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67章 亏不亏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167章 亏不亏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李文贵听到黄锦问话,立刻便知道他的用意,就如实回答道:“一年预计利润是三四万两银子,不过明年到五万两应该没问题的,这是保守估计。”

一年赚五万的话,拿出一半利润来买书,也就是年付两万五千两银子,对于宫里,都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

对此,李文贵自然是知道的,因此才有这个说法。

以前他查资料的时候就查到过,万历皇帝偏爱福王,就藩的时候赐下的良田,都不只河南一省,听起来,好像是非常多了。

但是,藩王的田地,其实都是由地方官托管的,收到地租之后再交给藩王府。福王一年田租的收入,也就两万两左右。

就算不说这个,两万两银子,在京师外城,都能买一大片城区的房子了。

因此,当黄锦听到这个数目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的笑容终于消失,而是变成了震惊之色,带着不确定问道:“这么多?”

李文贵听了,并不正面回答,道:“这样,我可以代表书社承诺,年付不低于三万两一年,如果书社不够的话,通州蜂窝煤作坊也正好是我们三个东家,可以从蜂窝煤作坊那边的利润来补足。”

听到这话,黄锦立刻笑了起来,当即拍掌一声,断然说道:“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咱家立刻回宫禀告皇爷,可没法反悔的!至于书册,就按《永乐大典》的顺序给你们。”

说完之后,他是怕反悔,站起来转向裕王一礼道:“殿下,那奴婢这就回禀皇爷,可不敢让皇爷久等了!”

一听这话,裕王勉强露出笑容,连忙起身相送。

陈景行和李文贵自然不可能托大,跟着相送,到了殿门外之后,黄锦就再三让他们别送,自己匆匆走了。

等到黄锦一走,裕王和陈景行便一起看向李文贵。从他们的脸色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有一肚子不满意。

李文贵看得清楚,却是笑着说道:“姐夫,伯父,我们里面说话。”

听到这话,裕王也不说话,先走进殿内去了。

陈景行则是摇头一下,最终也没说什么,跟着进去了。

李文贵进去之后,看到他们都已坐在位置上,并且一起看着他时,他也不去坐,就站在那,看着裕王说道:“我刚才之所以痛快地答应,其实是有理由的,姐夫和伯父都听我说,看有没有道理?”

说完之后,他不等他们回答,就开始解释了起来:“第一,皇帝是君,对于姐夫来说,更是亲爹,因此,皇帝的开价,我们不能讨价还价。就算我们吃亏,那也得受着,只要皇帝他老人家高兴就好!”

这个说法,在后世叫做政治正确,明面上,谁也不能反驳。

裕王一听,顿时有点丧气。虽然他也喜欢钱,可他也怕他父皇。

好在李文贵马上接着往下说,就让他当即精神一振了:“第二,我预估,明年书社的收入,只要能做好了,翻倍都有可能。”

翻倍利润的话,那可是有**万之多!

一听这数额,裕王和陈景行都是有些震惊,眼睛一下瞪大,看着李文贵,等他进一步解释。

“等到明年的时候,我的徒弟也会开始赚钱,这是多了一些收入。书友会社也开始运营,又会增加正版读者的数量。并且,《永乐大典》的事情,可以宣传出去,对于我们书社的名气,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我相信,只要这《永乐大典》的事情一传出去,整个京师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我们书社,很多人也会来书友会社见识一番,如此便能带动书社售书的收入!”

“不过不管怎么样,京师这里能买书的人数,会有一个上限,我估计很快就能达到这个上限。书社的利润,要继续增加的话,需要在做其他买卖。只要这个名气有了,其他买卖做起来就简单了。”

“另外,书社的名气够高了,也方便我们去南京开分社。就算南京那边的分社赚钱,只有京师这边的一半,那也是很大一笔利润了。更不用说,其实江南那边的读书人更多,类似扬州、杭州等地,其实也都可以开分社的。”

在李文贵解释的时候,陈景行最先理解李文贵的话。毕竟他是很多店铺的东家,对于商贾一道,远比裕王要了解得多。

李文贵利用《永乐大典》的噱头,一下提升书社的名声,这确实是一个高招,也算是《永乐大典》本身书册之外的价值了。

等到李文贵讲到后面,说要南京等地去开分社的时候,就算裕王不懂商贾之道,也能知道,那利润肯定能更多了。

因此,他们两人听着听着,那脸上的表情就从严肃到轻松,最后都露出了笑容。

李文贵这边,还在继续给他们解释:“要是之前,我们去南京等外地开分社的话,多少人能知道我们书社?可是,有了这个《永乐大典》,估计很快就能在全国读书人中传开,书社的名气打出去了,要开分社,自然就容易多了,这便是《永乐大典》的价值所在了!”

裕王听得眉开眼笑了起来,就仿佛看到大明各地都开了书社的分社,那钱财滚滚而来的场景了。

不过,忽然他又想起一事,顿时笑容消失,带着一点担心问道:“文贵,要是父皇不同意我们对外说怎么办?”

陈景行一听这话,顿时也是一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五十万付出去,怕是亏大了!

结果,李文贵却笑着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我们赚多了钱,那就能早点把五十万两给了皇帝。姐夫你来说,你是愿意我每年给你三万两,还是每年给你十万两?”

事实上,他用每个月所赚五成利润来支付抄书的钱,其实就是把嘉靖皇帝也绑到了书社的战车上了。

书社赚得越多,嘉靖皇帝也有好处,他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这个道理很简单,裕王经李文贵这么一解释,便高兴地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