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 > 第316章 数控技术可以弯道超车

李长生走到老厂长面前,诚恳地说:\"林师傅,这正是数控技术的核心所在。我们会将工程图纸转化为一系列数字代码,这些代码精确描述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计算机读取这些代码,就能指挥机床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加工。\"

他转向全场:\"简单来说,我们会将老师傅们几十年积累的经验,通过数学模型和工艺参数,完整地'教'给计算机和数控机床。这并不是要取代工人,而是要把他们的技艺固化下来,让更多人受益。\"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怀疑转为沉思,又从沉思转为兴奋。专家们开始低声讨论,有些人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我再补充一点,\"李长生见气氛活跃起来,又接着说道,\"数控机床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可编程性。传统机床每换一个零件,就需要大量调试时间,而数控机床只需要更换程序代码,就能立即切换到完全不同的零件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一位年轻的机械工程师举手提问:\"李所长,那么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需要怎样编写呢?岂不是更加繁琐?\"

李长生微微一笑:\"这正是'曙光一号'的价值所在。我们正在研发一种自动编程系统,工程师只需要输入零件的工程图数据,计算机就能自动生成最优的加工程序。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实现直接从工程图到成品零件的全自动流程,中间无需人工干预。\"

这番话引起了一阵惊叹,即使是最保守的专家也开始意识到,数控机床的潜力远不止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而是可能彻底改变制造业的工作方式。

军工厂的厂长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如果这种技术真能实现,那么我们在军工领域的突破将是革命性的。目前很多武器装备的瓶颈,正是在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上。\"

李长生点点头:\"正是如此。当前我们国家的工业底子薄,熟练技工缺乏,但数控技术可以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直接进入现代工业制造的新阶段。\"

\"但是,李所长,\"一位年长的专家仍然有些犹豫,\"你所描述的这种数控机床,从构思到实际应用,按常规发展路径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我们真的能在短期内实现吗?\"

李长生走到窗前,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他的目光望向远处,仿佛在看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未来。

\"同志们,\"他转过身来,声音坚定而有力,

\"当年我们研发'曙光一号'时,也有人说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做到了。今天,面对数控机床这个新挑战,我同样有信心,因为我们拥有'曙光一号'这个强大工具,拥有全国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拥有组织的坚定支持。\"

他环视全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国工业和科研领域的精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关是攻不破的!\"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热烈,甚至连最初表示怀疑的专家们也被李长生的热情和自信所感染。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站起来,神情激动:\"李所长,我已经七十多岁了,本以为这辈子只能看到我国工业慢慢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但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突然觉得,或许我还能亲眼见证龙国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那一天!\"

\"我完全赞同数控机床项目!\"军方代表也站了起来,\"这对国防工业的意义无法估量。\"

工业部门的代表更是拍案而起:\"如果这个技术成功了,将彻底改变我国的工业面貌!\"

掌声如雷,会议室里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气氛。

在欢呼声中,李长生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感谢各位的支持和信任。接下来,我想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难点。\"

他回到黑板前,擦去了原来的图纸,重新画了一个更加详细的系统结构图: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一个三维坐标系统。传统机床依靠工人手动调整三个方向的位置,而数控机床则由伺服电机精确控制。每个方向上的运动都可以精确到0.01毫米甚至更高。\"

他接着画出了控制系统的框图:

\"这里是控制系统的心脏——它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将其转化为电气信号,驱动各个电机。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接收各种传感器的反馈,实时调整加工参数,确保加工质量。\"

\"这种实时闭环控制,\"一位电子工程专家插话道,\"听起来比我们目前的任何控制系统都要先进!\"

李长生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曙光一号'的计算能力来支持这个系统。\"

他继续解释:\"数控机床还有一个关键技术——插补系统。当机床需要加工一条曲线时,需要同时控制多个方向的运动,使刀具沿着预定轨迹移动。这种复杂的运动协调,需要强大的数学模型和实时计算能力。\"

老厂长听得入神,突然插嘴问道:\"李所长,我一直有个疑问,就算计算机能控制机床加工,但刀具的磨损、材料的硬度变化、切削时的震动这些变数,计算机怎么处理?\"

李长生赞赏地看了老厂长一眼:\"林师傅提出了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正是数控机床最复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闭环控制系统:

\"我们会在机床上安装各种传感器,监测切削力、温度、振动等参数。当这些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甚至在必要时停止加工。这种智能调节能力,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人工操作的反应速度。\"

\"但是,传感器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一位仪器专家提出质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