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01章 真正的目标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第301章 真正的目标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45:41 来源:小说旗

";这……这些线条有多细?";一位领导抬起头,难以掩饰脸上的震惊。

";最细的部分,宽度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李长生答道,

";约等于10微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还能做到更细,甚至达到1微米以下。";

另一位领导皱眉问道:";这样微小的电路,有什么实际用途?";

李长生微微一笑,指向一旁的展示台。

那里,放着两个电子设备。

一个是体积庞大的电子管计算机,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另一个则是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的奇怪装置。

";这是我们根据光刻机刻画的电路图,制作的一个简单的集成电路样品,";李长生指着那个小装置说,

";它的功能与那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的某一部分相同,但体积只有后者的几千分之一,耗电量只有万分之一,而可靠性则高出数百倍。";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按下了两个设备的启动按钮。

大型计算机轰鸣着启动,整个房间的灯光都因为电力消耗而微微暗了一下;而那个小装置则几乎悄无声息,只有一个小指示灯亮起,表明它已经开始工作。

";各位领导可以看看这两个设备的计算结果,";李长生指向两台设备连接的显示屏。

令人惊讶的是,两个屏幕上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都是一系列复杂数学问题的解答。

但大型计算机用了近一分钟才完成计算,而小装置只用了不到一秒钟。

展示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演示,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的预言,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被悄然打开。

……

李长生望向窗外,初夏的阳光穿过玻璃,在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轻声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赵刚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挑战?光刻机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李长生摇摇头:";光刻机只是工具,真正的目标是制造第三代计算机。有了光刻机,我们才能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才能实现计算机的革命性突破。";

他走向办公桌,拿出一叠厚厚的设计图纸:";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东西——龙国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

赵刚惊讶地看着那些复杂的图纸:";你已经设计好了?";

";刚完成初步设计,";李长生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设计变成现实。";

七月的京城,骄阳似火。

研究院外的树上,知了声声不绝,仿佛在为这个炎热的夏天伴奏。

自从光刻机样机成功展示后,";曙光工程";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一座全新的研究基地在京城西郊拔地而起,各种先进设备被紧急调配过来,一批批精英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了团队。

在这座基地最核心的区域,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李长生正专注地调试着光刻机的参数。

";微调光源功率,增加3%,";他对一旁的助手说道,眼睛一刻不离显微镜。

";已调整,";助手回答,";光源功率现在是97.3%。";

李长生仔细观察着显微镜下的图像,轻轻点头:";很好,刻蚀线宽更均匀了。继续监测,如果10分钟内参数保持稳定,就锁定这个设置。";

自从决定开发第三代计算机,李长生就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里。

为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设计了一套严密的研发流程,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优化光刻机性能,然后是制造集成电路,最后才是组装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光刻机的优化工作异常艰难。

作为一种精密设备,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极高——温度变化0.1度都可能导致光路偏移,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都可能破坏刻蚀图案的完整性。

";再扩大无尘区范围,";李长生对基地负责人说,";将整个光刻区都纳入最高等级的洁净控制。";

";这……会大幅增加成本,";负责人有些迟疑。

";必须这么做,";李长生坚定地说,";如果连这点尘埃都控制不了,我们就别谈制造集成电路了。";

在李长生的坚持下,研究基地投入巨资建造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无尘车间。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特制的防尘服、手套和面罩,经过多道气闸室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与此同时,另一项关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硅片的制备。

制造集成电路的首要材料是高纯度的硅晶圆,而这在当时的龙国几乎是一种奢侈品。

世界上能生产高纯度硅的国家寥寥无几,而他们对龙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在一间临时改建的化学实验室里,一群年轻的材料科学家日夜不停地工作着。他们从最基础的化学反应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提纯工业硅。

";温度控制得太差,产出的硅纯度不够,";一位实验员失望地说,看着实验台上的失败品。

";那就改进炉子设计,";小组长果断回应,";我不信这点难题能难倒我们!";

经过数不清的失败和改进,他们终于掌握了一种能够生产9个9纯度(99.%)硅材料的方法,并成功地将其制成了直径3英寸的晶圆。

";好,太好了!";李长生第一次看到国产硅晶圆样品时,兴奋得手都有些颤抖,";这就是我们通向未来的钥匙!";

有了光刻机和硅晶圆,接下来的挑战是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远超想象——每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都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电子元件组成,它们按照特定的电路图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功能单元。

";必须从简单的开始,";李长生对研发团队说,";先设计和制造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然后再逐步提升到更复杂的功能模块。";

在一间挂满电路图的办公室里,李长生和几位电子工程师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设计着这些基本逻辑单元的电路结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