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442章 太白献策

盛唐华章 第442章 太白献策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陛下圣明,臣马上命人给杜希望将军修书。”

李泌非常赞同李瑛的决定,一脸愉悦的接受命令。

尤其是李瑛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让他深感钦佩,感觉颇有哲理,甚至可以当做兵家的名言。

顿了一顿,李瑛又沉吟道:“据探子禀报,易州、莫州、檀州的刺史都去蓟县拥立李璘了,也就是说张安叛军已经拿下了半个河北。

剩下的冀州、定州、德州等地同样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而且各州的府兵数量都在两千左右,面对张安叛军堪称螳臂当车,怕是不出数月,太行以东、黄河以北就会全境沦陷。”

颜杲卿捻着胡须,满脸忧虑:“河北沦陷也就罢了,对我们更加不利的是山东、江淮、江南等地军备松弛,各都督下辖府兵不过三五千,又没有节度使驻兵。

万一幽州叛军趁着我们进攻长安之际,挥兵南下,迅速招募兵马,那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得益于边军拱卫大唐,山东、江淮、江南等地已经百年没有战事,几个都督府下辖的府兵大量流失,堪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更要命的是,这些地方不仅缺少兵力,但又人口稠密,经济繁荣,而且无险可守。

如果张守珪与安禄山有些战略眼光,选择趁着长安朝廷与灵州朝廷鏖战之际,迅速挥师南下,或许能够很快就把战线推进到长江流域,甚至能渡江南下。

如果一旦被张安叛军拿下山东、江淮、江南等地,他们控制的人口将会暴涨,可以大量募兵,使得军事实力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

尤其让李瑛感到棘手的是,张守珪和安禄山不仅很好的抓住了武氏政变的机会,而且还聪明的利用李璘做棋子,而不是直接发起叛乱。

利用李璘做旗帜的好处是可以削弱河北地方官军的抵抗意志,减少出现死战的可能性。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虽然也打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为口号,但脑子稍微正常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叛乱,所以安史叛军在河北境内遭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顽强抵抗。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颜杲卿死守常山郡,颜真卿在平原郡组织义军反攻叛军。

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死守常山的颜杲卿兵败被俘,宁死不降,最终遭到安禄山亲自下令杀害,殁年六十四岁。

死后被李亨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忠节”。

而颜真卿则坚持到了平定叛乱,并在唐代宗李豫时期进入朝廷中枢,先后官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重要职位,并被赐爵鲁公,死后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但现在张守珪与安禄山打着“先帝遗诏”的旗号,只要承认李璘是正统,那就不算叛国,这样势必会让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失去抵抗意志,让张安叛军加快攻城略地的步伐。

“臣有一个主意!”

就在众人听了颜杲卿的担忧陷入沉思之时,李白再次开口。

这还是谪仙人首次献策,李瑛格外重视,笑容可掬的问道:“不知太白先生有何妙计?”

李白捋着漂亮的胡须,说道:“既然张、安二贼谎称李璘是接受了太上皇的遗诏登基,那就让太上皇外出封禅,让天下人都知道太上皇还活在世上。

那么他们的谣言便不攻自破,天下人也就知道李璘的登基诏书是伪诏,知道张、安二贼是谋反,也就不会被蒙骗。”

泰山封禅始于秦始皇,主要是通过祭天向世人宣誓自己“君权神授”的正统性。

在秦始皇之后来到泰山封禅的还有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以及众人面前的这位“太上皇”。

另外,武则天在位时曾经封禅于嵩山,也是历史上唯一在泰山之外封禅的名山。

李隆基是在开元十三年,也就是距今十三年之前前往泰山封禅,当时开元盛世达到巅峰,浩浩荡荡的随行队伍多达两万余人,从长安到泰山来回用了三个月完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封禅。

听到李白建议让自己封禅,李隆基顿时高兴起来,无疑这是让自己重新找回帝王尊严的一件事情。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李泌就果断拒绝:“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封禅,哪有太上皇封禅的?”

“可以让陛下去封禅,太上皇作为随从。这样既可以完成封禅,也可以让更多的世人知道太上皇还活在世上。”

李白脑子飞转,很快就改良了自己的计策。

“嗯……还别说,太白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利用封禅让世人知道太上皇还活在世上。

不仅活着,而且还身体健康。

这样李琦污蔑太上皇病重禅位,李璘虚构太上皇驾崩传位的谎言都可以不攻自破,让世人看清他们反贼的真面目。”

李瑛琢磨了一下,当即对李白的建议给予肯定。

难得心高气傲的太白先生主动献计,绝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而且李白的这个建议确实有不错的效果。

由此可见,李白并不笨,他只是心高气傲不屑一顾而已,一个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文豪智商又怎么会低呢?

不仅李瑛赞同李白的计策,李泌、颜杲卿等人也十分支持。

目前局势复杂,单靠书信告诉各地的官员李隆基还活着,李琦、李璘他们都是造反的逆贼,光靠文字多少显得苍白无力!

李瑛现在又不敢让李隆基周游各地,也不敢让他御驾亲征,这老小子权力**极重,让他逮住机会肯定会开溜,谋求复辟。

相较之下,找个地方封禅,引起沿途百姓的注意,让他们口口相传,无疑是一个聪明高效的办法。

而李隆基本人也非常支持这个决定,能够出去走走就有机会,总比被整日软禁在一座府邸里好上一万倍!

“那么朕去何处封禅呢?”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扫了群臣一眼问道。

从灵州到泰山将近三千里路程,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至少需要两三个月,你又不能轻装简从偷偷摸摸的去封禅,否则便失去了广告天下的意义。

而嵩山位于河南府境内,处在长安朝廷的控制之下,李瑛要是敢去,怕是刚一登山,就被李琦的党羽给抓了起来。

很显然,历史上进行过封禅的泰山、嵩山都不适合,又不能在附近随便找一座大山封禅。

塞外之地倒是不缺名山大川,像是西边一百多里的贺兰山、陇右境内的祁连山,但这些大山人迹罕至,去那里封禅给鬼看?

就在众人沉吟之际,李瑛想到了一个好地方。

“以朕之见,这座山最合适不过!

此山距离灵州不算太远,而且寺庙众多,僧侣云集。

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络绎不绝,完全能够起到广告天下,揭露二贼叛逆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