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15章 自己加工的机器?!

话音刚落,一位年近六旬的机械专家猛地站了起来,胡子气得直翘:\"李所长,恕我直言,机床需要人工操作,这是几百年来的传统!怎么可能让机器自己加工?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还涉及到实际操作的精度和灵活性!\"

另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教授也摇着头:\"机床操作是一门艺术,需要工人的感觉和经验,机器永远无法替代人的判断力。\"

李长生微微一笑:\"诸位说得对,传统机床确实依赖工人的经验和技艺。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经验和技艺转化为数学模型和精确指令,再由计算机执行,难道不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吗?\"

一位身材魁梧的机械工程专家从后排站起来,声音洪亮:\"李所长,我在这个行业干了三十年,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精密零件加工靠的是工人几十年的经验和手感,他们能感受到刀具的震动,听出切削的声音是否正常,闻出冷却液的温度变化。这些微妙的感觉,机器永远无法替代!\"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赞同的声音。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褪色蓝色工装、满脸沧桑的老人站了起来。他是从京郊一家机械厂请来的老厂长,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

\"小李同志,\"老厂长笑着摇摇头,声音中带着浓浓的京腔,\"我干这行四十多年了,刀具打铁的感觉都在手上,连做梦都能感觉到车床的震动。你说让机器自己干活?哪怕给你一百台'曙光一号',也不可能做到啊!\"

老厂长的话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甚至连一些原本严肃的军方代表也忍不住笑了。

李长生并不恼怒,他耐心等待笑声平息,然后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同志们,请允许我用十分钟时间,向大家展示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李长生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移动,线条流畅而精准,不一会儿,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图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幅图与众人熟悉的任何机床都不同——它增加了许多奇怪的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系统、反馈装置等。

\"这是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李长生一边画一边解释,\"它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机床的手动操作部分,用电子控制系统替代。\"

他指向图中一个复杂的部件:\"这是伺服系统,它能够接收计算机的指令,将电子信号转化为精确的机械运动。比如,当计算机发出指令'向右移动5毫米',伺服系统就会驱动机床刀具精确移动这个距离。\"

随着李长生的讲解,专家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讶,再到震惊。

李长生继续在黑板上补充细节,画出了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反馈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刀具的位置和状态,一旦发现偏差,立即向控制系统报告,进行自动修正。这种闭环控制,可以将加工精度提高到传统机床无法想象的水平。\"

在场的机械专家们瞪大了眼睛,他们开始意识到李长生所描述的不是一个空想,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完整系统。

一位留苏的专家颤抖着走到黑板前,指着其中一个部分:\"这、这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机械理念!这种反馈机制,这种精度控制——我在苏联最先进的研究所都没见过这样的构思!\"

那位机械老厂长也放下了原先的嘲讽态度,眯着眼仔细观察图纸,不时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李长生不紧不慢地画完了整个系统图,然后转向众人:\"现在,我再画一下这台数控机床能生产的零件样例。\"

他在黑板的另一边,快速画出几个极其复杂的零件图形,有些部分的曲线非常复杂,有些孔的位置需要精确到微米级别。

\"这些是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传统工艺下,需要最顶级的技师耗时数天才能完成一个,而且合格率只有30%左右。使用数控机床后,生产时间可以缩短到几小时,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

一位军工厂的厂长猛地站起来,瞪大眼睛看着那些复杂的零件图,又看看数控机床的设计,突然猛拍桌子:

\"不可能!按照现有工艺水平,根本无法制造这种设备!光是那个反馈系统的精度要求,就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加工能力!\"

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附和,尽管李长生的设计在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在实际制造层面上,却面临着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

李长生放下粉笔,拍拍手上的粉尘,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各位说得没错,按照传统工艺,确实无法制造这些精密零部件。\"

他转身面对全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曙光一号'的原因。\"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他的下文。

\"'曙光一号'不仅能控制数控机床,更能帮助我们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本身。\"李长生走回黑板,指着那个复杂的设计图,

\"例如,这个伺服系统的精密零件,我们可以用'曙光一号'计算出最优的加工参数,然后在现有最精密的机床上,由最优秀的技师,按照这些参数进行加工。通过'曙光一号'的辅助,我们可以将现有工艺的极限提高30%以上。\"

一位机械学教授若有所思:\"你是说,用'曙光一号'来辅助设计制造第一代数控机床,然后用这第一代数控机床来制造更精密的部件,再制造出第二代数控机床?\"

\"正是如此!\"李长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循环。每一代数控机床都能生产出比自身更精密的零部件,从而制造出下一代更先进的数控机床。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工业制造能力的几何级跃升!\"

老厂长挠挠头,困惑地问:\"可是,李所长,你说用计算机控制机床,那计算机怎么知道该怎么加工呢?工人师傅是看图纸、凭经验来操作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