太子心目中也没了这个概念,现在太子妃提起这才想起。太子皱眉问道:“天宁节能是什么机会?”

太子妃说道:“殿下现在最郁闷的是什么?”

太子哼了一声,说道:“当然是我说话没人听,想说话时不能说,谁也不把我当回事,我这个太子连一个王爷都不如。”

“这就对了,咱们可以利用天宁节的机会来树立殿下的威信,你牵头主持组织一次天宁节祝寿活动,包括各种祝寿娱乐节目太子都亲自操办,那时谁敢不听太子的?

这次机会利用的好了,以后谁还敢不敬太子,而且还能得到太上皇背后撑腰。

要知道,太上皇可是咱们的皇爷爷,您给皇爷爷祝寿理所应当啊,那也是表达孝心的一个好机会,群臣朝野上下谁敢说个不字?”

太子一听顿时眼睛亮了,对呀,自己不就是因为没有一呼百应的机会而苦恼吗?利用组织天宁节这个机会,既能够做到一呼百应,又能够讨得太上皇欢心。

让太上皇给自己撑腰打气,还能左右朝堂让那些群臣都听自己的,一举多得,的确是个好机会。

他激动的站起身,案几上的酒樽都差点了落在地上。

“好主意,真是好主意,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说着抱着太子妃叭哒亲了一口。

太子妃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太子殿下,现在高兴还早了点,咱们得小心谋划,不仅要用这次天宁节为殿下树立权威,而且还要一石二鸟,让三皇子山河等碍眼的人倒霉。”

说到后面时她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凑到太子耳边说的。

虽然刚才两人说悄悄话,屋里宫女宦官都被撵出去了,就他们两人,但太子妃十分谨慎,还是做到掩人耳目的好,两人便嘀嘀咕咕的说了好半天,商议了一些细节,这才志得意满的出来。

次日。

太子和太子妃夫妻二人带着儿子大圣进宫拜见朱皇后。

朱皇后见他们来了很高兴,把小孙儿抱在怀里一个劲逗他玩,可是大圣只玩了一会儿就打着哈欠,很快睡着了。

朱皇后只好把孩子交给奶娘,然后询问太子他们今天进宫有没有什么事?

太子迟疑的看了看两侧的宫女宦官。

朱皇后于是摒退了左右,只剩他们三个人在屋里说话。

太子这才说道:“再过几日便是天宁节,太上皇的寿辰,之前年年征战,没有时间为太上皇祝寿。

而现在我大宋军队已经把金国驱逐出了大宋,并将幽云十六州都夺了回来,把金国打得被迫与我们签订了和平条约。

现如今天下太平,而父皇又远征中亚,不在朝堂,无人主持对太上皇天宁节庆贺之事。

既然天下太平,儿臣在想,是否应该由儿臣来承办天宁节庆贺之事,一来庆祝太上皇福寿安康。二来咱们宫里好长时间没热闹了,借这机会也热闹热闹。

第三,我大宋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老百姓感念皇恩,也想给太上皇祝寿祈福。

所以咱们应该隆重的举办一次天宁节庆祝活动,也彰显我大宋国泰民安的万国来朝的富贵景象,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