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00章 光刻机完成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第300章 光刻机完成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45:41 来源:小说旗

";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不要贸然行动。";白灵向特工们交代,";我们的任务是保护,不是制造冲突。";

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严密,以至于连负责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基地内到底在研究什么。外界只知道这是一个军工项目,具体内容属于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

就连基地内部的科学家之间,也很少有机会交流各自的工作。

李长生将研究小组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团队,每个团队只负责光刻机的一个子系统,如光源系统、光学系统、机械系统等。

";我们为什么要把光源做成这种特殊的形状?";一位负责光源系统的年轻工程师问道。

";不需要问为什么,只需要按照图纸去做。";他的组长低声回答,";这是李科长的要求,一定有他的道理。";

在这种严密的保密措施下,工作虽然进展缓慢,但却稳步向前。

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技术上的难关。

制作光刻机需要许多当时国内尚未掌握的技术,如高精度光学元件的加工、纳米级精度的机械控制等。

";这个透镜的公差超标了,";李长生检查着一批刚到的光学元件,摇头道,";必须返工。";

";可是李科长,这已经是国内能做到的最高精度了,";一位工程师无奈地说。

李长生思索片刻,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自己开发新的加工工艺。给我找几个光学专家,我们重新设计一套光学元件的精密加工设备。";

其次是原材料的短缺。

许多关键材料在国内根本无法获得,必须想办法自行研制或者寻找替代品。

";特种玻璃的熔点不够高,无法承受我们设计的光源温度,";材料组的负责人报告说。

";那就重新配方,";李长生当机立断,";调几位化学专家过来,研发新型耐高温玻璃。";

就这样,在重重困难中,";曙光工程";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这个神秘的项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个月过去了。

……

初夏的夜晚,星光璀璨。

在总装基地的核心区域,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内,李长生和核心团队的成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工作。

";光源系统连接完毕,";一位工程师报告。

";光学系统校准完成,误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另一位工程师说。

";机械系统运行正常,所有运动部件工作平稳,";第三位工程师补充。

李长生站在这台庞大而复杂的设备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数百个分散生产的零部件,终于组装成了一台初具雏形的光刻机。

";好,现在进行最后的功能测试,";李长生下令道。

工程师们各就各位,开始操作这台神秘的设备。

随着一声轻微的嗡鸣,光刻机缓缓启动了。光源发出耀眼的光芒,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最终投射到一块涂有感光材料的硅片上。

几分钟后,硅片被取出,放入显影液中。

当它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硅片表面清晰地显现出了一系列微小的图案,这些图案肉眼几乎无法分辨,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成功了,";李长生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们做到了!";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在制造一台能够在硅片上刻画微小图案的设备。

但这台设备的真正意义,他们依然不甚了解。

李长生拿起电话,拨通了赵刚的号码:";赵局,请通知领导们,我们准备好了,可以进行演示了。";

……

两天后,一个雨后的清晨,五辆漆成深色的轿车悄然驶入总装基地。

车上下来了七位神情严肃的男子,他们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没有任何标识,但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气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凡身份。

这些人是专程来观看";曙光工程";的成果展示。

他们对这个被赋予厚望的秘密项目,既充满期待,又心存疑虑。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李长生和赵刚亲自迎接,将他们引入一间特别布置的展示厅。

展示厅内,那台光刻机被布置在正中央,周围是各种辅助设备和监控仪器。

机器表面擦拭得一尘不染,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各位领导,";李长生站在光刻机旁,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

";这就是我们';曙光工程';的成果——第一台国产光刻机样机。它能够在硅片上刻画极其微小的电路图案,是制造集成电路的核心装备。";

领导们围着光刻机走了一圈,神情中透着好奇和审慎。

";它有什么用?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一位年长的领导直截了当地问。

李长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示意工作人员开始演示。

灯光暗了下来,只有光刻机周围的几盏工作灯依然亮着,映照出设备坚毅的轮廓。

";请各位注意观看,";李长生按下启动按钮,光刻机开始运转。

首先是一阵低沉的嗡鸣声,随后,机器内部的光源亮起,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

这道光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光学系统,被聚焦成一个极小的点,然后投射到一片涂有感光材料的硅片上。

硅片在机械系统的控制下,以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精确度移动着,光点在其表面留下看不见的痕迹。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密的舞蹈,机器的每一个部件都在完美地协同工作。

十分钟后,硅片被取出,放入一个特制的显影槽中。当它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被放置在一台显微镜下。

";请各位领导看一下显微镜,";李长生邀请道。

领导们依次上前观看。

透过显微镜,他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硅片表面刻画着无数极其微小的线条,它们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案。

这些线条之细,远远超出了人类肉眼能够分辨的极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