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68章 原来是这样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168章 原来是这样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裕王和陈景行这边没问题了,但是,李文贵却是有问题,就听他带着好奇问裕王道:“姐夫,为何宫里会派司礼监掌印太监来谈这个买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问道:“还有,宫里为何又派人取通州蜂窝煤作坊的账册?”

一听这话,陈景行也回过神来,当即转头看向裕王,等他答复。

裕王听到这话,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当即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之前你们不是送了通州那边赈灾的筹划书过来么,刚好被大理寺卿高拱高师傅给看到了,他觉得你们的做法,刚好能解京师百姓的困局……”

李文贵听着裕王的讲解,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高拱拿到了他筹划书之后,立刻在朝堂上当众上奏,说裕王宅心仁厚,用自己在通州的蜂窝煤作坊赈济百姓,此法大善,而京师乃首善之地,天子脚下,又岂能视百姓困苦于无视,如此有损天子之望,因此,他就希望皇帝下旨在京师和其他地方推行蜂窝煤售卖之法。

都察院和六科的御史一听,这是捞民望的好机会,便立刻附议,一时之间,就形成了很大的舆论。

嘉靖皇帝一开始是有点不高兴地,这是要用他的钱了。但是舆情如此,并且他也还要点脸面的。因此,就过问了下蜂窝煤的具体情况。

结果,这不过问还好,一过问之下,嘉靖皇帝才发现,京师这边的蜂窝煤,和通州赈灾筹划书中的成本分析,那是严重不符合,不但成本高得出奇,售价也非常高,但是,根据他的印象,他最后拿到的钱,其实压根没那么多!

这一下,他就震怒了。

一边让人严查,一边派人通州取蜂窝煤作坊的账册明细进行对比。

最后嘉靖皇帝发现,宫里负责蜂窝煤的一群人,上上下下都在捞钱,仔细算算,他的进账,竟然才排在第三位。

于是,嘉靖皇帝当即就震怒了,那是他的钱,竟然被手下人给贪了,然后蜂窝煤价格奇高所带来的恶名,也让他给承担了!

不用说,宫里负责的太监内侍,上上下下都被砍了,然后勒令他们按照通州蜂窝煤作坊来做事。

不但是成本控制上,还包括蜂窝煤成本的售卖上,都和通州一个模式,但凡价格有相差的,都要说明理由。

这个相差,有可能确实是京师和通州两地差异所引起的,具体说明,嘉靖皇帝被骗过,就会另外派人核实。

因此,京师蜂窝煤作坊这边,再没人敢欺下瞒上。京师以外各地,只要有蜂窝煤作坊的,也都要按照通州蜂窝煤作坊的模式来,由都察院御史巡查。

这事一发生,裕王的声望猛然拔高了一大截,京师上下,人人称颂。其次是高拱,然后还有其他御史言官,也都刷了一波声望。

不过,终归来说,嘉靖皇帝这边,是有点闹心的。

不但是手下人竟然敢贪他的钱,而且这么一闹之后,他的名声也有点不好听,其次,他也少赚了一些钱。

于是,嘉靖皇帝就把裕王喊到宫里去,多少要给他一些脸色看,好好的,竟然弄出了这么多事情。

不过,裕王在进宫之前,已经得到高拱的提醒过。因此,当嘉靖皇帝训斥裕王的时候,裕王战战兢兢地按照高拱的说法来应对。

说他听说东晋葛洪的一本医书中有治疗打摆子瘟疫的法子,或许可以确认一下,一旦为真,父皇颁布天下,则天下万民必然感恩。

葛洪是道士,嘉靖皇帝也是修道的,一听之下,便立刻让人找《永乐大典》核实,结果还真发现有这么一条记载。

于是,嘉靖皇帝便立刻让人核实,一旦是朕的,一如裕王所说,那他嘉靖皇帝自然会得到天下臣民的感恩。

不过,这需要时间,没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嘉靖皇帝虽然舒服了点,但是还有钱的问题,他还是比较介意的。

因此,他再一敲打裕王之下,裕王就想起了李文贵说过,想市面价求抄《永乐大典》的事情,于是,他就赶紧给嘉靖皇帝说了,希望给他父皇来一笔创收。

就这么的,最终便有了黄锦过来谈价钱的事情。

裕王这边,刷了一波声望,得到朝堂上下的赞誉,还有京师百姓的感恩,他的贤名,随着蜂窝煤的圣旨传出京师,也会在其他地方传开。

然后呢,他又帮他父皇解决了名声和钱的事情,感觉他离太子之位又近了不少,因此,他的心情就非常好。

这不,他说完之后,已到午膳时间,便热情地邀请了陈景行和李文贵一起用午膳。

在陈景行和李文贵的面前,他也表现了对裕王妃和李彩凤的亲热。总之,一家人看着很是和睦。

不过只有李文贵知道,裕王是个喜新厌旧的主,当了皇帝,大权在握之后,沉迷美色之中,甚至都吓得民间拉郎配来逃避隆庆帝扩充后宫。

用完午膳之后,李文贵又指导了裕王府的徒弟,有关大纲的一些写法,等快傍晚之时才告辞回通州去了。

话分两头,再说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从裕王府离开之后,直奔皇宫。

不过嘉靖帝在修道打坐,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扰。

一直到下午,嘉靖皇帝修道间隙,黄锦才敢上前。

还真别说,嘉靖皇帝除了修道之外,第二个关心地,就是钱了。

因此,他看到黄锦回来了,便主动开口问道:“怎么样,买卖谈得如何啊?”

他的心中底线是二十万两银子,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结果,他万万没想到,就听黄锦喜气洋洋地向他奏道:“书社那边,没敢还价,一听奴婢说五十万两,就直接答应了,只是要求,用书社每月利润的五成来付款,给多少钱,就给他们多少书。”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下,随后眉头一皱,当即说道:“五十万两,每个月利润的五成来付款,那要付到猴年马月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