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585章 四万人足够了!

盛唐华章 第585章 四万人足够了!

作者:青铜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08:31:25 来源:小说旗

转眼已经进入十月,关中地区下起了第一场雪,比公元738年晚了一些。

黄河的防汛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守工部尚书韦坚回京复命,因功被扶正,去掉了头上的“守”字,成为了长安朝廷的工部长官。

贺知章被隆重下葬,埋在了李隆基的“丰陵”附近,竖起了敦煌郡公之墓的墓碑。

三日的辍朝结束之后,李瑛在含元殿召开早朝。

因为萧嵩、李祎等二十多名官员的回归,大殿内显得更加整齐了一些。

这些久居高位的大臣们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威严,气场强大,绝不是孟浩然、杜甫这些书生能够相比的,使得今天的早朝看起来更像是国家会议,而不是诗人集会。

今天的早朝共有宰相四人,分别是中书令张九龄,今年六十八岁;侍中颜杲卿,今年四十八岁;御史大夫、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宽,今年五十九岁;户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适之,今年五十一岁。

除了二度拜相的张九龄年近七旬之外,其他三人正是年富力强,而又经验丰富的年龄,无疑让宰相班子的搭配更加年轻合理。

七旬左右的李祎与萧嵩虽然身居高位,但已经在向二线过渡,就像萧嵩的太师,虽然高居一品,但基本上属于名誉职位,不掌握什么实权。

至此,六部尚书已经有四部的长官到位,分别是吏部尚书李祎、户部尚书李适之、工部尚书韦坚、以及兵部尚书李泌,而李泌也是大唐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尚书。

其他两部之中,东方睿也因为善于揣摩圣意,行事干练,被去掉了守字,正式转正为礼部尚书。

唯有守刑部尚书萧隐之还挂着一个“守”字,让他总是感到比其他五部的尚书矮了一头。

倒不是萧隐之的资格不够,事实上,在去年武氏政变之前萧隐之就官拜中书侍郎,担任中书省的副官,从三品,完全有资格转正为刑部尚书。

就连东方睿这个外州刺史都转正成了礼部尚书,萧隐之这个中书侍郎岂不是更应该转正?

但李瑛却偏偏故意压着萧隐之,甚至让他和东方睿形成鲜明的对比,树立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标杆。

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各州的官员,老子用人不看资历,更看你们对朕的忠诚,看你们会不会讨好朕!

老子在灵州的时候,东方睿又出钱又出粮又出人,还跑前跑后的联系各州刺史支持自己,说起来也算是从龙之功,所以老子就直接把他提拔成了礼部尚书。

只要你们各州的官员好好表现,朕一定不会忽视你们的存在,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也能进入朝廷中枢担当要职。

而压着萧隐之的目的就是警告那些老资历,别以为你资历老,就倚老卖老,拿不出功绩或者不能让朕看到忠诚,你照样得不到升迁!

除了六部尚书之外,其他九寺也各自有了主官。

分别是守太常卿李琮、守大理卿李瑶、守太府卿李琬,这三个亲王全都挂着一个“守”字,暂时代理三寺主官。

另外,萧衡改任司农寺寺卿,郑有为担任宗正寺寺卿,李让担任将作监大匠,宋钧出任军器监监正,皆是九寺五监的正官。

朝廷终究还是个讲究资历的地方,刚进入长安的时候因为缺人,王之涣、孟浩然、杜甫这些几乎没当过官的诗人都成了九卿,现在有人可用,所以李瑛需要对人事重新调整。

“即日起,由夏侯功兼任鸿胪寺寺卿,严挺之兼任光禄寺寺卿。”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宣布了对鸿胪、光禄两个寺的人事调整,原先代理的孟浩然、王之涣则改任部门副官,继续熬资历。

人事调整完毕之后,兵部尚书李泌站出来禀报各地的军事进展。

“在黄河北岸,仆固怀恩率领六万人马向风陵渡发起进攻,力争在半个月之内渡过黄河,进入陕郡。”

“在两军休战之前,仆固怀恩麾下的兵马有五万人,经过了两个月的休整,又从关中、朔方两地获得了一万人的补充,使得兵力更加强大。

“杜希望、夫蒙灵察率领八万人再次逼近河阳,准备与叛军主力决战。

但河阳的叛军兵力多达六七万人,且主将李钦用兵有方,其子李晟骁勇善战,我们兵部推测杜希望很难拿下河阳。

与其寄望于攻克河阳,从孟津渡过河,倒不如把河东军的作用视为牵制洛阳主力,争取早日让仆固怀恩渡河!”

李瑛目光转动,最终落在雷万春的身上:“雷万春,你不是一直嚷嚷着求战嘛?”

雷万春闻言大喜过望,急忙抱拳出列,瓮声瓮气的道:“臣等到春花变成雪花了,陛下就让俺上战场吧?”

李瑛微微颔首,掷地有声的道:“那朕命你率羽林军出征,先从蒲津渡过黄河,前往协助仆固怀恩,争取半月之内给朕拿下风陵渡!”

“哎!”

雷万春高兴的忘了礼节,扯着嗓子吼了一声,惹得哄堂大笑。

只是不等笑声落下,侍中颜杲卿就捧着笏板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以为不可调动羽林军!”

“说说你的看法?”

李瑛左胳膊肘撑在龙椅的扶手上,右手捏着下巴问道。

颜杲卿举着笏板道:“陛下,长安如今仅有六万京军,这还是包括左右监门卫在内,倘若再派出羽林军出征,那就只剩下四万人了啊!

王忠嗣跨海偷袭幽州俘虏李璘、张守珪的战例过去还不到一个月,陛下切勿重蹈覆辙,让京城防御空虚。”

“那是张守珪中了王忠嗣的调虎离山之计,再加上跨海偷袭,打了张守珪一个措手不及,咱们长安周围可没有海,朕认为四万京军足可拱卫长安的安全!”

李瑛踌躇满志,并不赞同颜杲卿的看法。

颜杲卿继续劝谏:“陛下不可大意,潼关还在洛阳军手里呢,如果洛阳朝廷的胆子足够大,说不定会从潼关出来偷袭长安!”

“那就让他来,有四万人马驻守长安,朕倒要看看谁能撼动?”

李瑛信心十足的说道,“风陵渡对面的来曜、来瑱父子也不是泛泛之辈,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仆固怀恩想要强渡风陵渡绝非易事。

但如果加上雷万春率领的羽林军,双方的兵力对比将会扩大到四比一,很可能半月就能突破风陵渡。

只要风陵渡被突破,那洛阳的黄河防线将会全面瓦解,到时候李钦也只能收缩防线,仆固怀恩与杜希望就可以会师于洛阳城下,将叛军围困于城内。”

金吾卫大将军南霁云出列道:“颜相勿忧,现在的京军可不是从前的京军,而是重组之后的军队,其中有一半是边军。由末将统率两万金吾卫,足可保证京城稳如泰山!”

李泌沉吟了许久,最终还是支持派遣雷万春增援仆固怀恩的决策。

“西面的大散关、北面的萧关、南面的武关都在我军掌控之中,唯一有威胁的就是潼关。

而洛阳朝廷兵力有限,李钦被杜希望缠住,来曜被仆固怀恩缠住,洛阳朝廷如果倾巢而出偷袭长安,那么洛阳也会防御空虚。

如果洛阳朝廷中有太宗、李靖、李积这样的军事大家,说不定会冒险一搏,但凭武氏母子、李林甫、杨洄之流,他们是没有这种胆量的!”

李瑛颔首赞许:“长源言之有理,如果换了对手,长安或许会有危险,但洛阳这帮庸才,完全可以无视他,只需要集中全力进攻他就好了!”

雷万春也跟着嚷嚷道:“颜相休要自己吓唬自己,长安城内有四万人坚守,除非来二十万敌军攻城,否则谁能轻易破城?

陛下好不容易派俺出征了,你就不要再作梗了,给俺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吧,求求你了……”

既然兵部和军方都支持皇帝的决定,颜杲卿也不好再阻拦,只能举着笏板道:“既然圣意已决,李尚书、南将军也信心十足,那臣就没什么说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